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推断题- (共1题)
1.
有机物F 是一种临床常用的基本药物,有广泛的用途,其合成路线如下:

(1)写出B的分子式________________;C 中碱性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与A 含有相同官能团,属于芳香族化合物;且含有3 种不同化学环境氢原子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D 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X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两个C 分子可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一种产物,该产物分子中含有3 个六元环,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已知:
I.则由乙醇、甲醇为有机原料制备化合
物,不需要经历下列的反应类型有____(填写编号)。
①加成反应,②消去反应,③取代反应,④氧化反应,⑤还原反应。
II.写出制备化合物
的最后一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写出B的分子式________________;C 中碱性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与A 含有相同官能团,属于芳香族化合物;且含有3 种不同化学环境氢原子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D 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X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两个C 分子可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一种产物,该产物分子中含有3 个六元环,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已知:

I.则由乙醇、甲醇为有机原料制备化合

①加成反应,②消去反应,③取代反应,④氧化反应,⑤还原反应。
II.写出制备化合物

2.单选题- (共5题)
2.
锂-空气电池是一种新型的二次电池,由于具有较高的比能量而成为未来电动汽车的希望。其放电时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电池放电时,锂电极发生了还原反应 |
B.放电时,Li+向锂电极迁移 |
C.电池中的电解液可以是有机电解液或稀盐酸等 |
D.充电时,电池正极的反应式为Li2O2-2e-=2Li++O2 |
3.
阿司匹林是一种常见的解热镇痛药,其结构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微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
B.可以和卤素单质、醇、水等发生取代反应 |
C.分子中一定共平面的原子有8 个 |
D.1mol 阿司匹林完全燃烧需要消耗9molO2 |
4.
以下关于中国化学史的表述错误的是
A.杜康用高粱酿酒的原理是通过蒸馏法将高粱中的乙醇分离出来 |
B.蔡伦利用树皮、碎布(麻布)、麻头等原料精制出优质纸张 |
C.《本草纲目》中记载“(火药)乃焰消(KNO3)、硫磺、杉木炭所合,以为烽燧铳机诸药者”这是利用了KNO3的氧化性 |
D.英文的“中国”(China)又指“瓷器”,说明我国很早就应用化学技术制作陶瓷 |
5.
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X、Y、Z组成的单质可发生如图所示的化学反应;B是生活中最常见的液体;常温下Y、Z 组成的二元化合物的水溶液pH=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A 与B 的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
B. 离子半径: Z>X>Y>W
C. W、Y、Z 均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氧化物
D. 将等物质的量的A、C溶于同一烧杯水中,所得溶液的pH一定大于7

A. A 与B 的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
B. 离子半径: Z>X>Y>W
C. W、Y、Z 均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氧化物
D. 将等物质的量的A、C溶于同一烧杯水中,所得溶液的pH一定大于7
6.
下列实验方案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案 |
A | 比较HF和HClO的酸性强弱 | 分别测定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HF和HClO溶液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 |
B | 检验溶液中是否含NH4+ | 滴加稀NaOH溶液,并将润湿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盛放溶液的试管口,观察试纸颜色变化 |
C | 证明Na2CO3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 | 向含有酚酞的Na2CO3溶液中加入少量BaCl2固体,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
D | 证明浓硝酸具有强氧化性 | 常温下,将炭与浓硝酸混合后观察现象 |
A.A | B.B | C.C | D.D |
3.填空题- (共3题)
7.
CH4、CO2和碳酸都是碳的重要化合物,实现碳及其化合物的相互转化,对开发新能源和降低碳排放意义重大。
(1)已知:①CH4(g)+H2O(g)
CO(g)+3H2(g) △H1=+206.1kJ•mol—1
②2H2(g)+CO(g)
CH3OH(l) △H2=-128.3kJ•mol—1
③2H2(g)+O2(g)=2H2O(g) △H3=-483.6kJ•mol—1
写出由甲烷和氧气合成液态甲醇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利用反应①来制备氢气。为了探究温度、压强对反应①的影响,设计以下三组对比实验(温度为400℃或500℃,压强为101kPa或404kPa)。
Ⅰ、实验1、实验2和实验3比较,反应开始时正反应速率最快的是_________;平衡时CH4的转化率最小的是_________。
Ⅱ、实验2和实验3相比,其平衡常数关系:K2______K3(填“>”、“<”或“=”)。
(3)科学家提出由CO2制取碳(C)的太阳能工艺如图1所示.

