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题- (共5题)
1.
硅是支撑信息产业的重要材料,工业上,在电炉中用炭粉还原二氧化硅制得硅单质。若往电炉里加入125kg含96%二氧化硅的石英砂(杂质不参与反应)和足量的炭粉,使它们发生如下反应:
,计算:
①参加反应的 SiO2的质量______;
②理论上可制得硅单质的质量_______.

①参加反应的 SiO2的质量______;
②理论上可制得硅单质的质量_______.
2.
天津港瑞海国际物流公司危险品仓库起火并引起化学品爆炸,爆照原因之一是消防员用水灭火时,仓库内电石与水发生反应,生成易燃气体乙炔(C2H2),乙炔遇明火发生爆炸.若仓库内存放了8吨含CaC2为80%电石,则与足量的水反应后最多可产生多少吨乙炔_______?(电石与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
热水瓶胆水垢的主要成分是Mg(OH)2和CaCO3,可用适量盐酸清洗除去.小红为测定水垢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进行了如下实验:取200g水垢,往其中逐滴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将产生的气体缓缓通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中,同时测量8min内氢氧化钠溶液质量的变化值.所得结果如下表所示(忽略稀盐酸的挥发).
(1)表中有一个时间测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增加的质量”数据是错误的,此时间是第__min;
(2)200g水垢溶于足量稀盐酸中,产生CO2的最大质量为______g;
(3)计算水垢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________
(4)请在如图坐标图中用正确的数据描绘出氢氧化钠溶液增加的质量与时间的变化关系图.__________
时间(min)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氢氧化钠溶液增加的质量(g) | 0 | 13 | 24 | 32 | 31 | 41 | 43 | 44 | 44 |
(1)表中有一个时间测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增加的质量”数据是错误的,此时间是第__min;
(2)200g水垢溶于足量稀盐酸中,产生CO2的最大质量为______g;
(3)计算水垢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________
(4)请在如图坐标图中用正确的数据描绘出氢氧化钠溶液增加的质量与时间的变化关系图.__________

4.
实验室用锌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的化学方程式为:Zn + H2SO4 == ZnSO4 + H2 ↑
要制取0.6克氢气,需要锌多少克________?如果反应后所得到的ZnSO4溶液质量为200克,计算所得到的ZnSO4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___(保留一位小数)
要制取0.6克氢气,需要锌多少克________?如果反应后所得到的ZnSO4溶液质量为200克,计算所得到的ZnSO4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___(保留一位小数)
5.
为了测定某含杂质7%的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杂质中不含铜、锌元素,杂质不溶于水,不与其它物质反应,受热也不分解),某化学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1)配制上述质量分数为14.6%的稀盐酸,需要质量分数为36.5%的浓盐酸的质量是______;
(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已知条件列出求解100g该黄铜样品中锌的质量(x)的比例式为__________;
(4)该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
(5)向过滤后所得滤液中加入87.4g水,则最终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
(6)欲将黄铜样品中的铜转化为铜盐,可将过滤后所得的不溶性物质洗涤、烘干,然后在空气中加热,充分反应,则可得到含杂质的氧化铜的质量是__________,再经过某些反应及操作就得到了所需铜盐。

(1)配制上述质量分数为14.6%的稀盐酸,需要质量分数为36.5%的浓盐酸的质量是______;
(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已知条件列出求解100g该黄铜样品中锌的质量(x)的比例式为__________;
(4)该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
(5)向过滤后所得滤液中加入87.4g水,则最终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
(6)欲将黄铜样品中的铜转化为铜盐,可将过滤后所得的不溶性物质洗涤、烘干,然后在空气中加热,充分反应,则可得到含杂质的氧化铜的质量是__________,再经过某些反应及操作就得到了所需铜盐。
2.简答题- (共2题)
6.
某品牌牙膏中的摩擦剂是经过一系列加工而制得的极细小的碳酸钙粉末,它的生产过程如下:

(1)请写出A物质的名称___________(或化学式)
(2)请从①②③三个反应中选择一个,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二氧化碳有许多用途,请举出其中一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请写出A物质的名称___________(或化学式)
(2)请从①②③三个反应中选择一个,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二氧化碳有许多用途,请举出其中一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 钢铁是使用最多的金属材料。
⑴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开始生产和使用铁器。写出以赤铁矿(主要成分Fe2O3)为原料炼铁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利用新技术能将不锈钢加工成柔软的金属丝,用它和棉纤维一起编织成性能优良的劳保防护服,这是利用了不锈钢的________(填序号)。
A 耐腐蚀性 B 延展性 C 导热性 D 导电性
⑶市场上有一种含铁粉的麦片,食用后在胃酸作用下将铁粉转化为人体可吸收的铁元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种麦片必须真空保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探究铁和锌两种金属与酸反应的状况,将等质量的两种金属分别与等质量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判断中,正确的是_______

