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青山中学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54796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9/22

1.简答题(共1题)

1.
现有高锰酸钾、红磷、铁、木炭、硫、镁带、蜡烛等,按下面的要求选择适当的物质和适当条件发生化学反应,写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在括号内注明反应的类型(化合反应、分解反应)。
(1)写出一种紫黑色粉末加热的反应_____;(_____)反应)
(2)写出一种黄色固体物质的燃烧反应_____;(_____)反应)
(3)写出一种红色固体物质的燃烧反应_____(_____)反应)

2.计算题(共1题)

2.
已知氧气的密度是1.43g/L,空气的密度是1.25g/L,根据所学知识试计算出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分数?

3.推断题(共1题)

3.
现有A、B、C、D四种物质。A是无色、无味的气体。B在A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同时生成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D是一种无色的气体,把D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试判断A、B、C、D各是什么物质,请将答案填在空格内。
A______,B______,C_____ ,D______。

4.单选题(共30题)

4.
下列物质中颜色与众不同的是(  )
A.高锰酸钾B.二氧化锰C.木炭D.氧化铜
5.
化学变化的根本特征是(  )
A.有颜色变化B.有放热现象C.有气体产生D.有新物质产生
6.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湿衣服经风吹后变干B.磨制石器C.用麻织布D.煤燃烧
7.
田径赛场上发令枪击发时,除发生爆炸的响声外,还与般枪支击发不同的是能发出股白烟,运动员可以凭借白烟获得出发的信息。为了产生这种白烟,在被击发的药物中可能含有下列物质中的(  )
A.黑火药B.镁粉C.红磷D.白色涂料
8.
在分解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的作用是(  )
A.产生氧气B.加快反应速率C.减慢反应速率D.产生更多的氧气
9.
加热氯酸钾制氧气时,忘记加入二氧化锰,其结果是(  )
A.不放出氧气B.放出氧气速度慢
C.放出氧气的总量减少D.放出氧气总量会减少且反应速度慢
10.
下列属于氧气化学性质的是(  )
A.无色无味B.不易溶于水C.能液化D.能支持燃烧
11.
下列各项前者属于物理性质,后者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蔗糖的溶解性,金属的导电性
B.氢气的可燃性,氧气的助燃性
C.氧化铜是黑色粉末,木炭能够燃烧
D.铁会生锈,水能够结冰
12.
古诗词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下列诗句中没有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C.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D.爆竹一声除旧岁,春风送暖入屠苏
13.
下列现象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湿衣服晾干B.食物腐烂C.矿石粉碎D.海水晒盐
14.
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  )
A.液氧B.红磷C.四氧化三铁D.空气
15.
下列物质中含有氧气的是(  )
A.双氧水B.高锰酸钾C.二氧化锰D.液态空气
16.
为了让灯泡通电发热时,消耗灯内的残余氧气,达到保护钨丝的目的,通常在白炽灯的玻柱上涂一层物质,该物质是(  )
A.红磷B.氧化汞C.二氧化锰D.高锰酸钾
17.
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是(  )
A.氧气B.空气C.二氧化碳D.水蒸气
18.
检验氧气是否集满集气瓶的操作是把带火星的木条 (  )
A.插人集气瓶的底部B.伸人集气瓶中
C.接近集气瓶D.平放在集气瓶口
19.
空气中氮气、氧气的体积比约为(  )
A.4:1B.5:1C.1:5D.1:4
20.
下面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操作:①将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入试管中②用铁夹把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③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④加热试管⑤用排水法收集氧气⑥熄灭酒精灯⑦导气管移出水面。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①②③④⑤⑦⑥B.③②①⑤⑥⑦
C.②①③④⑤⑥⑦D.③①②④⑤⑦⑥
21.
物质在空气中发生的燃烧、缓慢氧化、自燃等现象有如下共同点:①都放热②都很剧烈③都需要物质与氧气接触④都发光⑤温度都达到着火点⑥都属于氧化反应,下列都正确的一组是(  )
A.①②③B.④⑤⑥C.①③⑥D.②④⑥
22.
为了使气泡经久耐用,常用灯泡里面充的气体是(  )
A.二氧化碳B.氧气C.氮气或稀有气体D.氮气和氧气
23.
鉴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瓶气体的正确方法是(  )
A.闻气体的气味
B.观察气体的颜色
C.分别插入燃着的木条
D.分别倒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
24.
甲、乙、丙三个集气瓶分别盛有空气、氧气、氮气中的一种,用一根燃着的木条分别插人瓶中,观察到的现象依次为:甲中火焰熄灭,乙中木条继续燃烧如初,丙中木条燃烧更旺。则可判断出甲、乙、丙三瓶气体中依次是(   )
A.氧气、氮气、空气B.氮气、空气、氧气
C.空气、氧气、氮气D.氮气、氧气、空气
25.
欲鉴别分别装在三个集气瓶中的氧气、氮气、空气,可以采用的最简便的方法是()
A.分别倒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B.分别测量它们的密度
C.分别测量它们的溶解度D.分别伸入燃烧的木条
26.
实验室用过氧化氢(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制取氧气,下列仪器一定不需要的是(    )
A.大试管B.铁架台C.酒精灯D.水槽
27.
“绿色化学”要求从根本上减少乃至杜绝污染,下列对农作物收割后留下的稻杆的处理方法中,不符合“绿色化学”的是(  )
A.就地焚烧B.发酵后作农家肥
C.加工成精饲料D.制造沼气
28.
加油站必须粘贴的标志是
A.当心爆炸B.严禁烟火
C.节能标志D.绿色食品
29.
“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以下做法不利于环境保护的是()
A.随意丢弃废旧电池
B.不用或少用含磷洗涤剂
C.垃圾分类回收
D.实验时在不影响实验效果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药品用量
30.
以下仪器中能直接加热的是(  )
A.烧杯   B.集气瓶C.烧瓶  D.试管
31.
某学生用量筒量取液体,量筒放平稳且面对刻度线,初次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为19mL,倒出部分液体后,俯视读数为11mL,则该学生实际倒出的液体体积是(  )
A.大于8mLB.小于8mLC.8mLD.无法判断
32.
下列实验操作或记录正确的是(  )
A.用10 mL量筒量取了8.65 mL的水
B.把氯化钠固体直接放在天平的托盘上称量
C.用漏斗向酒精灯里添加酒精
D.实验时未经洗净的滴管可直接再吸取别的试剂
33.
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  )
A.点燃酒精灯B.检查装置气密性
C.倾倒液体D.加热液体

