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1题)
1.
阅读下面的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望江南·超然台作
苏轼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望,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注】 ①超然台: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城北。当时苏轼任密州地方官。②寒食:清明前一或二日。旧俗寒食节不举火,节后举火称新火。
2.实验题- (共3题)
2.
在比较“水和煤油吸热本领大小”的实验中,小明选取了两只相同的烧杯,且在烧杯里分别装入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水和煤油,他用两个完全相同的“热得快”给它们加热,并记录得到了表中的实验数据,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两种液体相比较,温度升高比较快的是_____;
(2)小明给水和煤油加热,选用两个同样的“热得快”的目的是什么?_____
(3)如图甲所示是小明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图象,其中_____(选填“A”或“B”)表示的是水吸热升温情况.
(4)比较方法:在质量相同的情况下,比较水和煤油吸热能力的方法:①吸收相同热量,比较_____;②升高相同温度,比较_____;
(5)如图乙所示是某一沿海城市和某一内陆城市年气温变化曲线,从图象可以看出,在一年中,曲线A所示的城市气温变化较_____(选填“大”或“小”),根据上面探究过程中所获得的只是可知,曲线C表示的是_____(“沿海”或“内陆”)城市的年气温变化曲线.(c砂<c水)
加热时间/min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水的温度/℃ | 20 | 22 | 24 | 26 | 28 | 30 | 32 | 34 |
煤油的温度/℃ | 20 | 24 | 28 | 32 | 36 | 40 | 44 | 48 |
(1)两种液体相比较,温度升高比较快的是_____;
(2)小明给水和煤油加热,选用两个同样的“热得快”的目的是什么?_____
(3)如图甲所示是小明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图象,其中_____(选填“A”或“B”)表示的是水吸热升温情况.
(4)比较方法:在质量相同的情况下,比较水和煤油吸热能力的方法:①吸收相同热量,比较_____;②升高相同温度,比较_____;
(5)如图乙所示是某一沿海城市和某一内陆城市年气温变化曲线,从图象可以看出,在一年中,曲线A所示的城市气温变化较_____(选填“大”或“小”),根据上面探究过程中所获得的只是可知,曲线C表示的是_____(“沿海”或“内陆”)城市的年气温变化曲线.(c砂<c水)

3.
如图是探究电流通过导体此时热的多少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将四段电阻丝a、b、c、d分别密封在完全相同的盒内,盒内封闭一定量的空气,其中图乙中另取5Ω电阻在盒外与盒内电阻并联.
(1)盒内封闭一定量的空气的优点是_____.在实验中电流通过电阻产生热量的多少是通过观察_______来比较的.
(2)图甲可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_____的关系,图乙可探究电流产生的_____的关系.
(3)图乙中右侧盒外连接的5Ω电阻,它的作用是_____.
(4)物理研究方法有很多,本实验运用了两种方法:一是_____法;二是转换法.
(5)通电一段时间,发现其中一个U形管液面高度几乎不变,则出现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
(1)盒内封闭一定量的空气的优点是_____.在实验中电流通过电阻产生热量的多少是通过观察_______来比较的.
(2)图甲可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_____的关系,图乙可探究电流产生的_____的关系.
(3)图乙中右侧盒外连接的5Ω电阻,它的作用是_____.
(4)物理研究方法有很多,本实验运用了两种方法:一是_____法;二是转换法.
(5)通电一段时间,发现其中一个U形管液面高度几乎不变,则出现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道)
实验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