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4题)
1.
人们对苯及芳香烃的认识有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1)由于苯的含碳量与乙炔相同,人们认为它是一种不饱和烃,写出分子式为C6H6的一种含2个三键且无支链的不饱和链烃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分子式为C6H6的结构有多种,其中的两种结构简式为
(I)
(II)
①这两种结构的区别表现在:
定性方面(即化学性质方面):Ⅱ能______________(填标号,多选不给分),而Ⅰ不能。
a.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 b.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
c.与溴发生取代反应 d.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定量方面(即消耗反应物的量的方面):1mol C6H6与H2加成时:Ⅰ需______________mol,而Ⅱ需________________mol。
②今发现C6H6还可能有另一种立体结构(如图所示)。该结构的一氯代物有____________种。二氯代物有_____________种。

(3)萘也是一种芳香烃,它的分了式是C10H8,请你判断,它的结构简式可能是下列中的____(填标号)。
a.
b.
c.
d. 
(4)根据第(3)小题中你判断得到的萘结构简式,它不能解释萘的下列________事实(填标号)。
a.萘不能使溴水褪色 b.萘能与H2发生加成反应
c.萘分子中所有原子在同一平面上 d.一溴代萘(C10H7Br)只有两种
(5)现代化学认为萘分子中碳碳之间的键是一种____________________。
(1)由于苯的含碳量与乙炔相同,人们认为它是一种不饱和烃,写出分子式为C6H6的一种含2个三键且无支链的不饱和链烃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分子式为C6H6的结构有多种,其中的两种结构简式为
(I)


①这两种结构的区别表现在:
定性方面(即化学性质方面):Ⅱ能______________(填标号,多选不给分),而Ⅰ不能。
a.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 b.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
c.与溴发生取代反应 d.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定量方面(即消耗反应物的量的方面):1mol C6H6与H2加成时:Ⅰ需______________mol,而Ⅱ需________________mol。
②今发现C6H6还可能有另一种立体结构(如图所示)。该结构的一氯代物有____________种。二氯代物有_____________种。

(3)萘也是一种芳香烃,它的分了式是C10H8,请你判断,它的结构简式可能是下列中的____(填标号)。
a.


c.


(4)根据第(3)小题中你判断得到的萘结构简式,它不能解释萘的下列________事实(填标号)。
a.萘不能使溴水褪色 b.萘能与H2发生加成反应
c.萘分子中所有原子在同一平面上 d.一溴代萘(C10H7Br)只有两种
(5)现代化学认为萘分子中碳碳之间的键是一种____________________。
2.
有机物A是聚合反应生产胶黏剂基料的单体,亦可作为合成调香剂I、聚酯材料J的原料,相关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在质谱图中烃A的最大质荷比为118,其苯环上的一氯代物共三种,核磁共振氢谱显示峰面积比为3:2:2:2:1。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官能团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B→C的反应条件为_____________,E→F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
(2)I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若K分子中含有三个六元环状结构,则其分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
(3)D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4)H的同分异构体W能与浓溴水反应产生白色沉淀,1 mol W参与反应最多消耗3 mol Br2,请写出所有符合条件的W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J是一种高分子化合物,则由C生成J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6)已知:
(R为烃基)
设计以苯和乙烯为起始原料制备H的合成路线(无机试剂任选)。
[合成路线示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已知:在质谱图中烃A的最大质荷比为118,其苯环上的一氯代物共三种,核磁共振氢谱显示峰面积比为3:2:2:2:1。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官能团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B→C的反应条件为_____________,E→F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
(2)I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若K分子中含有三个六元环状结构,则其分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
(3)D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4)H的同分异构体W能与浓溴水反应产生白色沉淀,1 mol W参与反应最多消耗3 mol Br2,请写出所有符合条件的W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J是一种高分子化合物,则由C生成J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6)已知:

