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题- (共1题)
1.
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用15 g石灰石样品,把50g稀盐酸分五次加入样品中(样品中的杂质既不与盐酸反应,也不溶解于水),每次充分反应后都经过滤、干燥、称量,得实验数据如下:
请计算:
(1)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
(2)最终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______?
实验次数 | 1 | 2 | 3 | 4 | 5 |
稀盐酸的累计加入量 | 10g | 20g | 30g | 40g | 50g |
剩余固体的质量 | 12g | 9g | 6g | 5g | 5g |
请计算:
(1)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
(2)最终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______?
2.推断题- (共1题)
2.
A~D都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且有如图所示转化关系(部分反应条件已略去).

(1)请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_____; D_____.
(2)请写出上述转化关系中涉及到的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1)请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_____; D_____.
(2)请写出上述转化关系中涉及到的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3.单选题- (共12题)
5.
A B C D各表示一种物质的化学式,现充分加热盛有一定量的A B C三种物质的密闭容器,有关情况如下表所示,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物质 | A | B | C | D |
反应前质量(g) | 10 | 10 | 10 | 0 |
反应后质量(g) | 0 | 待测 | 4.6 | 1.8 |
A.反应后B的质量是23.6g |
B.该反应可能是分解反应 |
C.A物质一定是单质 |
D.A中含有的元素种类与B中含有的元素种类完全不同 |
7.
某两种物质在光照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其微观示意图如图:

(说明:一种小球代表一种元素的原子)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说明:一种小球代表一种元素的原子)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图示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 B.图示中共有4种物质 |
C.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 D.该图示中有两种化合物 |
9.
病人输液时常用的葡萄糖的化学式为C6H12O6,下列关于葡萄糖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葡萄糖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0 |
B.葡萄糖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
C.葡萄糖中C、H、O元素的质量比是6:1:8 |
D.葡萄糖由6个碳原子、12个氢原子、6个氧原子构成 |
12.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用除去杂质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
选项 | 待提纯的物质 | 除去杂质的方法 |
A | CO(CO2) | 足量氢氧化钙溶液 |
B | CO2(CO) | 将混合气体点燃 |
C | N2(O2) | 通过灼热的铜网 |
D | CuO(Cu) | 通入足量的氧气并加热 |
A.A | B.B | C.C | D.D |
4.填空题- (共2题)
16.
水是生命之源,人类的日常生活与工农业生产都离不开水.自然界大部分水不能直接使用,都是要经过净化后方可使用.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洪涝地区的灾民将河水转化为可饮用水的步骤有: ①用明矾进行化学沉降; ②用漂白粉消毒杀菌; ③过滤;④加热煮沸.上述处理过程中有关步骤合理的顺序是________(填序号).
(2)许多地下水含有较多的钙、镁离子,这种水叫硬水,不能直接饮用.请用你所学知识来证明某城市的地下水是硬水,操作的方法和现象是________.
(3)我们应当珍惜每一滴水,下列做法不利于节约用水的是________
a.淘米的水用来浇花 b.未喝完的矿泉水随手倒掉
c.用不间断的流水冲洗碗筷 d.洗澡擦浴液时,关上水龙头.
(1)洪涝地区的灾民将河水转化为可饮用水的步骤有: ①用明矾进行化学沉降; ②用漂白粉消毒杀菌; ③过滤;④加热煮沸.上述处理过程中有关步骤合理的顺序是________(填序号).
(2)许多地下水含有较多的钙、镁离子,这种水叫硬水,不能直接饮用.请用你所学知识来证明某城市的地下水是硬水,操作的方法和现象是________.
(3)我们应当珍惜每一滴水,下列做法不利于节约用水的是________
a.淘米的水用来浇花 b.未喝完的矿泉水随手倒掉
c.用不间断的流水冲洗碗筷 d.洗澡擦浴液时,关上水龙头.
5.实验题- (共3题)
17.
化学二课堂活动中,某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请回答以下问题。

