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化合物G 是中药黄芩中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具有氧化和抗肿痛作用。G 的合成路线如下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G 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________;G 的分子式为________。
(2)反应③的反应类型是______反应。
(3)D 的分子式为C9H12O4,写出D的结构简式_________;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D 的同分异构体有多种,请写出其中两种的结构简式_________。
a.属于苯的衍生物。苯环上共有4 个取代基
b.核磁共振氢谱中有5种等效氢
c.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4)写出反应①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5)合成路线流程图示例:
,参照题中所给信息,任选试剂,由CH3CHO 为原料合成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G 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________;G 的分子式为________。
(2)反应③的反应类型是______反应。
(3)D 的分子式为C9H12O4,写出D的结构简式_________;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D 的同分异构体有多种,请写出其中两种的结构简式_________。
a.属于苯的衍生物。苯环上共有4 个取代基
b.核磁共振氢谱中有5种等效氢
c.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4)写出反应①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5)合成路线流程图示例:


2.
铁及其化合物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应用。
(1)写出铁元索在周期表中的位置__________。
(2) 写出在空气中Fe(OH)2转化为Fe(OH)3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3)绿矾(FeSO4·7H2O)是补血剂的原料,易变质。
①由FeSO4溶液制得FeSO4·7H2O过程中的操作有______、过滤、洗涤、干燥。
②检验绿矾是否变质的试剂是________。
(4)利用绿矾制备还原铁粉的工业流程如下:

①干燥过程主要是为了脱去游离水和结晶水,过程中会有少量FeCO3·nH2O在空气中被氧化为FeOOH,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②取干燥后的FeCO3样品12.49g,焙烧,最终得到还原铁粉6.16g,计算样品中杂质FeOOH的质量___________。
(5)以羰基化合物为载体运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分离、提纯某纳米级活性铁粉(含有一些不反应的杂质),反应装置如下图。

Fe(s)+5CO(g)
Fe(CO)5(g) △H<0,T1___ T2(填“>”、“<”或“=”)。
(1)写出铁元索在周期表中的位置__________。
(2) 写出在空气中Fe(OH)2转化为Fe(OH)3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3)绿矾(FeSO4·7H2O)是补血剂的原料,易变质。
①由FeSO4溶液制得FeSO4·7H2O过程中的操作有______、过滤、洗涤、干燥。
②检验绿矾是否变质的试剂是________。
(4)利用绿矾制备还原铁粉的工业流程如下:

①干燥过程主要是为了脱去游离水和结晶水,过程中会有少量FeCO3·nH2O在空气中被氧化为FeOOH,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②取干燥后的FeCO3样品12.49g,焙烧,最终得到还原铁粉6.16g,计算样品中杂质FeOOH的质量___________。
(5)以羰基化合物为载体运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分离、提纯某纳米级活性铁粉(含有一些不反应的杂质),反应装置如下图。

Fe(s)+5CO(g)

