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黄浦区格致中学2017-2018年度九年级上学期月考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54444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10/9

1.简答题(共1题)

1.
质量守恒定律的定量研究对化学科学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1)下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图,“○”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

由“”聚集成的物质______(填“可能”或“不可能”)是氧化物,参加反应的两种反应物的分子个数比为_____,此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请写出一个符合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已知m1g镁条放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m2g氧化镁(不考虑其它反应),则m1______m2。小西在做该实验时,观察到耀眼的白光,冒出大量白烟,称量无误时,发现m1>m2,其原因是______。

2.单选题(共19题)

2.
某化学反应A+B→C+3D.若50gA与20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10gC,那么生成12gD时参加反应的A的质量为(  )
A.20克B.15克C.10克 D. 5克
3.
将一定量的乙醇(C2H5OH)和氧气置于一个封闭的容器中引燃,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物质
乙醇
氧气

二氧化碳
X
反应前质量/g
9.2
16.0
0
0
0
反应后质量/g
0
0
10.8
8.8
a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无论如何改变氧气的起始量,均有X生成
B.X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X可能含有氢元素
D.表中a的值是5.6
4.
单质M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M+O2→2MO,参加反应的M与生成的MO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则MO的摩尔质量(g/mol)为(  )
A.24B.40C.48D.80
5.
关于化合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化合反应一定是氧化反应
B.有氧气参加的反应都是化合反应
C.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叫化合反应
D.必须有氧气参加且只能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才是化合反应
6.
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二氧化锰在化学反应前后发生变化的是(  )
A.在混合物中的质量百分含量B.化学性质C.组成D.质量
7.
最早通过实验测定出空气成分的科学家是
A.法国的拉瓦锡B.英国的汤姆生
C.瑞典的舍勒D.意大利的阿伏加德罗
8.
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错误的是(  )
A.热胀冷缩−−分子大小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
B.花香四溢−−分子不停地运动
C.食物腐败−−分子发生变化
D.酒精挥发−−分子间间隔变大
9.
下列物质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最低的是(  )
A.N2B.NH3C.NOD.NO2
10.
光纤通信是一种现代化的通信手段,制造光导纤维的主要原料是SiO2,下列关于SiO2的说法正确的是(  )
A.SiO2的摩尔质量是60
B.1mol SiO2中含有1mol O2
C.1.5mol SiO2中含有1.806×1024个氧原子
D.1mol SiO2的质量是60g•mol−1
11.
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不可能是(  )
A.混合物B.化合物C.纯净物D.单质
12.
甘氨酸的化学式为C2H5O2N,关于0.5molC2H5O2N计算结果错误的是(  )
A.分子个数约为:3.01×1023
B.式量:75
C.原子的物质的量的总和:4.5mol
D.氧元素质量:16g
13.
以下属于纯净物的是(  )
A.冰水混合物B.澄清石灰水C.大理石D.液态空气
14.
钙是构成人体骨骼和牙齿的重要成分,这里的“钙”是指(  )
A.钙单质B.碳酸钙C.钙原子D.钙元素
15.
下列粒子能保持氮气的化学性质的是(  )
A.2NB.NC.N2OD.N2
16.
对物质的量的理解正确的是(  )
A.物质的量就是物质质量的另一种表示方式,单位是g/mol
B.物质的量就是物质的数量,数值上等于式量,单位是mol
C.物质的量就是6.02×1023个微粒的质量,单位是g
D.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的一个物理量,表示含有一定数目微粒的集体
17.
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金属腐蚀B.光合作用
C.氧气无色无味D.分离液态空气法制取氧气
18.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
A.硫在氧气中燃烧,火焰呈明亮的蓝紫色,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B.磷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呈黄色,生成大量白烟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而在空气中燃烧则灼热成红热
D.镁条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19.
与容积的1/3有关的实验操作是(  )
A.用红磷燃烧除去钟罩内空气中的氧气
B.给酒精灯中添加酒精
C.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氧气是否集满
D.给试管内的液体加热
20.
目前我国许多城市和地区定期公布空气质量报告,在空气质量报告中,一般不涉及
A. 二氧化硫 B. 二氧化碳 C. 氮氧化合物    D. 可吸入颗粒物

3.选择题(共2题)

21.

下图为某农业生产活动场景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22.利用人粪尿、禽、畜粪尿和农作物秸杆生产沼气和高温堆肥所应用的原理是(    )

4.多选题(共1题)

23.
治理汽车尾气所涉及反应的部分微观过程如图所示,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是氧化物
B.能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是
C.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D.分子总数在反应前后发生变化

5.填空题(共4题)

24.
用化学语言表示或写出符号表示的含义
(1)2个氦原子_____。
(2)2mol的硫原子_____。
(3)2个硫酸根原子团_____。
(4)2SO2_____。
25.
用化学符号表示:
(1)常温下密度最小的气体为_____;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为_____,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为_____;
(3)写出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并表明其在化和物中的化合价_____。
26.
葡萄糖(其化学式为C6H12O6)是生命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物质。葡萄糖由_____种元素组成,各元素原子个数比是_____。1个葡萄糖分子中共含_____个原子;葡萄糖中质量分数最高的元素为_____。0.5mol葡萄糖的质量为_____;0.1mol该物质中约含有_____个氧原子。
27.
氮气、氧气、氦气、水蒸气和二氧化碳都是空气的成分。请用化学式填写:
(1)能用于抢救病人,供给呼吸的气体是_____。
(2)空气中含量升高会引起温室效应的气体是_____。
(3)占空气体积78%,常用作焊接金属保护气的是_____。
(4)性质很稳定,可用于填充探空气球或飞艇的气体是_____;
(5)炎热的夏季从冰箱拿出的饮料瓶外壁上会凝结一层小液滴,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

6.实验题(共2题)

28.
小闵同学拥有下列实验仪器:

(1)写出仪器名称:c_____。
(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
①上述仪器中不需要用到的是(填序号)_____。
②在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的过程中,判断集气瓶中氧气已集满的现象是_____。
A 集气瓶中水位下降了
B 在水槽中出现气泡
C 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
③要从反应后的剩余固体中回收二氧化锰,需要以下操作步骤:_____、_____、洗涤、烘干。
④小闵是否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_____(填写是或否)。
⑤小闵若在实验室利用12.25g氯酸钾与3gMnO2混合加热,列式计算最多可以得到多少物质的量的氧气_____。
29.
“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测定”有多种方法,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在燃烧匙内盛过量红磷,红磷必须过量的原因是_____ ,点燃红磷后立即插入集气瓶内,塞紧橡皮塞,红磷燃烧的现象是_____ ,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待红磷火焰熄灭,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打开止水夹,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 ,该实验除了得出氧气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之外,还能得出氮气具有的性质是_____(任写一点);若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1/7,则可能的原因是_____(任写一点).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1道)

    单选题:(19道)

    选择题:(2道)

    多选题:(1道)

    填空题:(4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3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