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科学探究题- (共1题)
1.
以下是甲、乙两同学对镁相关实验的系列研究。
研究一:镁与盐酸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以及反应速率的变化:
(1)反应中试管外壁发烫,说明镁与稀盐酸反应是________反应(填 “吸热”或“放热”)。
(2)实验测得镁片产生气体的速率(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则t1~t2时间内反应速率逐渐加快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镁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研究二:反应后所得溶液的酸碱性探究::
(3)甲同学反应后用pH试纸测定试管中溶液的酸碱性,发现pH小于7,说明甲同学所得溶液呈酸性。甲同学:猜想Ⅰ:稀盐酸过量,使溶液呈酸性;猜想Ⅱ:氯化镁溶液呈酸性。为验证猜想,甲同学需测定__________溶液的酸碱性,实验表明该溶液显弱酸性。
(4)乙同学重复甲同学实验时,发现反应后所得试管中溶液pH大于7,说明溶液呈碱性。发现实验与甲同学实验不同的是,反应后的试管中镁条有剩余。乙同学猜想可能是镁与热水反应生成了碱性物质。乙同学为验证猜想,在滴有两滴酚酞的热水中放入一段打磨过的镁条,观察到溶液很快变为红色,同时还观察到镁条表面有气体生成,收集并点燃该气体,发现能燃烧。乙同学查阅资料得知,镁可以与水发生置换反应,请写出镁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5)活泼金属能与水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实验发现钠与冷水剧烈反应,产生大量的气体。由此可见金属与水反应与金属的活动性顺序________(填“有关”或“无关”)。
研究三:金属活动性强弱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如图为镁原子、钙原子和钡原子结构示意图。已知其中Ba的活动性最强,据此推测,金属的活动性除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有关,还与_________有关。
研究四:确定镁条的成分:
称取3.2g表面被氧化的镁条, 放入100g稀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得到氢气0.2g。求:
(6)此镁条中金属镁的质量为________。
(7)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________。氧化镁与稀盐酸能反应,类似盐酸除铁锈的原理。
研究一:镁与盐酸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以及反应速率的变化:
(1)反应中试管外壁发烫,说明镁与稀盐酸反应是________反应(填 “吸热”或“放热”)。
(2)实验测得镁片产生气体的速率(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则t1~t2时间内反应速率逐渐加快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镁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研究二:反应后所得溶液的酸碱性探究::
(3)甲同学反应后用pH试纸测定试管中溶液的酸碱性,发现pH小于7,说明甲同学所得溶液呈酸性。甲同学:猜想Ⅰ:稀盐酸过量,使溶液呈酸性;猜想Ⅱ:氯化镁溶液呈酸性。为验证猜想,甲同学需测定__________溶液的酸碱性,实验表明该溶液显弱酸性。
(4)乙同学重复甲同学实验时,发现反应后所得试管中溶液pH大于7,说明溶液呈碱性。发现实验与甲同学实验不同的是,反应后的试管中镁条有剩余。乙同学猜想可能是镁与热水反应生成了碱性物质。乙同学为验证猜想,在滴有两滴酚酞的热水中放入一段打磨过的镁条,观察到溶液很快变为红色,同时还观察到镁条表面有气体生成,收集并点燃该气体,发现能燃烧。乙同学查阅资料得知,镁可以与水发生置换反应,请写出镁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5)活泼金属能与水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实验发现钠与冷水剧烈反应,产生大量的气体。由此可见金属与水反应与金属的活动性顺序________(填“有关”或“无关”)。
研究三:金属活动性强弱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如图为镁原子、钙原子和钡原子结构示意图。已知其中Ba的活动性最强,据此推测,金属的活动性除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有关,还与_________有关。
研究四:确定镁条的成分:
称取3.2g表面被氧化的镁条, 放入100g稀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得到氢气0.2g。求:
(6)此镁条中金属镁的质量为________。
(7)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________。氧化镁与稀盐酸能反应,类似盐酸除铁锈的原理。
2.流程题- (共1题)
2.
石灰石(主要成分是CaCO3)是一种常见的矿石,开发价值较高。其中之一是以石灰石为原料生产轻质碳酸钙(一种极细的粉末),可作为牙膏、化妆品的一种原料。某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为某厂设计了以下两套方案(见下图):
方案一:

方案二:

比较两种方案,方案一具有的优点是______,方案二具有的优点是_____。
方案一:

方案二:

