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科普阅读题- (共1题)
1.
2018年7月12日四川宜宾恒达科技有限公司发生爆燃事故导致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遭受重大损失,该公司二车间生产的主要产品为5-硝基间苯二甲酸,发烟硝酸是制备该产品的主要原料之一。事故发生后,贝贝同学从网上查阅了关于发烟硝酸的相关资料:①发烟硝酸(含硝酸90%-97.5%)为红褐色液体,②硝酸光照或加热分解,生成水、氧气和二氧化氮③腐蚀性极强;④易挥发,遇潮湿空气形成白雾;⑤有强氧化性;⑥与强还原剂接触容易爆炸;⑦与有机物接触容易起火;⑧用作有机化合物的硝化反应原料和火箭燃料。
(1)描述发烟硝酸化学性质的有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2)写出硝酸分解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
(1)描述发烟硝酸化学性质的有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2)写出硝酸分解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
2.流程题- (共1题)
2.
我国制碱工业先驱侯德榜发明了“侯氏制碱法”。其模拟流程如下:

(1)合成氨需要的氮气来自空气,空气属于_____________(填“混合物”或“纯净物”)。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约为___________;
(2)过程③中反应所属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

(1)合成氨需要的氮气来自空气,空气属于_____________(填“混合物”或“纯净物”)。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约为___________;
(2)过程③中反应所属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
3.推断题- (共1题)
3.
有A、B、C、D四种物质:A是无色无气味的气体,B在A中可以剧烈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且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将燃烧的木条伸入无色无味的D中,木条熄灭,且D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1)写出下列物质的名称:D_________________;
(2)B与A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1)写出下列物质的名称:D_________________;
(2)B与A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4.科学探究题- (共1题)
4.
从日常生活中常常可以发现一些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可以通过实验等手段对这些问题进行探究,并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等获得有价值的结论。请你参与下面的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在冬天门窗紧闭的正在上课的教室内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与操场上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有什么不同?
(提出猜想)小明认为:正在上课的教室内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应该比操场上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高。
(查阅资料)当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超过正常含量时,会对人体产生有害的影响。
(实验探究)用排水法分别收集教室内和操场上的气体各一瓶进行实验探究。
(拓展应用)
(1)根据实验探究结果,你认为我们在教室里学习时应注意什么__________?
(2)如需收集一瓶化学实验室的空气进行实验,写出你的操作方法:__________
(提出问题)在冬天门窗紧闭的正在上课的教室内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与操场上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有什么不同?
(提出猜想)小明认为:正在上课的教室内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应该比操场上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高。
(查阅资料)当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超过正常含量时,会对人体产生有害的影响。
(实验探究)用排水法分别收集教室内和操场上的气体各一瓶进行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结论 |
将________________分别滴入盛有教室内的空气和操场上的空气的集气瓶中。 | 教室内的空气瓶中_______;操场上的空气瓶中________。 | 教室内的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比操场上的空气中________。 |
(拓展应用)
(1)根据实验探究结果,你认为我们在教室里学习时应注意什么__________?
(2)如需收集一瓶化学实验室的空气进行实验,写出你的操作方法:__________
5.单选题- (共14题)
7.
下图表示工业上制备氢气的化学反应,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种原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中能表示氢分子的是“![]() |
B.化学变化前后,分子的种类不变 |
C.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 |
D.该反应既不是化合反应也不是分解反应 |
9.
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一种催化剂只能催化一个化学反应 |
B.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性质都不变 |
C.催化剂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也能减慢化学反应速率 |
D.如果没有二氧化锰作催化剂,氯酸钾加热不会分解 |
12.
如图装置常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对该实验的认识中正确的是( )


A.该实验可说明N2难溶于水,不可燃且不助燃 |
B.燃烧匙中的红磷可以换成细铁丝 |
C.实验前集气瓶中不能放水,方便观察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 |
D.红磷的量不足会导致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大于1/5 |
13.
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因果关系不成立的是( )
A.因为稀有气体通电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所以可用于制成多种电光源 |
B.因为氧气可以供给呼吸,所以可用于医疗急救 |
C.因为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所以可用于金属焊接的保护气 |
D.因为氧气能支持燃烧,所以可用作火箭发动机的燃料 |
14.
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的过程属于物理变化 |
B.空气质量级别数目越大,空气质量越差 |
C.按质量分数计算,空气中约含有氮气78%、氧气21%、其他气体和杂质1% |
D.空气中的氮气可充入食品袋内作为食品保护气,是利用氮气化学性质稳定 |
15.
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木炭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热,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
B.硫粉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呈明亮的蓝紫色,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热 |
C.红磷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产生大量的白雾,放出热量 |
D.铁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放出热量 |
16.
2018年,长沙蓝天保卫战“三个月治标”取得阶段性成果。为使我市人民生活环境更美好,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为活跃节日气氛大量燃放烟花爆竹 | B.使用环保购物袋 |
C.生活垃圾集中处理不随意倾倒 | D.大力植树造林,增加植被面积 |
6.填空题- (共3题)
19.
请根据要求写出文字表达式
(1)红磷在空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铁丝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红磷在空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铁丝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
如下图所示,完成下列各题:

(1)吸取和滴加少量的液体需要用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
(2)少量溶液相互反应时的反应容器,需要用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量筒量取溶液,仰视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20毫升;倒出部分液体后,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10毫升。则该学生实际倒出的溶液体积_____10毫升(填“>”,“<”或“=”)。

(1)吸取和滴加少量的液体需要用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
(2)少量溶液相互反应时的反应容器,需要用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量筒量取溶液,仰视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20毫升;倒出部分液体后,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10毫升。则该学生实际倒出的溶液体积_____10毫升(填“>”,“<”或“=”)。
7.实验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科普阅读题:(1道)
流程题:(1道)
推断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14道)
填空题:(3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