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青岛市平度市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54239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10/11

1.计算题(共2题)

1.
尿素是一种常用的化肥,化学式为CO(NH2)2,请填空:
(1)一个尿素分子中氮原子与氢原子的个数比为_____;
(2)1000个尿素分子中氮原子与氢原子的质量比为_____;
(3)尿素中氮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
(4)尿素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
(5)某种尿素产品的含氮量为46.2%,该产品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_____
2.
已知:20℃时,100g水中溶解36g氯化钠刚好达到饱和。请回答:
(1)20℃时,50g水中溶解_____g氯化钠刚好达到饱和;
(2)20℃时,25g水中加入10g氯化钠,所得溶液为_____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质量为_____g;
(3)向(2)中加入多少克水可得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氯化钠溶液?_____

2.科学探究题(共1题)

3.
教材中采用如图所示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实验步骤:
①将一支硬质玻璃管注满水(两端用橡皮塞封住),然后打开上端橡皮塞,将水倒入量筒中,记录体积为
②在另一支相同规格的硬质玻璃管中装入铜粉,两端塞上带玻璃导管的橡皮塞,其中一端用气球密封。移动注射器活塞,在注射器中留下一定体积的气体,记录体积后与硬质玻璃管另一端密封连接。根据酒精灯的高度,将玻璃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③用酒精灯在铜粉部位加热,加热时不断推拉注射器活塞。
④停止加热后,待玻璃管冷却至室温将气球内的气体全部挤出,待注射器活塞稳定后,记录注射器中气体的体积为
请填空:
(1)该实验中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③中“加热时不断推拉注射器活塞”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3)数据处理:(用含“”“”或“”的式子填空)
反应前密闭系统
内的气体总体积
反应后密闭系统
内的气体总体积
本实验中反应
消耗的氧气体积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该实验测定的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______。
(4)本实验中的铜粉是否可用木炭代替?______(选填“是”或“否”)。

3.单选题(共18题)

4.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冰雪融化B.酒精挥发C.消化食物D.折断木条
5.
下列物质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氧气是无色的B.氢气的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
C.活性炭能吸附一些色素D.木炭在空气中能燃烧
6.
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A.空气B.冰水混合物C.氧气D.氯化钠
7.
下列物质中,由分子构成的是
A.铁B.水C.金刚石D.氯化钠
8.
硒有防癌、抗癌作用,这里的“硒”是指
A.元素B.原子C.分子D.离子
9.
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微粒是
A.氧分子B.氧气素C.氧原子D.氧原子最外层电子数
10.
2017年5月9日,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在北京联合举行新闻发布会,正式向社会发布113号、115号、117号、118号元素中文名称。118号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元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A.元素符号为Og
B.相对原子质量为294
C.原子中的质子数为118
D.原子中的核外电子数为176
11.
宏观与微观相联系是化学特有的思维方式。下列对一些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A.盐咸糖甜,是因为构成物质的粒子不同,性质不同
B.水通电可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是因为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
C.大多数物体热胀冷缩,是因为构成物质的粒子大小随温度改变而改变
D.10mL酒精和10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20mL,是因为分子之间有一定间隔
12.
我国科学家屠哟哟因发现青蒿素(化学式)而获得诺贝尔奖。下列有关青蒿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A.属于化合物
B.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
C.一个分子中含有42个原子
D.分子中C、H、O三种原子质量比为15:22:5
13.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和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可组成一种化合物,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A.B.C.D.
14.
已知某种原子的一个原子的质量为,相对原子质量为,一个C-12原子的质量为。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B.C.D.
15.
已知某氮、氧化合物中,氮、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则该化合物中氮原子与氧原子的个数之比为(   )
A.B.C.D.
16.
下列物质溶于水,能使溶液温度明显升高的是
A.硝酸铵B.氯化钠C.氢氧化钠D.蔗糖
17.
下列物质与水混合后,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A.蔗糖B.酒精C.花生油D.食盐
18.
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对其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木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B.蜡烛:剧烈燃烧,发出白光
C.镁条:发出耀眼白光,生成白色固体D.细铁丝:火星四射,生成白色固体
19.
下列关于电解水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试管B中产生的气体具有可燃性
B.电解过程中,氢原子和氧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
C.电解水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D.A、B两试管中产生气体的质量比为2:1
20.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点燃酒精灯B.加入铜片C.滴加液体D.溶解氯化钠
21.
下列仪器中,可以在酒精灯火焰上直接加热的是(   )
A.B.C.D.

