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宜昌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250600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8/7/17

1.综合题(共1题)

1.
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所列的字母分别代表一种化学元素。
 
 
 
 
 
 
 
 
 
 
 
 
 
a
b
 
 
c
 
 
 
 
 
 
 
e
 
 
 
 
f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元素e的基态原子电子排布式________________,其未成对电子数为________。
(2)c在空气中燃烧产物的分子构型为_____,中心原子的杂化形式为______杂化。c能形成一种八元环状形同王冠的单质分子,原子的杂化形式为______杂化。
(3)b单质晶体中原子的堆积方式如图甲所示,其晶胞特征如图乙所示,原子之间相互位置关系的平面图如图丙所示。

若已知b的原子半径为d厘米,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b的相对原子质量为M,请回答:
①晶胞中b原子的配位数为_____,表示原子空间占有率的代数式为_____________。
②该晶体的密度为_____________g/cm3(用含有关字母的代数式表示)。a、f中,与单质b晶体中原子的堆积方式相同的是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

2.单选题(共2题)

2.
铁镍蓄电池又称爱迪生电池。放电时的总反应为:Fe+Ni2O3+3H2O=Fe(OH)2+2Ni(OH)2。下列有关该电池的说法错误的是
A.电池的电解液为碱性溶液,负极为Fe
B.电池放电时,负极反应为Fe+2OH-2e=Fe(OH)2
C.电池充电过程中,阴极附近溶液的pH增大
D.电池充电过程中,OH向阴极迁移
3.
某温度时,使用一对石墨电极电解饱和Na2SO4溶液,当转移2 mol电子时停止电解,析出Na2SO4·10H2O晶体m g,所有数据都在相同温度下测得,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电解后溶液质量减少(m+18)g
B.原溶液中Na2SO4的质量分数为
C.若其他条件不变,将石墨替换为铜电极,则阴极析出1mol H2
D.若其他条件不变,将石墨替换为铜电极,则析出Na2SO4·10H2O晶体仍为m g

3.填空题(共2题)

4.
(1)已知在常温常压下:
①CH3OH(l)+O2(g)===CO(g)+2H2O(g) ΔH=-354.8 kJ·mol-1
②2CO(g)+O2(g)===2CO2(g)   ΔH=-566.0 kJ·mol-1
③H2O(g)===H2O(l) ΔH=-44.0 kJ·mol-1
则表示CH3OH(l)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甲醇、氧气和NaOH溶液构成的新型手机电池,充电一次可使手机连续使用一个月。
①该电池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以该电池为电源,用石墨作电极电解200 mL含有如下离子的溶液。
离子
Cu2
H
Cl
SO42
c/(mol·L-1)
0.5
2
2
0.5
 
电解一段时间后,当两极收集到相同体积(相同条件)的气体时(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及电极产物可能存在的溶解现象)。阳极上最先发生的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各阶段的电解总反应方程式来看,最初是电解__________(填写化学式,下同)溶液,然后是电解________溶液,最后是电解H2O。
5.
阅读下列信息:
Ⅰ.表中①~⑥为短周期元素主要化合价及最简单氢化物沸点的数据:
元素性质
元素编号






氢化物沸点(℃)
-33.4
100
19.54
-87.7
-60.7
-84.9
主要化合价
+5
-3
-2
-1
+5
-3
+6
-2
+7
-1
 
A、B、C均为上表中的元素;
Ⅱ.A与B可形成化合物AB、AB2,AB2与水反应生成强酸甲;
Ⅲ.C与B可形成化合物CB2、CB3,CB3与水反应生成强酸乙。
请回答:
(1)表中两种同族元素的氢化物所含电子数相同,这两种氢化物之间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测定元素③的氢化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时常常偏大,原因是___________。为了尽可能减小偏差,通常选择______温度______压强条件(选填“高”、“低”)。
(3)甲、乙分别与元素①的氢化物反应生成丙、丁、戊三种盐。0.1 mol/L的甲、乙、丙、丁、戊五种溶液,pH由小到大排列的顺序是(填写化学式)_____________。
(4)一种断路器的气体绝缘介质是③、⑤两种元素的原子形成的正八面体分子,⑤原子位于中心,其分子式为__________,该分子属于________(选填“极性”、“非极性”)分子,该气体不能燃烧,原因是(指出两种元素的化合价并做简单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题(共1题)

6.
(题文)某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部分夹持装置已略去)进行实验探究。

(实验一)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圆底烧瓶中装锌片(两次实验中所用锌片大小和外形相同)、恒压分液漏斗中装稀硫酸,以生成20.0mL气体为计时终点,结果为t1>t2
序号
V(H2SO4)/mL
c(H2SO4)/mol·L-1
t/s
I
40
1
t1
II
40
3
t2
序号
V(H2SO4)/mL
c(H2SO4)/mol·L-1
t/s
I
40
1
t1
II
40
3
t2
 
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比较实验I和Ⅱ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二)探究铁的电化学腐蚀。
①圆底烧瓶中装铁粉和碳粉混合物,恒压分液漏斗中装稀硫酸,打开活塞加入稀硫酸后量气管中出现的现象是:左侧液面_________右侧液面_________(选填“上升”、“下降”)。
②圆底烧瓶中装与①相同量的铁粉但不加入碳粉,其他试剂和操作相同,发现左、右侧液面变化较_______(选填“快”、“慢”,下同),说明原电池反应比一般化学反应_______。
③圆底烧瓶中装与①相同量的铁粉和碳粉混合物,恒压分液漏斗中装食盐水,打开活塞加入食盐水后,你预测量气管中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极的电极反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单选题:(2道)

    填空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