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山东省诸城市龙源学校初三上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化学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54302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5/1/8

1.选择题(共2题)

1.

已知函数f(x)=3cos2x+2sinxcosx,x∈R.

(1)求函数f(x)的最小正周期;

(2)求函数f(x)在区间[0,π4]上的值域.

2.

已知函数f(x)=3cos2x+2sinxcosx,x∈R.

(1)求函数f(x)的最小正周期;

(2)求函数f(x)在区间[0,π4]上的值域.

2.单选题(共8题)

3.
日常生活的下列放热现象中,与其他三种有本质区别的一种是
A.天然气燃烧放热B.电灯泡通电发热
C.生石灰与水混合放热 D.镁与盐酸反应放热
4.
已知某两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如下图所示的反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示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原子数不相等
B.图中反应物均为化合物
C.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D.该图示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5.
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列化学用语书写错误的是
A. +2价的镁元素 Mg+2 B. 铜离子Cu2+
C. 2个氮原子2N D. 3个铵根离子 3NH4+
6.
下列各组中物质都属于纯净物的是
A.钢、不锈钢B.铜、黄铜C.锡、焊锡D.铁、氧化铁
7.
学习化学我们知道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物质性质和用途之间的因果关系不成立的是
A.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用于食品防腐
B.金刚石硬度大——用来作裁玻璃的刀
C.一氧化碳有剧毒——用来冶炼金属
D.氢气具有可燃性——用来作燃料
8.
下列实验现象与书写的化学方程式相吻合的是
A. 有大量白烟产生的反应:S +O2SO2
B. 有白色沉淀生成的反应:2Mg+O22MgO
C. 溶液颜色变化的反应:Mg+2HCl ====MgCl2+H2
D. 黑色固体变成红色固体的反应:C+2CuO2Cu+CO2
9.
将一枚洁净的铁钉浸入稀硫酸中,下列叙述①铁钉表面产生气泡;②液体由无色逐渐变为浅绿色;③铁钉的质量减轻;④液体的质量减轻,其中正确的是
A.②③B.①②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10.
实验室制取CO2的实验中,下列做法可行的是
A.用镊子夹取块状石灰石固体B.鼻子凑到瓶口闻酸液的气味
C.用稀硫酸与块状石灰石反应制取CO2D.把用剩的酸液倒回原瓶

3.填空题(共2题)

11.
碳在地壳中的含量不高,但它的化合物数量众多,而且分布极广。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图①为碳原子的结构示意图,碳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________,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_________,(填“活泼”或“不活泼”)。
(2)图②、③、④对应三种碳单质:图②单质的名称是________,图③单质的名称是_________,图④单质的化学式是_________。
(3)C为+4价,Cl为-1价,由C和Cl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
12.
(16分)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制取气体,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编号所指仪器的名称:① ;②
(2)以上装置图中共有两处明显的错误,请你找出错误的地方并把改正的结果填在下列横线上:①   ;②
上述装置改进后,请继续回答下列问题。
(3)小李在实验室中用氯酸钾和另一种固体制取氧气,他选择上述装置中的A和___ ___ (填字母)进行组装。小红在实验室中选用C装置作为氧气的发生装置。在他们的实验中都用到了一种相同的固体药品是 (填化学式),请你写出小红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4)实验室选用C和E装置还可以制取的气体是 (填化学式),写出实验室制取该气体的化学方程式   。若用G装置收集该气体,该气体从 (填a或b)口进。
(5)装置B、C都可以用来制取(4)中的气体,比较这两个装置的不同,指出B装置的一个突出优点  
(6)实验室常用加热氢氧化钙固体和氯化铵固体混合物的方法来制取氨气,已知氨气的密度小于空气,易溶于水且能和水反应。则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发生装置为______ (填字母编号,下同),收集装置为______。

4.实验题(共1题)

13.
李洋同学在实验室用木炭和氧化铜两种黑色粉末在高温下反应制取单质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CuO2Cu+CO2↑他联想到单质碳的一些化学性质,认为在该实验中还可能会有CO产生。
查阅资料:CO气体能使湿润的黄色氯化钯试纸变蓝色。
实验验证:

(1)当然A处酒精灯,数分钟后发现试管中的黑色固体物质变红,该红色物质是_____;
(2)装置B中发生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3)C装置中湿润的黄色氯化钯试纸变蓝色,说明有______气体生成,证明李洋同学是判断是正确的。
实验反思:
(4)李洋同学对CO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①原因一:木炭和氧化铜在高温条件下直接发生反出产生CO;
②原因二:反应C+2CuO2Cu+CO2↑中的一种产物和反应物木炭又发生了新的化学反应,产生了CO;
请你从原因一、原因二中选择其一,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存在此原因的化学反应原理______________。
(5)在设计装置时还要考虑环保因素,因此要在装置C处添加______________装置。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2道)

    单选题:(8道)

    填空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