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山东省日照市市直学校九年级中考模拟(一)化学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54171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4/9/3

1.流程题(共1题)

1.
联合钢铁工业的基本生产流程示意图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设备A 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
(2)写出以赤铁矿为原料在高温下与一氧化碳反应制取铁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应用化学原理分析,工业炼钢时用纯氧而不用空气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铁粉与生石灰都是常用的干燥剂,现欲用化学方法检验某食品袋中的干燥剂究竟是其中的哪一种,请你简述方法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科学探究题(共1题)

2.
(9分)实验室中的试剂一般要密封保存,否则可能会与空气接触而变质.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发现一瓶未密闭的NaOH固体,对其成分提出以下假设,并完成了实验探究.
假设1:只含NaOH;
假设2:含NaOH和Na2CO3
假设3:只含Na2CO3
(1)成分中可能含有Na2CO3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回答)
 
(2)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盐酸,观察到
 ,说明假设2或假设3成立.
(3)进一步探究的过程如下:

①“操作1”的名称是
②“固体A”的化学式是    
③加入足量CaCl2溶液的作用是   
(4)变质试剂也有利用价值。若假设3成立,这瓶变质试剂的用途是     (写出一条)。

3.计算题(共1题)

3.
某纯碱样品中混有少量的氯化钠,为了测定样品的纯度,小明做了如下实验:准确称取样品12.0g,向其中加入57.9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共产生气体4.4g,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小明要从反应后的溶液中提取NaCl应采用的方法是    
(2)纯碱样品中的Na2CO3的质量分数是多少?(结果保留一位小数,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3)反应后所得溶液中NaCl的质量分数是多少?(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4.单选题(共15题)

4.
通过学习,你认为下列不属于化学这门自然科学研究范畴的是()
A.物质的组成与结构B.物质的变化与性质C.物质的运动状态D.物质的制取与用途。
5.
我们每天都和化学变化打交道,下列叙述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人吃进的食物逐渐被消化B.海水晒盐
C.使用煤气作燃料烧饭做菜D.人体的呼吸作用
6.
下列各种物质间的转换通过一步反应不能实现的是()
A.H2SO4→H2OB.Cu→Cu(OH)2
C.Fe→FeCl2D.CO2→CO
7.
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酸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所以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一定呈酸性
B.溶液具有均一、稳定的特征,所以均一、稳定的物质一定是溶液
C.碱都含有氢元素,所以含有氢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碱
D.复分解反应中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所以有上述物质生成的反应就是复分解反应
8.
被病菌污染的粮食会产生黄曲霉素,其化学式为C17H12O6,人类的特殊基因在黄曲霉素作用下会发生突变,继而诱发癌症。下列关于黄曲霉素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黄曲霉素属于有机化合物
B. 黄曲霉素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C. 黄曲霉素中含有17个碳原子、12个氢原子和6个氧原子
D. 黄曲霉素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7:1:8
9.
化学用语是我们学好化学的工具。下列符号表示正确的是()
A. 2个氮分子:2N B. 氧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O3
C. 2个碳酸根离子:2CO32— D. 4个氢原子:2H2
10.
某种元素化合价在化学反应前后发生了变化,则该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据此可判断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 ZnO+H2SO4=ZnSO4+H2O B. Fe2O3+3CO====2Fe+3CO2
C. Na2CO3+2HCl=2NaCl+H2O+CO2↑ D. CaCO3CaO+CO2
11.
下列依据实验目的所设计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检验NaCl中含有Na2CO3
加水溶解
B
鉴别NaOH和Ca(OH)2溶液
加Na2CO3溶液
C
除去CaO中的CaCO3
加足量稀盐酸
D
除去CO2中的CO
通入足量NaOH溶液
 
