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共3题)
1.
据报道,某化工总厂发生氯气泄漏事故,厂区周边 300m 范围内弥漫着刺激性气味的黄绿色气体,消防官兵立刻进行了处理。已知氯气能溶于水并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氯气的物理性质:_____。
(2)氯气的化学性质:_____。
(3)上述事故发生时,人们应采取的应急措施有_____。(答出一条即可)
(1)氯气的物理性质:_____。
(2)氯气的化学性质:_____。
(3)上述事故发生时,人们应采取的应急措施有_____。(答出一条即可)
2.
如图是有关氧气的知识结构图(部分反应条件省略)

(1)若用铁丝代替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小明同学认为不可以,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用木炭代替红磷,小丽同学认为也不可以,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组内同学反思上述实验的探究过程后认为:若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在药品的选择或生成物的要求上应考虑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两条即可)
(改进实验)
(1)请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化学用语):无色液体_____ 、紫黑色固体_____、⑤_____
(2)写出③的化学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基本反应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③中二氧化锰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用。
(4)硫在氧气中燃烧时,集气瓶中可以预先装一些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出⑥的化学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若用铁丝代替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小明同学认为不可以,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用木炭代替红磷,小丽同学认为也不可以,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组内同学反思上述实验的探究过程后认为:若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在药品的选择或生成物的要求上应考虑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两条即可)
(改进实验)
(1)请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化学用语):无色液体_____ 、紫黑色固体_____、⑤_____
(2)写出③的化学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基本反应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③中二氧化锰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用。
(4)硫在氧气中燃烧时,集气瓶中可以预先装一些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出⑥的化学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1)量取 7.2mL 溶液,需要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玻璃管与橡胶管连接时,一般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胶头滴管取用试剂后,将其倒置,导致的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玻璃管与橡胶管连接时,一般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胶头滴管取用试剂后,将其倒置,导致的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科学探究题- (共2题)
4.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就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进行实验探究,请你参与。

(设计实验)第一小组同学共同设计了如图的 A、B 两套装置。你认为合理的是(填编号)______________。
(进行实验)
(数据分析)实验结束后,整理数据如下:(注:集气瓶容积为 100ml)
(1)第二小组同学设计了 C 实验装置,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三小组同学设计了D 实验装置,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实验)第一小组同学共同设计了如图的 A、B 两套装置。你认为合理的是(填编号)______________。
(进行实验)
(数据分析)实验结束后,整理数据如下:(注:集气瓶容积为 100ml)
组 别 | 1 | 2 | 3 | 4 | 5 | 6 |
进入瓶中水的体积(ml) | 20 | 18 | 19 | 17 | 21 | 19 |
(1)第二小组同学设计了 C 实验装置,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三小组同学设计了D 实验装置,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小刚同学在帮妈妈做饭时观察到液化气燃烧的现象,他认为液化气燃烧应属于化学变化。小刚在妈妈的帮助下对此展开了探究。请你参与他的探究过程并回答有关问题。
(提出问题)液化气燃烧是化学变化吗?
(查阅资料)液化气是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的混合物。
(猜想与假设)(1)对于液化气燃烧是否为化学变化,你做出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收集证据)小刚设计了下列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
(2)打开液化气,并将其调至小火,把一只干冷的玻璃杯罩在火焰上,观察到:
①玻璃杯内壁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手摸玻璃杯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感觉。
③将玻璃杯迅速倒置,向其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液化气燃烧产生的新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获得结论)
(4)液化气燃烧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变化。
(提出问题)液化气燃烧是化学变化吗?
(查阅资料)液化气是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的混合物。
(猜想与假设)(1)对于液化气燃烧是否为化学变化,你做出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收集证据)小刚设计了下列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
(2)打开液化气,并将其调至小火,把一只干冷的玻璃杯罩在火焰上,观察到:
①玻璃杯内壁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手摸玻璃杯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感觉。
③将玻璃杯迅速倒置,向其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液化气燃烧产生的新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获得结论)
(4)液化气燃烧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变化。
3.单选题- (共29题)
7.
关于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化学反应后催化剂本身的质量减少 |
B.反应前后催化剂的化学性质通常会发生改变 |
C.催化剂可加快或减慢化学反应 |
D.用氯酸钾制取氧气时,加入催化剂可使生成氧气的质量增加 |
8.
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氧化反应不一定是化合反应,化合反应也不一定是氧化反应 |
B.加热某固体,有大量气体生成,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 |
C.用排水法可以收集到较纯净的氧气,氧气只能用排水法收集 |
D.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都是氧化反应,氧化反应就是与氧气的反应 |
9.
