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流程题- (共2题)

反应器分离器膜反应器
(1)H2O中,氧、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
(2)分离器中分离出的副产品是______,生产流程中能被循环利用的物质为______
(3)写出膜反应器中HI发生分解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请注明反应条件)。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焦炭的主要成分是(填名称或化学式)______。
(2) 写出用一氧化碳还原赤铁矿(Fe2O3)制取铁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 现有含Fe2O3 160 t的赤铁矿,计算理论上可冶炼出纯铁的质量是______t。
2.科学探究题- (共1题)
(查阅资料)干燥剂是指能除去潮湿物质中水份的物质。如硫酸钙和氯化钙等。
(猜想与假设)常温下,铁生锈可能与O2、食盐、水蒸气有关。
(进行实验)利用下图装置(铁丝长度及粗细相同,反应装置相同,忽略烧杯中水的蒸发)
控制与铁丝接触的物质,分别进行下列5个实验:

实验结果显示:B、D实验中铁生了锈,而A、C、E实验中没有明显的现象。实验时,每隔一段时间测量导管内水面上升的高度,结果如下表所示(表中所列数据为导管中水面上升的高度/cm ):
时间、小时 编号 | 0 | 0.5 | 1.0 | 1.5 | 2.0 | 2.5 | 3.0 |
A | 0 | 0 | 0 | 0 | 0 | 0 | 0 |
B | 0 | 0 | 0 | 0.3 | 0.8 | 2.0 | 3.5 |
C | 0 | 0 | 0 | 0 | 0 | 0 | 0 |
D | 0 | 0.4 | 1.2 | 3.4 | 7.6 | 9.5 | 9.8 |
E | 0 | 0 | 0 | 0 | 0 | 0 | 0 |
(解释与结论)
(1) 实验中通过对比实验B和C,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2) 得出“铁生锈一定与H2O有关”的结论,依据的两个实验是______ (填编号)。
(3) 根据本实验,你认为导致铁生锈的物质一定有______。
(4) 导致B、D实验装置中导管内水面上升的原因是______,通过以上实验,猜测食盐的作用是______。
(反思与评价)
(5) 在猜想与假设时,同学们认为铁丝生锈与N2无关,其理由是______ 。
(6) 结合上述实验,谈谈你对家中铁锅使用的建议______:。
3.选择题组- (共1题)
下表为NaOH、Na2CO3、NaCl、Ca(OH) 2分别在水中的溶解度(g)
t/°C | NaOH | Na2CO3 | NaCl | Ca(OH)2 |
10 | 51 | 12. 2 | 35. 8 | 0. 17 |
10℃时,向4只盛有100 g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40 g上述四种物质配成溶液,依据上表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上述溶液为不饱和溶液的是
A.Ca(OH) 2溶液 | B.Na2CO3溶液 | C.NaCl 溶液 | D.NaOH 溶液 |
A.Na2CO3溶液 | B.NaOH 溶液 | C.NaCl 溶液 | D.Ca(OH) 2溶液 |
A.溶质的质量为40 g |
B.溶液的质量为140 g |
C.该烧杯底部有未溶解的固体 |
D.10℃时,100 gNa2CO3溶液里含有12.2 g碳酸钠 |

A.碳酸钠的溶解度小于氯化钠的溶解度 |
B.20℃时,氯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一定小于碳酸钠溶液 |
C.30℃时,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相等 |
D.将Na2CO3和NaCl均达到饱和的混合溶液,从40℃降温至20℃时,析出的固体物质主要是Na2CO3 |
4.综合题- (共1题)
一、厨房里离不开水。
(1)下图中用“●”表示氧原子,用“〇”表示氢原子。下列选项中可以表示水分子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

(2)用下图装置将水通电一段时间后能产生气体,则此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厨房中烧水也可以将水变成气体,请从微观角度解释这两种变化的本质区别。______

(3)下列能证明水是由氧元素和氢元素组成的实验是______
A 水的净化
B 水的蒸发
C 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
二、下列厨房用品所用的主要材料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_____ (填字母序号,下同),其中利用金属导热性的是______ 。

三、厨房里离不开燃料,燃料燃烧产生热量为我们所用。
(1) 化石燃料是当前人类的主要燃料,包括煤、______和天然气。
(2) 写出天然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化石能源是有限的,我们在合理利用的同时,要努力开发新能源。请写出一种你所知道的新能源_______。
(4) 炒菜时,油锅着火,盖上锅盖即可灭火,原因是______。
四、下表列出了两种家用清洁剂的功能、有效成分和注意事项。
名称 | 洁厕灵 | 漂白精 |
功能 | 有效清除污垢,除异味 | 快速漂除衣物污渍 |
有效成分 | HC1 | NaCIO |
注意事项 | 勿用于铁、铝等金属制品清洁 | 勿与酸性制品或其他清洁产品混合使用 |
据表回答下列问题:
(1) “洁厕灵”勿用于铁制品清洁的理由是______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洁厕灵”与“漂白精”不能混用。二者若混合易产生一种有毒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ClO + 2HC1 = NaCl + X个+ H2O,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 ;NaC1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 。
5.科普阅读题- (共1题)
甲醛(化学式CH2O)是很重要的化工材料,通常为无色气体,有特殊的刺激气味,易溶于水。但室内空气中甲醛是影响人类身体健康的主要污染物。关于装修材料甲醛释放速度的研究中,监测了 1立方米人造板在半年内甲醛释放量的曲线图(如图所示)。

