1.选择填充题- (共5题)
4.
2018年6月5日上午,中央第四环境保护督察组向我省转办了反映江西万年青(瑞金)公司环境问题的信访件。结合你的所学你认为群众举报的原因是该公司向空气中排放了的哪种物质(_______)
A.二氧化碳 | B.二氧化硫 | C.氮气 | D.____________ |
2.科学探究题- (共1题)
6.
学习了二氧化锰对过氧化氢有催化作用的知识后。某同学想:氧化铜能否起到类似二氧化锰的催化剂作用呢?于是进行了如下探究。
(猜想)Ⅰ.氧化铜不是催化剂、也不参与反应,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Ⅱ.氧化铜参与反应产生氧气,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发生了改变;
Ⅲ.氧化铜是反应的催化剂,反应前后_____和_____不变。
(实验)用天平称量0.2g氧化铜,取5mL 5%的过氧化氢溶液于试管中,进行如下实验:

(1)填写下表:
(2)步骤①的目的是_____。
(3)过氧化氢能被氧化铜催化分解放出氧气的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
(猜想)Ⅰ.氧化铜不是催化剂、也不参与反应,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Ⅱ.氧化铜参与反应产生氧气,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发生了改变;
Ⅲ.氧化铜是反应的催化剂,反应前后_____和_____不变。
(实验)用天平称量0.2g氧化铜,取5mL 5%的过氧化氢溶液于试管中,进行如下实验:

(1)填写下表:
步骤③现象 | 步骤⑥结果 | 步骤⑦现象 | 结论 |
_____, 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 所得固体 _____g | 溶液中有气泡放出, _____ | 猜想Ⅰ、Ⅱ不成立 猜想Ⅲ成立 |
(2)步骤①的目的是_____。
(3)过氧化氢能被氧化铜催化分解放出氧气的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
3.简答题- (共1题)
7.
按要求完成下列各空:
(1)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反应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
(2)硫在氧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其基本反应类型属于______________反应。
(3)实验室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反应中,二氧化锰作用是______________
(1)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反应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
(2)硫在氧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其基本反应类型属于______________反应。
(3)实验室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反应中,二氧化锰作用是______________
4.单选题- (共8题)
12.
对下列实验指定容器中的水,其解释没有体现水的主要作用的是( )
| A | B | C | D |
实 验 装 置 | ![]() | ![]()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 ![]()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 ![]() |
解 释 | 集气瓶中的水:吸收放出的热量 | 量筒中的水:通过水体积的变化得出O2体积 | 集气瓶中的水:冷却溅落的熔融物,防止集气瓶炸裂 | 集气瓶中的水:水先将集气瓶内的空气排净,后便于观察O2何时收集满。 |
A.A | B.B | C.C | D.D |
13.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 |
C.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
D.硫粉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
5.填空题- (共3题)
16.
(1)在燃烧匙里放少量白糖,加热;白糖熔化变成液体,这时白糖发生了_____变化;若继续加热,白糖变黑,生成了炭,白糖发生的变化属于_____变化。
(2)下列情况只表现物质的物理性质的是_____;只表现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_____;两种性质均体现的是_____。(均填序号)
①根据氧气和氮气的沸点不同,可分离液态空气得到氧气
②木炭可以燃烧,人们利用木炭燃烧放出的热量取暖、做饭
③水生动物依靠溶解在水中的氧气而生存
④铁、铝、铜等金属材料可制成炊具
(2)下列情况只表现物质的物理性质的是_____;只表现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_____;两种性质均体现的是_____。(均填序号)
①根据氧气和氮气的沸点不同,可分离液态空气得到氧气
②木炭可以燃烧,人们利用木炭燃烧放出的热量取暖、做饭
③水生动物依靠溶解在水中的氧气而生存
④铁、铝、铜等金属材料可制成炊具
17.
空气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的混合物,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
(1)空气中稀有气体的体积分数大约为___________________。
(2)鱼虾能在水中生存是因为在水中有氧气易溶于水,这种说法__________________ (填“正确”或“不正确”)。
(3)因为氮气的化学性质_________________,所以充入食品包装袋内用于防腐。
(4)国家环境保护部门对外公布《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将PM2.5作为评价项目纳入标准。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
①雾霾天气导致呼吸道病人增多,因为这种天气,空气中_________________大量增加(填字母序号);
②请你提出一条防治空气污染的合理建议__________________
(1)空气中稀有气体的体积分数大约为___________________。
(2)鱼虾能在水中生存是因为在水中有氧气易溶于水,这种说法__________________ (填“正确”或“不正确”)。
(3)因为氮气的化学性质_________________,所以充入食品包装袋内用于防腐。
(4)国家环境保护部门对外公布《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将PM2.5作为评价项目纳入标准。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
①雾霾天气导致呼吸道病人增多,因为这种天气,空气中_________________大量增加(填字母序号);
A.二氧化碳 | B.一氧化碳 |
C.可吸入颗粒物 | D.二氧化硫 |
18.
如图是实验室常用的仪器,请用图中仪器的序号和名称按要求填空。