5.选择题(共1题)

34.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6.填空题(共12题)

35.
请选择序号填空,(1)物理变化(2)化学变化(3)物理性质(4)化学性质:
铁能生锈_____;氧气不易溶于水_____;炸药爆炸_____;氧气经加压降温变成淡蓝色的液体_____;
36.
在下边文字表达式所表示的反应中辨别:
氨+氯化氢氯化铵
石油气+氧气二氧化碳+水
氯化汞汞+氧气
属于化合反应的有________填序号
属于氧化反应的有________填序号.
37.
下列物质⑴水蒸气⑵水银⑶铜绿⑷液态空气⑸五氧化二磷⑹液氧⑺石灰水⑻铁水⑼四氧化三铁⑽浓硫酸⑾氯化钾⑿二氧化硫⒀海水⒁硫粉⒂纯盐酸⒃冰、水共存物。(用序号填写下空)
属于纯净物的是_____
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
38.
有四个集气瓶分别盛有氧气、氮气、空气和二氧化碳,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瓶内,使木条燃烧更旺的气体为_____;木条仍燃烧,无明显变化的是_____;使木条熄灭的两瓶气体是_____和_____,在此两瓶中倒入澄清石灰水,使澄清石灰水浑浊的为_____,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为_____。
39.
下列四种气体按体积分数计算,在空气中含量由大到小排列为_____
①稀有气体 ②氮气 ③氧气 ④二氧化碳
40.
如图所示,这是一瓶用排水法收集的氧气。据此,请你判断氧气的性质有_____。
41.
如图所示.用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以甲、乙两种方式迅速插人观察出木条复燃,根据你所学的有关知识判断甲图燃烧更旺,上述实验说明了氧气具有的性质是

(1)_____(2)_____
42.
空气的成分按体积百分数计算,大约是氮气占78%,氧气占 ________,稀有气体占________,二氧化碳占________,其它气体和杂质占________。
43.
成年人每分钟大约吸人氧气8L大约需要空气______________L,在这些空气中氮气约为______________L.
44.
市场上销售的香肠、盐水鸭、榨菜、豆腐干、压缩饼干等食品,常采用真空包装.真空包装的目的是除去空气,使大多数微生物因缺少__________气而受到抑制,停止繁殖,同时防止食品发生缓慢__________而变质.
45.
液体药品通常保存在_____,固体药品通常保存在_____,取用固体药品一般用_____,块状固体应用_____取。如果没有说明用量,液体一般取_____,固体_____。取用细口瓶里的药液时,先拿下瓶塞,_____在桌上。然后拿起瓶子,使瓶上的标签向着_____。倒完液体,立即盖紧瓶塞,把瓶子放回原处。取用一定量的液体药品时,通常使用量筒,量液时,量筒必须放平,视线要跟量筒内_____保持水平,再读出液体体积数。
46.
酒精灯的火焰可分为_____、_____和外焰三个部分,加热时应把受热物体放在_____的部分。

7.实验题(共1题)

47.
如图是小华同学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装置图。

(1)指出图中三点错误。
①_____。②_____。③_____。
(2)若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时,则选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分别为_____和_____。(填字母代号。下同)写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

(3)若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共热制取氧气时,则选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分别为_____和_____。写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
(4)在制取氧气时,大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_____,试管口塞一团棉花的原因是_____,实验完毕后应先_____后_____。这样做的原因是_____。
(5)在做铁丝的燃烧实验中,集气瓶底应盛_____或铺少量_____,目的是_____。在做硫或磷的燃烧实验时,集气瓶底盛少量水的目的是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1道)

    计算题:(1道)

    推断题:(1道)

    单选题:(30道)

    选择题:(1道)

    填空题:(1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24

    9星难题: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