比较两种方案,方案一具有的优点是______,方案二具有的优点是_____。
3.单选题- (共15题)
4.
高铁酸钠(Na2FeO4)是一种“绿色环保高效”消毒剂,比目前国内外广泛使用的含氯饮用水消毒剂性能更为优良。高铁酸钠(Na2FeO4)中铁元素的化合价( )
A.0 | B.+2 | C.+3 | D.+6 |
7.
二溴海因(C5H6O2N2Br2)是一种广谱高效、低残留的新型环境友好消毒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二溴海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6g |
B.二溴海因中含有O2,N2,Br2,C5H6 |
C.二溴海因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小于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
D.二溴海因分子中C,H,O,N,Br原子个数比为5:6:2:2:2 |
9.
如图所示,将液体A滴入试管②中与固体B接触,一段时间后打开止水夹,若试管①中的导管口有气泡产生,则液体A和固体B的组合不可能是( )


A.稀盐酸和锌粒 | B.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 |
C.水和氢氧化钠 | D.水和硝酸铵 |
10.
某混合气体可能含有CO、H2、CO2和H2O(气)中的一种或几种。为验证其组成,同学们进行实验的装置和现象如下(假设气体均吸收完全),常见干燥剂有:浓硫酸、氯化钙、碱石灰、生石灰、氢氧化钠,后三种还可以吸收二氧化碳,判断正确的是( )


A.气体中一定有氢气 | B.气体中一定有一氧化碳 |
C.一定有二氧化碳 | D.一定有水 |
13.
生产、生活中会用到不同的“洗涤”,下列“洗涤”方法不能达到目的是
A.用食盐水清洗金属表面的铁锈 |
B.用汽油清洗衣服上的油脂 |
C.用盐酸清洗热水瓶里长期积淀的水垢(主要成份:CaCO3) |
D.用洗洁精清洗餐盘 |
4.选择题- (共1题)
5.多选题- (共4题)
19.
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图所示。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Q物质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
B.该反应既不是化合反应,也不是分解反应 |
C.X的值是44 |
D.生成的水的质量为36 g |
20.
A、B、C三种物质各15g,它们化合时只生成30g新物质D,若再增加10gB,则反应停止后,原反应物中只剩余A.根据上述条件推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第一次反应停止后,A剩余9g
A. 第一次反应停止后,A剩余9g
A.第二次反应后,D的质量为50g | |
B.反应中A和B的质量比是3:2 | C.反应中A和C的质量比是5:2 |
21.
有四氧化三铁、CuO组成的混合物与足量CO在高温条件下充分反应,将产生的气体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中,得到的沉淀质量为10g,则原固体混合物的质量可能是( )
A.5.6g | B.6.7g | C.7.8g | D.8.9g |
22.
分别向等质量的镁、铝中加入等质量的相同稀盐酸,下列可能发生的是( )
A.生成氢气质量相同,铝有剩余 | B.生成氢气质量镁比铝多,铝有剩余 |
C.生成氢气质量镁比铝少,铝有剩余 |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
6.填空题- (共4题)
23.
用化学符号表示:
(1)3个硫原子__________; (2)4个甲烷分子___________ ;
(3)硝酸根离子:__________ ; (4)氨气中氮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 ;
(5)保持氦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____;(6)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_____。
(1)3个硫原子__________; (2)4个甲烷分子___________ ;
(3)硝酸根离子:__________ ; (4)氨气中氮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 ;
(5)保持氦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____;(6)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_____。
24.
化学与我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请从水、氮气、氧气、氢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中选择一种适当物质,并用相应的化学式填空。
(1)能供人体呼吸的气体是_________;(2)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气体是_______;
(3)食品包装袋中的保护气是________;(4)其固体能用于人工降雨________;
(5)管道煤气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 (6)最常见的溶剂___________________.
(1)能供人体呼吸的气体是_________;(2)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气体是_______;
(3)食品包装袋中的保护气是________;(4)其固体能用于人工降雨________;
(5)管道煤气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 (6)最常见的溶剂___________________.
25.
在人类的日常生活、学习、生产活动中处处与化学密切相关.
(1)下列物质加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______.(填序号)
a 泥土 b 食用油 c 碳酸钠
(2)下列物质溶于水,能使溶液温度升高的是______.(填序号)
a 硝酸铵 b 氢氧化钠 c 浓硫酸
(3)为防止旅途中皮肤意外擦伤后感染,常备碘酒.碘酒中的溶剂是______.
(4)电解水时加入少量NaOH能增强导电性,是因为其溶于水能生成可自由移动的___和___(填离子符号),与电源正负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的气体体积比是_____.
(5)0.9%的生理盐水中质量分数最大的元素是__.
(6)生活中降低水的硬度的常用方法是_____
(7)户外取泉水,往往用干净的棉纱口罩罩住水杯口,再经过口罩将水倒入储水罐备用.这种操作类似物质分离中的______(填操作名称).
(8)“节约用水,从我做起”.请你写出一种生活中节约用水的做法_____
(1)下列物质加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______.(填序号)
a 泥土 b 食用油 c 碳酸钠
(2)下列物质溶于水,能使溶液温度升高的是______.(填序号)
a 硝酸铵 b 氢氧化钠 c 浓硫酸
(3)为防止旅途中皮肤意外擦伤后感染,常备碘酒.碘酒中的溶剂是______.
(4)电解水时加入少量NaOH能增强导电性,是因为其溶于水能生成可自由移动的___和___(填离子符号),与电源正负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的气体体积比是_____.
(5)0.9%的生理盐水中质量分数最大的元素是__.
(6)生活中降低水的硬度的常用方法是_____
(7)户外取泉水,往往用干净的棉纱口罩罩住水杯口,再经过口罩将水倒入储水罐备用.这种操作类似物质分离中的______(填操作名称).
(8)“节约用水,从我做起”.请你写出一种生活中节约用水的做法_____
26.
(1)学习化学可以帮你变得更加睿智,防止你走入生活和学习中的误区。如:水银不是银,是金属汞。请你再举出一例______。
(2)人类在生产和生活中广泛使用金属.
①用铜丝做电线是利用了铜的________性.
②铁是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金属,它在自然界中主要以___(填“单质”或“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3)金属铝表面常有一层致密的氧化膜,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方程式)
(2)人类在生产和生活中广泛使用金属.
①用铜丝做电线是利用了铜的________性.
②铁是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金属,它在自然界中主要以___(填“单质”或“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3)金属铝表面常有一层致密的氧化膜,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方程式)
7.实验题- (共2题)
27.
某化学小组对铁的冶炼、铁的锈蚀与防护进行以下实验探究.
(1)该小组设计如图1研究铁的冶炼.

