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4题)
1.
甲、乙两辆小车从由同一地点沿同一直线运动,它们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乙两车运动的方向相反
B. 甲、乙两车运动的加速度相同
C. 甲、乙两车相比甲车的速度变化快
D. 甲、乙两车在相等时间内速度的变化大小相等

A. 甲、乙两车运动的方向相反
B. 甲、乙两车运动的加速度相同
C. 甲、乙两车相比甲车的速度变化快
D. 甲、乙两车在相等时间内速度的变化大小相等
2.
如图所示,质量均为m的A、B两物体叠放在一起,在粗糙的水平面上相对静止一起向右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已知A、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A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囚数为μ2,则运动过程中B受到的摩擦力f为

A. f=μ1mg,方向向左
B. f=μ2mg,方向向左
C. f=μ1mg,方向向右
D. f=μ2mg,方向向右

A. f=μ1mg,方向向左
B. f=μ2mg,方向向左
C. f=μ1mg,方向向右
D. f=μ2mg,方向向右
3.
如图所示,两根长度不同的细线分别系有质量为m1、m2的两个小球,细线的上端都系于同一点,让两个小球在同一水平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细绞L1、L2跟竖直方向分别成60°、30°角,则m1、m2两个小球转动的角速度之比为:


A.![]() | B.1︰![]() | C.1︰1 | D.3︰1 |
4.
2018年11月23时57分,我国在西昌下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了第41颗北斗导航卫星。这颗卫星是北斗三号系统首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如图所示是火箭点火发射的某瞬间,关于此卫星运动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卫星的发射速度小于7.9km/s
B. 发动机喷出气体时对火箭的作用力和火箭所受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C. 卫星在轨道上运动时周期可能小于24h
D. 卫星在轨道上运动时的向心加速度一定大于在地球上未发射时的向心加速度

A. 卫星的发射速度小于7.9km/s
B. 发动机喷出气体时对火箭的作用力和火箭所受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C. 卫星在轨道上运动时周期可能小于24h
D. 卫星在轨道上运动时的向心加速度一定大于在地球上未发射时的向心加速度
2.多选题- (共5题)
5.
如图所示,在倾角为30°的光滑斜面上,劲度系数为k的轻质弹簧一端连接固定挡板C,另一端连接质量为m的物体A,一轻质细绳通过定滑轮,一端系在物体A上,另一端与质量也为m的物休B相连,细绳与斜面平行,斜面足够长,用手托住物休B使细绳刚好没有拉力,然后由静止释放物体B(运动过程中物体B未落地),则:

A. 物体B运动到最低点时,细绳上的拉力为mg
B. 弹簧恢复原长时,细绳上的拉力为
mg
C. 物体A沿斜面向上运动的最大速度为
D. 物体A沿斜面向上运动的最大速度为

A. 物体B运动到最低点时,细绳上的拉力为mg
B. 弹簧恢复原长时,细绳上的拉力为

C. 物体A沿斜面向上运动的最大速度为

D. 物体A沿斜面向上运动的最大速度为

6.
如图所示,质量均为m的小球A、B在同一水平线上,当A球水平抛出的同时B球自由下落,运动到t=2s吋刻,两球的运动方向夹角为37°(已知sin37°=0.6,cos37°=0.8),不计空气阻力,则:

A. 当t=2s时,A球与B球重力的B时功率之比为5︰4
B. 当t=2s时,A球与B求重力的瞬时功率之比为1︰1
C. 在0~2s过程中,两球的动能改变不同
D. 在0~2s过程中,两球的动量改变相同

A. 当t=2s时,A球与B球重力的B时功率之比为5︰4
B. 当t=2s时,A球与B求重力的瞬时功率之比为1︰1
C. 在0~2s过程中,两球的动能改变不同
D. 在0~2s过程中,两球的动量改变相同
7.
某空间有一电场,其电场中的电势
在x轴上的分布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x轴上,从x1到x2的这段范围内场强方向向左
B. 在x轴上,从x1到x2过程中电场强度大小逐渐增大
C. 把一负电荷从x1移到x2,电场力做正功
D. 把一负电荷从x1移到x2,电场力做负功


A. 在x轴上,从x1到x2的这段范围内场强方向向左
B. 在x轴上,从x1到x2过程中电场强度大小逐渐增大
C. 把一负电荷从x1移到x2,电场力做正功
D. 把一负电荷从x1移到x2,电场力做负功
8.
如图所示,两竖直放置的平行板电容器MN与一恒定电源相连,一个带正电的粒子从靠近M板上的A点自由释放,沿直线运动到达N板上的B点(忽略阻力),要使粒子能到达N板上的C点(B点的上方),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使N板适当左移,且粒子分別到达N板上的B、C两点时动能EkC<EkB
B. 使N板适当右移,且粒子分别到达N板上的B、C两点时动能EkC<EkB
C. 当粒子分别到达N板上的B、C两点电势能的改变△EpAC=△EpAB
D. 当粒子分别到达N板上的B、C两点时机械能的改变△EAC <△EAB

A. 使N板适当左移,且粒子分別到达N板上的B、C两点时动能EkC<EkB
B. 使N板适当右移,且粒子分别到达N板上的B、C两点时动能EkC<EkB
C. 当粒子分别到达N板上的B、C两点电势能的改变△EpAC=△EpAB
D. 当粒子分别到达N板上的B、C两点时机械能的改变△EAC <△EAB
9.
如图所示的四幅图分别对应四种说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微粒运动即布朗运动不是分子的无规则热运动
B. 当两个相邻的分子间距离为r0时,它们间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大小相等
C. 食盐晶体的物理性质沿各个方向都是一样的
D. 小草上的露珠呈球形的主要原因是小液滴轻
E. 热量总是自发的从分子平均动能大的物体传递到分子平均动能小的物体