2019 年 4 月下旬将在中国北京举办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古丝绸之路将我国的发明和技术传送到国外,下列古代生产工艺中主要体现物理变化的是( )
A.![]() | B.![]() |
C.![]() | D.![]() |
10.
工业上将赤铁矿炼成铁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炼铁高炉中主要发生了下列反应(反应条件均已省略):
①C+O2═CO2 ②CO2+C═2CO ③CaCO3═CaO+CO2↑ ④Fe2O3+3CO═2Fe+3CO2
其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
①C+O2═CO2 ②CO2+C═2CO ③CaCO3═CaO+CO2↑ ④Fe2O3+3CO═2Fe+3CO2
其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
A.①和② | B.②和③ | C.③和④ | D.①和④ |
11.
现代化学对催化剂的作用机理学没有完全弄清楚。大多数的情况下,人们认为催化剂与反应物一起参加了化学反应,生成了易分解的中间产物,中间产物分解时,又生成了催化剂本身。已知A、B、C三种不同的物质,将它们混合后产生的两步反应为A+C→AC;B+AC→A+BC,接照上述理论推断该反应物的催化剂是 ( )
A.B | B.A | C.BC | D.C |
13.
研究和学习化学,有许多方法,下列方法中所举示例不正确的是( )
选项 | 方法 | 示例 |
A | 实验法 | 用硫做“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 |
B | 归纳法 | 根据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归纳出一般制气的方法 |
C | 类比法 | 根据红磷与氧气反应,推测白磷也能与氧气反应 |
D | 分类法 | 根据含有物质的种类,将物质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 |
A.A | B.B | C.C | D.D |
1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锥形瓶既能做反应容器又能直接加热 |
B.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
C.白磷在空气中燃烧放出热量,产生大量的烟雾 |
D.洗过的玻璃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时,表明已经洗干净 |
15.
下列关于空气的成分、用途和污染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氧气约占空气质量的 21% |
B.稀有气体约占空气体积的 0.03% |
C.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 |
D.煤不充分燃烧产生的一氧化碳会造成酸雨 |
16.
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氧气能支持燃烧,在发射火箭时做高能燃料 |
B.氧气的液态和固态都是淡蓝色的 |
C.氧气在通常情况下,易溶于水,使得鱼能在水中生活 |
D.在高山上出现高山反应是因为高山上没有氧气 |
20.
下面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操作:①将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入试管中②用铁夹把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③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④加热试管⑤用排水法收集氧气⑥熄灭酒精灯⑦导气管移出水面。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①②③④⑤⑦⑥ | B.③②①⑤⑥⑦ |
C.②①③④⑤⑥⑦ | D.③①②④⑤⑦⑥ |
22.
木炭和蜡烛分别在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①都发光、放热 ②燃烧时,集气瓶内壁都有水珠生成 ③燃烧后,倒入澄清石灰水,都使石灰水变浑浊 ④发生的反应都属于氧化反应 ⑤燃烧时,都发出明亮火焰
①都发光、放热 ②燃烧时,集气瓶内壁都有水珠生成 ③燃烧后,倒入澄清石灰水,都使石灰水变浑浊 ④发生的反应都属于氧化反应 ⑤燃烧时,都发出明亮火焰
A.②④⑤ | B.②⑤ | C.①③④ | D.④⑤ |
23.
甲、乙、丙三个集气瓶中,分别盛有空气、氮气和氧气,用一根燃着的木条分别插入瓶中,依次观察到火焰熄灭、继续燃烧、燃烧更旺,则瓶中所盛气体分别是()
A.氧气、氮气、空气 | B.氮气、氧气、空气 |
C.空气、氧气、氮气 | D.氮气、空气、氧气 |
24.
美国航天局卫星数据表明,地球比20年前更绿了,而全球新增的绿化面积中,约1/4来自中国,贡献比例居全球首位。为了让地球更绿,下列行为不正确的是( )
A.治理雾霾,积极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 | B.绿色出行,提倡自行车作交通工具 |
C.推广使用一次性木筷,减少疾病传染 | D.采用“绿色化学”工艺,使原料尽可能转化为所需产品 |
25.
为研究铁丝的粗细对铁在氧气中燃烧的影响,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A.在同一瓶氧气中,先后进行不同粗、细铁丝的燃烧实验 |
B.在两瓶不同浓度的氧气中,分别同时进行粗、细铁丝的燃烧实验 |
C.在两瓶相同浓度的氧气中,分别同时进行粗、细铁丝的燃烧实验 |
D.在两瓶不同浓度的氧气中,分别同时进行相同铁丝的燃烧实验 |
28.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在化学实验室里,我们常常要进行药品取用、物质加热、仪器洗涤等基本操作,其中往往涉及到用量问题.下列关于用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取用固体时,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取 1g~2g |
B.加热液体时,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 1/3 |
C.加热试管时,将试管夹夹在距管口约 1/3 处 |
D.使用酒精灯时,酒精灯内的酒精不超过容积的 2/3 |
31.