设计以苯和乙烯为起始原料制备H的合成路线(无机试剂任选)。
[合成路线示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I.氯系消毒剂在生活中有广泛应用。
(1)NaClO2是饮用水的消毒剂,常用FeSO4∙7H2O清除残留的亚氯酸钠。
①Fe2+的电子排布式为[Ar]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与SO42-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有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种)。
③ClO2-中氯原子的孤电子对数为___________。
④常用K3[Fe(CN)6]检验水中的F2+。K3[Fe(CN)6]的配体是________________。
(2)ClO2是新一代饮用水消毒剂。沸点:ClO2________________(填“>”“<”或“=”)Cl2O,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Fe、Cu为过渡金属元素,它们在工业生产中都有重要的应用。
(2)将乙醇蒸气通过赤热的氧化铜粉末,会发生反应:
①有同学书写基态碳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图为
,这样的书写不正确,违背了________。
②乙醛和乙醇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差2,但是乙醇的沸点远高于乙醛,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
(2)Fe、Fe2+都能被硝酸氧化。HNO3中氮原子轨道的杂化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NO能被FeSO4溶液吸收生成配合物
,该配合物中心离子的配位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研究发现,阳离子的颜色与未成对电子数有关。例如,Cu2+、Fe2+、Fe3+等。Cu+呈无色,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氯系消毒剂在生活中有广泛应用。
(1)NaClO2是饮用水的消毒剂,常用FeSO4∙7H2O清除残留的亚氯酸钠。
①Fe2+的电子排布式为[Ar]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与SO42-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有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种)。
③ClO2-中氯原子的孤电子对数为___________。
④常用K3[Fe(CN)6]检验水中的F2+。K3[Fe(CN)6]的配体是________________。
(2)ClO2是新一代饮用水消毒剂。沸点:ClO2________________(填“>”“<”或“=”)Cl2O,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Fe、Cu为过渡金属元素,它们在工业生产中都有重要的应用。
(2)将乙醇蒸气通过赤热的氧化铜粉末,会发生反应:

①有同学书写基态碳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图为

②乙醛和乙醇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差2,但是乙醇的沸点远高于乙醛,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
(2)Fe、Fe2+都能被硝酸氧化。HNO3中氮原子轨道的杂化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NO能被FeSO4溶液吸收生成配合物

(4)研究发现,阳离子的颜色与未成对电子数有关。例如,Cu2+、Fe2+、Fe3+等。Cu+呈无色,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铬、钼(Mo)、钨(W)都是第ⅥB族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它们的单质和化合物在生活、生产中有广泛应用。回答下列问题:
(1)铬元素的最高化合价为_________;基态钼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类似于基态铬原子,则基态钼原子核外有_________个未成对电子;基态钨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是“洪特规则”的例外,则基态钨原子价电子层的电子排布图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钼可作有机合成的催化剂。例如,苯甲醛被还原成环己基甲醇。

①苯甲醛分子中最多有_________________个原子共平面。
②环己基甲醇分子中采取sp3杂化的原子是_____________(写元素符号)。
(3)铬离子(Cr3+)能形成多种配合物,例如[Cr(OH)3(H2O)(H2NCH2CH2NH2)]。
①已知配合物的中心粒子的配位数指配位原子总数。上述配合物中,Cr3+的配位数为______。
②上述配合物中,非金属元素的电负性由小到大的顺序为____________。
(4)铬的一种氧化物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

①该氧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已知六棱柱底边边长为acm,高为bcm,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该晶体的密度为___________g∙cm-3(列出计算式)。
(1)铬元素的最高化合价为_________;基态钼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类似于基态铬原子,则基态钼原子核外有_________个未成对电子;基态钨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是“洪特规则”的例外,则基态钨原子价电子层的电子排布图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钼可作有机合成的催化剂。例如,苯甲醛被还原成环己基甲醇。

①苯甲醛分子中最多有_________________个原子共平面。
②环己基甲醇分子中采取sp3杂化的原子是_____________(写元素符号)。
(3)铬离子(Cr3+)能形成多种配合物,例如[Cr(OH)3(H2O)(H2NCH2CH2NH2)]。
①已知配合物的中心粒子的配位数指配位原子总数。上述配合物中,Cr3+的配位数为______。
②上述配合物中,非金属元素的电负性由小到大的顺序为____________。
(4)铬的一种氧化物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

