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1题)
1.
某兴趣小组在实验室中模拟炼铁化学原理的实验,对固体产物成分等进行探究。

(设计实验)用一氧化碳还原纯净的氧化铁粉末,实验装置如下图。
(进行实验)该小组按上述实验设计,在一定温度下进行了实验,测得下列数据:
①反应前玻璃管和内盛氧化铁粉末的总质量66.0g(玻璃管的质量为60.0g)
②反应后玻璃管和内盛黑色固体的总质量65.8g(冷却到室温称量)
(分析与讨论)本实验中,玻璃管内固体粉末由红色全部变为黑色。小明同学认为该黑色固体全部是铁,但小华同学提出了质疑,于是大家提出查阅资料。
(查阅资料)①CO还原Fe2O3的固体产物的成分与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有关;
②CO还原Fe2O3的实验过程中固体产物可能有Fe3O4、FeO、Fe;
③NaOH溶液与石灰水相似,能吸收CO2,但不变浑。
④
(实验与猜想)
(1)该小组同学将反应后的黑色固体研磨后,再用磁铁吸引,发现黑色固体粉末全部能被吸引,则该黑色固体粉末中不可能含有氧化铁和 。
(2)进行猜想:黑色固体粉末可能a.全部为铁、 b. 、c. 。
(得出结论)
(3)通过实验中获得的数据进行计算,得出黑色固体粉末为(写名称) 。
(反思与评价)
(4)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中,若要得到铁可适当提高反应温度。
(5)实验装置图中采用虚线框内的装置,其作用有 。

(实践应用)小明和他的同学想测定某赤铁矿石中Fe2O3的质量分数。用CO与10g赤铁矿石样品充分反应(杂质不参与反应),并将生成的气体用足量的NaOH溶液完全吸收,该溶液总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右图。
(6)上述反应产生CO2的质量为 g;
(7)计算该赤铁矿石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 。(需要有计算过程)

(设计实验)用一氧化碳还原纯净的氧化铁粉末,实验装置如下图。
(进行实验)该小组按上述实验设计,在一定温度下进行了实验,测得下列数据:
①反应前玻璃管和内盛氧化铁粉末的总质量66.0g(玻璃管的质量为60.0g)
②反应后玻璃管和内盛黑色固体的总质量65.8g(冷却到室温称量)
(分析与讨论)本实验中,玻璃管内固体粉末由红色全部变为黑色。小明同学认为该黑色固体全部是铁,但小华同学提出了质疑,于是大家提出查阅资料。
(查阅资料)①CO还原Fe2O3的固体产物的成分与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有关;
②CO还原Fe2O3的实验过程中固体产物可能有Fe3O4、FeO、Fe;
③NaOH溶液与石灰水相似,能吸收CO2,但不变浑。
④
物质性质 | 四氧化三铁 | 氧化亚铁 | 氧化铁 | 铁粉 |
颜色 | 黑色 | 黑色 | 红色 | 黑色 |
能否被磁铁吸引 | 能 | 不能 | 不能 | 能 |
(实验与猜想)
(1)该小组同学将反应后的黑色固体研磨后,再用磁铁吸引,发现黑色固体粉末全部能被吸引,则该黑色固体粉末中不可能含有氧化铁和 。
(2)进行猜想:黑色固体粉末可能a.全部为铁、 b. 、c. 。
(得出结论)
(3)通过实验中获得的数据进行计算,得出黑色固体粉末为(写名称) 。
(反思与评价)
(4)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中,若要得到铁可适当提高反应温度。
(5)实验装置图中采用虚线框内的装置,其作用有 。

A.收集CO | B.吸收CO2 | C.检验CO2 |
(6)上述反应产生CO2的质量为 g;
(7)计算该赤铁矿石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 。(需要有计算过程)
2.科学探究题- (共1题)
2.
已知废旧普通干电池筒内主要有C、淀粉、MnO2、ZnCl2、NH4C1等物质,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欲通过实验从中回收MnO2,并研究MnO2在分解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反应中所起的作用。
(查阅资料)淀粉不溶于冷水,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碳、二氧化锰不溶于水。ZnCl2、NH4Cl均易溶于水。

(进行实验)实验步骤如下图:
步骤b所对应的操作名称是_____,其中玻璃棒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步骤c灼烧残渣的目的是除去______和_____;步骤d中,加入MnO2后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得出结论)因此MnO2在分解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反应中起催化作用。
(交流反思)(1)该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对上述结论进行了讨论,认为要想确定MnO2在分解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反应中起催化作用,还需通过实验证明MnO2的_______和________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
(2)小华同学发现,将H2O2与KMnO4混合后,在酸性条件下也有O2放出。据此他认为,H2O2也可以在KMnO4和酸的催化作用下发生分解反应。小华同学为验证自己的想法,做了如下实验。他将含H2O21.7 g的双氧水溶液与足量KMnO4固体混合,加酸反应,得到1.6 g O2。据此判断,小华的观点_________(正确或错误),理由是_________。
(查阅资料)淀粉不溶于冷水,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碳、二氧化锰不溶于水。ZnCl2、NH4Cl均易溶于水。

