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东台市第二教育联盟2016-2017学年九年级12月月考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54192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10/12

1.计算题(共1题)

1.
为了测定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小张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实验过程)
将鸡蛋壳洗净、干燥并捣碎后放入小烧杯里,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假设其他杂质不与盐酸反应).测得相关数据如下所示:鸡蛋壳(12.5g)+ 稀盐酸(42.5g) → 至质量不减少剩余的混合物(50.6g)
(数据处理)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________g.
(2)请用化学方程式计算鸡蛋壳中碳酸钙质量是_________?并求此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2.单选题(共13题)

2.
“一带一路”是跨越时空的宏伟构思,赋予古丝绸之路崭新的时代内涵.古丝绸之路将中国的发明和技术传送的到国外.下列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蚕丝织布B.稻草造纸C.冶炼金属D.使用火药
3.
如图表示两种气体发生的化学反应,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种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分B.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
C.生成物一定是氧化物D.该反应既不是化合反应也不是分解反应
4.
镁在空气中燃烧时不仅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镁,而且还有部分镁与氮气化合生成氮化镁(Mg3N2),由此可推知,12g镁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后所得产物的质量可能为(  )
A.16gB.17.6gC.20gD.无法确定
5.
如图为元素周期表第三周期的局部,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它们都属于金属元素B.1个铝原子的质量是26.98g
C.钠元素的一个原子质子数为l1D.镁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l2
6.
“毒胶囊”泛指利用由工业皮革废料为原料生产的含重金属铬(Cr)超标的胶囊,其中含有可能引起人体肾伤害的+6价的铬.下列铬的化合物中铬呈+6价的是(  )
A.Cr2O3B.CrCl2C.Cr2(SO4)3D.K2CrO4
7.
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其依据的性质不相符合的是
A.金刚石用于裁玻璃——金刚石很硬
B.石墨用于制铅笔芯——石墨很软
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干冰易升华同时吸收大量的热
D.一氧化碳用于冶金工业——一氧化碳能够燃烧
8.
欲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CO,下列方法中正确的是
A.将混合气体点燃B.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
C.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D.气体通过灼热的焦炭
9.
在下列实验操作(或措施)与理由的关系中,正确的是
A.做电解水实验时,向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是催化剂
B.探究空气中氧气含量试验中红磷要足量——充分观察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
C.实验室制取蒸馏水时在蒸馏瓶中放入碎瓷片——加快蒸馏速度
D.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要等气泡均匀连续放出再收集——防止收集到气体不纯
10.
下列实验现象叙述错误的是(  )
A.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蓝紫色火焰
B.氨水滴到无色酚酞中,酚酞试液变红
C.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
D.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11.
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淡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B.生活中用蒸馏的方法使硬水软化
C.海水、湖水、井水是混合物,自来水是纯净物
D.为使水中的悬浮杂质沉降,可在水中加入适量的明矾
12.
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固体
B.向一定量的二氧化锰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C.向一定量石灰石中滴加稀盐酸至过量
D.将水通电一段时间
13.
从防火、灭火、自救等安全知识判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室内着火时马上打开门窗B.电器着火时用水浇灭
C.发生火灾逃生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D.开启电灯检查燃气是否泄漏
14.
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A.倾倒液体时细口瓶的塞子倒放在桌上,瓶口紧挨着试管口倾倒液体
B.用过的滴管立即用水清洗干净放在洁净的小烧杯内,以备再用
C.实验结束后,将废物和剩余药品都倒入下水道,然后清洗
D.用酒精灯加热试管内的液体时先移动试管均匀受热,然后固定在外焰部分加热

3.填空题(共3题)

15.
定量研究对于化学科学发展有重大作用,因此我们应该掌握好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相关知识。
(1)在化学变化前后一定不变的是_________(填序号)。
①原子数目②分子种类③原子种类④元素种类⑤物质种类⑥物质的总质量
(2)自然界中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表达式如下:CO2 + H2O淀粉 + O2.从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变化情况的角度分析可知:淀粉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___元素。
(3)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A、B、C、D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物 质
A
B
C
D
反应前质量∕g
2
24.5
4
8
反应后质量∕g
16.9
0
13.6
X
 
表中X=________,在反应中D这种物质可能作________使用。容器内发生的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__________(选填:化合反应或分解反应)。若B物质为氯酸钾请写出容器内所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16.
(1)请用化学用语表示
①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______;
②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____;
③ 2个亚铁离子________________;
④ 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_______;
⑤ 构成氯化钠的粒子______________。
(2)请用“大于、小于、等于、不大于、不小于或无法确定”填空
① 沸点:液氧__________ 液氮
② 微粒直径大小:分子____________原子
③ 通常情况下,100毫升酒精与100毫升水混合,总体积__________200毫升。
(3)如图中A、B分别是某微粒的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若A是某阳离子的结构示意图,则x可能是下列中的_______.(填字母序号)
A8   B10   C 11   D12
②若B表示某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则y=________.
③若A中x=13,则A、B所表示的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
17.
在公交车燃烧事故的原因调查中有人携带汽油上车是发生事故原因之一。
(1)当空气中悬浮着一定量的汽油分子时,一个小火星就足以使其燃烧,这说明汽油的着火点较__________(选填"高”或”低");
(2)加油站必白的消防用品之是沙子,用沙子灭火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
(3)乘坐汽车火车等公共交通工具时,下列物品禁止携带的是____________(填序号,可多选)。
A.鞭炮B.瓶装饮料C.书刊杂志D.酒精

4.实验题(共1题)

18.
请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1回答问题:

(1)写出仪器a、b的名称:a是___________,b是_____________。
(2)用B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选用的收集装置是______(填序号).装药品前应首先进行_______________。当实验结束时,甲同学先移去了酒精灯,忘记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在水未进入试管之前,可采取的补救措施有:①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填序号),收集装置是____(填序号),小雨同学选用该装置收集二氧化碳,并用燃着的小木条放在瓶口验证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结果发现小木条始终不灭,说明该瓶气体没有集满。出现上述情况的原因可能是①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写出其中3条),将该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
(4)将一瓶二氧化碳气体正立于烧杯中(装置见图2),敞口一会儿,集气瓶外壁上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自上面而下变红色,该现象说明分子具有________的性质,还说明二氧化碳气体___________.
(5)在实验室里制取氢气,发生装置与制二氧化碳的相同,收集方法可采用_________(填“向上”或“向下”)排空气法。若用如图所示J装置采用“排空气法”收集氢气,请在图中将导管补画完整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单选题:(13道)

    填空题:(3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