①该氧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已知六棱柱底边边长为acm,高为bcm,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该晶体的密度为___________g∙cm-3(列出计算式)。
2.单选题- (共7题)
5.
磷酸亚铁锂(LiIFePO4)电池(如图所示)是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之一。M电极是金属锂和碳的复合材料(碳作为金属锂的载体),电解质为一种能传导Li+的高分子材料,隔膜只允许Li+通过,电池的总反应为LixC6+Li1-xFePO4
LiFePO4+6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放电时,Li+向M电极移动 |
B.充电时电路中每通过0.5mol电子,就有36g碳和金属锂复合在一起 |
C.放电时,M电极的电极反应为![]() |
D.充电时,N电极的电极反应为LiFePO4-xe-=xLi++Li1-xFePO4 |
6.
如图所示电化学装置(碳棒作电极)的判断合理的是


A.若Z为氯化铜溶液,则X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 |
B.若Z为饱和食盐水,则X电极是阴极 |
C.若Z为氯化铜溶液,则Y电极上有暗红色物质析出 |
D.若Z为饱和食盐水,则碱在X电极附近先生成 |
7.
用阳极X和阴极Y电解Z的水溶液,电解一段时间后,再加入W,能使溶液恢复到电解前的状态,符合题意的一组是( )
| X | Y | Z | W |
A | C | Fe | NaCl | H2O |
B | Pt | Cu | CuSO4 | Cu(OH)2 |
C | C | C | H2SO4 | H2O |
D | Ag | Fe | AgNO3 | AgNO3晶体 |
A.A | B.B | C.C | D.D |
8.
某小组同学用如图装置研究钢铁在海水中的腐蚀与防腐(1中铁片为生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中只发生化学腐蚀 | B.2中发生的是析氢腐蚀 |
C.3为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 D.钢铁被腐蚀的速率:2>1>3 |
9.
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A.甲烷、苯、乙醇和乙酸均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
B.C4H8Cl2有9种同分异构体(不含立体异构) |
C.双糖、多糖、油脂和蛋白质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
D.石油经裂化和裂解可以得到乙烯、丙烯、甲烷等重要化工基本原料 |
11.
a、b、c,d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a与d同族,d在地壳中的含量仅次于氧;b的简单氢化物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c+与氖原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d的单质常用于制造光导纤维 |
B.简单氢化物的热稳定性:d>a |
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b>a>d |
D.由氢、氧、a和b组成的化合物一定是无机物 |
3.实验题- (共1题)
12.
NaClO2/H2O2酸性复合吸收剂可同时有效脱硫、脱硝。实验室制备少量NaClO2的装置如图所示。装置I控制温度在35~55°C,通入SO2将NaClO3还原为ClO2(沸点:11°C)。

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Ⅰ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Ⅱ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用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4)用制得的NaClO4/H2O2酸性复合吸收剂同时对NO、SO2进行氧化得到硝酸和硫酸而除去。在温度一定时,n(H2O2)/n(NaClO2)和溶液pH对脱硫、脱硝的影响如图所示:

①从图1和图2中可知脱硫、脱硝的最佳条件是n(H2O2)/n(NaClO2)=________________。pH在_________________之间。
②图2中SO2的去除率随pH的增大而增大,而NO的去除率在pH>5.5时反而减小。NO去除率减小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Ⅰ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Ⅱ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用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4)用制得的NaClO4/H2O2酸性复合吸收剂同时对NO、SO2进行氧化得到硝酸和硫酸而除去。在温度一定时,n(H2O2)/n(NaClO2)和溶液pH对脱硫、脱硝的影响如图所示:

①从图1和图2中可知脱硫、脱硝的最佳条件是n(H2O2)/n(NaClO2)=________________。pH在_________________之间。
②图2中SO2的去除率随pH的增大而增大,而NO的去除率在pH>5.5时反而减小。NO去除率减小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单选题:(7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