A.AB.BC.CD.D
12.
下列小实验不能成功的是(   )
A.用食醋制无壳鸡蛋B.用紫卷心菜自制酸碱指示剂
C.用活性炭将硬水软化D.用灼烧闻气味的方法区分棉纤维和羊毛纤维
13.
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下列因果关系不成立的是()
A.洗洁精具有乳化功能,用于去除油污
B.稀硫酸能与金属反应,用于去除铁锈
C.钨的熔点高且能导电,用于制作白炽灯丝
D.一氧化碳有还原性,工业上用来冶炼金属
14.
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一种常用的基本方法。下列对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A.水银和水都属于单质B.氯化钠和碳酸氢钠都属于盐
C.硫酸和五氧化二磷都属于氧化物D.生石灰和熟石灰都属于碱
15.
某学生测定下列数据合理的是()
A.用100ml量筒量取7.5mL
B.用pH试纸测得某地水的PH为5.52
C.用托盘天平称得某食盐样品的质量为15.6g
D.用烧杯量取200.0mL盐酸
16.
种植下面几种农作物对土壤pH的要求是:大豆6.0~7.0,茶5.0~5.5,玉米7.0~8.1,马铃薯4.8~5.5。如果某地区经常降酸雨,则该地区最不适合种植的农作物是
A. 大豆
B. 茶
C. 玉米
D. 马铃薯
17.
尿素[CO(NH2)2]是一种高效化肥,它属于(    )
A.氮肥B.磷肥C.钾肥D.复合肥料
18.
某粗盐固体样品中含有少量CaCl2、MgCl2、Na2SO4和泥沙,进行以下操作可得到纯净的NaCl晶体: ①加过量的NaOH溶液;②加水溶解;③加过量的BaCl2溶液;④过滤;⑤蒸发;⑥加过量的Na2CO3溶液;⑦加适量的稀盐酸,则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②①③⑥④⑦⑤B.②①⑥③④⑦⑤
C.①⑥⑦②③④⑤D.⑥②①③④⑤⑦

5.选择题(共11题)

19.直接写得数

4×6={#blank#}1{#/blank#} 72-12={#blank#}2{#/blank#} 5×7={#blank#}3{#/blank#}

40÷8= {#blank#}4{#/blank#}  24÷6=  {#blank#}5{#/blank#} 12-6×2={#blank#}6{#/blank#}

7+5×6= {#blank#}7{#/blank#} 100-5×9={#blank#}8{#/blank#}

20.陈独秀说:“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洁、旧伦理、旧政治。”吴虞强调:“孝之义不立,则忠之说无所附;家庭之专制既解,君主之压力亦散。”由此可见两人的真实目的是(    )
21.商欺变法和王安石变法是中国古代两次著名的改革。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商鞅把法作为树立国家权力的最重要的手段来强调,关于惩罚方面,对犯罪集体负责的原则也得到了强调。他明令禁止父亲与成年之子或成年的弟兄在一户同居。为了控制的目的而把民众分成小单位的基本思想在以后的帝国时代,甚至晚至民国时代,仍行之不辄。……商鞅的主要目的是建立一个以勤劳的农民和有纪律的军队为基础的统一而强大的国家,军队的士兵实际上征自农民。

——摘编自《剑桥中国秦汉史》

材抖二:商鞅变法,废孝弟(悌)仁义,秦先强而后促;王安石变法,专务剥民,宋因以致乱,此史而失者也。商、王之失在残酷剥民,非不可变也,法非其法也。

——张之洞《劝学篇·变法第七》

请回答:

22.