3.
已知: ①亚硝酸钠(NaNO2)是一种食品添加剂,为无色、无气味的同体,具有防腐和抗氧化作用。②AgNO2 是一种微溶于水、易溶于酸的浅黄色固体。
I.问题探究
(1)人体正常的血红蛋白中应含Fe2+,误食亚硝酸盐(如NaNO2)会致使机体组织缺氧,出现青紫而中毒,原因是___________。若发生中毒时,你认为下列物质有助于解毒的是____(填字母)。
(2)由于亚硝酸钠和食盐性状相似,曾多次发生过将NaNO2误当食盐食用的事件。要区别NaNO2和NaCl 两种固体,你需用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
II.实验测定
为了测定某样品中NaNO2的含量,某同学进行如下实验:
①称取样品ag,加水溶解,配制成100 mL 溶液。
②取25.00mL 溶液于锥形瓶中,用0.0200mol/LKMnO4标准溶液(酸性)进行滴定,滴定结束后消耗KMnO4溶液VmL。
(1)上述实验①所需玻璃仪器除玻璃棒、胶头滴管之外还有________。
(2)在进行滴定操作时,KMnO4溶液盛装在______(填“酸式”或“碱式”)滴定管中。当滴入最后一滴溶液,________时达到滴定终点。
(3) 滴定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测得该样品中NaNO2的质量分数为_____。
(4)若滴定管未用KMnO4标准溶液润洗就直接注入,则测定结果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下同);若滴定过程中刚出现颜色变化就停止滴定,则测定结果________。
I.问题探究
(1)人体正常的血红蛋白中应含Fe2+,误食亚硝酸盐(如NaNO2)会致使机体组织缺氧,出现青紫而中毒,原因是___________。若发生中毒时,你认为下列物质有助于解毒的是____(填字母)。
A.牛奶 | B.Mg(OH)2 | C.维生素C | D.小苏打 |
II.实验测定
为了测定某样品中NaNO2的含量,某同学进行如下实验:
①称取样品ag,加水溶解,配制成100 mL 溶液。
②取25.00mL 溶液于锥形瓶中,用0.0200mol/LKMnO4标准溶液(酸性)进行滴定,滴定结束后消耗KMnO4溶液VmL。
(1)上述实验①所需玻璃仪器除玻璃棒、胶头滴管之外还有________。
(2)在进行滴定操作时,KMnO4溶液盛装在______(填“酸式”或“碱式”)滴定管中。当滴入最后一滴溶液,________时达到滴定终点。
(3) 滴定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测得该样品中NaNO2的质量分数为_____。
(4)若滴定管未用KMnO4标准溶液润洗就直接注入,则测定结果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下同);若滴定过程中刚出现颜色变化就停止滴定,则测定结果________。
2.单选题- (共3题)
4.
下列反应式正确的是
A.铅蓄电池充电时阴极的反应式:Pb2++2e-=Pb |
B.碱性锌锰干电池放电时,负极反应式: Zn-2e-=Zn2+ |
C.酸性高锰酸钾与草酸溶液: 2MnO4-+5C2O42-+16H+=2Mn2++10CO2↑-8H2O |
D.I用铁氰化钾检验Fe2+: 3FeCl2+ 2K3[Fe(CN)6]=Fe3[Fe(CN)6]2↓+6KCl |
5.
下列有关说祛不正确的是( )。
A.“甘之如饴”说明糖类均有甜味 |
B.“火树银花”形容大放焰火的夜景,焰火的实质上是金属元素的焰色反应 |
C.“霾尘积聚难见路人”,雾霾所形成的溶胶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
D.“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该过程发生了置换反应 |
6.
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的简单氢化物可用作制冷剂,Y的原子半径是所有短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大的。由X、Y和Z三种元素形成的一种盐溶于水后,加入稀盐酸,有黄色沉淀析出,同时有刺激性气体产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X的简单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W强 |
B.Y的简单离子与X的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
C.Y与Z形成化合物的水溶液可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
D.Z与X属于同一主族,与Y属于同一周期 |
3.填空题- (共1题)
7.
含氮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中都有重要应用。
(1)氮和肼(N2H4)是两种最常见的氮氢化物。
已知:4NH3(g)+3O2(g)
2N2(g)+6H2O(g) ΔH1=-541.8 kJ·mol-1,化学平衡常数为K1。N2H4(g)+O2(g)
N2(g)+2H2O(g) ΔH2=-534 kJ·mol-1,化学平衡常数为K2。则用NH3和O2制取N2H4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________(用K1、K2表示)。
(2)对于2NO(g)+2CO(g)
N2(g)+2CO2(g),在一定温度下,于1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0.1 mol NO和0.3 mol CO,反应开始进行。
①下列能说明该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填字母代号)。
②图1为容器内的压强(p)与起始压强(p0)的比值
随时间(t)的变化曲线。0~5min内,该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v(N2)=________,平衡时NO的转化率为________。

(3)使用间接电化学法可处理燃烧烟气中的NO,装置如图所示。已知电解池的阴极室中溶液的pH在4~7之间,写出阴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吸收池中除去NO的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氮和肼(N2H4)是两种最常见的氮氢化物。
已知:4NH3(g)+3O2(g)


(2)对于2NO(g)+2CO(g)

①下列能说明该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填字母代号)。
A.c(CO)=c(CO2) |
B.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
C.v(N2)正=2v(NO)逆 |
D.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变 |


(3)使用间接电化学法可处理燃烧烟气中的NO,装置如图所示。已知电解池的阴极室中溶液的pH在4~7之间,写出阴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吸收池中除去NO的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3道)
填空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