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南开翔宇学校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二月月考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54553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10/5

1.简答题(共3题)

1.
2018年4月7日为“世界卫生日”,其主题是“从农场到餐桌,食品安全人人有责”.专家提醒:烧烤摊里会吃出“癌症风险”.腌制的肉串会产生一种叫做二甲基亚硝胺()的强致癌物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一个二甲基亚硝胺分子由_____个原子构成.
(2)该物质中碳元素与氮元素的质量比_____(答最简整数比).
(3)3.7g该物质中氮元素的质量_____g
2.
按要求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红磷燃烧_____
(2)生石灰做干燥剂原因_____
(3)实验室制取_____
(4)甲烷完全燃烧_____
3.
下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试回答:

(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溶解度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
(2)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由小到大的顺序是_____,析出固体质量关系为甲_____乙(填“>”、“<”或“=”)。
(3)可以_____(填“升高”或“降低”)温度将丙的不饱和溶液变成丙的饱和溶液。
(4)乙溶液中含有少量甲的杂质,提纯乙晶体的方法是_____
(5)某同学在时开始如下实验,得到相应的溶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

A 在溶液①—⑤中,属于饱和溶液的是②④⑤
B 与溶液②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的是⑤
C 烧杯④中所得溶液的质量为160g
D 烧杯⑤中固体的质量为30g
(6)如图所示,在盛有水的烧杯中放入一装有饱和的甲溶液的试管,向水中加入足量物质X,搅拌。对甲溶液变化的推断,不合理的是_____

①X为固体,试管中无晶体析出,甲溶液仍是饱和溶液
②X为固体,试管中无晶体析出,甲溶液仍是饱和溶液
③X为晶体,试管中有晶体析出,甲溶液仍是饱和溶液
④X为生石灰,试管中无晶体析出,甲溶液为不饱和溶液

2.综合题(共1题)

4.
研究“水”可从多角度展开。

(1)水的电解
①宏观现象:按图所示装置,通电一段时间后,试管A、B中产生气体的体积比约为_____.
②微观分析:该反应中发生分解的微粒名称是_____。
③结论:水由_____(填符号)组成。
(2)水的性质
“水火不相容”是指水能灭火,用水灭火的原理是_____
但有时水也可以生火,比如过氧化钠(Na2O2)用脱脂棉包裹,再向上面滴加水,脱脂棉很快就燃烧起来。这是因为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放出热量。请你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水的用途
①化学反应通常在水溶液中进行,是为了_____
②下列实验中,对水的主要作用分析不全面的是_____(填字母)

A  a图中的水提供热量
B  b图集气瓶中的水排尽空气且便于观察H2何时集满
C  c图中的水防止高温熔化物溅落炸裂集气瓶
D  d图中的水吸收有毒的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
(4)水的净化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
A 天然水的人工净化过程中,通过蒸馏操作得到的水是纯净物
B 活性炭在净水过程中起着吸附和消毒作用
C 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D 用肥皂水可以鉴别软水和硬水
E 水体有一定的自净功能,城市生活污水可直接排放

3.推断题(共1题)

5.
A、B、C、D、E、F、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B、D、E为氧化物,且A、B组成元素相同,D是黑色固体,F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物质之间的部分反应及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图中“→”表示转化关系,“—”表示相互反应。根据转化关系回答问题:

(1)写出以下物质的化学式:C_____G_____
(2)写出B→A的化学方程式_____该反应_____(填“放出”或“吸收”)热量

4.计算题(共1题)

6.
我国第一艘国产航母的许多电子元件使用了黄铜(假设合金中仅含铜,锌),兴趣小组同学向盛有30g黄铜样品的烧杯中逐渐加入稀硫酸,生成氢的质量与加入稀硫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计算:

(1)充分反应后生成氢气的质量为_____g
(2)合金样品中铜的质量。_____
(3)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 (结果保留到0.1%)

5.单选题(共13题)

7.
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目的的是(  )
A.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B.证明二氧化碳一般不可燃、不助燃、密度大于空气
C.证明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D.证明同一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
8.
在反应中,已知A和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7∶8,当2.8gA与一定量B恰好完全反应后,生成8.8gC,则生成D的质量为(  )
A.3.6gB.8.8gC.6.8gD.4.4g
9.
甲和乙可以合成清洁燃料丙,微观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丙物质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B.丙物质属于化合物,可用作溶剂和消毒剂
C.该反应中共有三种氧化物
D.参加反应的甲乙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1∶2
10.
成语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下列成语所描述的变化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刻舟求剑B.滴水成冰C.抱薪救火D.聚沙成塔
11.
一定条件下,甲、乙混合后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物质