(进行实验)实验步骤如下图:
步骤b所对应的操作名称是_____,其中玻璃棒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步骤c灼烧残渣的目的是除去______和_____;步骤d中,加入MnO2后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得出结论)因此MnO2在分解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反应中起催化作用。
(交流反思)(1)该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对上述结论进行了讨论,认为要想确定MnO2在分解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反应中起催化作用,还需通过实验证明MnO2的_______和________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
(2)小华同学发现,将H2O2与KMnO4混合后,在酸性条件下也有O2放出。据此他认为,H2O2也可以在KMnO4和酸的催化作用下发生分解反应。小华同学为验证自己的想法,做了如下实验。他将含H2O21.7 g的双氧水溶液与足量KMnO4固体混合,加酸反应,得到1.6 g O2。据此判断,小华的观点_________(正确或错误),理由是_________。
3.科普阅读题- (共1题)
3.
阅读下面科普短文(改编自屠呦呦2015年12月7日瑞典演讲稿)。
很多中药古方都提到了青蒿入药抗疟疾,但当1971年开始从青蒿中提取有效成分时,结果却总是不理想。屠呦呦研究组反复研究中医古籍,其中“青蒿一握,以水两升渍,绞取汁,尽服之”激发了她的灵感。是不是高温下破坏了青蒿中抗疟的有效成分?屠呦呦立即改用乙醚在较低温度下进行提取,成功获得了抗疟有效单体的提纯物质,命名为青蒿素。
完成样品纯化后,通过元素分析、光谱测定、质谱及旋光分析等技术手段,测定相对分子质量为282,得出了青蒿素的化学式。但青蒿素的具体结构是什么样的呢?有机所得专家做了一个定性实验,加入碘化钾后,青蒿素溶液变黄了,说明青蒿素中含有过氧基团;而后专家又通过X射线衍射法等方法,最终确定了青蒿素是含有过氧基的新型倍半萜内酯。

由于自然界中天然青蒿素的资源是有限的,接下来就要把自然界的分子通过人工合成制成药物。在这一过程中,研究组又有一项重大研究成果,获得了青蒿素的衍生物。衍生物之一是双氢青蒿素,它也具有抗疟的疗效,并且更加稳定,水溶性好,比青蒿素的疗效好10倍,进一步体现了青蒿素类药物“高效、速效、低毒”的特点。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从中国古代青蒿入药,到2004年青蒿素类药物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对抗疟疾的首选药物,经历了漫长的历程。将下列三项针对青蒿素的研究按时间先后排序________(填数字序号)。
① 确定结构 ② 分离提纯 ③ 人工合成
(2)屠呦呦用乙醚提取青蒿素,获得成功的关键在于改变了哪种条件:________。
(3)青蒿素分子中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________,5.64g青蒿素中碳元素的质量________g。
(4)向无色的双氢青蒿素溶液中加入碘化钾,实验现象为________。
(5)根据上述文字介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 确定了青蒿素的组成元素,由此就可以确定青蒿素的化学式
B 青蒿素是含有过氧基的新型倍半萜内酯
C 由于自然界中有青蒿,因此我们应用青蒿素时只需从青蒿中提取即可
很多中药古方都提到了青蒿入药抗疟疾,但当1971年开始从青蒿中提取有效成分时,结果却总是不理想。屠呦呦研究组反复研究中医古籍,其中“青蒿一握,以水两升渍,绞取汁,尽服之”激发了她的灵感。是不是高温下破坏了青蒿中抗疟的有效成分?屠呦呦立即改用乙醚在较低温度下进行提取,成功获得了抗疟有效单体的提纯物质,命名为青蒿素。
完成样品纯化后,通过元素分析、光谱测定、质谱及旋光分析等技术手段,测定相对分子质量为282,得出了青蒿素的化学式。但青蒿素的具体结构是什么样的呢?有机所得专家做了一个定性实验,加入碘化钾后,青蒿素溶液变黄了,说明青蒿素中含有过氧基团;而后专家又通过X射线衍射法等方法,最终确定了青蒿素是含有过氧基的新型倍半萜内酯。