A. 微粒运动即布朗运动不是分子的无规则热运动
B. 当两个相邻的分子间距离为r0时,它们间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大小相等
C. 食盐晶体的物理性质沿各个方向都是一样的
D. 小草上的露珠呈球形的主要原因是小液滴轻
E. 热量总是自发的从分子平均动能大的物体传递到分子平均动能小的物体
3.填空题- (共1题)
10.
如图甲为一列沿x轴正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在某一时刻的波形图,图乙为质点P以此时刻为计时起点的振动图象。则由图可知波速为___________m/s;定在x=50m处接收器接收到该波频率___________5Hz(选填“大于”、“小于”、“等于”)

4.解答题- (共4题)
11.
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有一绝缘“
”型杆放在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中,其中AB、CD水平且足够长,光滑半圆半径为R,质量为m、电量为+q的带电小球穿在杆上,从距B点x=5.75R处以某初速v0开始向左运动。已知小球运动中电量不变,小球与AB、CD间动摩擦因数分别为μ1=0.25、μ2=0.80,电场力Eq=3mg/4,重力加速度为g,sin37°=0.6,cos37°=0.8。求:

(1)若小球初速度v0=4
,则小球运动到半圆上B点时受到的支持力为多大;
(2)小球初速度v0满足什么条件可以运动过C点;
(3)若小球初速度v=4
,初始位置变为x=4R,则小球在杆上静止时通过的路程为多大。


(1)若小球初速度v0=4

(2)小球初速度v0满足什么条件可以运动过C点;
(3)若小球初速度v=4

12.
质量M=1.8kg的木块静止在光滑水平地面上,一质量m=0.1kg的子弹以v0=100m/s的初速度在距地5cm高度水平瞬间穿过木块,穿出时速度为10m/s,右空气阻力不计,重力加速度=10m/s2,求:

(1)子弹穿过木块后木块速度为多大;
(2)子弹着地瞬间子弹与木块间水平距离为多大。

(1)子弹穿过木块后木块速度为多大;
(2)子弹着地瞬间子弹与木块间水平距离为多大。
13.
如图所示,一圆柱形绝热气缸竖直放置,通过绝热活塞封闭着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活塞的质量为m,横截面积为S,与容器底部相距h,此时封闭气体的温度为T1.现通过电热丝缓慢加热气体,当气体吸收热量Q时,气体温度上升到T2.已知大气压强为p0,重力加速度为g,T1和T2均为热力学温度,不计活塞与气缸的摩擦。求:

(1)活塞上升的高度;
(2)加热过程中气体的内能增加量.

(1)活塞上升的高度;
(2)加热过程中气体的内能增加量.
14.
折射率为
的二棱镜ABC截面如图所示,其中∠A=90°,∠B=30°,AC边长为2a,将单色光从AB边上的某点射入棱镜,其折射光在AC中点发生全反射并垂直于BC面射出棱镜,光在真空中速度为c,求:

(1)画出单色光从进入到离开三棱镜的光路图并标出进入棱镜时的入射角和折射角的大小;
(2)计算单色光在棱镜中传播的时间。


(1)画出单色光从进入到离开三棱镜的光路图并标出进入棱镜时的入射角和折射角的大小;
(2)计算单色光在棱镜中传播的时间。
5.实验题- (共1题)
15.
为了探究质量一定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一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其中M为小车的质量,m为钩码的质量。

(1)为了保证力传感器的读数为小车所受的合外力,关于实验操作需要进行的是__________
A.在未挂钩码时,将木板的右端垫高以平衡摩擦力
B.在悬挂钩码后,将木板的右端垫高以平衡摩擦力
C.调节板左端定滑轮的高度.使牵引小车的细绳与木板平行
D.所挂钩码的质量尽量小一些
(2)如图为某次实验得到的段纸带,计数点A、B、C、D、E问相邻点的时间间隔为0.1s.由图中可读出AE两点的距离为__________cm。根据纸带可求出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m/s2(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假如在实验中,木板保持水平,小车的质量M不变,改变钩码的质量m,重复进行多次实验。记下每次力传感器的示数F,计算出每次实验中小车的加速度a,将得到的a、F数据绘制成a-F图象,以下图象可能的是__________。

(1)为了保证力传感器的读数为小车所受的合外力,关于实验操作需要进行的是__________
A.在未挂钩码时,将木板的右端垫高以平衡摩擦力
B.在悬挂钩码后,将木板的右端垫高以平衡摩擦力
C.调节板左端定滑轮的高度.使牵引小车的细绳与木板平行
D.所挂钩码的质量尽量小一些
(2)如图为某次实验得到的段纸带,计数点A、B、C、D、E问相邻点的时间间隔为0.1s.由图中可读出AE两点的距离为__________cm。根据纸带可求出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m/s2(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假如在实验中,木板保持水平,小车的质量M不变,改变钩码的质量m,重复进行多次实验。记下每次力传感器的示数F,计算出每次实验中小车的加速度a,将得到的a、F数据绘制成a-F图象,以下图象可能的是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4道)
多选题:(5道)
填空题:(1道)
解答题:(4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