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流程题- (共1题)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设备A 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
(2)写出以赤铁矿为原料在高温下与一氧化碳反应制取铁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应用化学原理分析,工业炼钢时用纯氧而不用空气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铁粉与生石灰都是常用的干燥剂,现欲用化学方法检验某食品袋中的干燥剂究竟是其中的哪一种,请你简述方法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科学探究题- (共1题)
假设1:只含NaOH;
假设2:含NaOH和Na2CO3;
假设3:只含Na2CO3
(1)成分中可能含有Na2CO3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回答)
。
(2)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盐酸,观察到
,说明假设2或假设3成立.
(3)进一步探究的过程如下:

①“操作1”的名称是 。
②“固体A”的化学式是 。
③加入足量CaCl2溶液的作用是 。
(4)变质试剂也有利用价值。若假设3成立,这瓶变质试剂的用途是 (写出一条)。
3.计算题- (共1题)
(1)小明要从反应后的溶液中提取NaCl应采用的方法是 ;
(2)纯碱样品中的Na2CO3的质量分数是多少?(结果保留一位小数,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3)反应后所得溶液中NaCl的质量分数是多少?(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4.单选题- (共15题)
A.酸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所以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一定呈酸性 |
B.溶液具有均一、稳定的特征,所以均一、稳定的物质一定是溶液 |
C.碱都含有氢元素,所以含有氢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碱 |
D.复分解反应中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所以有上述物质生成的反应就是复分解反应 |
A. 黄曲霉素属于有机化合物
B. 黄曲霉素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C. 黄曲霉素中含有17个碳原子、12个氢原子和6个氧原子
D. 黄曲霉素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7:1:8
A. ZnO+H2SO4=ZnSO4+H2O B. Fe2O3+3CO====2Fe+3CO2
C. Na2CO3+2HCl=2NaCl+H2O+CO2↑ D. CaCO3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操作 |
A | 检验NaCl中含有Na2CO3 | 加水溶解 |
B | 鉴别NaOH和Ca(OH)2溶液 | 加Na2CO3溶液 |
C | 除去CaO中的CaCO3 | 加足量稀盐酸 |
D | 除去CO2中的CO | 通入足量NaOH溶液 |
A.A | B.B | C.C | D.D |
A.洗洁精具有乳化功能,用于去除油污 |
B.稀硫酸能与金属反应,用于去除铁锈 |
C.钨的熔点高且能导电,用于制作白炽灯丝 |
D.一氧化碳有还原性,工业上用来冶炼金属 |
A.水银和水都属于单质 | B.氯化钠和碳酸氢钠都属于盐 |
C.硫酸和五氧化二磷都属于氧化物 | D.生石灰和熟石灰都属于碱 |
A.用100ml量筒量取7.5mL |
B.用pH试纸测得某地水的PH为5.52 |
C.用托盘天平称得某食盐样品的质量为15.6g |
D.用烧杯量取200.0mL盐酸 |
A. 大豆
B. 茶
C. 玉米
D. 马铃薯
A.②①③⑥④⑦⑤ | B.②①⑥③④⑦⑤ |
C.①⑥⑦②③④⑤ | D.⑥②①③④⑤⑦ |
5.选择题- (共11题)
4×6={#blank#}1{#/blank#} 72-12={#blank#}2{#/blank#} 5×7={#blank#}3{#/blank#}
40÷8= {#blank#}4{#/blank#} 24÷6= {#blank#}5{#/blank#} 12-6×2={#blank#}6{#/blank#}
7+5×6= {#blank#}7{#/blank#} 100-5×9={#blank#}8{#/blank#}
材料一:商鞅把法作为树立国家权力的最重要的手段来强调,关于惩罚方面,对犯罪集体负责的原则也得到了强调。他明令禁止父亲与成年之子或成年的弟兄在一户同居。为了控制的目的而把民众分成小单位的基本思想在以后的帝国时代,甚至晚至民国时代,仍行之不辄。……商鞅的主要目的是建立一个以勤劳的农民和有纪律的军队为基础的统一而强大的国家,军队的士兵实际上征自农民。
——摘编自《剑桥中国秦汉史》
材抖二:商鞅变法,废孝弟(悌)仁义,秦先强而后促;王安石变法,专务剥民,宋因以致乱,此史而失者也。商、王之失在残酷剥民,非不可变也,法非其法也。
——张之洞《劝学篇·变法第七》
请回答:
综合性学习。
从最平凡的一锅米饭、一个馒头.到变化万千的精致菜肴,“吃”传达着国人的生存智慧,展现着国人的生活习俗,承载着国人的美好期望。我校九年级将开展以“舌尖上的家乡”为主题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按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45÷9={#blank#}1{#/blank#} 5×8= {#blank#}2{#/blank#} 54+6={#blank#}3{#/blank#}
7÷7={#blank#}4{#/blank#} 7×3={#blank#}5{#/blank#} 32÷8={#blank#}6{#/blank#}
6+8÷4={#blank#}7{#/blank#} 2×6÷6={#blank#}8{#/blank#} 4×6÷3={#blank#}9{#/blank#}
45÷9={#blank#}1{#/blank#} 5×8= {#blank#}2{#/blank#} 54+6={#blank#}3{#/blank#}
7÷7={#blank#}4{#/blank#} 7×3={#blank#}5{#/blank#} 32÷8={#blank#}6{#/blank#}
6+8÷4={#blank#}7{#/blank#} 2×6÷6={#blank#}8{#/blank#} 4×6÷3={#blank#}9{#/blank#}
6.填空题- (共4题)
(1)相同条件下在水中的溶解性:氢氧化钙 氢氧化钠;
(2)含碳量:生铁 钢;
(3)pH:硫酸溶液 氢氧化钠溶液;
(4)氢原子核内质子数 氢原子核外电子数。
(1)碘酒是家庭常备药,碘酒中的溶剂是_____.
(2)铝制品抗腐蚀性能很好,原理是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白糖固体放入口中有清凉感觉.请从溶解现象推测其可能原因是_____.
(4)净化水的方法有:①过滤、②加明矾吸附沉降、③蒸馏、④消毒杀菌.要将混有泥沙的天然水净化成生活用的自来水,应选用的方法和顺序为_____.
(1)下列物质:煤、天然气、氢气、乙醇、汽油、柴油,其中属于最清洁的燃料的是 ;
(2)近几十年来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在不断上升。目前有些城市的出租车已改用压缩天然气(CNG)作燃料,以减少对空气污染。天然气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3)煤燃烧时会排放出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污染物。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氮能发生反应:SO2+NO2=SO3+X,其中X的化学式为 。三氧化硫与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4)生活中,人们常常利用燃料燃烧反应产生的能量来做饭、取暖。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化学反应过程中都会发生放热现象 |
B.在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反应才能放出热量 |
C.在当今社会,人类需要的大部分能量是由化学反应产生的 |
7.实验题- (共1题)

A B C D E F G
(1)标号仪器①的名称是 。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应选择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为 (填字母序号)。
(3)实验室用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通过排水量测定所收集到的氧气体积(装置选用A、F、G)。
①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②若各装置的连接顺序是:a→b→c→d,F装置内导管(“b”或“c”)该怎样延伸?请画出。
③根据高锰酸钾的质量算出的氧气体积为理论值。如果实际测得氧气的体积大于理论值(水的体积测量准确),你认为原因是 。
④若改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则二氧化锰在反应前后固体混合物中的质量分数将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1】题量占比
流程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计算题:(1道)
单选题:(15道)
选择题:(11道)
填空题:(4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11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