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题- (共1题)
2.科学探究题- (共1题)
2.
小新拿来一片黄色的金属向同学们炫耀说他捡到了黄金.小宝说他曾在网上看到过,有一种铜锌合金外观和黄金相似,常被误认为是黄金.于是他与小新开始探究.
提出问题:这块黄色的金属是黄金?还是铜锌合金?
猜想:①小新认为是黄金;
②小宝认为是铜锌合金.
查阅资料:合金中的金属保持各自的化学性质,金在高温下不与氧气反应,锌在高
温下与氧气反应生成白色固体.
设计实验:①小新设计的实验是:截取一小片黄色的金属放在石棉网上用酒精灯加热;②小宝设计的实验是:截取一小片黄色的金属放入硝酸银溶液中.
现象与结论:①小新在实验中观察到黄色的金属变黑,则他的猜想_____.
黑色物质是_____.
②小宝在实验中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只写一个)
_____.
反思与应用:①假如你的观点和小宝的观点相同,你还可以设计的一个实验是:截取一小片黄色的金属放入_____溶液中.
②你设计的实验中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
提出问题:这块黄色的金属是黄金?还是铜锌合金?
猜想:①小新认为是黄金;
②小宝认为是铜锌合金.
查阅资料:合金中的金属保持各自的化学性质,金在高温下不与氧气反应,锌在高
温下与氧气反应生成白色固体.
设计实验:①小新设计的实验是:截取一小片黄色的金属放在石棉网上用酒精灯加热;②小宝设计的实验是:截取一小片黄色的金属放入硝酸银溶液中.
现象与结论:①小新在实验中观察到黄色的金属变黑,则他的猜想_____.
黑色物质是_____.
②小宝在实验中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只写一个)
_____.
反思与应用:①假如你的观点和小宝的观点相同,你还可以设计的一个实验是:截取一小片黄色的金属放入_____溶液中.
②你设计的实验中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
3.单选题- (共17题)
4.
钛和钛合金是重要的金属材料。工业上用钛酸亚铁(FeTiO3)冶炼钛(Ti)的过程是:(Ti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8)
①2FeTiO3+6C+7Cl2====2TiCl4+2FeCl3+6CO
②在氩气环境中:2Mg+TiCl4====Ti+2MgCl2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①2FeTiO3+6C+7Cl2====2TiCl4+2FeCl3+6CO
②在氩气环境中:2Mg+TiCl4====Ti+2MgCl2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反应①中生成的气体对环境有污染 |
B.反应②中氯化物的总质量保持不变 |
C.反应①、②中钛元素的化合价都改变 |
D.反应②中氩气作为保护气不参加反应 |
6.
一种焰火火药中所含的Cu(NO3)2在燃放时产生绿色火焰,发生如下反应:2Cu(NO3)2
2CuO+O2↑+4X↑,其中X是一种污染空气的有毒气体,依据质量守恒定律,推测X 应是

A.NO2 | B.NO | C.N2O5 | D.N2O |
8.
我国自主研制的首艘货运飞船“天舟一号”已于2017年4月20日发射成功,这标志着我国航天事业又跨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肼(N2H4)是航天事业的功臣,常用作火箭燃料。下列有关肼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肼是一种混合物 B. 一个N2H4分子由1个N2分子和2个H2分子组成
C. 肼的化学式可简写为NH2 D. N2H4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
A. 肼是一种混合物 B. 一个N2H4分子由1个N2分子和2个H2分子组成
C. 肼的化学式可简写为NH2 D. N2H4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
10.
下列实验现象记录正确的是
A.把铜丝放入硫酸铝溶液中,铜丝表面产生银白色固体,溶液变成蓝色 |
B.向氢氧化钾溶液中滴入氯化铁溶液,有浅绿色沉淀生成 |
C.将一氧化碳通入灼热的氧化铁,红棕色粉末逐渐变为黑色粉末 |
D.将燃着的木炭伸入到氧气中,产生白色火焰,放出热量 |
11.
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t2℃时,将甲、乙的两种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所得溶液都是饱和溶液 |
B.t1℃时,向50 g水中加入甲可得80 g饱和溶液,则乙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为60 g |
C.甲中混有少量乙时,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
D.t2 ℃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溶液分别降温到0 ℃,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小于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
14.
下列有关碳单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金刚石、石墨充分燃烧的产物都是二氧化碳 |
B.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
C.书写档案时规定使用碳素墨水,是因为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
D.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硬度最大的物质 |
19.
每年的 4月15日是我国“ 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高层楼房着火时,不能乘坐电梯逃离 | B.在加油站张贴严禁烟火的标志 |
C.进入久未开启的地窖,要做灯火实验 | D.家用电器着火时,立即用水扑灭 |
4.填空题- (共6题)
20.
结合如图所示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一的目的是利用浓氨水的碱性和挥发性,验证______;
(2)实验二中,证明呼出的气体比空气中氧气含量少的操作是向两瓶中分别______;
(3)实验三中,通过测定盐酸和碳酸钠粉末反应前后的质量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前后两次称量结果不一致,原因是没有称量______的质量。

