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共1题)
1.
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

(1)____℃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同
(2)在t1℃甲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
(3)t2℃时,将25g甲放入100g水中,发现固体先全部溶解,一段时间后又 有晶体析出,请你解释甲固体全部溶解的原因____。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①甲中含有少量的乙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②t2℃时,甲溶液溶质的溶质质量分数比乙溶液大
③t2℃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物质分别加水配成饱和溶液,甲溶液质量比乙溶液质量小
④将t1℃甲乙的升温至t2℃时,甲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都不变

(1)____℃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同
(2)在t1℃甲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
(3)t2℃时,将25g甲放入100g水中,发现固体先全部溶解,一段时间后又 有晶体析出,请你解释甲固体全部溶解的原因____。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①甲中含有少量的乙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②t2℃时,甲溶液溶质的溶质质量分数比乙溶液大
③t2℃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物质分别加水配成饱和溶液,甲溶液质量比乙溶液质量小
④将t1℃甲乙的升温至t2℃时,甲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都不变
2.推断题- (共1题)
2.
A-F表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和B,B和C都能发生反应,且都只能生成两种产物,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1)若B是目前世界上年产量最高的金属,D是一种红的单质,F是一种气体,
①写出D物质的一种用途_____
反应①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
②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若A、B、C表示不同类型的化合物,E在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液体,A中含有两种元素且A能与F发生反应。
①写出一个符合题意的A与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
②A~F六种物质中属于盐的是_____(填字母)

(1)若B是目前世界上年产量最高的金属,D是一种红的单质,F是一种气体,
①写出D物质的一种用途_____
反应①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
②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若A、B、C表示不同类型的化合物,E在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液体,A中含有两种元素且A能与F发生反应。
①写出一个符合题意的A与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
②A~F六种物质中属于盐的是_____(填字母)
3.计算题- (共1题)
3.
某同学为了测定一种补钙保健食品中CaCO3的质量分数,(其包装说明如下图所示)进行了如下实验:将100片该食品研碎后放入一烧杯中,向其中慢慢滴加稀盐酸,直到不再产生气泡时,共消耗稀盐酸200g,(该保健食品中其它成分不与盐酸反应)并测得烧杯内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232.4g.请你根据以上数据计算:

(1)所用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
(2)该保健食品中CaCO3的质量分数为____?

(1)所用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
(2)该保健食品中CaCO3的质量分数为____?
4.科学探究题- (共1题)
4.
化学学习小组的同学们在探究氢氧化钠的性质时,将二氧化碳通入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大试管中,如图所示,结果同学们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于是他们展开了如下探究.新
探究一:二氧化碳是否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
同学们取少量大试管中的液体于另一支试管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观察到____________
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
探究二:反应后大试管中的溶液所含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提出猜想)佳佳认为溶质是Na2CO3
贝贝认为溶质是Na2CO3和NaOH
(查阅资料)CaCl2溶液呈中性
(实验验证)贝贝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进行了如下实验,请你补充完整.
(实验反思)同学们联想到了氢氧化钠与稀硫酸发生中和反应也观察不到明显现象,为了确定其反应是否反生,有同学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方案:先用pH试纸测定氢氧化钠溶液的pH,然后向其中滴加稀硫酸,边滴边测定混合溶液的pH,.请你分析上述方案中,为什么要“当测定pH小于或等于7,”才可证明发生反应了,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探究一:二氧化碳是否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
同学们取少量大试管中的液体于另一支试管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观察到____________
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
探究二:反应后大试管中的溶液所含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提出猜想)佳佳认为溶质是Na2CO3
贝贝认为溶质是Na2CO3和NaOH
(查阅资料)CaCl2溶液呈中性
(实验验证)贝贝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进行了如下实验,请你补充完整.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①取一定量大试管中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CaCl2溶液,过滤 ②向滤液滴加适量_______ | ①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 | 贝贝的猜想成立 |
(实验反思)同学们联想到了氢氧化钠与稀硫酸发生中和反应也观察不到明显现象,为了确定其反应是否反生,有同学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方案:先用pH试纸测定氢氧化钠溶液的pH,然后向其中滴加稀硫酸,边滴边测定混合溶液的pH,.请你分析上述方案中,为什么要“当测定pH小于或等于7,”才可证明发生反应了,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5.单选题- (共12题)
5.
硅是信息技术的关键材料,高温下氢气与四氯化硅(SiCl4)反应可制得高纯度的硅,该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H2 + SiCl4
Si + 4X,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的化学式为HCl | B.该反应是复分解反应 |
C.四氯化硅是由一个硅原子和四个氯原子构成 | D.四氯化硅中硅元素和氯元素的质量比为1:4 |
7.
工业上用甲和乙通过化合反应制备丙,如图是三种分子的模型图,根据微观示意图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