某学生用量筒量取液体,量筒摆放平稳,且学生面对刻度,他先俯视读数为68mL,倾倒出部分液体后,又仰视读数为60mL,则该同学实际倒出的液体的体积是 ( )
A.等于8mL | B.大于8mL | C.小于8mL | D.无法确定 |
33.
化学实验中有一种加热方法叫“热水浴”(如图所示),针对这种加热方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试管内试剂受热温度不超过100℃ |
B.试管内试剂受热比较均匀(与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相比) |
C.试管底部必须接触到烧杯底部 |
D.烧杯内液面的高度必须超过试管内液面的高度 |
4.选择题- (共4题)
5.填空题- (共4题)
39.
现有①氮气②氧气③稀有气体④二氧化碳四种物质,请按要求将序号填入空格内.
(1)占空气总体积 0.03%的气体是_____;
(2)能支持燃烧的气体是_____;
(3)能充入灯泡延长其使用寿命又可制多种电光源的气体是_____;
(4)可制氮肥的气体是_____;
(5)引起全球变暖的首要原因是_____增多。
(1)占空气总体积 0.03%的气体是_____;
(2)能支持燃烧的气体是_____;
(3)能充入灯泡延长其使用寿命又可制多种电光源的气体是_____;
(4)可制氮肥的气体是_____;
(5)引起全球变暖的首要原因是_____增多。
40.
久置在空气中的石灰水,液面会形成一层白色薄膜,原因是空气中含有_______(化学用语填空);从冰箱中拿出饮料,瓶壁上立即有水珠出现,证明空气中含有__________ (化学用语填空);工业上制取氧气是利用_不同,通过分离液态空气法来制取的,是_____变化;储存在蓝色钢瓶里的“工业液氧” 是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6.实验题- (共3题)
43.
请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仪器的名称:a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
(2)若用B 装置制氧气,反应的化符号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马强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他选择上述装置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进行组装,他用该方法收集氧气是因为氧气____________________且不与空气中各组分发生反应,该装置如何检验氧气已收集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认为装置中还缺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该反应的化学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 E 装置收集氧气最适宜的时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______________时,氧气已收集满,停止实验时,应先__________,后___________。否则会________________。
(5)甲烷是密度小于空气,难溶于水的气体,实验室用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的固体混合物制取甲烷,制取甲烷的发生装置应选择__________________(填装置编号,下同),收集装置应选____________________。

(1)写出仪器的名称:a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
(2)若用B 装置制氧气,反应的化符号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马强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他选择上述装置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进行组装,他用该方法收集氧气是因为氧气____________________且不与空气中各组分发生反应,该装置如何检验氧气已收集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认为装置中还缺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该反应的化学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 E 装置收集氧气最适宜的时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______________时,氧气已收集满,停止实验时,应先__________,后___________。否则会________________。
(5)甲烷是密度小于空气,难溶于水的气体,实验室用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的固体混合物制取甲烷,制取甲烷的发生装置应选择__________________(填装置编号,下同),收集装置应选____________________。
44.
如图,做铁丝在氧气里燃烧的实验时,铁丝绕成螺旋状,试完成下列问题

(1)夹持燃烧铁丝的工具是_____;
(2)铁丝的一端系一根火柴的作用是_____;
(3)集气瓶里放入少量水的作用是_____;
(4)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夹持燃烧铁丝的工具是_____;
(2)铁丝的一端系一根火柴的作用是_____;
(3)集气瓶里放入少量水的作用是_____;
(4)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5.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根据物质的一些性质(如颜色、状态、硬度、密度等)去区别某些物质。请你结合你的生活经验和它们的性质,鉴别下列物质
(1)铁丝和铜丝_________。通过对实验数据分析,实验得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________。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分析)(1)红磷要过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食盐和白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弹簧夹打开的适宜时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白酒和白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汽油和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实验结束,发现测定出的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低于 1/5,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答出一点即可)
(1)铁丝和铜丝_________。通过对实验数据分析,实验得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________。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分析)(1)红磷要过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食盐和白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弹簧夹打开的适宜时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白酒和白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汽油和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实验结束,发现测定出的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低于 1/5,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答出一点即可)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3道)
科学探究题:(2道)
单选题:(29道)
选择题:(4道)
填空题:(4道)
实验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27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