由于自然界中天然青蒿素的资源是有限的,接下来就要把自然界的分子通过人工合成制成药物。在这一过程中,研究组又有一项重大研究成果,获得了青蒿素的衍生物。衍生物之一是双氢青蒿素,它也具有抗疟的疗效,并且更加稳定,水溶性好,比青蒿素的疗效好10倍,进一步体现了青蒿素类药物“高效、速效、低毒”的特点。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从中国古代青蒿入药,到2004年青蒿素类药物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对抗疟疾的首选药物,经历了漫长的历程。将下列三项针对青蒿素的研究按时间先后排序________(填数字序号)。
① 确定结构 ② 分离提纯 ③ 人工合成
(2)屠呦呦用乙醚提取青蒿素,获得成功的关键在于改变了哪种条件:________。
(3)青蒿素分子中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________,5.64g青蒿素中碳元素的质量________g。
(4)向无色的双氢青蒿素溶液中加入碘化钾,实验现象为________。
(5)根据上述文字介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 确定了青蒿素的组成元素,由此就可以确定青蒿素的化学式
B 青蒿素是含有过氧基的新型倍半萜内酯
C 由于自然界中有青蒿,因此我们应用青蒿素时只需从青蒿中提取即可
4.单选题- (共14题)
5.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发光放热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
B.易潮解(吸水)的药品,必须放在玻璃器皿里称量 |
C.为了节约药品,实验结束后将剩余药品放回试剂瓶 |
D.检查装置气密性时,先将双手紧握试管外壁,再把导管的一端浸入水中 |
7.
一定条件下,在密闭容器中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过程中的部分数据如下表所示。①~④未知数据计算正确的是
物质 | a | b | c | d |
反应前的质量(g) | 10 | 10 | 0 | 0 |
反应中的质量(g) | 6 | 2 | 3 | ① |
反应后的质量(g) | ② | 0 | ③ | ④ |
A.①为7 | B.②为4 | C.③为3.75 | D.④为16.25 |
8.
乙酸乙酯(CH3COOC2H5)是一种有特殊香味的物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乙酸乙酯中H元素质量分数最大 |
B.乙酸乙酯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2:4:1 |
C.乙酸乙酯是氧化物 |
D.乙酸乙酯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 |
12.
天平两端托盘的烧杯中,分别盛有足量且相同的稀盐酸,此时天平保持平衡,向左边托盘的烧杯中加入10克碳酸钙,欲使天平保持平衡,右边烧杯中应加入的是(已知:MgCO3 + 2HCl= MgCl2 + H2O+ CO2↑)
A.10克镁 | B.5.6克铝 | C.5.6克水 | D.10克碳酸镁 |
5.选择题- (共6题)
18.
比一比,下面各图形面积谁大谁小,谁和谁相等,将序号填在横线上.(单位:分米)
{#blank#}1{#/blank#}最大.{#blank#}2{#/blank#}最小.
{#blank#}3{#/blank#}和{#blank#}4{#/blank#}相等.(按图形上字母的顺序填写)
{#blank#}5{#/blank#}和{#blank#}6{#/blank#}相等.(按图形上字母的顺序填写)
19.
比一比,下面各图形面积谁大谁小,谁和谁相等,将序号填在横线上.(单位:分米)
{#blank#}1{#/blank#}最大.{#blank#}2{#/blank#}最小.
{#blank#}3{#/blank#}和{#blank#}4{#/blank#}相等.(按图形上字母的顺序填写)
{#blank#}5{#/blank#}和{#blank#}6{#/blank#}相等.(按图形上字母的顺序填写)
6.多选题- (共1题)
7.填空题- (共6题)
25.
写出下列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指出基本反应类型
(1)锌和稀硫酸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一种紫黑色固体来制取氧气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检验二氧化碳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曾青得铁则化为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属于置换反应的是________(填序号)。
(1)锌和稀硫酸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一种紫黑色固体来制取氧气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检验二氧化碳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曾青得铁则化为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属于置换反应的是________(填序号)。
26.
下图为某化工企业生产流程示意图:

钛酸亚铁(FeTiO3)中钛元素为 价;
(2)①中反应为:2FeTiO3+6C+7Cl2
2X+2TiCl4+6CO,则X为 ;
(3)③中氩气(Ar)作保护气,发生的置换反应是 ;
(4)②中为使原料全部转化为甲醇,理论上CO和H2投料的质量比为 。

钛酸亚铁(FeTiO3)中钛元素为 价;
(2)①中反应为:2FeTiO3+6C+7Cl2

(3)③中氩气(Ar)作保护气,发生的置换反应是 ;
(4)②中为使原料全部转化为甲醇,理论上CO和H2投料的质量比为 。
27.
用化学用语填空:
(1)2个氢原子_______;
(2)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______;
(3)4个硫酸根离子______;
(4)氯化亚铁中铁显+2价______;
(5)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______;
(6)缺少______元素易得佝偻病。
(1)2个氢原子_______;
(2)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______;
(3)4个硫酸根离子______;
(4)氯化亚铁中铁显+2价______;
(5)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______;
(6)缺少______元素易得佝偻病。
28.
下列物质①空气 ②红磷 ③四氧化三铁 ④石灰水 ⑤液氧 ⑥蒸馏水 ⑦高锰酸钾,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填序号,下同),属于单质的是________,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
29.
下表是某品牌饮用矿物质水的部分标签,认真阅读并回答问题。

(1)如图为镁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则镁元素的核电荷数是____,镁离子的符号是____。
(2)水是生命之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 长期引用碳酸饮料以补充人体内水分
B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C 自然界中凡澄清透明的水都可以直接饮用
(3)氯化钾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是____,一瓶合格的这种矿泉水中钾离子的质量不少于____。

(1)如图为镁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2)水是生命之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 长期引用碳酸饮料以补充人体内水分
B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C 自然界中凡澄清透明的水都可以直接饮用
(3)氯化钾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是____,一瓶合格的这种矿泉水中钾离子的质量不少于____。
8.实验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科普阅读题:(1道)
单选题:(14道)
选择题:(6道)
多选题:(1道)
填空题:(6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12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