①“重整系统”发生的反应中n(FeO)∶n(CO2)=6∶1,则FexOy的化学式为______;
②“热分解系统”中每分解l mol FexOy,同时生成标准状况下气体体积为_______。
(4)pC类似pH,是指极稀溶液中的溶质浓度的常用负对数值。如某溶液中溶质的浓度为1×10—2mol•L—1,则该溶液中溶质的pC=﹣lg(1×10—2)=2。上图2为25℃时H2CO3溶液的pC﹣pH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在0<pH<4时,H2CO3溶液中主要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___;
②在8<pH<10时,溶液中HCO3—的pC值不随着pH增大而减小的原因是____;
③求H2CO3一级电离平衡常数的数值Ka1= _______________。
(1)已知:①CH4(g)+H2O(g)

②2H2(g)+CO(g)

③2H2(g)+O2(g)=2H2O(g) △H3=-483.6kJ•mol—1
写出由甲烷和氧气合成液态甲醇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利用反应①来制备氢气。为了探究温度、压强对反应①的影响,设计以下三组对比实验(温度为400℃或500℃,压强为101kPa或404kPa)。
实验序号 | 温度/℃ | 压强/kPa | CH4初始浓度/ mol·L—1 | H2O初始浓度/ mol·L—1 |
1 | 400 | 101 | 3.0 | 7.0 |
2 | T | 101 | 3.0 | 7.0 |
3 | 400 | P | 3.0 | 7.0 |
Ⅰ、实验1、实验2和实验3比较,反应开始时正反应速率最快的是_________;平衡时CH4的转化率最小的是_________。
Ⅱ、实验2和实验3相比,其平衡常数关系:K2______K3(填“>”、“<”或“=”)。
(3)科学家提出由CO2制取碳(C)的太阳能工艺如图1所示.

①“重整系统”发生的反应中n(FeO)∶n(CO2)=6∶1,则FexOy的化学式为______;
②“热分解系统”中每分解l mol FexOy,同时生成标准状况下气体体积为_______。
(4)pC类似pH,是指极稀溶液中的溶质浓度的常用负对数值。如某溶液中溶质的浓度为1×10—2mol•L—1,则该溶液中溶质的pC=﹣lg(1×10—2)=2。上图2为25℃时H2CO3溶液的pC﹣pH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在0<pH<4时,H2CO3溶液中主要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___;
②在8<pH<10时,溶液中HCO3—的pC值不随着pH增大而减小的原因是____;
③求H2CO3一级电离平衡常数的数值Ka1= _______________。
8.
金刚石、石墨、C60和石墨烯都是碳的同素异形体,其结构示意图如下:

(1)石墨晶体中存在的作用力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金刚石质硬但脆,金刚石能被砸碎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金刚石、石墨、C60的熔点由高到低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60晶体的堆积方式为______________;晶体中C60的配位数为_________。
(4)石墨烯具有神奇的特性,两位科学家由于对石墨烯研究做出重大贡献而获得了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石墨烯即单层石墨。石墨烯中碳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_______________;碳碳键的键角是_________;碳原子和碳碳键的个数比是_______;12g石墨烯中含有________个六元环。
(5)碳化硅的结构与金刚石类似,设碳化硅的密度为a g/cm3,碳化硅晶体内碳硅键的键长为______pm(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列表达式即可)。

