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四十七中学2016-2017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54182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10/12

1.计算题(共1题)

1.
将锌和硫酸锌的混合物10.4克,加入89.8克稀硫酸中,具体反应流程如下:

请根据上述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反应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已知条件写出求原混合物中锌的质量(X)的比例式________
(3)在原混合物中锌与硫酸锌的最简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_。
(4)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
(5)上述稀硫酸是由98%的浓硫酸稀释得到的,在配制时所加水的质量为__________。

2.推断题(共1题)

2.
A、B是初中化学所学过的两种气体,用四个圆表示四种物质。用两圆相切表示两种物质可以发生反应,用“”表示通过一步反应能转化成该物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A、B两种气体的化学式是  A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
(2)写出铁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A与氧化铁在玻璃管内充分反应的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科学探究题(共1题)

3.
Q同学将装有硫酸镁和硫酸铜废液的烧杯中,放入一定量的铁粉,搅拌,待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得到固体A和溶液B,操作步骤如图所示。请你与小组同学共同完成以下探究:

加入铁粉时一定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实验1(提出问题)滤液中的溶质成分?
(猜想与假设)超超同学:MgSO4  楠楠同学:FeSO4、MgSO4  鹍鹍同学:……
(表达交流)若鹍鹍同学猜想合理,则她的猜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评价)请你评价超超同学的猜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归纳总结)确定合理猜想的方法是:与所加物质反应后生成的溶于水的物质一定存在;与所加物质_________的溶质一定存在;与所加物质发生反应的溶质可能存在。
探究实验2(提出问题)固体A中的成分是什么?
(进行实验)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加入少量稀盐酸,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 ;得出固体成分为Fe、Cu.
(表达交流)在得出固体A的成分后,也确定了溶液B中溶质的成分为(填化学式)______________。
(归纳总结)在此探究实验中:根据上述探究确定固体A成分实验后,也可以确定溶液B合理猜想的对与错,依据原理是合理猜想的溶质成分能与_______________的猜想是错误的,从而确定了溶质的成分。

4.单选题(共13题)

4.
下列化学方程式符合题意且书写和所属基本反应类型均正确的是(   )
A.不能用铁器盛放硫酸铜溶液的原因:Fe+CuSO4=FeSO4+Cu 置换反应
B.铝耐腐蚀的原因:4Al+3O2=Al2O3 氧化反应
C.工业上以赤铁矿为原料冶炼生铁:2Fe2O3+3C4Fe+ 3CO2↑    还原反应
D.电解水产生氢气和氧气:2H2O2H2↑+ O2 ↑ 分解反应
5.
高温煅烧碳酸钙可制得氧化钙,煅烧一定量碳酸钙一段时间后,测得剩余固体中钙元素与碳元素的质量比为40:9.则已分解的碳酸钙占原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
A.25%B.40%C.50%D.75%
6.
下列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表示元素周期表中在同一横行的原子的是(   )
A.①④B.①③④C.①②D.①②③
7.
“土卫六”是土星最大的一颗卫星,最近科学家发现它表面遍布“湖海河流”,这“湖海河流”中液体并非水,而是液态甲烷和液态乙烷,如图为乙烷分子模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乙烷和甲烷都是由碳、氢原子构成的化合物
B.乙烷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0%
C.每个乙烷分子中有18个质子
D.乙烷分子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是1 :3
8.
下列现象或事实,用粒子的相关知识加以解释,其中正确的是(   )
 
现象或事实  
解释
A
夏天钢轨之间的缝隙变小 
原子的体积热胀冷缩
B
氯化钠固体溶解于水不见了
氯化钠分子运动到水分子中间去了
C
氧气可供人呼吸,一氧化碳有毒
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同,物理性质不同
D
在溶液中进行的化学反应速率快
溶液中的离子或分子间接触几率较大
 
A.AB.BC.CD.D
9.
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a与c的溶解度曲线相交于P点,根据图中已给信息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P点的含义是t1℃时,a与c的溶解度相等
B.t2℃时,a、b、c三种物质溶解度由小到大顺序为c b a
C.将t2℃时a、b两种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析出晶体的质量a大于b
D.将t1℃时,a、c两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温度升高到t2℃时,所得两种溶液的质量分数a大于c
10.
下表列举的是通常状况下除去混合物中所含杂质的方法,其中正确的是( )
编号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所加试剂
操作方法
A
CuSO4粉末(Fe粉)

搅拌、过滤、将滤液蒸发结晶
B
KCl(KClO3)
少量MnO2
加热
C
FeSO4溶液(H2SO4)
足量Fe粉
搅拌、过滤
D
CO2(CO)
足量O2
点燃
 