A.甲的化学式为C2H4 |
B.保持乙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水分子 |
C.乙和丙都属于氧化物 |
D.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都发生了改变 |
8.
如图为钠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及钠原子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据此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钠原子的质子数为11 |
B.在化学反应中钠原子易失去电子 |
C.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2.99 |
D.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中X=10 |
10.
如图是初中化学中几个重要实验,有关该几个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A.实验1中热水的作用是隔绝氧气和提供热量 |
B.实验2可证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
C.实验3中左边试管中铁钉生锈而右边试管中铁钉不生锈,证明铁生锈的条件是与氧气、水接触 |
D.实验4中下层蜡烛先熄灭,上层蜡烛后熄灭,能证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
11.
下列物质的鉴别、除杂的试验中所用的试剂或方法都正确的是( )
选项 | 实验目的 | 所用试剂或方法 |
A | 鉴别CO和CO2 | 通入澄清的石灰水或闻气味 |
B | 鉴别硫酸铵和磷矿粉 | 观察颜色或加入水 |
C | 除去生石灰中杂质石灰石 | 加水或加稀盐酸 |
D | 除去氧化铜中碳粉 | 加稀硫酸或在空气中灼烧 |
A.A | B.B | C.C | D.D |
12.
向一定量的AgNO3和Al(NO3)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铜粉和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溶液甲和固体乙,

如图,则:①溶液甲中一定含有Al(NO3)3和Zn(NO3)2
②固体乙中一定含有Ag,可能含有Cu和Zn
③若溶液甲是蓝色,则溶液甲一定含有Al(NO3)3、Zn(NO3)2和Cu(NO3)2
④向固体乙上滴加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溶液甲中一定没有AgNO3和Cu(NO3)2。
上述四种说法中正确的个数为( )

如图,则:①溶液甲中一定含有Al(NO3)3和Zn(NO3)2
②固体乙中一定含有Ag,可能含有Cu和Zn
③若溶液甲是蓝色,则溶液甲一定含有Al(NO3)3、Zn(NO3)2和Cu(NO3)2
④向固体乙上滴加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溶液甲中一定没有AgNO3和Cu(NO3)2。
上述四种说法中正确的个数为( )
A.1个 | B.2个 | C.3个 | D.4个 |
13.
水是生命之源,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自然界中的水经过沉淀、过滤、吸附后即可得到纯水 |
B.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 |
C.大量施用农药、化肥不会造成水体污染 |
D.我市水资源丰富,不需要节约用水 |
15.
为除去粗盐中的泥沙、 CaCl2、MgCl2、Na2SO4得到NaCl,可将粗盐溶解于水,然后进行下列五项操作:①过滤②加适量盐酸③加过量Na2CO3溶液④加过量NaOH溶液⑤加过量BaCl2溶液⑥蒸发,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①④⑤③②⑥ | B.④①③⑤②⑥ | C.⑤④③②①⑥ | D.⑤④③①②⑥ |
6.选择题- (共3题)
7.填空题- (共3题)
21.
碳及碳的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在冰箱中放入活性炭可除去冰箱中的异味,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____性;
(2)工业炼铁过程中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3)CO2是一种宝贵的资源,科学家发现了一种利用CO2的方法,用CO2和NH3为原料合成尿素[CO(NH2)2],同时生成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1)在冰箱中放入活性炭可除去冰箱中的异味,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____性;
(2)工业炼铁过程中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3)CO2是一种宝贵的资源,科学家发现了一种利用CO2的方法,用CO2和NH3为原料合成尿素[CO(NH2)2],同时生成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22.
周末郊游野炊,同学们准备了丰富的食物:①炸鸡腿 ②面包 ③牛奶 ④蔬菜 ⑤植物油 ⑥矿泉水,以及炊具和其它用品。
(1)上述食物属于糖类的是__(填序号);
(2)炒菜用的铁锅的手柄用塑料制成,塑料属于______(填“金属材料”或“有机合成材料”);
(3)野炊结束后同学们用水将柴火浇灭,该灭火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
(1)上述食物属于糖类的是__(填序号);
(2)炒菜用的铁锅的手柄用塑料制成,塑料属于______(填“金属材料”或“有机合成材料”);
(3)野炊结束后同学们用水将柴火浇灭,该灭火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
8.实验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1道)
推断题:(1道)
计算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12道)
选择题:(3道)
填空题:(3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5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