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联盟]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郭村第一中学2017届九年级12月测试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54246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7/12/11

1.科学探究题(共2题)

1.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开始生产和使用铁器。工业炼铁把铁矿石和焦炭、石灰石一起加入高炉,在高温下,利用焦炭与氧气反应生成的一氧化碳把铁从铁矿石里还原出来。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化学方程式为:  。其中,石灰石起的作用是    
(一)甲组同学在学习炼铁的相关内容时,对炼铁时还原剂的选择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
单质碳也具有还原性,碳还原氧化铁的化学方程式为  。为什么工业上不用焦炭作为还原剂直接还原铁矿石?
(猜想与假设)
焦炭和铁矿石都是固体,接触面积小,反应不易完全。
(进行实验)
①称取两份相同质量的氧化铁粉末。一份与足量的碳粉均匀混合放入图1装置A的试管中;另一份放入图1装置B的玻璃管中。

②图1装置A和B两组实验同时开始进行。在图1装置B的反应中,实验开始前应先 (选填“通CO”或“加热”);实验结束后应继续通入CO直至冷却至室温,其原因是   
(实验现象)
当图1装置B的玻璃管中固体完全由  时(选填“红色变为黑色”或“黑色变为红色”),图1装置A的试管中仍有    
(解释与结论)
焦炭和铁矿石都是固体,接触面积小,反应确实不易完全,这可能是工业上不用焦炭作为还原剂直接还原铁矿石的一个原因。
(完善实验)
联想到单质碳的一些化学性质,甲同学认为在碳还原氧化铁的反应中可能还会有CO产生。为了证明碳还原氧化铁所得的气体中含有CO和CO2,将该气体通过图2的检验装置。图2A装置中的试剂是(写名称,下同)     ,图2B装置中的试剂是氢氧化钠溶液,用以吸收二氧化碳(2NaOH+CO2═Na2CO3+H2O );证明原混合气体中CO2存在的化学方程式 ;证明原混合气体中CO存在的实验现象是 ;经过检验,证实碳还原氧化铁所得的气体中确实含有CO和CO2
(二)精还原铁粉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某兴趣小组对其进行下列研究:
(物质制备)
利用绿矾制备精还原铁粉的工艺流程如下:

粗还原铁粉中还含有少量铁的氧化物和Fe3C杂质,可用氢气在高温下进一步还原,其反应方程式为
FexOy+yH2xFe+yH2O,Fe3C+2H23Fe+CH4
(含量测定)

为得到精还原铁粉并测定粗还原铁粉中氧和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按图装置进行实验。
已知3CH4+4Fe2O33CO2+6H2O+8Fe(假设每步反应都完全,且不考虑装置内原有空气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1)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①按顺序组装仪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称量样品和必要装置的质量;
②缓缓通入纯净干燥的H2
③点燃酒精灯, (填“先点A处,后点C处”或“先点C处,后点A处”);
④分别熄灭A处、C处酒精灯;
⑤再缓缓通入少量H2
⑥再次称量必要装置的质量
(2)步骤②的目的是 ,验证该步骤目的达到的实验方法是
(3)若缺少装置D,则所测氧元素的质量分数将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4)粗还原铁粉样品的质量为15.000g,装置B、E分别增重0.270g和0.330g,则计算样品出中碳、氧元素的质量分数分别是
2.
高温下,铁与水蒸气能反应生成一种常见铁的氧化物和一种气体。小明很好奇,设计如下实验探究铁粉与水蒸气反应后的产物。

(1)试管尾部放一团湿棉花的目的是  
(2)探究生成的气体是什么?用燃着的木条靠近肥皂泡,有爆鸣声,稍后有肥皂泡飘到空中。说明生成的气体是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探究试管中剩余固体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
常见铁的氧化物
FeO
Fe2O3
Fe3O4
颜色、状态
黑色粉末
红棕色粉末
黑色晶体
能否被磁铁吸引



与盐酸反应
FeCl2+H2O
FeCl3+H2O
FeCl2+FeCl3+H2O
 
(初步验证)
试管中剩余固体为黑色,能全部被磁铁吸引。
(猜想与假设)
猜想一:剩余固体是  ;猜想二:剩余固体是  
(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及结论
 
 
 
(实验结论)铁和水蒸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单选题(共11题)

3.
一块不纯的铁质量为5.6克,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放出0.2克氢气,已知所含杂质是碳、铝、铜、锌、镁中的三种。下列各组杂质中不符合事实的是
A.碳、铝、铜B.铝、铜、锌C.铜、镁、锌D.碳、铜、锌
4.
已知:2Mg+CO22MgO+C在该反应中还原剂是
A. Mg B. CO2 C. MgO D. C
5.
如图为CO还原CuO“微型”实验装置(夹持仪器等略),已知:HCOOH热浓硫酸H2O+CO↑,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实验中所需CO可现制现用
B.此装置可节约用品,污染小,现象明显
C.此装置内空间较小,空气易排空,实验危险系数小
D.该实验中所涉及反应的基本类型有分解反应和置换反应
6.
塑化剂是一种化工原料,属于致癌物,不能用于食品添加剂。其最常见的品种是DEHP。下列关于DEHP(化学式为C24H38O4)的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氧化物
B.碳、氢、氧三种元素质量比为24:38:4
C.完全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分子的个数比为12:19
D.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73.8%
7.
下列属于纯净物的是(  )
A.液态氮B.加碘盐C.食用醋D.高钙奶
8.
下列关于O2、CO2、SO2三种物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都含有氧分子B.都是含氧化合物
C.氧元素的化合价相同D.都含有氧元素
9.
除去下列各组物质中少量的杂质,所用试剂或方法正确的是
 
