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1题)
1.
国庆节早晨,小名在家中发现暖水瓶的瓶盖打开不冒“白气”,小明想:这是为什么?想到可能是暖水瓶不保温,于是,倒了一碗尝尝发现很“烫”,又想到可能是因为房间的温度较高,将暖水瓶拿到屋外,看到很多“白气”,小明“倒了一碗尝尝”和“将暖水瓶拿到屋外”这一环节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提出问题 | B.猜想与假设 | C.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 D.交流与合作 |
2.实验题- (共2题)
2.
小明想比较几种材料(衣服、锡箔纸、泡沫塑料)的隔音性能,除了待检测的材料外,可利用的器材还有:音叉、机械闹钟、鞋盒。
(1)在本实验中适合作声源的是_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
(2)小明将声源放入鞋盒内,在其四周塞满待测材料。他设想了两种实验方案,你认为最佳的是_________。
A、让人一边听声音,一边向后退,直至听不见声音为止,比较此处距鞋盒的距离。
B、让人站在距鞋盒一定距离处,比较所听见声音的响度。
(3)通过实验得到的现象,可知待测材料隔声性能由好到差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
(1)在本实验中适合作声源的是_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
(2)小明将声源放入鞋盒内,在其四周塞满待测材料。他设想了两种实验方案,你认为最佳的是_________。
A、让人一边听声音,一边向后退,直至听不见声音为止,比较此处距鞋盒的距离。
B、让人站在距鞋盒一定距离处,比较所听见声音的响度。
材料 | 衣服 | 锡箔纸 | 泡沫塑料 | | 材料 | 衣服 | 锡箔纸 | 泡沫 |
距离/m | 1.2 | 0.8 | 0.6 | 响度 | 较响 | 较响 | 弱 |
(3)通过实验得到的现象,可知待测材料隔声性能由好到差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
3.
(1)石头落入水中,产生的水波向四周传播;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激起水波向四周传播。通过水波来研究声波,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被称为_______法。
(2)如图甲所示,用竖直悬挂的乒乓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乒乓球会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________;乒乓球在实验中起到什么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图乙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会把乒乓球弹起,这个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在月球上做这两个实验,甲实验乒乓球_________弹起 (填“会”或“不会”),乙实验乒乓球_________________弹起(填“会”或“不会”).
(2)如图甲所示,用竖直悬挂的乒乓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乒乓球会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________;乒乓球在实验中起到什么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图乙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会把乒乓球弹起,这个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在月球上做这两个实验,甲实验乒乓球_________弹起 (填“会”或“不会”),乙实验乒乓球_________________弹起(填“会”或“不会”).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1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