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一中2017届高考模拟试卷(二)理综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250828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7/6/5

1.综合题(共3题)

1.
我国每年产生的废旧铅蓄电池约330万吨。从含铅废料(含PbSO4、PbO2、PbO等)中回收铅,实现铅的再生,意义重大。一种回收铅的工艺流程如下:

(1)铅蓄电池放电时,PbO2作____极。
(2)过程I,已知:PbSO4、PbCO3的溶解度(20℃)见图l;Na2SO4、Na2CO3的溶解度见如图。

①根据图l写出过程I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
②生产过程中的温度应保持在40℃,若温度降低,PbSO4的转化速率下降。根据如图,解释可能原因:
i.温度降低,反应速率降低; ii.______________(请你提出一种合理解释)。
(3)①过程Ⅱ,发生反应2PbO2+H2C2O4=2PbO+H2O2+2CO2↑。实验中检测到有大量O2放出,推测PbO2氧化了H2O2,通过实验证实了这一推测。实验方案是___________。
(已知:PbO2为棕黑色固体;PbO为橙黄色固体)
②写出H2O2的电子式__________。
(4)过程Ⅲ,将PbO粗品溶解在HCl和NaCl的混合溶液中,得到含Na2PbCl4的电解液,电解Na2PbCl4溶液,生成Pb,如图。

①阴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
②电解一段时间后,PbCl42-浓度极大下降,为了恢复其浓度且实现物质的循环利用,阴极区采取的方法是_______。
(5)如果用铅蓄电池作电源电解饱和食盐水制取Cl2,已知某铅蓄电池中硫酸溶液的体积为0.8L,电解其按硫酸浓度为4.5mol/L,当制得26.88L Cl2时(指在标准状况下),求理论上电解后电池中硫酸溶液的浓度为________ mol·L-1。(假设电解前后硫酸溶液的体积不变)
2.
硼及其化合物应用广泛。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B原子的价电子轨道表达式为________,其第一电离能比Be ________(填“大”或“小”)。
(2)氨硼烷(NH3BH3)被认为是最具潜力的新型储氢材料之一,分子中存在配位键,提供孤电子对的成键原子是________,写出一种与氨硼烷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________(填化学式)。

(3)常温常压下硼酸(H3BO3)晶体结构为层状,其二维平面结构如图a。
① B原子的杂化方式为________。从氢键的角度解释硼酸在冷水中的溶解度小而加热时溶解度增大:________。
② 路易斯酸碱理论认为,任何可接受电子对的分子或离子叫路易斯酸,任何可给出电子对的分子或离子叫路易斯碱。从结构角度分析硼酸是路易斯酸:________。
(4)立方氮化硼(BN)是特殊的耐磨和切削材料,其晶胞结构与金刚石相似,如图b所示。
① 与氮原子直接连接的硼原子构成的几何形状为________。硼原子和氮原子所连接的最小环为________元环。
② 晶胞有两个基本要素:
原子坐标参数,表示晶胞内部各原子的相对位置。如图b所示,其中原子坐标参数X为(0,0,0),Y原子的坐标参数为(1/2,0,1/2),则Z原子的坐标参数为________。
晶胞参数,描述晶胞的大小和形状。已知立方氮化硼的密度为d g∙cm3,阿伏加德罗常数值为NA,则晶胞参数a=________nm。(列出计算式即可)
3.
近年科学家提出“绿色自由”构想。把含有大量CO2的空气吹入K2CO3溶液中,再把CO2从溶液中提取出来,并使之与H2反应生成可再生能源甲醇。其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1)分解池中主要物质是_______________。
(2)在合成塔中,若有4400 g CO2与足量H2反应,生成气态的H2O和甲醇,可放出5370 kJ的热量,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3)该工艺在哪些方面体现了“绿色自由”构想中的“绿色”_______________。
(4)一定条件下,往2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CO2和3 mol H2,在不同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反应I、反应II与反应III,相同时间内CO2的转化率随温度变化如下图所示:

(图中c点的转化率为66.67%,即转化了2/3)
①催化剂效果最佳的反应是________(填“反应I”,“反应II”,“反应III”)。
②b点v (正)_________v (逆)(填 “>”, “<”, “=”)。
③若此反应在a点时已达平衡状态,a点的转化率比c点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④c点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____________________。 
(5)科学家还研究了其它转化温室气体的方法,利用下图所示装置可以将CO2转化为气体燃料CO。该装置工作时,N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

2.推断题(共1题)

4.
A和a是生活中常见的两种有机物,可用于制备安眠药苯巴比妥Q,合成过程如下:

已知:
(1)A的官能团名称为_________。
(2)A→B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
(3)D→E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F符合下列条件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_。
①遇Fe3+溶液显紫色    ②发生银镜反应    ③苯环上的一溴代物有两种
(5)J与在催化剂作用下既可以生成Q,又可以生成G,写出生成G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_________。
a.E与M互为同系物
b.B水解酸化后的产物可以发生加聚反应
c.用试剂b制备乙烯的条件是NaOH的醇溶液、加热
d.Q的结构简式是
(7)试剂c为酯类,核磁共振氢谱有两组吸收峰,与M反应生成I和a,此反应为取代,则试剂c的结构简式为 _________。
(8)写出以CH2=CH-CH=CH2和E为主要原料制备的流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无机试剂自选)