4.多选题(共4题)

22.
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和“”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后原子个数总数不变
B.反应物与生成物共有5种物质
C.该图可示意CO与O2生成CO2的反应
D.反应前后元素“〇”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
23.
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氧化物中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B.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C.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一类原子属于同种元素,所以同种元素的原子一定具有相同的质子数
D.金属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少于四个,所以最外层电子数少于四个的原子一定是金属元素
24.
某种蔬菜的无土栽培营养液中含有溶质质量分数为4%的KNO3溶液。下列方法能够得到溶质质量分数为4%的KNO3溶液的是(    )
A.从1000g3%的KNO3溶液蒸发出250g水
B.从1000mL8%的KNO3溶液中倒出500mL溶液
C.向1000g2%的KNO3溶液中加入20g KNO3固体
D.将400g2%的KNO3溶液与400g6%的KNO3溶液混合
25.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
B.凡是伴随着能量变化的变化,是化学变化
C.升高温度一定可以使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D.衣服上的油污可用汽油洗掉,也可用洗洁精洗掉,但两者原理不相同

5.填空题(共5题)

26.
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密切相关。如图为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填空:

(1)该粒子原子核外有_____个电子层,能量最低的电子层上有_____个电子;
(2)若该粒子为中性原子,则X=_____;
(3)若X=11,则该粒子的符号为_____;
(4)X=12吋的粒子与X=8时的粒子可组成一种化合物,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
27.
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是国际通化的化学语言。请填空:
(1)2个氢气分子的化学符号为_____;
(2)2个铝离子的化学符号为_____;
(3)标出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_____;
(4)化学式“CO2”的一条宏观意义是_____;一条微观意义是_____。
28.
水是生命的源泉,是人类最宝贵的资源。
(1)水的天然循环既实现了水的自身净化,又重新分配了水资源。降雨是水天然循环的一个环节,水蒸气变为水滴的过程中,水分子发生了哪些变化?请写出两点:_____、_____。
(2)根据含有可溶性钙、镁矿物质的量,天然水分为_____和_____。生活中常用_____方法降低可溶性钙、镁矿物质的量。
(3)天然水经过沉降、_____(实验室中做此实验时用到了玻璃棒,使用洁净的玻璃棒的过程中,请写出任意一点注意事项:_____)、灭菌等净化操作,达到饮用水标准后,被输送到千家万户。
29.
医疗上用溶质质量分数为0.9%的生理盐水给患者输液。某化学兴趣小组欲配制500g溶质质量分数为0.9%的氯化钠溶液。请回答有关问题:
(1)计算:需要氯化钠_____g,蒸馏水_____g。
(2)有如下操作:①装瓶、贴签;②溶解氯化钠;③秤取氯化钠固体;④量取蒸馏水,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
(3)实验结果反思与评价:下列操作导致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有何偏差?(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①将量筒中的蒸馏水倒入烧杯时,有少量水溅出。结果_____;
②量取水时,俯视刻度线。结果_____;
③转移配好的溶液时,有少许溶液溅出。结果_____。
30.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学科。请根据仪器用途选择相应仪器,将仪器的字母序号填在横线上:

(1)用于存放液体试剂_____;
(2)用作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_____;
(3)用于夹持较高温度的物品_____;
(4)用于盛放可燃性固体物质,做燃烧实验_____;
(5)用作配制溶液和较大量液体反应的容器_____。

6.实验题(共1题)

31.
请根据下列装置,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②_____。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发生装置选用_____(填装置序号);收集装置选用_____(填装置序号)。
(3)安装好装置后,先_____,再装药品。
(4)一氧化氮在常温下是一种难溶于水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大,能跟空气中的氧气迅速反应,生成二氧化氮。要收集一氧化氮气体,收集装置选用_____(填装置序号)。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2道)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18道)

    多选题:(4道)

    填空题:(5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12

    9星难题: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