可见半年内居室空气中甲醛浓度不符合居室国家标准规定:居室空气中甲醛浓度<0. 08 mg/m3。用不同品牌的人造板材进行测定,变化规律相似。因此,我们需要尽可能去除甲醛,传闻方法有很多。
传闻1:用水、醋、红茶泡水来去除甲醛
事实上即使在房间内放一百盆水,其实吸附效果不会比一小包活性炭强多少。实验结果表明,空气中相对湿度增加10%,室内甲醛释放量会增加5%左右。
传闻2:用植物净化空气
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吸入甲醛,但该方法的效果极为有限。以吸收甲醛效率较高的绿萝为例,每小时吸甲醛20 ug(l ug = 10一6 g)。以一个100 m ,房高3 m,甲醛值为0.2 mg/m3的新装修房间来讲,需要1800盆绿萝,几乎要把整个房子空间添满,才能将甲醛降为0.08 mg。
传闻3:用柚子、菠萝等水果吸附甲醛
在相同密封仓中,放柚子皮的实验仓甲醛含量是空白仓的十倍。因放柚子皮后,实验仓温度增大,甲醛释放量增加。柚子皮、菠萝等不但无法去除甲醛,还会使室内甲醛含量增加,只是水果的味道把甲醛的味道掩盖住了。
通过实验研究,相对有效的去除方法是通风法、吸附法和光触媒法。通风法是通过室内空气的流通,降低室内甲醛浓度,优点是效果好,但缺点是时间长,一般要三年以上才能清除。吸附法,首选活性炭,不过活性炭吸附材料需要定期更换,以免吸附饱和后再散发出来。光触媒除甲醛法是以纳米TiO2为催化剂,在光照下,利用空气中的氧气与甲醛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该方法具有极强净化空气功能,但必须要有光照,这就限制了光触媒的作用。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有人进人新装修房间,可以闻到甲醛,体现出甲醛的物理性质是______。
(2) 依据文中甲醛释放曲线图,分析甲醛释放量与时间关系是______:。
(3) 与室内空气中甲醛浓度的大小有关的因素包括______ (填字母序号)。
A 温度 B 湿度 C 室内空气流通量
(4)请写出光触媒除甲醛法发生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
(5)新装修的房子,若想尽快入住,可以采取降低甲醛的有效措施是______。
6.单选题- (共20题)
A.C2H5OH + 3O2 =2CO2+3H2O | B.3MnO2+4Al =3Mn+2Al2O3 |
C.CO2+2NaOH=Na2CO3+H2O | D.2CaO 2+2H2O=2Ca(OH) 2+O2↑ |
| 目的 | 操作 |
A | 区分二氧化锰和木炭 | 观察颜色 |
B | 区分水和食盐溶液 | 分别蒸发,看残留物 |
C | 检验气体为二氧化碳 | 将燃着的木条伸人集气瓶,熄灭则为二氧化碳 |
D | 验满氧气 |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人集气瓶内,木条复燃则氧气已满 |
A.A | B.B | C.C | D.D |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操作 |
A | 从海水中获得纯水 | 过滤 |
B | 除去CuSO4溶液中的少量FeSO4 | 加人足量铜粉 |
C | 除去CO2气体中的CO气体 | 点燃气体 |
D | 除去氧气中的二氧化碳 | 通人足量澄清石灰水 |
A.A | B.B | C.C | D.D |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并放热 |
B.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
C.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
D.氢气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
7.选择题- (共1题)
阅读阿长与《山海经》,完成题目。
①长妈妈,已经说过,是一个一向带领着我的女工,说得阔气一点,就是我的保姆。我的母亲和许多别的人都这样
称呼她,似乎略带些客气的意思。只有祖母叫她阿长。我平时叫她“阿妈”,连“长”字也不带;但到憎恶她的时候,——例如知道了谋死我那隐鼠的却是她的时候,就叫她阿长。
②我们那里没有姓长的;她生得黄胖而矮,“长”也不是形容词。又不是她的名字,记得她自己说过,她的名字是叫做什么姑娘的。什么姑娘,我现在已经忘却了;总之不是长姑娘;也终于不知道她姓什么。记得她也曾告诉过我这个名称的来历:先前的先前,我家有一个女工,身材生得很高大,这就是真阿长。后来她回去了,我那什么姑娘才来补她的缺,然而大家因为叫惯了,没有再改口,于是她从此也就成为长妈妈了。
③虽然背地里说人长短不是好事情,但倘使要我说句真心话,我可只得说:我实在不大佩服她。最讨厌的是常喜欢切切察察,向人们低声絮说些什么事,还竖起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或者点着对手或自己的鼻尖。我的家里一有些小风波,不知怎的我总疑心和这“切切察察”有些关系。又不许我走动,拔一株草,翻一块石头,就说我顽皮,要告诉我的母亲去了。一到夏天,睡觉时她又伸开两脚两手,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挤得我没有余地翻身,久睡在一角的席子上,又已经烤得那么热。推她呢,不动;叫她呢,也不闻。
8.填空题- (共2题)
(制备材料)1. 5 g小苏打(NaHCO3)、l. 5 g柠檬酸(C6H8O7)、蔗糖(C6H12O6)、凉开水、500 mL饮料瓶。
(制作过程)如下图所示

