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54725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9/24

1.单选题(共8题)

1.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灯泡发光B.冰融为水C.食物变质D.轮胎爆炸
2.
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B.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C.原子可构成分子,但不能构成物质D.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3.
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
A.干冰升华----分子间隔变大B.闻到不远处的花香----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C.水烧开后把壶盖顶开----分子数目增多D.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发生分解反应---分子种类变化
4.
空气是人类宝贵的资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氧气可用作火箭发射的原料B.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
C.稀有气体有惰性,常用作保护气D.食品包装中充氮气以防腐
5.
可以鉴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瓶气体的是(   )
A.观察气体的颜色B.插入燃着的木条C.加入澄清的石灰水D.闻气体的气味
6.
用如图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点燃红磷后要缓慢将燃烧匙插入瓶中,塞紧瓶塞
B.用铁丝代替红磷进行实验,不会影响实验结果
C.红磷放少了,最终进水量大于瓶内空气体积的1/5
D.实验前一定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7.
有关物质燃烧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B.硫在氧气中燃烧,瓶底放水防止集气瓶炸裂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碳在空气中燃烧,红热,生成黑色固体
8.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点燃酒精灯B.氧气验满
C.液体加热D.量9.5mL液体

2.填空题(共2题)

9.
(1)请将下列物质分类:
①冰水②果汁③碘盐④过氧化氢溶液⑤海水⑥液氧⑦氮气⑧二氧化碳;属于纯净物的是(请填写序号,下同)_______________,属于混合物的是 ___________
(2)下图是氢分子和氧分子运动的示意图。

①在A、B和C中,能比较得出“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的是____(填标号)。
②举一个能说明“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的生活事例:____________________。
10.
如图是某密闭容器中物质变化过程的微观示意图:

①A、B、C中表示混合物的是____。
②上述变化Ⅰ、Ⅱ和Ⅲ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________,该化学变化中一定不变的粒子是___________(填分子或原子或分子和原子)。
③A图中“ ”表示构成氧气的粒子,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与多种物质发生氧化反应,请写出一个生活中的缓慢氧化的例子 ____________,若实验室采用分解氯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请写出其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题(共3题)

11.
为收集30mL氧气,小明开展了如下实验:

Ⅰ.连接仪器,检查装置气密性。
Ⅱ.取适量的二氧化锰粉末放入锥形瓶中,取一定量过氧化氢溶液,倒入分液漏斗中。
Ⅲ. 如图所示安装好实验装置。
Ⅳ.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制取并收集氧气。
Ⅴ.回收锥形瓶中的二氧化锰,洗净仪器放回原处。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实验中,收集氧气的方法叫___________________。
(3)收集氧气时,如果俯视读数,则收集结果____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30mL。
(4)二氧化锰可以回收再利用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用下图所示实验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1)左图中,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
(2)右图中,CD段气压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
(3)实验前广口瓶内空气体积为V,烧杯中水的体积为V1;实验后烧杯中剩余水的体积为V2。计算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表达式为_______(用V、V1、V2表示)。
13.
甲、乙、丙、丁是四个实验的示意图,根据图中所发生的化学反应现象及化学反应原理,进行总结归纳并回答下列问题:

(1)依据丙实验回答:
①小明实验前将铁丝绕成螺旋状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丙两实验集气瓶中均放少量水,甲中加入少量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通过甲、丙两个实验,结合课堂学习,你认为在“集气瓶中进行燃烧的实验”应该注意的问题是(说明一点即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明做完上述实验后,在乙中加入澄清石灰水,目的为验证_____________。
(4)小明用图丁中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结果偏低(装置不漏气),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8道)

    填空题:(2道)

    实验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