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福建泉州市永春县永二、六中中考自主招生考试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54484

试卷类型:自主招生
试卷考试时间:2019/10/8

1.科学探究题(共1题)

1.
做完“铁在氧气里燃烧”实验后,小明同学有两个疑惑不解的问题,于是他进行了以下探究活动,请你一同参与.
(问题)铁燃烧时溅落下来的黑色物质中还有没有铁呢?
(查阅资料)(1)自然界中铁的氧化物主要是Fe3O4和Fe2O3两种(FeO极易被氧化为Fe2O3)
(2)铁的氧化物均能溶于酸的溶液.
(实验探究)将冷却后的黑色物质碾碎,装入试管,加入______ 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说明铁燃烧时溅落下来的黑色物质中还含有铁.
(问题)铁燃烧的产物为什么不是 Fe2O3呢?
(查阅资料)
(1)Fe3O4和Fe2O3分解温度、铁的熔点见表:
 
Fe3O4
Fe2O3

分解温度/℃
1538
1400

熔点/℃


1535
 
(2)Fe2O3高温时分解成Fe3O4
(理论探讨)根据实验现象,并结合表中数据,可推知铁在氧气里燃烧时产生的高温应在______ 之间,在此温度范围内Fe2O3已分解,所以铁在氧气里燃烧的产生是Fe3O4
(拓展研究)
(1)实验中为了防止集气瓶炸裂,必须______.
(2)Fe2O3高温时会分解成Fe3O4和一种气体,请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有些超市的食品密封包装盒的透明盖内放有黑色的FeO粉末,若粉末的颜色______,就说明包装盒破损进气,这样售货员就能及时发现并处理.

2.计算题(共1题)

2.
取50.00g某质量分数浓度的NaOH溶液,向其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后,再向溶液中逐滴滴入18.25%的盐酸,产生CO2气体的质量(假设反应后CO2完全逸出)与所加的盐酸体积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计算原NaOH溶液的质量分数浓度_______________。

3.推断题(共1题)

3.
现有几种常见物质,其中D可用作干燥剂、F为红棕色沉淀、M为固体粉末,它们相互转化关系如图: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____,N _________,F ________ .酸X________
(2)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单选题(共10题)

4.
下列物质的哪些用途与它的物理性质有关:①氩气和氮气作灯泡的保护气 ②用铝做炊具 ③用氧气作助燃剂 ④用碳作燃料 ⑤用花岗岩铺地面,以上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B.①③⑤C.②⑤D.②④⑤
5.
小芳做探究性实验:用称量法测定铁在O2中燃烧的产物。发现5.6g铁在足量的O2中燃烧得到7.82g固体。小芳排除了其他因素可能产生的误差,则她得到的固体产物可能是 ( )
A.Fe3O4和Fe2O3的混合物B.Fe3O4和FeO的混合物
C.Fe3O4和Fe的混合物D.Fe3O4、FeO和Fe的混合物
6.
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通入CO2后的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所以CO2是酸
B.溶液中有晶体析出时,溶质质量减小,所以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C.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所以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
D.酸性溶液的pH小于7。食醋是酸性溶液,所以食醋的pH小于7
7.
下列各物质无论以何种比例混合,其氯元素的质量分数不变的是
A.HClO4、KClO3B.NaClO、KCl
C.KClO、KClD.NaCl、KCl
8.
2009年12月在哥本哈根召开了世界气候大会。各国共同协商对策,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下列气体中不属于温室气体的是(   )
A.甲烷B.臭氧C.二氧化碳D.二氧化硫
9.
O2和CO2总与我们如影随行,下列关于它们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它们都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B.O2具有助燃性,而CO2可用来灭火
C.空气中O2过多无害,而CO2过多会造成空气污染
D.自然界里它们可通过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相互转化
10.
食品保鲜的措施有:添加防腐剂、充填保护气体、放置干燥剂和脱氧保鲜剂等。一次,小明在食用盒装月饼时,撕开了用于保鲜的小纸袋,发现其中盛放着一种灰黑色的粉末,几天后,看到灰黑色粉末变得有些发红。原保鲜剂粉末可能是    (   )
A.木炭粉B.铝粉C.还原性铁粉D.氧化铜粉末
11.
某同学欲配制质量分数为8%的食盐水80克,在用托盘天平称量食盐时,他将食盐和砝码的位置颠倒了(1克以下用游码),那么他实际所配制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
A.﹥7%B.7.0%C.﹥8%D.8.0%
12.
有一包不纯的Na2CO3样品,其中只含一种杂质,现取该样品5.3g与足量稀盐酸反应生成2.4g CO2,则所混杂质可能是
A.BaCO3B.K2CO3C.CaCO3D.MgCO3
13.
“绿色化学”要求工业生产尽可能不产生废物,即实现“废物零排放”。下列反应类型最容易实现“零排放”的是
A.化合反应B.置换反应C.分解反应D.复分解反应

5.选择题(共1题)

14.

巴西原有居民为(    )

6.填空题(共4题)

15.
粒子的结果为
(1)若该粒子为R2-,则x=_____,y=______.
(2)若该粒子为Mn-,则x=___,y=___.
16.
以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的环状有机化合物中,从含三个碳原子到含十个碳原子的碳、氢化合物依次按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来标记碳原子数,并根据碳原子数命名为“环某烷”:如环丙烷,其化学式为C3H6,结构式如下图(1),也可简写为下图(2)。现有一种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的有机环状化合物,其结构式简写成下图(3),该物质的名是:   ,化学式为:    

(1) (2)    (3)
17.
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试回答以下问题:

(1)20°C时,在100克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加入10克水,为使溶液重新达到饱和,需加甲物质______ 克;
(2)常压下,CO2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应类似于______ 物质;(填甲或乙)
(3)40°C时,将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各100g,分别降温到20°C,所得甲物质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 (选填>或 =或 < )乙物质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18.
向铁粉和铜粉的混合物中加入硝酸银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
(1)若向过滤后的固体中加入稀硫酸,有气体生成,则滤液中的金属阳离子是__________。
(2)若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有白色沉淀生成,则滤液中的金属阳离子是____________,滤出的固体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

7.实验题(共1题)

19.
某学习小组用下列装置进行CO2的制取及性质探究实验.
 
资料卡片:20°C时,碳酸钠在乙醇中几乎不溶解,氢氧化钠在乙醇中的溶解度为17.3g,20°C时,碳酸钠、碳酸氢钠在水中的溶解度分别为21.8g和9.6g。请根据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装置A是用大理石制CO2的装置,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 ;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在b处检验是否有CO2逸出的操作是______ .
(2)装置C中放有干和湿的pH试纸各一张,当通入CO2一段时间后,湿pH试纸显示pH约为6,干pH试纸显示pH仍为7,实验结论是______ .
(3)当通入CO2一段时间后,装置D中观察到溶液中有白色沉淀(NaHCO3)出现,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4)当通入CO2一段时间后,装置E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科学探究题:(1道)

    计算题:(1道)

    推断题:(1道)

    单选题:(10道)

    选择题:(1道)

    填空题:(4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