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5题)
1.
如图是对着竖直墙壁沿水平方向拋出的小球a、b、c的运动轨迹,三个小球抛出点与墙壁的水平距离均相同,且a和b从同一点拋出。不计空气阻力,则


A.a和b的飞行时间相同 |
B.b的飞行时间比c的短 |
C.a的初速度比b的小 |
D.b的初速度比c的小 |
2.
2018年12月8日2时23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嫦娥四号探测器,开启了月球探测的新旅程。嫦娥四号探测器经过地月转移、近月制动等一系列过程于2018年12月30日8时55分,顺利进入近月点高度约15km、远月点高度约100km的环月椭圆轨道。嫦娥四号在环月椭圆轨道上从远月点运动到近月点的过程中,速度、加速度大小的变化情况是
A.速度减小,加速度增大 | B.速度增大,加速度减小 |
C.速度增大,加速度增大 | D.速度减小,加速度减小 |
3.
物体在恒定合外力F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经时间t,发生的位移为x,关于F在t时刻的功率P,下列说法中正确是
A.F的大小一定时,P与t成正比 | B.F的大小一定时,P与x成正比 |
C.t一定时,P与F的大小成正比 | D.x一定时,P与F的大小成正比 |
4.
如图所示,真空中三个质量相等的小球A、B、C,带电量分另为QA = 6q,QB=3q,QC=8q。现用恰当大小的恒力F拉C,可使A、B、C沿光滑水平面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运动过程中 A、B、C保持相对静止,且A、B间距离与B、C间距离相等。不计电荷运动产生磁场的影响,小球可视为点电荷,则此过程中B、C之间的作用力大小为


A.![]() | B.![]() |
C.![]() | D.![]() |
5.
如图所示,直角三角形△ABC,两直角边的长度之比为AC:BC = 4:3。放在A、B两点的点电荷QA、QB,在C点产生的合电场强度方向与AB平行,则QA、QB分别在C点产生的电场强度的大小之比EA:EB等于


A.3:4 | B.4:3 |
C.9:16 | D.16:9 |
2.多选题- (共5题)
6.
一物体被吊车用钢索竖直向上提升过程的v-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物体在加速过程中被吊起的高度为10m |
B.0〜10 s内的平均速度大于30 s〜35 s内的平均速度 |
C.30s--35s内物体处于超重状态 |
D.前10s内钢索最容易发生断裂 |
7.
如图所示,小孩用轻绳拉放置在水平面上的箱子,第一次轻拉,没有拉动,第二次用更大的力拉,箱子还是没动,两次拉力方向相同,则第二次拉时


A.地面对箱子的支持力一定更大 |
B.地面对箱子的作用力一定更大 |
C.箱子所受摩擦力一定更大 |
D.地面对人的作用力一定更大 |
8.
某课外活动小组为探究能量转换关系,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质量为m的物块B静放在水平面上,劲度系数为k的轻质弹簧固定在B上,弹簧上端装有特制锁扣,当物体与其接触即被锁住。每次实验让物块A从弹簧正上方的恰当位置由静止释放,都使物块B刚好离开地面。整个过程无机械能损失。实验表明,物块A质量M不同,释放点距弹簧上端的高度H就不同。当物块A的质量为m时,释放点高度H=h。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块A下落过程中速度最大时,物块B对地面的压力最大 |
B.物块A下落到最低点时,物块B对地面的压力最大 |
C.当A的质量M=2m时,释放点高度![]() |
D.当A的质量M=2m时,释放点高度![]() |
9.
一列沿x轴传播的简谐横波,t=0时刻的波形如图中实线所示,t= 0.5s时刻的波形如图中虚线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简谐横波的波长为6 m |
B.介质质点的振动周期可能为3 s |
C.该简谐横波的波速可能为10 m/s |
D.该简谐横波一定沿x轴负方向传播 |
E.介质质点在一个周期内通过的路程为6 m |
10.
关于分子运动论、热现象和热学规律,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有( )
E. 晶体熔化时吸收热量,分子平均动能不变
A.随分子间的距离增大,分子间的斥力减小,分子间的引力增大 |
B.液体表面层分子间距离大于液体内部分子间距离,液体表面存在张力 |
C.气体对容器壁的压强,是由气体分子对容器壁的频繁碰撞造成的 |
D.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分子势能可能先增大后减小 |
3.解答题- (共4题)
11.
如图所示,质量m = 1 kg的小物块静止放置在固定水平台的最左端,质量2 kg的小车左端紧靠平台静置在光滑水平地面上,平台、小车的长度
均为0.6 m。现对小物块施加一水平向右的恒力F,使小物块开始运动,当小物块到达平台最右端时撤去恒力F,小物块刚好能够到达小车的右端。小物块大小不计,与平台间、小车间的动摩擦因数
均为0.5,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水平面足够长,求:

(1)小物块离开平台时速度的大小;
(2)水平恒力F对小物块冲量的大小。



(1)小物块离开平台时速度的大小;
(2)水平恒力F对小物块冲量的大小。
12.
如图所示,在竖直面内有一边长为
的正六边形区域,O为中心点,CD水平。将一质量为m的小球以一定的初动能从B点水平向右拋出,小球运动轨迹过D点。现在该竖直面内加一匀强电场,并让该小球带电,电荷量为+q,并以前述初动能沿各个方向从B点拋入六边形区域,小球将沿不同轨迹运动。已知某一方向拋入的小球过O点时动能为初动能的
,另一方向拋入的小球过C点时动能与初动能相等。重力加速度为g,电场区域足够大,求:

(1)小球的初动能;
(2)取电场中B点的电势为零,求O、C两点的电势;
(3)已知小球从某一特定方向从B点拋入六边形区域后,小球将会再次回到B,求该特定方向拋入的小球在六边形区域内运动的时间。



(1)小球的初动能;
(2)取电场中B点的电势为零,求O、C两点的电势;
(3)已知小球从某一特定方向从B点拋入六边形区域后,小球将会再次回到B,求该特定方向拋入的小球在六边形区域内运动的时间。
13.
如图所示,有一粗细均匀的T形玻璃管,上端、右端开口,下端封闭。玻璃管内用如图所示的水银柱在竖直管内封闭有长度
= 30cm的理想气体,竖直管内的水银柱长
= 24 cm,水平管内的水银柱足够长,右端用活塞封闭。已知外界大气压强
= 76 cmHg,保持环境温度恒为
= 300 K,现用外力缓慢向左推活塞,使下端气柱长变为
= 25 cm,求:
(i)使气柱长度从30 cm变为25 cm的过程中,活塞移动的距离为多大;
(ii)若活塞左移后保持固定,对玻璃管缓慢加热,使下端气柱长又变回
,求此时封闭气体的温度
。





(i)使气柱长度从30 cm变为25 cm的过程中,活塞移动的距离为多大;
(ii)若活塞左移后保持固定,对玻璃管缓慢加热,使下端气柱长又变回



14.
如图所示,一个截面为矩形的水池,池底有一垂直于池边的线形发光体,长度为L。当池中未装水时,一高为h的人站在距池边h的A点,只能看到发光体的一个端点。当将水池加满水时,人需移到距池边
的B点时,才只能看到发光体的一个端点。已知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为c,发光体的一端紧靠人站一方的池边,人站的位置与发光体在同一竖直面内,不计人眼到头顶的距离,求:

(i)水池中水的折射率;
(ii)当水池加满水时,站在B点的人看到的发光体端点发出的光传到人眼的时间。


(i)水池中水的折射率;
(ii)当水池加满水时,站在B点的人看到的发光体端点发出的光传到人眼的时间。
4.实验题- (共2题)
15.
某同学设计了只用一把刻度尺作为测量工具测量动摩擦因数
的实验,主要设计思路为:用同种材料制作的两个平直木板,一木板放在水平面上,另一木板放在斜面上,两木板间用短小光滑圆弧形曲面连接,如图所示;实验中让一小滑块从斜面上木板的某点P由静止释放,小滑块最终滑到水平上木板的某点Q停下来。短小光滑圆弧形曲面可使小滑块经过时,速度大小不变,方向由沿斜面方向变为沿水平方向。
若实验要求测量长度的次数最少,你认为应测量下列哪些物理量______(填选项前的字母序号),小滑块与木板间动摩擦因数μ的计算公式为_________(用你选取的物理量对应的符号表达)。


若实验要求测量长度的次数最少,你认为应测量下列哪些物理量______(填选项前的字母序号),小滑块与木板间动摩擦因数μ的计算公式为_________(用你选取的物理量对应的符号表达)。
A.P点距地面的高度H |
B.P点到斜面底端的水平距离L |
C.斜面底端到Q点的距离X |
D.P点到Q点的水平距离S |
16.
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测量某量程为3 V电压表的内阻,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实验器材如下:

(1)实验电路巳进行了部分连接,请按电路图在乙图中将其补充完整______。
(2)闭合开关S前,最好将滑动变阻器的滑动头P移到_____端(填“a”或“b”)。
(3)将电阻箱的电阻调到1000Ω,闭合开关S,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的示数为3V。保持电路的其它部分不变,只调节电阻箱的电阻,使电压表示数变为1V时,电阻箱示数为7680Ω,电压表的内阻为____。


A.待测电压表V(量程3 V,内阻约为几k![]() |
B.滑动变阻器(阻值范围0-10![]() |
C.电阻箱R1(阻值范围0-9999 ![]() |
D.直流电源,电动势6 V,内阻不计 |
E.开关一个,导线若干 |
(2)闭合开关S前,最好将滑动变阻器的滑动头P移到_____端(填“a”或“b”)。
(3)将电阻箱的电阻调到1000Ω,闭合开关S,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的示数为3V。保持电路的其它部分不变,只调节电阻箱的电阻,使电压表示数变为1V时,电阻箱示数为7680Ω,电压表的内阻为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5道)
多选题:(5道)
解答题:(4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