A 甲是铁,乙是锌
B 甲是锌,乙是铁
C 图1表示稀硫酸足量,图2表示稀硫酸不足量
D 图1表示金属一定有剩余,图2表示金属一定没有剩余
⑴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开始生产和使用铁器。写出以赤铁矿(主要成分Fe2O3)为原料炼铁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利用新技术能将不锈钢加工成柔软的金属丝,用它和棉纤维一起编织成性能优良的劳保防护服,这是利用了不锈钢的________(填序号)。
A 耐腐蚀性 B 延展性 C 导热性 D 导电性
⑶市场上有一种含铁粉的麦片,食用后在胃酸作用下将铁粉转化为人体可吸收的铁元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种麦片必须真空保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探究铁和锌两种金属与酸反应的状况,将等质量的两种金属分别与等质量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判断中,正确的是_______

A 甲是铁,乙是锌
B 甲是锌,乙是铁
C 图1表示稀硫酸足量,图2表示稀硫酸不足量
D 图1表示金属一定有剩余,图2表示金属一定没有剩余
3.单选题- (共14题)
8.
下列符合题意的化学方程式书写及其所属反应类型均正确的是( )
A.过氧化氢分解制氧气![]() |
B.硫酸铜溶液中加入铁粉![]() |
C.氢氧化镁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
D.高温煅烧石灰石得到生石灰![]() |
9.
锌粉、铝粉、铁粉、镁粉的混合物3.8克与一定质量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将反应后的混合物蒸发水分得固体13.4克,则生成氢气的质量为( )
A.0.2克![]() | B.9.6克 | C.9.8克 | D.0.18克 |
11.
2017年5月我国海域可燃冰试采获得成功。可燃冰(甲烷的水合物)是资源量丰富的高效清洁能源,能释放出甲烷气体。工业上,可以利用甲烷获得氢气,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在图2横线处要补全的相应微粒是![]() ![]() |
B.图1所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C.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分裂为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
D.生活中可以利用甲烷燃烧获得热量,其化学方程式为:![]() |
13.
甲和乙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丙和丁。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一个甲分子含有4个原子 | B.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置换反应 |
C.4种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只有甲和乙 | D.该反应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
14.
甲烷和水反应可以制水煤气(混合气体),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根据微观示意图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中甲、乙的质量比为8∶9 | B.该反应中含氢元素的化合物有3种 |
C.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 D.甲烷是由碳、氢原子构成的有机物 |
15.
如图的反应中,甲、乙、丙三种分子的个数比为1︰3︰2,则从图示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A.生成物一定属于氧化物 | B.原子种类在化学反应中发生了变化 |
C.该反应不可能是分解反应 | D.乙分子中A与B的原子个数比为1∶2 |
16.
在一定条件下,让置于密闭容器中的下列各组物质充分反应后,再冷却至常温,密闭容器中的气态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质量比为1:9的H2和O2 | B.质量比为3:6的C和O2 |
C.质量比为1:6的CH4和O2 | D.质量比为7:2的CO和O2 |
17.
现有Mg和Fe粉末混合物共8g,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完全反应后,经测定溶液质量增加了7.6g,则反应中生成的硫酸盐物质的总和为( )
A.0.05 mol | B.0.2mol | C.0.15mol | D.0.1mol |
20.
已知一托盘天平的左右两端各放相等质量、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足量的硫酸溶液,现在左端放入N克的镁,右端放入N克的铜铝合金,则天平仍保持平衡,则合金中铜铝的质量之比
A.3:1 | B.2:1 | C.1:3 | D.1:2 |
4.选择题- (共7题)
22.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定,R1=10Ω,闭合开关 S,断开开关 S1 电流表示数为 0.3A. 若再闭合 S1,发现电流表示数变化了 0.2A,则电源电压为{#blank#}1{#/blank#}V;R2的阻值为{#blank#}2{#/blank#} Ω.
5.填空题- (共8题)
29.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提示:溶液中进行的化学反应,书写化学方程式时可将水做为反应物处理):
(1)木炭高温还原氧化铜:________.
(2)铝在空气中被氧化,生成致密的氧化铝(Al2O3)薄膜:________.
(3)铝片投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反应生成偏铝酸钠(NaAlO2)和氢气(H2):________.
(1)木炭高温还原氧化铜:________.
(2)铝在空气中被氧化,生成致密的氧化铝(Al2O3)薄膜:________.
(3)铝片投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反应生成偏铝酸钠(NaAlO2)和氢气(H2):________.
31.
化学课上我们曾经观察过如图所示的实验。实验中,铜片上的白磷很快燃烧,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烧杯中的水在实验中没有起到的作用是________(填序号)。