物质
杂质
除杂所用试剂或方法
A
CO2
CO
足量O2,点燃
B
Fe
Cu
加入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
C
N2
O2
通过灼热的铜网
D
Cu
Fe2O3
通入足量CO
 
A.AB.BC.CD.D
10.
下表是一些金属熔点的数据。保险丝由铋、铅、锡、镉等金属组成,其熔点约为
金属






熔点/℃
1083
419.6
231.9
327.5
271.3
320.9
 
A.20~40℃B.60~80℃C.230~250℃D.300~320℃
11.
向等质量的锌粉和铁粉中分别加入足量稀硫酸,下列图象能正确表示产生的氢气质量与反应时间之间关系的是
A.B.
C.D.
12.
光亮的铁钉在下列几种情况下,最不容易生锈的是
A.B.C.D.
13.
“纸火锅”(如图)是用纸张代替金属材料做容器盛放汤料,当酒精燃烧时纸张不会燃烧:对此现象,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
A.纸张不是可燃物,不能燃烧
B.纸张被水浸湿,导致着火点降低
C.水蒸发时吸热,温度达不到纸张的着火点
D.空气不充足,纸张不会燃烧

3.多选题(共2题)

14.
下列实验方案不可行的是
A.用闻气味的方法区别白酒和白醋
B.将生锈的菜刀浸泡在食盐水中,可除去其表面的铁锈
C.直接用镁带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D.过量的红磷在充满空气的密闭容器中燃烧,可除去容器内的氧气
15.
在托盘天平的两盘上各放一只质量相同的烧杯,在两只烧杯里分别加入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将天平调节至平衡。然后向左盘的烧杯中加入5.6g铁,反应物之间恰好完全反应。欲使天平恢复平衡,则可向右盘的烧杯中加入
A.5.6g锌B.5.6g铝C.5.6g镁D.5.6g碳酸钙

4.填空题(共3题)

16.
用化学用语表示:
(1)①2个氖原子 ;②水瓶内壁镀的金属是  
③海洋中含量最多的阳离子  ;④缺少 元素会得侏儒症。
(2)选用符合要求的物质的字母填空:
A氯化钠   B干冰    C氧气    D氮气    E石墨
①常用作电池电极的是
②常用作食品保护气的是
③常用作厨房调味剂的是  
④常用于人工降雨的是  
(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曾青得铁则化为铜
②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③铝和稀硫酸的反应
④硅是信息技术的关键材料。高温下氢气与四氯化硅(SiCl4)反应可制得高纯度的硅,同时生成氯化氢,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7.
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1)物质的组成及构成关系如图1所示,图中①表示的是  ,②表示的是
(2)图2是氧、硫、氯三种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①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中x的数值是 ,达到稳定结构易 (填“得”或“失”)电子。
②氧和硫两种元素的化学性质具有相似性的原因是它们原子的   相同。
③氧和氯两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它们原子中的  不同。
(3)甲烷在一定量的氧气中燃烧,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
物质
甲烷
氧气

二氧化碳
一氧化碳
反应前质量/g
3.2
11.2
0
0
0
反应后质量/g
0
0
7.2
4.4
a
 
则a的值为 ,根据表格中数据,请完成相关的化学方程式4CH4+7O2=  。(反应条件略)
18.
工业上可以用FeSO4制取铁。
方案一:
(1)已知FeSO4在高温的条件下会生成Fe2O3和两种硫的氧化物,请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2)实验室中完成反应②时,固体颜色的变化是    
方案二:已知FeCO3FeO+CO2↑;C+CO22CO

(3)硫酸铵在农业上可以用作氮肥,其中N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反应Ⅱ中往往还加入碳酸钙,碳酸钙能将煤燃烧生成的含硫物质除去。焙烧时间与铁金属化率的转化关系如图:

(4)曲线a、b差异的原因是
(5)反应Ⅱ加入煤的作用是 。粗铁粉中一定含有的杂质为
(反思)工业上常采用方案二制取粗铁粉。请分析不用方案一的原因是

5.实验题(共1题)

19.
同学们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气体的制备实验(A~F为装置编号)。

(1)写出图D装置中甲仪器的名称
(2)用A装置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化学方程式为 ,其中二氧化锰起 作用;收集氧气可以选择 (填装置编号)。
(3)实验室制取H2通常选择下列药品中的 (填药品序号)。
a、浓盐酸  b.锌粒 c.铁块 d.稀硫酸
实验室制取氢气应选择的发生和收集装置的组合可以是 (填装置编号)。
(4)常温下,可用固体硫化亚铁(FeS)和稀硫酸反应制取硫化氢(H2S)气体,若要控制滴加液体的速率,可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填装置编号)。
(5)制取气体前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若按F图所示操作,结果在导管口未看到气泡,其可能原因与下列因素有关的是 (填序号)。
a.将烧杯换成水槽
b.导管深入水中位置过深,气体无法逸出
c.将水换成冰水
d.先用手捂住试管壁,再将导管另一端插入水中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科学探究题:(2道)

    单选题:(11道)

    多选题:(2道)

    填空题:(3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