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武汉经济技术开区第三中学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54651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9/28

1.单选题(共6题)

1.
通常情况下,①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②密度比空气大,③在加压低温条件下变为 “干冰”(固态二氧化碳俗称“干冰”),④它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⑤常用作灭火剂,⑥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⑦在生活中它还是制汽水的原料。关于上述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属于物理性质描述的是①②B.属于化学性质描述的是④⑤
C.属于化学变化的是③④⑥D.属于物理变化的③⑤⑦
2.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冰雪融化B.铁生锈C.瓷碗破碎D.铜丝弯曲
3.
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
A.碳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大量白烟
C.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产生黑色固体
D.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4.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倾倒液体B.滴加液体
C.读液体体积D.点燃酒精灯
5.
某化学小组按照下图探究蜡烛及其燃烧实验:(  )

有下列实验现象或说法,其中正确的有
①实验Ⅰ中c处氧气最充足,故温度最高
②实验Ⅱ中若用干冷的烧杯时,可以观察到烧杯内壁有水雾
③实验Ⅱ中若用内壁沾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可以观察到烧杯内壁无变化
④实验Ⅱ中能够观察到干燥烧杯内可能被熏黑
⑤实验Ⅲ中,若用燃着火柴点导管另外一端,无火焰产生
⑥实验Ⅳ中,蜡烛又被点燃是因为火柴直接将蜡烛点燃的缘故
⑦蜡烛熄灭时的白烟不是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A.2个B.3个C.4个D.5个
6.
用量筒量取溶液,开始仰视读数为20.0mL,倒出一部分液体后,平视读数为12.0mL,则实际倒出的液体体积为 (    )
A.8.0mLB.大于8.0mLC.小于8.0mLD.无法确定

2.多选题(共2题)

7.
如图是某同学设计的验证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1/5的实验装置。下列操作过程对实验结果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A.弹簧夹没夹紧会导致实验结果偏大
B.燃烧匙内盛放过量的红磷会导致实验结果偏大
C.没等装置冷却就打开弹簧夹会导致实验结果偏大
D.点燃红磷伸入瓶中时,没有立即塞紧瓶塞会导致实验结果偏大
8.
空气是生命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也是人类生产活动的重要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空气中分离出的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作食品保护气
B.空气主要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其中氧气的质量约占空气质量的
C.空气质量报告中所列的空气质量级别数值越大,说明空气的质量越好
D.空气中的稀有气体化学性质很稳定,所以常用于制造多种用途的电光源

3.填空题(共1题)

9.
现有下列仪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取用固体粉末药品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____;
(2)用于较大量液体的反应容器名称是___________;
(3)收集和储存少量气体的是______________;(填序号)
(4)准确量取15.0mL水需要的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5)用酒精灯加热时需要垫上石棉网的仪器是___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4.实验题(共3题)

10.
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它可以和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如图所示是碳粉、红磷、光亮的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装置:

(1)小明是个善于思考、善于总结的学生.做完实验后,他发现了一些共同点:
在反应条件方面,三个实验都要________,在能量变化方面,三个实验都是放热反应,在反应基本类型方面,三个化学反应都是____________反应.
(2)小明同时也总结出在生成物的状态和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几个方面存在不同.请你替小明同学填写空格:
生成物的状态不同于其他两个的是_______________,丙中生成物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甲中观察到的反应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明还总结出:三个实验的集气瓶底部都放有少量水,其中甲、丙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的目的分别是:
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乙装置中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某化学小组用下图装置探究人呼出气体与空气不同。

(1)实验前先检查该装置的气密性:将瓶中先装一定量的水液封b导管末端,然后连接好各装置,将注射器与__________(选填“a”或“b”)导管连接,然后缓慢推动注射器,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2)将装置中水换为澄清石灰水,然后由导管____________(填“a”或“b”,)吸气15s,观察现象。
(3)由另外导管吹气15s,观察现象。结论:由实验操作观察到_______________现象可以说明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比空气中___________。
12.
某同学对鱼鳔内气体产生兴趣,他查阅资料知道鱼鳔中氧气约占1/4,其余主要是氮气和二氧化碳,鱼鳔内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大。该同学将一些新鲜的鱼鳔放入水中,在水下用针刺一个小孔,有气泡冒出,然后按照如图方法收集两瓶待用。

(1)如图的气体收集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收集好后的集气瓶应该盖好玻璃片后_______(正放或倒放)在桌面上。
(2)该同学将____________的木条伸入一瓶收集的气体中,观察到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说明鱼鳔中氧气含量较高
(3)该同学继续向另外一瓶收集气体中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到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该同学得出鱼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比空气中高。你认为该结论是否正确_______________(正确或不正确)。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6道)

    多选题:(2道)

    填空题:(1道)

    实验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1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