(1)上述自制汽水属于“碳酸饮料”,是因为柠檬酸与小苏打可以生成二氧化碳。请写出二氧化碳生成碳酸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 请选择汽水制备材料中的任一种物质,写出其相对分子质量计算式______。
(1)下列物质中均含有碳元素,其中硬度最大的是_____ (填字母序号,下同),属于化合物的是______。

(2) 干冰可作制冷剂,主要是利用了它的______ (填“物理”或“化学”)性质。
(3)“低碳生活”是指生活中尽量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体现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的生活理念。下列符合“低碳生活”的是______。
A 日常起居中,长时间不用电器时,要关闭电源
B 减少使用私家车次数,多乘公交或骑自行车
C 讲究卫生,在餐厅用餐时,尽量多地使用一次性餐具
9.实验题- (共7题)

(1)甲同学设计的实验如图A所示,将铁钉浸到硫酸铜溶液中,当观察到______时,进行第二次称量,指针位置保持不变。
(2) 乙同学设计的实验如图B所示,反应后托盘天平的指针______ (选填“向左”、“向右”或“不”)偏转。
(3)两位同学通过交流反思得到启示:在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是否发生改变时,对于有气体参加或有气体生成的反应一定要在______装置中进行。
(4) 从微观角度分析质量守恒的原因是______ (填序号)。
A 原子种类不变 B 分子种类不变
C 原子质量、数目不变 D 分子质量、数目不变

(1) 去除粗盐中难溶性杂质从而得到比较纯净的食盐,主要操作顺序是______ (填序号)。
(2) 配制100 g溶质质量分数为4%的氯化钠溶液操作顺序是计算、______ (填序号)。
(3) B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的目的是______。
(4) 通过计算可知,托盘天平左盘中固体氯化钠的质量为______g

(1)在燃烧匙内装人足量的红磷,将导管上的止水夹______(填“打开”或“关闭”),在酒精灯上点燃红磷,并立即伸人集气瓶内,塞紧橡皮塞。
(2)小明将红磷换成了足量的镁条进行燃烧实验,结果观察到烧杯中的水进人集气瓶,且几乎占满了集气瓶。请你帮助小明分析产生此现象的原因: ______

(1)请写出实验一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
(2)请写出实验二中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3)实验三无变化,据此判断铬与铁、铜的金属活动性强弱顺序是______

分液漏斗 | 圆底烧瓶 | 烧杯 |
过氧化氢溶液 | MnO2 | 80 °C水浸没白磷 |
稀盐酸 | 大理石 | 澄清石灰水 |
实验1:打开活塞K,使过氧化氢溶液从分液漏斗中流下后关闭K,观察到有气泡冒出,则圆底烧瓶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还观察到烧杯中的白磷燃烧,说明燃烧需要的一个条件是______。
实验2:打开活塞K,使稀盐酸从分液漏斗中流下后关闭K,烧杯中的现象是______,则烧杯内发生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

二氧化碳的制取。
(1)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所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 (填字母序号,下同),收集装置是______。
(3)实验过程中,长时间都不能集满气体,可能的原因是______。
二氧化碳性质实验。
(1)装置E中,观察到蜡烛自下而上依次熄灭,此实验现象说明______。
(2)将紫色石蕊溶液浸泡并晾干的小花,一半喷水后放人集气瓶F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
-
【1】题量占比
流程题:(2道)
科学探究题:(1道)
选择题组:(1道)
综合题:(1道)
科普阅读题:(1道)
单选题:(20道)
选择题:(1道)
填空题:(2道)
实验题:(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2
7星难题:0
8星难题:19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