综合性学习。
         从最平凡的一锅米饭、一个馒头.到变化万千的精致菜肴,“吃”传达着国人的生存智慧,展现着国人的生活习俗,承载着国人的美好期望。我校九年级将开展以“舌尖上的家乡”为主题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按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23.直接写得数

45÷9={#blank#}1{#/blank#}     5×8= {#blank#}2{#/blank#} 54+6={#blank#}3{#/blank#}

7÷7={#blank#}4{#/blank#}    7×3={#blank#}5{#/blank#} 32÷8={#blank#}6{#/blank#}

6+8÷4={#blank#}7{#/blank#}    2×6÷6={#blank#}8{#/blank#}  4×6÷3={#blank#}9{#/blank#}

24.直接写得数

45÷9={#blank#}1{#/blank#}     5×8= {#blank#}2{#/blank#} 54+6={#blank#}3{#/blank#}

7÷7={#blank#}4{#/blank#}    7×3={#blank#}5{#/blank#} 32÷8={#blank#}6{#/blank#}

6+8÷4={#blank#}7{#/blank#}    2×6÷6={#blank#}8{#/blank#}  4×6÷3={#blank#}9{#/blank#}

25.李贽《道古录》载:“则千万其人者,各得其千万人之心;千万其心者,各遂其千万人之欲。是谓物各付物,天地之所以因材而笃也,所谓万物并育而不相害也。今之不免相害者,皆始于使之不得并育耳。若肯听其并育,则大成大,小成小,天下更有一物不得所者哉?”下列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27.下表反映了苏联农业发展状况,这集中体现了苏联(    )

时间

粮食产量

粮食出口

1930年

835.4亿千克

483亿千克

1931年

694.8亿千克

518亿千克

28.用30减去35除以7的商,差是{#blank#}1{#/blank#}。
29.

已知sin(α+ π3 )+sinα=﹣ 435 ,﹣ π2 <α<0,则cos(α+ 2π3 )等于(    )

6.填空题(共4题)

30.
用化学用语(元素符号或化学式)表示:
空气中含量最高的物质   ; 2个氮原子   
3个二氧化碳分子 ;一个镁离子   
31.
(4分)请用“﹤”、“﹥”或“﹦”填空。
(1)相同条件下在水中的溶解性:氢氧化钙 氢氧化钠;
(2)含碳量:生铁 钢;
(3)pH:硫酸溶液 氢氧化钠溶液;
(4)氢原子核内质子数 氢原子核外电子数。
32.
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请你用化学知识回答以下生活中的问题.
(1)碘酒是家庭常备药,碘酒中的溶剂是_____.
(2)铝制品抗腐蚀性能很好,原理是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白糖固体放入口中有清凉感觉.请从溶解现象推测其可能原因是_____.
(4)净化水的方法有:①过滤、②加明矾吸附沉降、③蒸馏、④消毒杀菌.要将混有泥沙的天然水净化成生活用的自来水,应选用的方法和顺序为_____.
33.
(8分) 保护环境,提倡"低碳生活",是我们应共同关注的社会问题。
(1)下列物质:煤、天然气、氢气、乙醇、汽油、柴油,其中属于最清洁的燃料的是
(2)近几十年来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在不断上升。目前有些城市的出租车已改用压缩天然气(CNG)作燃料,以减少对空气污染。天然气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3)煤燃烧时会排放出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污染物。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氮能发生反应:SO2+NO2=SO3+X,其中X的化学式为    。三氧化硫与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生活中,人们常常利用燃料燃烧反应产生的能量来做饭、取暖。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过程中都会发生放热现象
B.在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反应才能放出热量
C.在当今社会,人类需要的大部分能量是由化学反应产生的
(5)请你举一例关于日常生活中符合“低碳生活”的做法  

7.实验题(共1题)

34.
(7分)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

A    B C D   E    F G
(1)标号仪器①的名称是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应选择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为 (填字母序号)。
(3)实验室用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通过排水量测定所收集到的氧气体积(装置选用A、F、G)。
①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若各装置的连接顺序是:a→b→c→d,F装置内导管(“b”或“c”)该怎样延伸?请画出。
③根据高锰酸钾的质量算出的氧气体积为理论值。如果实际测得氧气的体积大于理论值(水的体积测量准确),你认为原因是
④若改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则二氧化锰在反应前后固体混合物中的质量分数将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流程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计算题:(1道)

    单选题:(15道)

    选择题:(11道)

    填空题:(4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11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