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汕尾市陆丰市民声学校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模拟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54589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9/10/5

1.简答题(共1题)

1.
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由该实验得,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
______;______。
实验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流程题(共1题)

2.
绿矾又名七水硫酸亚铁(FeSO4·7H2O),其用途广泛,可用于制铁盐、氧化铁颜料、净水剂、防腐剂、消毒剂等。绿矾(FeSO4·7H2O)的一种综合利用工艺如下:

(1)隔绝空气进行“焙烧”,铁元素的转化途径如下所示(提示:该过程中所用还原剂是CO )FeCO3 FeO Fe写出高温条件下进行“焙烧”过程中①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粗产品(NH4)2SO4还可以作_______________肥。(NH4)2SO4和K2SO4都是易溶于水的白色固体,实验室可以通过加入_________ 进行研磨鉴别,若闻到___________________气味则是________________(选“(NH4)2SO4”或“K2SO4”)

3.计算题(共2题)

3.
新药帕拉米韦注射液可用于治疗H7N9禽流感,其说明书中部分内容如下图。

(1)帕拉米韦由____种元素组成,其中氢、氮的原子个数比为________。
(2)帕拉米韦属于________(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3)帕拉米韦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是____(精确到0.1%)。
(4)成人禽流感患者,每天应注射帕拉米韦______支。
4.
将一定质量的金属锌投入到100g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放出气体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试求:

⑴完全反应后生成H2的质量_______________。
⑵所用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__。

4.科学探究题(共1题)

5.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一瓶存放已久的氢氧化钠溶液产生浓厚的兴趣,他们探究该溶液是否变质的过程如下:
(提出问题)该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
(猜想与假设)
猜想①:氢氧化钠溶液可能全部变质,其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下同
猜想②:氢氧化钠溶液可能部分变质,其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猜想③:氢氧化钠溶液没有变质,其溶质是NaOH
(实验探究)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取样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的氯化钡溶液
___________________
原溶液中一定有碳酸钠
(2)取(1)反应后的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
 
溶液成红色
 
原溶液中一定有__________
 
(实验结论)综合上述实验(1)、(2),你得出的结论是猜想_____________成立。
(反思拓展)(1)氢氧化钠露置于空气中容易变质,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在分析化学反应的物质成分时,除了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5.推断题(共1题)

6.
如图是常见酸、碱、盐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1)写出图中相应物质的化学式。
酸______,碱______。
(2)写出图中反应②和④的化学方程式。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总结化学反应的规律是我们学习化学的方法之一。请根据上图总结出酸、碱、盐相互反应的规律。(写两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单选题(共14题)

7.
下列选项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木料制家具B.铁生锈C.石蜡熔化D.水蒸发成水蒸气
8.
下列反应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
A.3Fe+2O2Fe3O4B.CaCO3CaO+CO2
C.CuSO4+2NaOHCu(OH)2↓+Na2SO4D.C+2CuO2Cu+CO2
9.
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
A.蒸馏水和红酒:混合物B.合金和合成纤维:合成材料
C.金刚石和石墨:碳单质D.生石灰和碳酸钾:盐类
10.
食品添加剂溴酸钾(KBrO3)会致癌,已被禁用,其中溴元素(Br)的化合价为
A.+1B.+3C.+5D.+6
11.
日常生活常接触到“含氟牙膏”、“高钙牛奶、碘盐”、“富硒茶叶”、“加铁酱油”等用品,这里的氟、钙、碘、硒、铁指的是(    )
A.单质B.元素C.离子D.原子
12.
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A.两个氧分子:2O
B.三个二氧化硫分子:3SO2
C.水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D.一个钙离子:Ca+2
13.
氯化铵和硝酸钾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50℃时,氯化铵的溶解度大于硝酸钾
B.a℃时,氯化铵与硝酸钾的溶解度相等
C.将6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降温变为不饱和溶液
D.40℃时,50g水中加入50g硝酸钾,充分搅拌,得硝酸钾溶液的不饱和溶液.
14.
下表中对部分化学知识的归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健康常识
人体缺铁元素会导致缺铁性贫血
碘元素是人体必需的常量元素
B
生活常识
热水瓶中的水垢可用食醋除去
肥皂水可区分硬水和软水
C
防治污染
废旧电池不必集中回收处理
工业三废处理达标后排放
D
安全常识
电器着火用水扑灭
进入深井前做灯火实验
 
A.AB.BC.CD.D
15.
所谓“低碳生活”,它不仅是一种态度,而且也是一种责任,一种全新的生活理念。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生活”的是(    )
A.洗完衣服的水用来冲厕所B.出行尽可能步行,乘坐公交车,少开私家车
C.购物时用竹篮代替塑料袋D.为了方便,经常使用一次性木筷
16.
用下列实验操作可完成两个实验。甲实验为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乙实验为配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实验的步骤是①④⑤,其中去除杂质的关键步骤是蒸发
B.甲实验各步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都是相同的
C.乙实验若按照②③①的步骤进行操作, 则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大
D.乙实验中,若①所用的烧杯内壁沾有水,对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无影响
17.
下列做法不会危害人体健康的是
A.用聚氯乙烯塑料包装食品
B.用“干冰”冷藏食物
C.用霉变的花生压榨花生油
D.用甲醛溶液浸泡海产品
18.
下列物质中,酸性最强的是( )
  选项
A
B
C
    D
  物质
   牙膏
  洁厕灵
 油污净
  橙汁
    pH
8
2
    12
3.5
 
A.AB.BC.CD.D
19.
科学地施用化肥是农业增产的重要手段。下列属于氮肥的是(   )
A.K2CO3B.Ca(H2PO4)2
C.NH4HCO3D.K2SO4
20.
下列生活用品不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A.塑料瓶B.不锈钢刀C.涤纶布料D.电源插座盒

7.选择题(共4题)

2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    )

22.