(1)石墨晶体中存在的作用力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金刚石质硬但脆,金刚石能被砸碎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金刚石、石墨、C60的熔点由高到低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60晶体的堆积方式为______________;晶体中C60的配位数为_________。
(4)石墨烯具有神奇的特性,两位科学家由于对石墨烯研究做出重大贡献而获得了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石墨烯即单层石墨。石墨烯中碳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_______________;碳碳键的键角是_________;碳原子和碳碳键的个数比是_______;12g石墨烯中含有________个六元环。
(5)碳化硅的结构与金刚石类似,设碳化硅的密度为a g/cm3,碳化硅晶体内碳硅键的键长为______pm(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列表达式即可)。
9.
氰化钠(NaCN)是一种化工原料,用于基本化学合成、电镀、冶金和有机合成医药、农药及金属处理等方面。氰化钠同时也是一种剧毒物质,严重危害人类健康,一旦泄露需要及时处理。
(1)已知25℃时,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NaHCO3、NaCN、Na2CO3溶液pH依次增大,则向NaCN溶液中通入少量CO2,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
(2)若氰化钠泄漏,可以通过喷洒双氧水或硫代硫酸钠溶液来处理,以减轻污染。
①常温下,氰化钠能与过氧化氢溶液反应,生成一种酸式盐和一种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成蓝色的气体,大大降低其毒性。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
②已知:氰化钠与硫代硫酸钠的反应是NaCN+Na2S2O3=NaSCN+Na2SO3,当1.96gNaCN完全反应时转移的电子物质的量是__________;实验室中硫氰化钠可以代替硫氰化钾检验______________。
(3)现要检测某经过处理过的废水中氰化钠的含量。已知:废水中氰化钠最高排放标准是0.50mg/L;Ag++2CN—=[Ag(CN)2]—(无色溶液),Ag++I—=AgI↓,CN—优先与Ag+反应。
实验如下:取30.00mL处理后的氰化钠废水于锥形瓶中,并滴加几滴KI溶液作指示剂;用1.00×10—4mol·L—1的标准AgNO3溶液滴定,达到滴定终点时,消耗AgNO3溶液的体积为1.50mL。(假设废水中没有其它成分参与反应。)
①滴定达到终点时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该废水________(填“能”或“不能”)直接排放到河流中,通过计算结果说明得出上述结论的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
(1)已知25℃时,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NaHCO3、NaCN、Na2CO3溶液pH依次增大,则向NaCN溶液中通入少量CO2,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
(2)若氰化钠泄漏,可以通过喷洒双氧水或硫代硫酸钠溶液来处理,以减轻污染。
①常温下,氰化钠能与过氧化氢溶液反应,生成一种酸式盐和一种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成蓝色的气体,大大降低其毒性。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
②已知:氰化钠与硫代硫酸钠的反应是NaCN+Na2S2O3=NaSCN+Na2SO3,当1.96gNaCN完全反应时转移的电子物质的量是__________;实验室中硫氰化钠可以代替硫氰化钾检验______________。
(3)现要检测某经过处理过的废水中氰化钠的含量。已知:废水中氰化钠最高排放标准是0.50mg/L;Ag++2CN—=[Ag(CN)2]—(无色溶液),Ag++I—=AgI↓,CN—优先与Ag+反应。
实验如下:取30.00mL处理后的氰化钠废水于锥形瓶中,并滴加几滴KI溶液作指示剂;用1.00×10—4mol·L—1的标准AgNO3溶液滴定,达到滴定终点时,消耗AgNO3溶液的体积为1.50mL。(假设废水中没有其它成分参与反应。)
①滴定达到终点时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该废水________(填“能”或“不能”)直接排放到河流中,通过计算结果说明得出上述结论的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题- (共1题)
10.
以冶炼金属铝的废弃物铝灰为原料制取超细
-氧化铝,既能降低环境污染又可提高铝资源的利用率。已知铝灰的主要成分为A12O3(含少量杂质SiO2、FeO、Fe2O3),其制备流程如下:

(1)用上图中“滤渣”和NaOH焙烧制备硅酸钠,可采用的装置为____(填选项编号)。

(2)流程中加入H2O2 有气体产生,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调节溶液的pH来“沉铁”,得到Fe(OH)3。己知:

为保证产品的纯度,可以选用下列物质中的_______调节溶液pH(填字母),调节pH的范围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A12O3 b.NaOH c.Al(OH) 3 d.Na2CO3
(4)煅烧硫酸铝铵晶体,发生的主要反应为:
4[NH4 Al(SO4)2·12H2O]
2Al2O3+2NH3↑+N2↑+5SO3↑+3SO2↑+53H2O,
将产生的气体通过下图所示的装置:

①集气瓶中收集到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②装有KMnO4溶液洗气瓶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选用一种常用化学试剂和稀硝酸检验硫酸铝铵,该试剂是______________。


(1)用上图中“滤渣”和NaOH焙烧制备硅酸钠,可采用的装置为____(填选项编号)。

(2)流程中加入H2O2 有气体产生,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调节溶液的pH来“沉铁”,得到Fe(OH)3。己知:

为保证产品的纯度,可以选用下列物质中的_______调节溶液pH(填字母),调节pH的范围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A12O3 b.NaOH c.Al(OH) 3 d.Na2CO3
(4)煅烧硫酸铝铵晶体,发生的主要反应为:
4[NH4 Al(SO4)2·12H2O]

将产生的气体通过下图所示的装置:

①集气瓶中收集到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②装有KMnO4溶液洗气瓶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选用一种常用化学试剂和稀硝酸检验硫酸铝铵,该试剂是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1道)
单选题:(5道)
填空题:(3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