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实验题- (共1题)
1.
在探究“比较不同物质吸热情况”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要完成该探究实验,除了图中所示的器材外,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有天平和______。
(2)实验中应将甲、乙两种液体,分别倒入相同的烧杯中,用______电加热器加热(选填“相同的”或者“不同的”)。
(3)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无法用测量工具测出来,本实验是通过______来反映的,所用的物理方法是______。
(4)小明设计的记录数据的表格如上图,分析表格可知:他是用______相同的甲、乙液体、加热相同的时间,比较______的方法来判断不同物质的吸热本领的,此种实验探究方法叫______。
(5)分析数据,从开始加热到42℃,甲、乙两种液体吸收热量的关系为Q甲______Q乙(填“>”“<”或“=”),由此也可以看出______物质的吸热能力强,若甲的比热容为4.2×103J/(kg•℃),则乙的比热容为______J/(kg•℃)。
(6)以下四个图象中哪一个能反映该实验情况______

(7)下列现象中不能用比热容知识来解释的是______


(1)要完成该探究实验,除了图中所示的器材外,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有天平和______。
(2)实验中应将甲、乙两种液体,分别倒入相同的烧杯中,用______电加热器加热(选填“相同的”或者“不同的”)。
(3)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无法用测量工具测出来,本实验是通过______来反映的,所用的物理方法是______。
(4)小明设计的记录数据的表格如上图,分析表格可知:他是用______相同的甲、乙液体、加热相同的时间,比较______的方法来判断不同物质的吸热本领的,此种实验探究方法叫______。
(5)分析数据,从开始加热到42℃,甲、乙两种液体吸收热量的关系为Q甲______Q乙(填“>”“<”或“=”),由此也可以看出______物质的吸热能力强,若甲的比热容为4.2×103J/(kg•℃),则乙的比热容为______J/(kg•℃)。
(6)以下四个图象中哪一个能反映该实验情况______

(7)下列现象中不能用比热容知识来解释的是______
A.汽车发动机的冷却循环系统用水做冷却剂 |
B.春天的夜晚,农民往稻田里灌水以防秧苗冻坏 |
C.炎热的夏天常常在教室的地面上洒水 |
D.城区建造人工湖以降低“热岛效应”造成的夏季高温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