反应前的质量/g
50
0.5
0
0
反应后的质量/g
23
X
24
3
 
A.x的值等于0.5B.甲一定是化合物
C.丙和丁的质量变化比为8:1D.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12.
归纳法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图示不正确的是(  )
A.化学反应类型分类B.物质分类
C.地壳中元素含量D..空气中各成分体积分数
13.
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对下列图示信息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图①是硅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B.图④对应的元素相对原子质量是35.45g
C.图②④对应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由离子构成的
D.若图③中x的值为8,则其粒子符号为
14.
下列说法完全正确的是(  )
A
氖气的化学式——
1个硅原子——
1个钠离子---
B
决定元素种类——质子数
决定元素化学性质——最外层电子数
决定元素在周期表中的周期序数——电子层数
C
铁——由分子构成
二氧化碳——由原子构成
硫酸铜——由离子构成
D
分子——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原子——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离子——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A.AB.BC.CD.D
15.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的火焰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
C.碳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D.将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
16.
有三瓶无色无味的气体X、Y、Z,它们分别是甲烷、氢气、一氧化碳中的一种,分别点燃三种气体,用干燥的冷烧杯罩在火焰上方,只有X和Z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有水滴出现,燃烧后分别向烧杯中注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只有Y和Z的烧杯内石灰水变浑浊。则X、Y、Z分别是
A.H2  CO  CH4B.CH4  CO  H2C.CO   CH4  H2D.CO  H2  CH4
17.
2018世界环境日中国确定的主题是“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用乙醇汽油替代部分燃油可减少空气污染B.天然气代替煤供暖符合绿色发展理念
C.用工业废水直接灌溉农田可节约水资源D.大力推广共享单车,倡导“低碳”生活
18.
人体内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   )
A.铁B.锌C.钾D.钙
19.
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添加酒精B.给液体加热
C.读出液体体积D.过滤

6.多选题(共2题)

20.
除去物质中的少量杂质,下列实验方法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实验目的
实验方法
A
除去铜粉中混有的少量碳粉
在空气中充分灼烧
B
除去溶液中的少量
加入过量的铁粉、过滤
C
除去氯化钾中的少量氯酸钾
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并加热
D
除去中混有的少量
将气体通过足量灼热的氧化铜
 
A.AB.BC.CD.D
21.
的混合物共7.2g,与足量盐酸反应,生成H2的质量可能是(  )
A.0.2gB.0.6gC.0.7gD.0.8g

7.填空题(共3题)

22.
化学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请你用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用洗涤剂去除油污,是利用洗涤剂的_____作用。
(2)用灯帽盖灭酒精灯火焰的原理是_____
(3)喝完汽水,常常会打嗝。说明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随_____而减小
(4)燃气燃烧不充分时火焰就会显黄色或有黑烟,这时可调大燃气灶_____(填“空气,或“燃气”)进入量,或调小另一气体的进入量。
(5)铝制品耐腐蚀,原因是常温下铝与氧气反应生成_____(填化学式),保护内层金属。
23.
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常按以下操作进行,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操作的正确顺序是_____。(填序号)
(2)计算: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所需氯化钠_____g
(3)⑤操作应选用_____mL的量筒(从10、50、100中选择)。
(4)下列操作中一定导致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小于15%的是_____(填序号)。
A ①操作中有固体洒出 B ⑤操作中有少量水溅出
C ④操作中有少量溶液溅出 D 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5)小明同学用溶质质量分数30%的氯化钠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15%的氯化钠溶液。
①实验仪器有胶头滴管、量筒、烧杯和_____。
②实验的主要步骤有计算、量取、_____、装瓶贴标签。
③需要水的体积是_____mL。
24.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一些物质在生产生活中有重要的用途。现有①干冰②活性炭③氮气④石油⑤金刚石⑥不锈钢,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序号)。
(1)可用于冰箱除味剂的是_____;
(2)用于人工降雨_____;
(3)属于化石燃料是_____;
(4)可充入食品包装袋中以防腐的是_____;
(5)可用于制造炊具的是_____;
(6)可用于切割玻璃的是_____。

8.实验题(共2题)

25.
结合下面几种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回答问题。

(1)实验室制取氧气、二氧化碳、氢气时都可以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填字母标号,下同),写出用该装置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若要收集较为纯净的氧气最好选用_____装置;
(2)B装置如果要通过控制滴加液体的速率,来控制反应的速率,你认为应将长颈漏斗改为_____(填仪器名称)。
(3)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固体可制取氨气,已知氨气极易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小,则实验室制取氨气的装置选用_____的组合。
(4)F是一种可用于集气、洗气等的多功能装置,用该装置进行下列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_____
A 收集CO2 B 收集O2
C 验证CO2性质 D 监控气体流速
26.
下图为某小组探究金属化学性质的两组实验。
实验I
实验II


 
①实验I中以“金属表面产生气泡的快慢”为标准来判断锌、铁的活动性强弱,你认为是否合理_____(填“是”“否”),理由是_____;
②写出实验II中C试管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③D试管中充分反应后,溶液质量_____(填“增大”“减小”“不变”);
④实验II中要验证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至少要做的实验是_____(填字母序号)。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3道)

    综合题:(1道)

    推断题:(1道)

    计算题:(1道)

    单选题:(13道)

    多选题:(2道)

    填空题:(3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16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