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题- (共1题)
2.流程题- (共1题)
2.
化学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在实验室用氨气(NH3)、二氧化碳和饱和氯化钠溶液等原料制取小苏打(NaHCO3),制取流程如下图所示。

(1)“反应 I”是在高温、高压及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发生的一种化合反应,目的是制取 “反应 II”所需的氨气。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2)“操作 I”所需的玻璃仪器:_________。
(3)“反应 II”的条件不同,NaHCO3产量不一样。不同条件下获取 NaHCO3的部分数据如下表所示:
①X 的数值可能是_________(填标号)。
A 85.8 B 86.8 C 92.1 D 93.1
②查阅文献获知,“反应 II”存在以下两个反应: NH3+CO2+H2O=NH4HCO3 NH4HCO3+NaCl=NaHCO3 ↓+NH4Cl,分析在相同反应时间,40℃时碳酸氢钠的产率比 35℃时低的可能原因:___________
(4)副产品 NH4Cl 可用于生产 NH3。一定条件下,氧化镁和 NH4Cl 反应可获取高产率的NH3 和另外两种化合物,这两种化合物的化学式分别为_________和_________。

(1)“反应 I”是在高温、高压及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发生的一种化合反应,目的是制取 “反应 II”所需的氨气。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2)“操作 I”所需的玻璃仪器:_________。
(3)“反应 II”的条件不同,NaHCO3产量不一样。不同条件下获取 NaHCO3的部分数据如下表所示:
标号 | 反应温度/℃ | 反应时间/min | NaHCO3产率/% |
a | 30 | 60 | 86.8 |
b | 30 | 120 | X |
c | 35 | 60 | 89.4 |
d | 35 | 120 | 92.5 |
e | 40 | 60 | 85.3 |
f | 40 | 120 | 85.6 |
①X 的数值可能是_________(填标号)。
A 85.8 B 86.8 C 92.1 D 93.1
②查阅文献获知,“反应 II”存在以下两个反应: NH3+CO2+H2O=NH4HCO3 NH4HCO3+NaCl=NaHCO3 ↓+NH4Cl,分析在相同反应时间,40℃时碳酸氢钠的产率比 35℃时低的可能原因:___________
(4)副产品 NH4Cl 可用于生产 NH3。一定条件下,氧化镁和 NH4Cl 反应可获取高产率的NH3 和另外两种化合物,这两种化合物的化学式分别为_________和_________。
3.推断题- (共1题)
3.
甲、乙、丙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存在如下图所示的反应关系(“
” 表示一种物质转化成另一种物质,“—”表示两种物质可以相互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略去)

(1)若乙与丙能发生反应:CO2 +C
X(X 表示甲,未配平)。甲的化学式为_________。
(2)若丙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
①丙是_________。
②乙有多种可能性,写出其中两种物质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
③“甲
丙”的化学方程式可能是_________。


(1)若乙与丙能发生反应:CO2 +C

(2)若丙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
①丙是_________。
②乙有多种可能性,写出其中两种物质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
③“甲

4.科学探究题- (共1题)
4.
(1)下图所示的仪器和装置,可用于实验室制取某些气体。

①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可选择上图中的________(填标号)进行组合。
②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用 F 收集二氧化碳时,通入二氧化碳一段时间后,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___,移出导气管,盖上玻璃片。
(2)化学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某种金属制取的趣味实验,具体操作如下:取一张滤纸(含 C、H、O)用 FeCl3浓溶液浸润,在酒精灯上烘干后点燃,滤纸最终转化为黑色物质。请你参与以下对实验所得黑色物质成分验证的后续探究。从质量守恒的角度分析,趣味实验所要制取的金属是________。若用物理方法检验该金属的方法是________。
(实验 1) 取适量的黑色物质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稀硫酸或稀盐酸,观察到有连续的微小气泡产生。
①由化学变化引起气泡产生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②老师提示:黑色物质中还可能含有碳单质,该成分有吸附性,会吸附空气。化学小组认为:根据实验现象,得出“黑色物质中含有某种金属”不够严谨,需补充一个对比实验,具体做法是________。经对比,证实黑色物质中含有该金属。
(实验 2) 取适量的黑色物质放在燃烧匙中,点燃后伸入收集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如图所示。

③实验过程说明含有所要制取金属的现象是________。
④若要确定黑色物质中含有碳,可在上述实验的基础进一步操作:________。
(实验 3)
⑤再设计一个不同于以上方法的实验,证明黑色物质中含有所要制取的金属:_______(写出实验操作及可能的现象)。

①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可选择上图中的________(填标号)进行组合。
②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用 F 收集二氧化碳时,通入二氧化碳一段时间后,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___,移出导气管,盖上玻璃片。
(2)化学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某种金属制取的趣味实验,具体操作如下:取一张滤纸(含 C、H、O)用 FeCl3浓溶液浸润,在酒精灯上烘干后点燃,滤纸最终转化为黑色物质。请你参与以下对实验所得黑色物质成分验证的后续探究。从质量守恒的角度分析,趣味实验所要制取的金属是________。若用物理方法检验该金属的方法是________。
(实验 1) 取适量的黑色物质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稀硫酸或稀盐酸,观察到有连续的微小气泡产生。
①由化学变化引起气泡产生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②老师提示:黑色物质中还可能含有碳单质,该成分有吸附性,会吸附空气。化学小组认为:根据实验现象,得出“黑色物质中含有某种金属”不够严谨,需补充一个对比实验,具体做法是________。经对比,证实黑色物质中含有该金属。
(实验 2) 取适量的黑色物质放在燃烧匙中,点燃后伸入收集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如图所示。