3.单选题(共5题)

5.
甲醇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和燃料。将CO2与含少量CO的H2混合,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CO2(g)+3H2(g)CH3OH(g)+ H2O(g),图1是在两种投料比[c(CO2)/c(H2+ CO)]分别为1:4和1:6时,CO2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变化的曲线, 图2是生成的甲醇/过氧化氢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图1中b点对应的平衡常数K值大于c点
B.图1中a点对应的H2的转化率等于30%
C.图2中电极M上发生还原反应
D.图2中电极N的反应式: H2O2 +2e- + 2H+= 2H2O
6.
3,5-二甲氧基苯酚是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可用于天然物质白柠檬素的合成。一种以间苯三酚为原料的合成反应如下:

反应结束后,先分离出甲醇,再加人乙醚,将获得的有机层(含少量氯化氢)进行洗涤,然
后分离提纯得到产物。甲醇和3,5-二甲氧基苯酚的部分物理性质见下表:
物质
沸点/℃
熔点/℃
溶解性
甲醇
64.7
-97.8
易溶于水
3,5-二甲氧基苯酚
172-175
33-36
易溶于甲醇、乙醚,微溶于水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离出甲醇的操作是结晶
B.间苯三酚与苯酚互为同系物
C.上述合成反应属于取代反应
D.洗涤时可以用饱和Na2CO3溶液除氯化氢
7.
化学在人类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蔬菜和粗粮中富含纤维素,纤维素在人体中酶的作用下能水解成葡萄糖
B.混凝法、中和法、沉淀法、氧化还原法是工业处理废水常用的方法
C.可只用淀粉溶液检验食盐中是否加碘
D.鸡蛋清溶液中加人饱和Na2SO4溶液,有沉淀生成是因为蛋白质变性
8.
表1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X
Y
Z
 

表1

数据编号

滴入NaOH溶液的体积/mL

溶液的pH

HX

HZ

0

3

1

20.00

a

7

 

 

表2

25℃时,用浓度为0.1000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分别滴定20.00 mL浓度均为0.1000mol/ L的两种酸HX、HZ(忽略溶液体积变化),实验数据如表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表格中a<7
B.25℃时,HX的电离常数Ka=1×10-6
C.Y和Z两元素的简单氢化物受热分解,前者分解温度高
D.0.1000mol/L Na2Y的水溶液中:c(Y2-)+c(HY-)+c(H2Y)=0.1000mol/L
9.
某学生探究0.25mol/L Al2( SO4)3溶液与0.5mol/L Na2CO3溶液的反应,实验如下: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实验I中,白色沉淀a是Al(OH)3
B.实验2中,白色沉淀b含有CO32-
C.实验l、2中,白色沉淀成分不同的原因与混合后溶液的pH无关
D.检验白色沉淀a、b足否洗涤干净,均可用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

4.实验题(共1题)

10.
硫化碱法是工业上制备Na2S2O3的方法之一,反应原理为:2Na2S+Na2CO3+4SO2=3Na2S2O3+CO2(该反应△>0)某研究小组在实验室用硫化碱法制备Na2S2O3·5H2O流程如下。

(1)吸硫装置如图所示。

①装置B的作用是检验装置中SO2的吸收效率,B中试剂是________,表明SO2吸收效率低的实验现象是B中溶液________________。
②为了使SO2尽可能吸收完全,在不改变A中溶液浓度、体积的条件下,除了及时搅拌反应物外,还可采取的合理措施是_______、_______。(写出两条)
(2)假设本实验所用的Na2CO3含少量NaCl、NaOH,设计实验方案进行检验。(室温时CaCO3饱和溶液的pH=12), 限用试剂及仪器:稀硝酸、AgNO3溶液、CaCl2溶液、Ca(NO3)2溶液、酚酞溶液、蒸馏水、pH计、烧杯、试管、滴管、
序号
实验操作
预期现象
结论

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适量蒸馏水,充分振荡溶解,_________。
有白色沉淀生成
样品含NaCl

另取少量样品于烧杯中,加入适量蒸馏水,充分振荡溶解,_________。
有白色沉淀生成,上层清液pH>10.2
样品含NaOH
 
(3)Na2S2O3溶液是定量实验中的常用试剂,测定其浓度的过程如下:
第一步:准确称取ag KIO3(相对分子质量:214)固体配成溶液,
第二步:加入过量KI固体和H2SO4溶液,滴加指示剂,
第三步:用Na2S2O3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Na2S2O3溶液溶液的体积为vmL 则c(Na2S2O3溶液)=_______mol·L-1。(只列出算式,不作运算)
已知:IO3-+I-+6H+=3I2+3H2O ,2S2O32-+I2=S4O62-+2I- 某同学第一步和第二步的操作都很规范,第三步滴速太慢,这样测得的Na2S2O3的浓度可能_____(填“不受影响”、“偏低”或“偏高”) ,原因是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推断题:(1道)

    单选题:(5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