①实验中,应_________(填“先A处加热再通CO”或“先通CO再A处加热”),目的是______。
②硬质玻璃管中出现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
③B装置_____(填“能”或“不能”)用来收集CO。
④若a管中氧化铁全部还原成铁,冷却后称量固体的质量比反应前固体的质量减少了2.4g,则加入a管中氧化铁的质量是___g。
(2)该小组又设计如图2装置,将反应所得铁粉置于锥形瓶底部,塞紧瓶塞,滴加适量食盐水,开始测量容器内压强的变化.压强与时间变化关系如图3所示:
①铁粉生锈的条件是_____和_______的共同作用。实验中食盐水的作用是____.
②锥形瓶内压强下降的原因是______.
(1)该小组设计如图1研究铁的冶炼.

①实验中,应_________(填“先A处加热再通CO”或“先通CO再A处加热”),目的是______。
②硬质玻璃管中出现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
③B装置_____(填“能”或“不能”)用来收集CO。
④若a管中氧化铁全部还原成铁,冷却后称量固体的质量比反应前固体的质量减少了2.4g,则加入a管中氧化铁的质量是___g。
(2)该小组又设计如图2装置,将反应所得铁粉置于锥形瓶底部,塞紧瓶塞,滴加适量食盐水,开始测量容器内压强的变化.压强与时间变化关系如图3所示:
①铁粉生锈的条件是_____和_______的共同作用。实验中食盐水的作用是____.
②锥形瓶内压强下降的原因是______.
28.
如图(1)是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气体的装置,请按要求作答: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
(2)用B装置制取气体并能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上部与下部对接应选____________(填“b”或“c”)。
(3)从A→D中选择,用KMnO4制取并收集较纯净的O2,应选用图中的____________(填字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实验室制取并收集CO2应选用图中的____________(填字母)。
(4)用装置E排空气收集CO2,气体应从导管的___________(填“d”或“e”)端进入;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若制取O2用F装置排水收集,图F应_______才算正确。
(5)如图(2)为制取H2并还原四氧化三铁的微型实验装置,针筒与青霉素瓶组合部分相当于图(1)装置____________(填字母);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具体操作是__________,若现象为_________,则气密性良好。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
(2)用B装置制取气体并能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上部与下部对接应选____________(填“b”或“c”)。
(3)从A→D中选择,用KMnO4制取并收集较纯净的O2,应选用图中的____________(填字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实验室制取并收集CO2应选用图中的____________(填字母)。
(4)用装置E排空气收集CO2,气体应从导管的___________(填“d”或“e”)端进入;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若制取O2用F装置排水收集,图F应_______才算正确。
(5)如图(2)为制取H2并还原四氧化三铁的微型实验装置,针筒与青霉素瓶组合部分相当于图(1)装置____________(填字母);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具体操作是__________,若现象为_________,则气密性良好。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科学探究题:(1道)
流程题:(1道)
单选题:(15道)
选择题:(1道)
多选题:(4道)
填空题:(4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6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10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