A.AB.BC.CD.D
11.
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两种方法都正确的是( )
选项
需要区分的物质
方法一
方法二
A
氧化铁和氧化铜
看状态
用一氧化碳还原
B
木炭粉和铁粉
观察颜色
加稀盐酸
C
饱和硝酸钾溶液和饱和氢氧化钙溶液
升温观察
通入二氧化碳
D
氯化钠和硝酸铵
加适量水溶解后测温
度变化
观察颜色
 
A.AB.BC.CD.D
12.
下列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冷却饱和蔗糖溶液B.用洗涤剂洗碗C.铁钉生锈D.形状记忆合金恢复形状
13.
下列物质用途正确的是(    )
A.无土栽培的植物生长在营养液中B.铁制能导线
C.用铝合金制人造骨D.用锡制灯丝
14.
在日常生活中,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把水喷向空中,增加养鱼池中氧气的溶解度
B.用硝酸铵制冰袋给发烧的病人降温
C.用汽油洗去衣服上的油渍
D.被雨水淋湿的自行车要先用干布擦净后才能用带油的布擦
15.
下列关于资源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地球上的金属资源广泛地存在地壳和浩瀚的海洋中
B.海洋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氯化钠
C.目前人们已制得纯金属90余种,其中铁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在我国开始生产和使用
D.我国稀土含量居世界第一,但我国生产的主要是低端稀土产品
16.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向锌粒中滴加足量稀硫酸:银白色固体表面出现气泡、固体减少至消失、放热
B.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强光,放出热量,产生大量的白雾
C.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铁钉:紫红色固体表面覆盖一层白色物质,溶液变成浅绿色
D.在空气中点燃一氧化碳: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

5.多选题(共1题)

17.
下列基本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滴加液体B.加热试管中的液体C.固体溶解D.读取液体的体积

6.填空题(共4题)

18.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已经成为人们主要的出行工具.

(1)汽车的车圈通常使用铝合金材料,是因为铝合金具有___的物理性质(在A、B、C中选).
A 良好导电性   B 抗腐蚀性能好   C 强度硬度较好
(2)铝合金中的金属铝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金属,它不但能与酸反应,还能与氢氧化钠(NaOH)、水反应,生成偏铝酸钠(NaAlO2)和一种可燃性气体单质,请写出此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铝元素在反应前后的化合价分别是___.
(3)电动汽车以环保、节能的优势日益受到大家的青睐.电动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的能量转化全过程是___.
19.
如图用●代表氢原子, ○代表氧原子,这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以下反应,反应前后的微观模拟图如下:

(1)在B图中将相关粒子图形补充完整_________;
(2)补充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该图示从微观角度解释由B到C变化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
分类、类比是初中化学常用的学习方法。
(1)请根据所学知识从下述内容中选出一类,并指出分类的依据。①乳胶漆 ②泥浆 ③碘酒 ④钡餐 ⑤糖水 ⑥油和水的混合物。选出的一组物质是(填序号)_________________;分类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 。
(2)通过课外阅读发现:在元素周期表中与氯元素同一纵行的元素还有氟(F)、溴(Br)、碘(I)等。他们的单质的化学式书写及化学性质与氯气(Cl2)相似,都具有氧化性,在常温下,溶于水中的部分氯气能与水发生如下反应:Cl2+H2O=HCl+HClO,请仿照上述反应写出溴单质与水反应的方程式①___________。查阅资料又得出:四种单质的氧化性随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的增大而逐渐减弱。因此可以判断四种单质中氧化性最强的是②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
21.
国庆佳节家人团聚,丰盛的家宴自然少不了鱼。炖鱼后锅内会残留较多的油渍,可以加入洗涤剂清洗,是利用洗涤剂具有__作用,家用铁锅多为生铁,用完后擦洗不净常会生锈,铁锈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__;在铁锅表面加膜不仅起到不粘锅,而且还能防止锅内表面生锈,其防锈原理是___;

家宴自然也少不了同学们爱喝的可乐,当打开可乐时常会有液体溢出的现象,是因为可乐中溶有二氧化碳气体,打开瓶盖后__减小,__减小,气体逸出将可乐带出。

7.实验题(共1题)

22.
如图是某同学正在绘制的实验室用一种纯净物制取氧气的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中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在此实验中  使用的注意事项是____________;
(2)写出用该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3)收集氧气时,当导管口①_______________时,把导管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口,当集气瓶内的水完全排尽后,在②________________盖好瓶口移出,即收集到了一瓶氧气。
(4)将如图实验装置图按上述制取方法补充完整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推断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13道)

    多选题:(1道)

    填空题:(4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6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