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荣华实验学校2017-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54466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10/8

1.计算题(共1题)

1.
利用金属钠与乙醇的反应可用于测定有机物乙醇(C2H5OH)的分子结构,其化学反应原理是:2Na + 2C2H5OH = 2C2H5ONa + H2↑。若将一定量的金属钠投于足量的乙醇中,经测定产生氢气0.4g,计算参加反应的乙醇的质量_______。

2.推断题(共1题)

2.
甲、乙、丙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有关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1)若甲是含钙的化合物,其名称是________。
(2)乙的一种用途是________。
(3)从微观的角度解释乙和丙的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
(4)写出丙与氧化铁高温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3.科学探究题(共1题)

3.
我们知道铁在潮湿的空气中会发生锈蚀,而铜片在潮湿的空气中也会产生锈渍“铜绿”。为探究“铜绿”的组成及铜片锈蚀的原理,实验小组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
(实验一)
(1)取少量“铜绿”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稀盐酸,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石灰水变浑浊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可见“铜绿”中含有碳元素。
(实验二)
为进一步探究“铜绿”产生的原因,设计了如下系列实验。

经过一段时间后,发现A、B、C试管均无明显的锈渍。
(2)有人根据铁的锈蚀原理,得出“铜的锈蚀是铜与空气中的水和氧气作用的结果”的结论,上述系列实验中_________项(填标号)可以证明这结论是错误的。
(实验三)
(3)改进A、B、C三项实验都能实现铜的锈蚀。如改进C的方法是:取下橡皮塞,注入适量的水,迅速塞紧橡皮塞。那么,改进A的方法是_________。
(实验结论)
(4)通过以上实验发现,铜的锈蚀是铜跟_________物质共同作用的结果。
(拓展交流)
(5)6.4g的铜转化为“铜绿”,其质量约为11.0g,将其加热至质量不再减少时,称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为8.0g,则剩余固体是_________(填标号)。
A CuO B Cu2O C Cu(OH)2

4.单选题(共10题)

4.
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为置换反应B.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不变
C.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发生变化D.反应前后原子个数改变
5.
下列过程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温室效应致使冰川融化B.酒精溶解碘晶体
C.粘土烧制陶瓷D.活性炭吸附污水中的杂质
6.
如图是钠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Na是金属元素
B.相对原子质量是22.99
C.化学反应中,钠原子易得到电子
D.x的数值为2
7.
氮化硅(Si3N4)是一种高温陶瓷材料,其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则硅元素的化合价为
A.+4B.+3C.+2D.+1
8.
下列化学符号书写正确的是
A.两个氧分子:2OB.3个氢分子:3H2
C.氧离子: O-2D.碳酸钠:NaCO3
9.
往烧杯的水中加入一定量氢氧化钠固体能引起试管中的白磷燃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未加氢氧化钠固体,白磷与氧气不会发生缓慢氧化
B.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会吸收热量
C.白磷燃烧产生棕黄色的雾
D.溶液温度升高,达到了白磷的着火点
1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氧气能支持燃烧,可作燃料B.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C.过滤可以将硬水转化为软水D.洗洁精除油污是乳化现象
11.
足量的红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B.
C.D.
12.
化学与生产、生活关系密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缺乏钙元素,会导致佝偻病或骨质疏松
B.室内煤气泄漏,立即打开排风扇电源开关
C.使用可降解塑料,减少“白色污染”
D.倡导全社会金属垃圾分类回收,节约资源
13.
粗盐提纯的部分操作如图所示,错误的是
A.称量B.溶解C.过滤D.蒸发

5.填空题(共3题)

14.
移走装置图中的玻璃片,会观察到集气瓶口有红棕色二氧化氮(NO2)气体生成。

(1)一氧化氮属于________(填标号)。
A 混合物 B 化合物 C 单质 D 氧化物
(2)移走玻璃片,无色NO与氧气化合生成了NO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3)二氧化氮中氮、氧元素的质量比是________。
(4)红棕色NO2气体会逐渐扩散,请从微粒特性的某一角度进行解释________。
15.
我国古今有关金属的故事给人以智慧。
(1)吴王夫差青铜剑,时隔二千多年出土,依然寒光逼人。青铜属于________(填纯金属或合金)。
(2)西汉时期,《淮南万毕术》有“曾青得铁则化为铜”的记载,其中蕴涵的湿法冶铜原理为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明“万历通宝”为黄铜制品(铜锌合金)。取黄铜样品于试管中,注入稀硫酸会产生大量气泡,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4)大型客机C919使用了锂铝合金,该合金的硬度________(填“<”、“>”或“=”)纯铝的硬度。
16.
水是生命之源,人类的生活离不开水。

(1)如图是简易的水电解器,b端石墨电极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该气体可用________检验。
(2)若装置中液体是氯化钠溶液,就是一款家用消毒液发生器,b端石墨电极会产生氯气(Cl2),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盐酸(HCl)和次氯酸(HClO),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3)下图为KNO3的溶解度曲线。

① a点表示的含义是_______。
② 60℃时,硝酸钾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________(结果精确到0.1%)。
③ 60℃时,210g硝酸钾饱和溶液降到20℃时,析出晶体的质量是________ g。

6.实验题(共1题)

17.
下列是常见制取和收集气体的装置。

(1)仪器的名称:a是________,b是________。
(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可选用的发生和收集装置是_____和_____(填标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其中二氧化锰是________。
(3)实验室若用B装置制取二氧化碳,长颈漏斗末端要浸入液面以下的原因是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推断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10道)

    填空题:(3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10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