在某校举行的“汉字听写”大赛中,七名学生听写汉字的个数分别为:35,31,32,25,31,34,36,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  )

23.阅读《神奇的声音》,回答问题.

神奇的声音

1921年5月9日,前苏联的莫斯科近郊发生了一次大爆炸.据调查,在半径70公里范围内,人们清清楚楚地听到了“轰隆轰隆”的爆炸声;但是从半径70公里到半径160公里的范围内,人们却什么也没有听到;奇怪的是,从半径160公里以外一直到半径300公里的远方,人们又听到了爆炸的轰鸣声.

这真是怪事!声音怎么会“跳”过中间这片地区呢?物理学家发现,声音有一种“怪癖”,它在空气中爱拣温度低、密度大的道路走.当遇到温度高、密度小的空气,声音便会向上拐弯到温度较低的空气中去.如果某一个地区,地面附近的气温变化比较复杂,这儿温度高,那儿温度低,声音经过的时候,一会儿拐到高空,一会儿又往下拐,这样上上下下,就形成了上面所说的那种声音“跳”动的现象.

安徽省合肥市建好的长途电话大楼有一座塔钟.这塔钟准时打点,钟声悦耳,响遍全市.但是住在远郊的居民听到的钟声,有时候清晰,有时候模糊,有时正点,有时“迟到”.这是塔钟的失误吗?不是,这也是声音的“怪癖”──爱走气温低、密度大的道路引起的.天长日久,居民们得出一条经验:平日听不见或听不清钟声,一旦突然听得很清楚,就预示着天要下雨了,或正在下雨呢!这是因为这时空气湿度大,湿空气比干空气的密度大,容易传播声音的缘故.

请根据上述材料和你学过的物理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24.阅读《神奇的声音》,回答问题.

神奇的声音

1921年5月9日,前苏联的莫斯科近郊发生了一次大爆炸.据调查,在半径70公里范围内,人们清清楚楚地听到了“轰隆轰隆”的爆炸声;但是从半径70公里到半径160公里的范围内,人们却什么也没有听到;奇怪的是,从半径160公里以外一直到半径300公里的远方,人们又听到了爆炸的轰鸣声.

这真是怪事!声音怎么会“跳”过中间这片地区呢?物理学家发现,声音有一种“怪癖”,它在空气中爱拣温度低、密度大的道路走.当遇到温度高、密度小的空气,声音便会向上拐弯到温度较低的空气中去.如果某一个地区,地面附近的气温变化比较复杂,这儿温度高,那儿温度低,声音经过的时候,一会儿拐到高空,一会儿又往下拐,这样上上下下,就形成了上面所说的那种声音“跳”动的现象.

安徽省合肥市建好的长途电话大楼有一座塔钟.这塔钟准时打点,钟声悦耳,响遍全市.但是住在远郊的居民听到的钟声,有时候清晰,有时候模糊,有时正点,有时“迟到”.这是塔钟的失误吗?不是,这也是声音的“怪癖”──爱走气温低、密度大的道路引起的.天长日久,居民们得出一条经验:平日听不见或听不清钟声,一旦突然听得很清楚,就预示着天要下雨了,或正在下雨呢!这是因为这时空气湿度大,湿空气比干空气的密度大,容易传播声音的缘故.

请根据上述材料和你学过的物理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8.填空题(共4题)

25.
从H、O、Ca、Fe、C五种元素中选择适当元素,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学式:
(1)常见的食品干燥剂_____________ (2)常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的物质___________ 
(3)磁铁矿石的主要成分_____________(4)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有机物____________
26.
某同学发现家中阳台中的紫色玫瑰花生长不茂盛,叶子发黄,易倒伏。他想:
(1)可能是缺少氮和钾元素,需要施加下列肥料中的________(填序号)
a K2CO3 b  NH4Cl c  Ca(H2PO4)2
(2)也可能是土壤酸性太强,可以用紫色玫瑰花的汁液代替实验室中的___________测定土壤的酸性。
(3)若土壤显酸性(设含硫酸),可以用___________ 改良土壤的酸性
27.
如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_____________,其中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t℃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w=30g。则t℃时, A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可以表示为__________%(保留到0.1%);
(3)A物质混有少量B物质,可以通过_______(填“蒸发结晶”或“降温结晶” )提纯A物质
28.
请回答下列生活中的有关问题:
(1)区别棉纤维、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的最简单方法是做_____实验.
(2)鸡蛋中主要的营养素是_____(填“糖类”或“蛋白质”);能补充维生素C的食物是_____.
(3)把磨好的豆浆倒在纱布袋中将渣和浆分离,相当于实验操作中的_____.

9.实验题(共1题)

29.
如图是实验室用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并验证其性质的实验装置图,试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常见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③ _____________装置A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F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C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室用装置D来收集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气体从a端进入E装置的_____(填“d端”或“e端”),再从_____(填“d端”或“e端”)出来后进入D装置的_______(“b端”或“c 端”).
(5)实验室用A装置还可以制取其它气体,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若想得到平稳的二氧化碳气体,则用__________________(填仪器名称)代替①。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1道)

    流程题:(1道)

    计算题:(2道)

    科学探究题:(1道)

    推断题:(1道)

    单选题:(14道)

    选择题:(4道)

    填空题:(4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11

    9星难题: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