③实验过程说明含有所要制取金属的现象是________。
④若要确定黑色物质中含有碳,可在上述实验的基础进一步操作:________。
(实验 3)
⑤再设计一个不同于以上方法的实验,证明黑色物质中含有所要制取的金属:_______(写出实验操作及可能的现象)。
5.单选题- (共12题)
5.
室温,白磷(P)放置在氧气中一段时间,会发生自燃。实验测得反应过程中,体系固体质量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磷与氧气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
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P+5O2=2P2O5 |
C.反应的氧气质量为1.6g |
D.t时,2.84g固体中含有两种成分 |
7.
不锈钢、黄铜(铜、镁元素组成)和碳化钨等是制作圆珠笔“笔头”的主要材料。下列关于这些材料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铁是不锈钢的主要组成元素之一 | B.黄铜的硬度比纯铜大 |
C.不锈钢与黄铜都具有耐腐蚀的性能 | D.碳化钨是一种混合物 |
8.
如图所示,将一小块干冰放进一个塑料袋,扎紧袋口,一会儿,塑料袋鼓起。下列关于塑料袋鼓起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碳分子间的空隙变大 |
B.干冰放出大量的热 |
C.发生了化学变化 |
D.二氧化碳分子变大 |
11.
某食品保鲜剂以二氧化硅(SiO2)等为载体,吸附酒精(C2H5OH)制作而成,其保鲜原理是在食品周围形成一定浓度的酒精气体保护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二氧化硅中 Si 和 O 质量比为 7:8 |
B.二氧化硅有疏松多孔结构 |
C.酒精中 C、H、O 个数比为 2:6:1 |
D.酒精中 H 的质量分数最大 |
12.
某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80℃时,该物质溶解于 100g 水形成 30%的溶液。下列关于该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温度/℃ | 0 | 20 | 40 | 60 | 80 | 100 |
溶解度/g | 13.3 | 31.6 | 63.9 | 110 | 169 | 246 |
A.溶质可能为 Ca(OH)2 | B.含有 169g 的溶质 |
C.溶液达到饱和状态 | D.降温至 20℃~40℃时,有晶体析出 |
13.
高锰酸钾、过氧化氢和氯酸钾都可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下列有关这三种物质说法正确的是( )
A.它们都含有三种元素,其中一种是氧元素 |
B.它们制取氧气的反应都是分解反应 |
C.它们制取氧气时均需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 |
D.它们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相同 |
6.填空题- (共3题)
17.
我们已初步学习了从化学视角认识水。
(1)水是一种_________(填“单质”或“氧化物”),组成元素是_________。
(2)往自来水水样加入肥皂水,观察到产生的泡沫很少,形成白色垢状物,该自来水属于_________(填“硬水”或“软水”)。
(3)往硬度大的自来水加入碳酸钠,发生的反应之一:硬水中的氯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一种不溶于水的白色沉淀和氯化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将不溶于水的白色沉淀和氯化钠溶液分离开来的方法是_________(填方法名称)。
(1)水是一种_________(填“单质”或“氧化物”),组成元素是_________。
(2)往自来水水样加入肥皂水,观察到产生的泡沫很少,形成白色垢状物,该自来水属于_________(填“硬水”或“软水”)。
(3)往硬度大的自来水加入碳酸钠,发生的反应之一:硬水中的氯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一种不溶于水的白色沉淀和氯化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将不溶于水的白色沉淀和氯化钠溶液分离开来的方法是_________(填方法名称)。
18.
碘(I)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有“智力元素”之称。
(1)如图是碘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及碘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①化学变化中,碘原子容易________(填“得”或“失”)电子。
②碘元素周期表信息中,X 数值为_________
(2)现有四种含碘元素的物质:I2、I2O5、KI 和 KIO3。
①I2O5读作:________。
②上述四种含碘的物质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一共有________种。
③氯气(Cl2)能与 KI 反应生成 I2和一种化合物,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1)如图是碘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及碘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①化学变化中,碘原子容易________(填“得”或“失”)电子。
②碘元素周期表信息中,X 数值为_________
(2)现有四种含碘元素的物质:I2、I2O5、KI 和 KIO3。
①I2O5读作:________。
②上述四种含碘的物质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一共有________种。
③氯气(Cl2)能与 KI 反应生成 I2和一种化合物,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19.
化学能帮助我们正确认识和解决身边的许多问题。
(1)在钢铁表面刷油漆可防止其腐蚀,原因是________。
(2)生产汽水时,通常是在加压的条件下将二氧化碳溶解在水中,同时发生化学反应,相关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3)无土栽培是利用营养液栽培作物的一种方法。某营养液中硝酸钾、磷酸二氢铵和水的质量比为 4∶1∶95。①现仅用硝酸钾溶液和磷酸二氢铵配制 100 kg 该营养液,所用的硝酸钾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____________(列出计算式即可),硝酸钾溶液和磷酸二氢铵的质量比为_______。②该营养液中的溶质是________。
(4)结合燃烧条件的知识,针对汽车行驶过程可能发生轮胎自燃的现象,提出一条有效的预防措施:_____。
(1)在钢铁表面刷油漆可防止其腐蚀,原因是________。
(2)生产汽水时,通常是在加压的条件下将二氧化碳溶解在水中,同时发生化学反应,相关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3)无土栽培是利用营养液栽培作物的一种方法。某营养液中硝酸钾、磷酸二氢铵和水的质量比为 4∶1∶95。①现仅用硝酸钾溶液和磷酸二氢铵配制 100 kg 该营养液,所用的硝酸钾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____________(列出计算式即可),硝酸钾溶液和磷酸二氢铵的质量比为_______。②该营养液中的溶质是________。
(4)结合燃烧条件的知识,针对汽车行驶过程可能发生轮胎自燃的现象,提出一条有效的预防措施: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流程题:(1道)
推断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12道)
填空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