(1)用于夹持试管的仪器是______________。
(2)取用粉末状药品时一般选用______________。
(3)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的是______________。
(4)常用于给物质加热的仪器是______________。
(5)既可用作反应容器又能直接加热的是______________。
(6)收集和储存少量气体时需用______________。

(1)用于夹持试管的仪器是______________。
(2)取用粉末状药品时一般选用______________。
(3)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的是______________。
(4)常用于给物质加热的仪器是______________。
(5)既可用作反应容器又能直接加热的是______________。
(6)收集和储存少量气体时需用______________。
6.实验题- (共3题)
19.
掌握仪器的使用并严格按照操作要求进行实验,才能保障化学实验的成功和安全。根据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1所示进行铁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之前,要用砂纸将铁丝表面打磨光亮,目的是____________;铁丝绕成螺旋状的目的是____________;如果实验时集气瓶炸裂,原因是____________;
(2)某同学做“给液体加热”的实验时,试管炸裂了,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
(3)某学生用如图2所示装置进行“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
①可以看到红磷燃烧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反应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
②选择图2代替课本实验图3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答一点即可);
③红磷燃烧后冷却至室温,活塞a应停在刻度______(填数字)处。若该实验没有达到实验目的,可能的原因之一是_____________;
④该实验中的红磷_______(填“能”或“不能”)用硫来代替。

(1)如图1所示进行铁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之前,要用砂纸将铁丝表面打磨光亮,目的是____________;铁丝绕成螺旋状的目的是____________;如果实验时集气瓶炸裂,原因是____________;
(2)某同学做“给液体加热”的实验时,试管炸裂了,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
(3)某学生用如图2所示装置进行“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
①可以看到红磷燃烧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反应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
②选择图2代替课本实验图3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答一点即可);
③红磷燃烧后冷却至室温,活塞a应停在刻度______(填数字)处。若该实验没有达到实验目的,可能的原因之一是_____________;
④该实验中的红磷_______(填“能”或“不能”)用硫来代替。
20.
实验室中分别用高锰酸钾、过氧化氢、氯酸钾制取比较纯净的氧气。请你按照要求回答问题:
(1)结合图1所提供装置完成下列表格。

(2)请结合图1回答问题:
①写出甲、乙所指仪器名称:甲_____;乙_______;
②用过氧化氢制氧气的装置与其他两种方法的装置相比具有的优点是______、______ (写出两条);
③若用图2装置收集一瓶氧气,气体应从______ (填“a”或“b”)端进入集气瓶。

