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253783

试卷类型:开学考试
试卷考试时间:2017/3/1

1.推断题(共1题)

1.
A、B、C、D、E是元素周期表前四周期中的常见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相关信息如下:
元素
相关信息
A
基态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nSnnPn
B
基态原子中的未成对电子数是同周期中最多的
C
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的3倍
D
简单离子是第三周期元素中离子半径最小的
E
价电子层中的未成对电子数为4
 
请回答下列问题(用对应元素的元素符号作答):
(1)写出D元素基态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_________,E2+价电子的轨道表示式_________________。
(2)这5种元素中电负性最大的元素是_____(填元素符号),A、B、C三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
(3)B、C、D的简单离子的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用离子符号表示)
(4)写出C的核外有18个电子的氢化物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

2.单选题(共5题)

2.
一种新型燃料电池,一极通入空气,另一极通入丁烷气体;电解质是掺杂氧化钇(Y2O3)的氧化锆(ZrO2)晶体,在熔融状态下能传导O2。下列对该燃料电池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熔融电解质中,O2移向负极
B.电池的总反应是:2C4H10+13O2=8CO2+10H2O
C.通入丁烷的一极是负极,电极反应为:C4H10-26e+13O2=4CO2↑+5H2O
D.通入空气的一极是正极,电极反应为:O2+4e+4H =2H2O
3.
电解装置如图所示,电解槽内装有KI及淀粉溶液,中间用阴离子交换膜隔开。在一定的电压下通电,发现左侧溶液变蓝色,一段时间后,蓝色逐渐变浅。

已知:3I2+6OH=IO3+5I+3H2O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右侧发生的电极方程式:2H2O+2e=H2↑+2OH
B.电解结束时,右侧溶液中含有IO3
C.电解槽内发生反应的总化学方程式KI+3H2O=KIO3+3H2
D.如果用阳离子交换膜代替阴离子交换膜,电解槽内发生的总化学方程式不变
4.
五种短周期主族元素A、B、C、D、E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A2属于绿色燃料,C的氧化物常用于玻璃的生产,D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是同主族上一周期元素的2倍,B、C为同周期元素,B、D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E的最外层电子数. 根据以上叙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元素C、D、E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递减
B. 元素D、E分别与元素A形成化合物的稳定性:A2D>AE
C. D、E简单离子的还原性顺序为:D>E
D. 元素B、D、E的简单离子半径大小为:B>D>E
5.
下列各项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镁原子由1s22s22p63s2→1s22s22p63p2时,原子释放能量,由基态转化成激发态
B.24Cr原子的电子排布式是1s22s22p63s23p63d44s2
C.若某基态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为4d25s2,它是第五周期IVB族元素
D.M层全充满而N层为4s1的原子和位于第四周期第ⅠA族的原子是同一种元素
6.
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得出结论不正确的是(   )
编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解释与结论
A
向浓度均为0.1  mol·L-1 NaCl和NaI混合溶液中滴加少量AgNO3溶液
出现黄色沉淀
Ksp(AgCl)>Ksp(AgI)
B
硝酸银溶液中加足量的NaCl溶液,再加KI溶液
先得到白色沉淀后变为黄色沉淀
Ksp(AgCl)>Ksp(AgI)
C
等体积pH=3的HA和HB两种酸分别与足量的锌反应,排水法收集气体
相同时间内,HA收集到的氢气多
HA是弱酸
D
用洁净的铂丝蘸待测液进行焰色反应
火焰呈黄色
溶液中含Na+,不含K+
 
A.AB.BC.CD.D

3.选择题(共2题)

7.△ABC的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且cosA•cosC﹣cos(A+C)=sin2B.

(Ⅰ)证明:a,b,c成等比数列;

(Ⅱ)若角B的平分线BD交AC于点D,且b=6,SBAD=2SBCD,求BD.

8.△ABC的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且cosA•cosC﹣cos(A+C)=sin2B.

(Ⅰ)证明:a,b,c成等比数列;

(Ⅱ)若角B的平分线BD交AC于点D,且b=6,SBAD=2SBCD,求BD.

4.填空题(共2题)

9.
Ⅰ.如图是一个电化学过程的示意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通入CH3OH的电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__。
(2)乙池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当乙池中B极质量增加5.4g,甲池中理论上消耗O2的体积为______L(标准状况下),此时丙池中析出1.6g某金属,则丙池中的某盐溶液可能是______(填序号)
A.MgSO4溶液B.CuSO4溶液C.NaCl溶液D.AgNO3溶液
Ⅱ.NO2 可通过点解制备绿色硝化试剂N2O5。下图是其原理示意图。

阳极区生成N2O5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醋酸镍[(CH3COO)2Ni]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一种以含镍废料(含NiS、Al2O3、FeO、CaO、SiO2)为原料,制取醋酸镍的工艺流程图如下:

相关离子生成氢氧化物的pH和相关物质的溶解性如下表:

(1)调节pH步骤中,溶液pH的调节范围是____________。
(2)滤渣1和滤渣3主要成分的化学式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酸浸过程中,lmol NiS失去6NA个电子,同时生成两种无色有毒气体。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沉镍前c(Ni2)=2.0 mol· L-1,欲使100 mL该滤液中的Ni2沉淀完全[c(Ni2)≤10-5mol·L-1],则需要加入Na2CO3固体的质量最少为______g。(保留小数点后1位)

5.实验题(共1题)

11.
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设计了如下系列实验。
Ⅰ.将NaOH溶液与NH4Cl溶液混合生成NH3·H2O ,从而验证NaOH的碱性大于NH3·H2O继而可以验证Na的金属性大于N,你认为此设计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1)利用下图装置可以验证非金属性的变化规律。干燥管D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中现有药品Na2S、KMnO4、浓盐酸、MnO2,请选择合适药品设计实验验证氯的非金属性大于硫:烧瓶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装置C中的实验现象为有淡黄色沉淀生成,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要用此装置证明酸性:H2CO3>H2SiO3进而证明非金属性:C>Si,则A中加____________观察到C中溶液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1道)

    单选题:(5道)

    选择题:(2道)

    填空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