A作反应物 B隔绝空气 C升高温度

A作反应物 B隔绝空气 C升高温度
32.
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图中反应前的物质属于_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图中的单质为________,图中有________种氧化物.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33.
根据所给的化学反应填空。
化学反应 | 化学方程式 | 简答 |
硫的燃烧![]() | ________ | 反应基本类型________。 |
电解水![]() | ________ | 反应基本类型_______。 |
铁丝的燃烧![]() | ________ | 反应现象________。 |
氢气的燃烧![]() | ________ | 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是 _______。 |
34.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完成基本反应类型的分类:
(1)加热氯酸钾分解制氧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木炭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红磷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镁条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铁丝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述反应属于化合反应的是_________________属于分解反应的是_______________(填写序号)
(1)加热氯酸钾分解制氧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木炭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红磷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镁条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铁丝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述反应属于化合反应的是_________________属于分解反应的是_______________(填写序号)
35.
下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产物A的水溶液通常被称为____________;产物B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B的溶液见光分解得到A的溶液和一种常见气体,其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36.
今年3月22-28日是第28届“中国水周”,其主题为“节约水资源,保障水安全。”
(1)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有:___________(填序号)。
①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②清澈、透明的泉水是纯净物
③合理施用农药、化肥,以减少水体污染
④将活性炭放入硬水中可使其软化
⑤洗菜、洗衣后的水用来浇花、冲洗厕所
(2)自然界中的水一般要净化后才能使用。吸附、过滤、蒸馏等三种净化水的操作中,单一操作相对净化程度最高的是_________。
(3)下图表示自来水消毒过程中发生的一个反应的微观过程:

①写出上述物质中单质的化学式______;
②物质D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
(1)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有:___________(填序号)。
①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②清澈、透明的泉水是纯净物
③合理施用农药、化肥,以减少水体污染
④将活性炭放入硬水中可使其软化
⑤洗菜、洗衣后的水用来浇花、冲洗厕所
(2)自然界中的水一般要净化后才能使用。吸附、过滤、蒸馏等三种净化水的操作中,单一操作相对净化程度最高的是_________。
(3)下图表示自来水消毒过程中发生的一个反应的微观过程:

①写出上述物质中单质的化学式______;
②物质D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
6.实验题- (共3题)
37.
木炭还原氧化铜制得的铜粉中混有少量木炭粉,为测定铜的质量分数,某同学取 W g铜粉样品,设计了如下装置进行实验:

①A 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②充分反应后,装置 C 的质量增加了 4.4g,则生成的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是 _____ mol。求参加反应的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______。(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
③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①A 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②充分反应后,装置 C 的质量增加了 4.4g,则生成的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是 _____ mol。求参加反应的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______。(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
③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实验结束时,先熄灭两个酒精灯 |
B.氯酸钾的量对测定结果没有影响 |
C.石灰水的量对测定结果没有影响 |
D.只称量反应前后装置 B 中固体质量也可达到实验目的 |
38.
用来测定空气成分的方法很多,如图所示的是小明用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测定方法.实验过程是:
第一步:将集气瓶容积划分为五等份,并做好标记.
第二步: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伸入集气瓶中并把塞子塞紧.
第三步: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发现水被吸入集气瓶中,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为集气瓶总容积的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2)上面的实验同时证明了氮气有__________的化学性质。
(3)实验完毕,若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不到总容积的
,你认为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____(答一点即可)。
(4)若将红磷换成炭粉,该实验_____(“能”或“不能”)获得成功,理由是_______。

第一步:将集气瓶容积划分为五等份,并做好标记.
第二步: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伸入集气瓶中并把塞子塞紧.
第三步: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发现水被吸入集气瓶中,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为集气瓶总容积的

(1)写出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2)上面的实验同时证明了氮气有__________的化学性质。
(3)实验完毕,若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不到总容积的

(4)若将红磷换成炭粉,该实验_____(“能”或“不能”)获得成功,理由是_______。
39.
下图是实验室常用的实验装置,请回答有关问题:

(1)装置C由导管、________和________(填仪器的名称)组成。
(2)实验室用H2O2和MnO2制取O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填序号,下同);若用KClO3和MnO2制取O2 时,则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
(3)实验室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若制得的CO2中混有HCl和H2O,提纯时用NaOH固体除去杂质,你认为这种方法________(填“可行”或“不可行”),理由是________。
(4)实验室制取H2应选用的收集装置是________或________。

(1)装置C由导管、________和________(填仪器的名称)组成。
(2)实验室用H2O2和MnO2制取O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填序号,下同);若用KClO3和MnO2制取O2 时,则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
(3)实验室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若制得的CO2中混有HCl和H2O,提纯时用NaOH固体除去杂质,你认为这种方法________(填“可行”或“不可行”),理由是________。
(4)实验室制取H2应选用的收集装置是________或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5道)
简答题:(2道)
单选题:(14道)
选择题:(7道)
填空题:(8道)
实验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5
5星难题:0
6星难题:18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