(3)小柯为了研究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的氧气浓度是否有差异,做了如下实验:加热高锰酸钾固体,分别用两种方法各收集三瓶氧气,并使用传感器测定收集到的氧气浓度,数据见表。
①小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以能使放置在集气瓶瓶口的带火星木条复燃为氧气集满的标准;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以观察到______为氧气集满的标准。
②以上两种方法中,______法收集到的氧气更纯净。
③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到的氧气浓度只有80%左右的原因有(_______)
A氧气的密度略大于空气的密度
B加热高锰酸钾固体产生氧气的浓度只有80%左右
C当观察到带火星木条复燃时,集气瓶内还有空气
D当氧气进入集气瓶时,瓶内空气与进入的氧气相互扩散
(1)结合图1所提供装置完成下列表格。

反应物填写内容 |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 气体制取装置组合(填序号) |
过氧化氢(二氧化锰) | 例:过氧化氢![]() | ____ |
高锰酸钾 | __________________ | ____ |
氯酸钾(二氧化锰)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2)请结合图1回答问题:
①写出甲、乙所指仪器名称:甲_____;乙_______;
②用过氧化氢制氧气的装置与其他两种方法的装置相比具有的优点是______、______ (写出两条);
③若用图2装置收集一瓶氧气,气体应从______ (填“a”或“b”)端进入集气瓶。

(3)小柯为了研究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的氧气浓度是否有差异,做了如下实验:加热高锰酸钾固体,分别用两种方法各收集三瓶氧气,并使用传感器测定收集到的氧气浓度,数据见表。
收集方法 | 向上排空气法 | 排水法 | ||||
氧气浓度% | 79.6 | 79.7 | 79.9 | 90.0 | 89.8 | 89.3 |
氧气平均浓度% | 79.7 | 89.7 | ||||
①小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以能使放置在集气瓶瓶口的带火星木条复燃为氧气集满的标准;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以观察到______为氧气集满的标准。
②以上两种方法中,______法收集到的氧气更纯净。
③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到的氧气浓度只有80%左右的原因有(_______)
A氧气的密度略大于空气的密度
B加热高锰酸钾固体产生氧气的浓度只有80%左右
C当观察到带火星木条复燃时,集气瓶内还有空气
D当氧气进入集气瓶时,瓶内空气与进入的氧气相互扩散
21.
下列是化学实验中常见的基本操作,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A所示,手握细口瓶倾倒液体时,细口瓶标签的一面要________________,细口瓶的瓶塞要____________在桌面上。
(2)如图B所示,用完酒精灯后,必须用灯帽盖灭,盖灭后轻提一下灯帽,再重新盖好,对其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__(填序号)。
A平衡气压,方便取下灯帽
B挥发水分,利于点燃酒精灯
C减少挥发,利于节约酒精
(3)如图C所示,用酒精灯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时:
①试管里的液体不应超过试管容积的____________;
②先对试管进行____________,然后用酒精灯的外焰对准药品所在部位加热。
(4)如图D所示,如果试管内壁附有不易洗掉的物质时,清洗试管一般先用试管刷蘸去污粉洗涤,再用自来水冲洗和蒸馏水润洗,然后倒放在____________上晾干。

(1)如图A所示,手握细口瓶倾倒液体时,细口瓶标签的一面要________________,细口瓶的瓶塞要____________在桌面上。
(2)如图B所示,用完酒精灯后,必须用灯帽盖灭,盖灭后轻提一下灯帽,再重新盖好,对其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__(填序号)。
A平衡气压,方便取下灯帽
B挥发水分,利于点燃酒精灯
C减少挥发,利于节约酒精
(3)如图C所示,用酒精灯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时:
①试管里的液体不应超过试管容积的____________;
②先对试管进行____________,然后用酒精灯的外焰对准药品所在部位加热。
(4)如图D所示,如果试管内壁附有不易洗掉的物质时,清洗试管一般先用试管刷蘸去污粉洗涤,再用自来水冲洗和蒸馏水润洗,然后倒放在____________上晾干。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填充题:(5道)
科学探究题:(1道)
简答题:(1道)
单选题:(8道)
填空题:(3道)
实验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