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山东省泰安市迎春学校九年级3月质量调研化学试卷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54317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3/5/9

1.计算题(共1题)

1.
过氧化氢溶液长期保存会自然分解,使得溶质质量分数减小.小军从家中拿来一瓶久置的医用过氧化氢溶液,和同学们一起测定溶质质量分数.他们取出该溶液51g,加入适量二氧化锰,生成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l)加入二氧化锰的作用是     
(2)完全反应后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3)计算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2.单选题(共4题)

2.
某学生将锌粒放人CuSO4溶液中,发现锌粒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同时还有少量无色无味气泡产生。对于产生气泡的“异常现象”,下列猜想无科学道理的是
A.产生的气体可能是H2
B.产生的气体可能是CO2
C.CuSO4溶液中可能含有少量的某种酸
D.CuSO4溶液的pH可能小于7
3.
下列变化过程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4.
下列反应中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A.B.CaO + H2OCa(OH) 2C.Zn+CuSO4ZnSO4+CuD.SO2+2NaOHNa2SO3+H2O
5.
根据下图的有关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镁离子(Mg2+)核内有12个质子
B. 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31g
C. 在化学反应中,氯原子容易失去1个电子
D. 镁离子(Mg2+)与氯离子(Cl)的最外层电子数不相等

3.选择题(共5题)

6.已知圆心为点C(4,7),并且在直线3x﹣4y+1=0上截得的弦长为8的圆的方程为(   )
7.在△ABC中,内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其中A=120°,b=1,且△ABC的面积为 {#mathml#}3{#/mathml#} ,则 {#mathml#}b+csinB+sinC{#/mathml#} ={#blank#}1{#/blank#}.
8.盒中共有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5个球,其中有2个红球和3个白球.若从中随机取2个球,则概率为 {#mathml#}35{#/mathml#} 的事件是(   )
9.在△ABC中,已知D是AB边上一点,若 {#mathml#}AD{#/mathml#} =2 {#mathml#}DB{#/mathml#} , {#mathml#}CD{#/mathml#} = {#mathml#}13CA+λCB{#/mathml#} ,则λ=(   )
10.在△ABC中,已知D是AB边上一点,若 {#mathml#}AD{#/mathml#} =2 {#mathml#}DB{#/mathml#} , {#mathml#}CD{#/mathml#} = {#mathml#}13CA+λCB{#/mathml#} ,则λ=(   )

4.填空题(共2题)

11.
根据右图中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P点表示在t1℃两物质的溶解度关系为b c(填“>”、“<”或“=”)。
(2)t2℃,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
(3)t2℃时,50 g b物质加入到50 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12.
化学教师在课堂上做了一个小魔术:吹气生火。只见老师用嘴通过一根细长的玻璃管对着蒸发皿中的一团棉花吹气,不一会,棉花就燃烧起来。同学们觉得很好奇:通常情况下,嘴中呼出的气体是不会使棉花燃烧的。为什么老师对着棉花吹气就能使其燃烧?
同学们已经知道:可燃物的燃烧需要两个条件①         
小娟同学课下询问老师知道了其中的道理:口中吹出的气体中含有一定量的CO2,棉花(实为脱脂棉)中包裹着黄色过氧化钠(Na2O2),CO2与Na2O2反应生成白色的Na2CO3和氧气,同时放出大量的热,最终使棉花燃烧起来。请帮助小娟同学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Na2O2与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设计检验固体产物是否为Na2CO3的实验:①用 与固体产物反应,制得气体;②将气体通入    中,如有 生成,则证明固体物质是碳酸盐。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单选题:(4道)

    选择题:(5道)

    填空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