(1)图A所示的实验,当通过导管向热水中通入氧气时,白磷在水下燃烧,该实验说明燃烧需要的条件为:①可燃物;②_____,③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在该反应中,每___份质量的白磷和___份质量的氧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______份质量的五氧化二磷。
(2)图B所示实验可观察到“铁树”上浸有无色酚酞试液的棉团由白色变为___色,该实验中涉及的性质是____(填字母)。
A 氨分子有一定质量 B 氨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C 浓氨水具有挥发性
(3)图C所示实验,将注射器中浓石灰水注入瓶中,会看到鸡蛋被“吞”入瓶中,原因是____,该实验中涉及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1)图A所示的实验,当通过导管向热水中通入氧气时,白磷在水下燃烧,该实验说明燃烧需要的条件为:①可燃物;②_____,③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在该反应中,每___份质量的白磷和___份质量的氧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______份质量的五氧化二磷。
(2)图B所示实验可观察到“铁树”上浸有无色酚酞试液的棉团由白色变为___色,该实验中涉及的性质是____(填字母)。
A 氨分子有一定质量 B 氨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C 浓氨水具有挥发性
(3)图C所示实验,将注射器中浓石灰水注入瓶中,会看到鸡蛋被“吞”入瓶中,原因是____,该实验中涉及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18.
实验课上,同学们利用下列装置进行气体制备的学习.请你用已学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仪器a的名称是____;仪器b的名称是____.
(2)在实验室里常用____药品制取二氧化碳,不用粉末状固体的原因是____,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收集二氧化碳的装置是___(填序号)原因是____。
(3)装置__(填序号,填一个)能制取二氧化碳气体,该套装置的优点是___.
(4)实验室用加热无水乙酸钠固体和氢氧化钠固体制取甲烷气体.在通常情况下甲烷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现实验室要制取较纯净的甲烷应选用的发生和收集装置是_____(填字母编号).
(5)若用装置B制取氧气,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若用G装置收集氧气,应该从___(填h或f)端进气

(1)图中仪器a的名称是____;仪器b的名称是____.
(2)在实验室里常用____药品制取二氧化碳,不用粉末状固体的原因是____,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收集二氧化碳的装置是___(填序号)原因是____。
(3)装置__(填序号,填一个)能制取二氧化碳气体,该套装置的优点是___.
(4)实验室用加热无水乙酸钠固体和氢氧化钠固体制取甲烷气体.在通常情况下甲烷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现实验室要制取较纯净的甲烷应选用的发生和收集装置是_____(填字母编号).
(5)若用装置B制取氧气,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若用G装置收集氧气,应该从___(填h或f)端进气
19.
小庆同学欲探究“二氧化碳溶于水的过程中,有没有发生化学变化”,他按下图进行实验:取四朵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的小花.(Ⅰ)第一朵小花喷上稀醋酸;(Ⅱ)第二朵小花喷上水;(Ⅲ)第三朵小花直接放入盛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Ⅳ)第四朵小花喷上水后放置一会儿,再放入盛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观察四朵花的颜色变化.(Ⅴ)(图略)然后将第四朵小花取出小心加热,观察现象.

请简要回答:(1)在实验中,小庆同学在观察四朵花的颜色变化时,发现(Ⅲ)、(Ⅳ)和(Ⅴ)中花的颜色是如何变化的?请指出:(Ⅲ)、____(Ⅳ)、_____(Ⅴ)、_____。
(2)小庆的同学小丽研究了小庆的如上实验后,她认为在(Ⅰ)、(Ⅱ)、(Ⅲ)、(Ⅳ)和(Ⅴ)这五个实验中,有一个是多余的.你同意她的观点吗?______(填“同意”或“不同意”);若同意,请指出是哪一个?_________
(3)用化学方程式表示(Ⅳ)中所发生的变化_______。

请简要回答:(1)在实验中,小庆同学在观察四朵花的颜色变化时,发现(Ⅲ)、(Ⅳ)和(Ⅴ)中花的颜色是如何变化的?请指出:(Ⅲ)、____(Ⅳ)、_____(Ⅴ)、_____。
(2)小庆的同学小丽研究了小庆的如上实验后,她认为在(Ⅰ)、(Ⅱ)、(Ⅲ)、(Ⅳ)和(Ⅴ)这五个实验中,有一个是多余的.你同意她的观点吗?______(填“同意”或“不同意”);若同意,请指出是哪一个?_________
(3)用化学方程式表示(Ⅳ)中所发生的变化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推断题:(1道)
单选题:(12道)
填空题:(2道)
实验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3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