(1)实验一的目的是利用浓氨水的碱性和挥发性,验证______;
(2)实验二中,证明呼出的气体比空气中氧气含量少的操作是向两瓶中分别______;
(3)实验三中,通过测定盐酸和碳酸钠粉末反应前后的质量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前后两次称量结果不一致,原因是没有称量______的质量。
21.
用化学用语表示:
(1)磷元素_____;
(2)3个亚铁离子_____;
(3)3个氮原子_____;
(4)3个氢氧根离子_____。
(5)氢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3_____;
(1)磷元素_____;
(2)3个亚铁离子_____;
(3)3个氮原子_____;
(4)3个氢氧根离子_____。
(5)氢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3_____;
22.
2017年5月,我国首次海域可燃冰试采成功。可燃冰外观像冰,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由甲烷分子和水分子组成),还含少量二氧化碳等物质。
(1)可燃冰属于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甲烷(CH4)可用作燃料,其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1)可燃冰属于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甲烷(CH4)可用作燃料,其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3.
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1)某饼干包装袋中用的干燥剂是生石灰,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理_____。
(2)森林火灾时,常砍伐处一条隔离带的目的是_____。
(3)我们常用洗涤剂洗涤餐具上的油污,这是因为洗涤剂具有_____功能,用汽油洗油污属_____现象。
(4)活性炭由于具有很强的_____性,可用于清除冰箱内的异味。
(5)用赤铁矿炼铁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生铁和钢是两种铁合金,从组成上看,二者的_____不同。
(6)铁制品锈蚀,实际上是铁与空气中的_____发生了化学反应,阻止铁锅锈蚀的一种方法是_____。而铝不易锈蚀,原因是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1)某饼干包装袋中用的干燥剂是生石灰,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理_____。
(2)森林火灾时,常砍伐处一条隔离带的目的是_____。
(3)我们常用洗涤剂洗涤餐具上的油污,这是因为洗涤剂具有_____功能,用汽油洗油污属_____现象。
(4)活性炭由于具有很强的_____性,可用于清除冰箱内的异味。
(5)用赤铁矿炼铁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生铁和钢是两种铁合金,从组成上看,二者的_____不同。
(6)铁制品锈蚀,实际上是铁与空气中的_____发生了化学反应,阻止铁锅锈蚀的一种方法是_____。而铝不易锈蚀,原因是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4.
水和溶液对于人类的生产和生命活动有重大的意义。
(1)生活中可以用_____区分硬水和软水,通过_____的方法将硬水软化。
(2)电解水的实验中,正负两级产生的气体体积比为_____,电解水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通过实验可以得出水是由_____组成的。
(3)用氯化钠固体和水配制6%的氯化钠溶液50g,则需要氯化钠_____g,量筒需要选择_____mL的(选10mL,50mL,100mL,500mL)。如图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填字母序号),若量取水时仰视读数,其他操作均正确,则配制的氯化钠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_____6%(填“>”“<”或“=”)。
(1)生活中可以用_____区分硬水和软水,通过_____的方法将硬水软化。
(2)电解水的实验中,正负两级产生的气体体积比为_____,电解水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通过实验可以得出水是由_____组成的。
(3)用氯化钠固体和水配制6%的氯化钠溶液50g,则需要氯化钠_____g,量筒需要选择_____mL的(选10mL,50mL,100mL,500mL)。如图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填字母序号),若量取水时仰视读数,其他操作均正确,则配制的氯化钠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_____6%(填“>”“<”或“=”)。

25.
下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A点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30℃时,向30克甲物质中加入50克水,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是____________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3)若乙中混有少量甲,最好采用_________的方法提纯乙(填“降温结晶”或“蒸发结晶”)。
(4)将30℃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10℃,则其溶质质量分数不变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

(1)A点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30℃时,向30克甲物质中加入50克水,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是____________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3)若乙中混有少量甲,最好采用_________的方法提纯乙(填“降温结晶”或“蒸发结晶”)。
(4)将30℃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10℃,则其溶质质量分数不变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17道)
填空题:(6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5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