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2)以南岭地区喀斯特地貌或丹霞地貌为例,说明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体现。
(3)请结合材料分析“南岭美食自成一派”的地理原因。
材料一 “一样春风有两般,南枝盛开北枝寒”。1月10 ℃等温线和≥10 ℃的7 000 ℃积温等值线通过南岭南侧,也是雨雪的分界线(为降雪或雨夹雪能达到的最南界线)。
材料二 南岭地势不高,海拔仅千余米,西段的盆地多由石灰岩组成,形成喀斯特地貌;东段的盆地多由红色砂砾岩组成,经风化侵蚀后形成丹霞地貌,低谷隘口构成南北交通孔道。***主席曾用“五岭逶迤腾细浪”来形容南岭的地貌特征。
材料三 南岭美食自成一派,如“清炒蕨菜——蕨莱是最为普遍的野菜”;“石头猪肉——精干瘦小、脾气执拗的山猪”;“米味十足肠粉——本地的好水、靓米”;“紫苏爆炒螺——奇香紫苏叶去螺蛳腥味”等。
(2)以南岭地区喀斯特地貌或丹霞地貌为例,说明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体现。
(3)请结合材料分析“南岭美食自成一派”的地理原因。
2.
湿地包括各种咸水淡水沼泽地、湿草甸、湖泊、河流以及泛洪平原、河口三角洲、湖海滩涂、河边洼地或漫滩、湿草原等。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具有调蓄径流等多种基本生态效益。结合以下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东北地区沼泽地分布图。

材料二 三江平原沼泽率与垦殖率的变化图。

(1)简析东北地区大面积沼泽地的形成条件。
(2)运用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指出三江平原沼泽地发展趋势对该区自然环境的影响。
材料一 东北地区沼泽地分布图。

材料二 三江平原沼泽率与垦殖率的变化图。

(1)简析东北地区大面积沼泽地的形成条件。
(2)运用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指出三江平原沼泽地发展趋势对该区自然环境的影响。
2.选择题- (共1题)
3.单选题- (共5题)
4.
(2014.江苏高考)索科特拉岛曾经与非洲的索马里半岛相连,岛上有许多奇特的动植物,下图是索科特拉岛位置图。读图回答下题。

岛上许多植物有瓶状茎、多刺、硬叶等特点,反映了该岛的气候特征是( )

岛上许多植物有瓶状茎、多刺、硬叶等特点,反映了该岛的气候特征是( )
A.温暖湿润 | B.温和干燥 |
C.高温多雨 | D.高温干燥 |
5.
下图为某地地质地貌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小题2】图中岩石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

【小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处所示地貌在我国主要分布于西北地区 |
B.①②处所示地貌都是由流水侵蚀造成的 |
C.图示地貌景观在湿热的环境条件下发育更好 |
D.⑤处指示的岩层弯曲现象是内、外力共同作用形成的 |
A.页岩、砂岩、花岗岩、石灰岩 |
B.页岩、砂岩、石灰岩、花岗岩 |
C.石灰岩、砂岩、页岩、花岗岩 |
D.花岗岩、石灰岩、砂岩、页岩 |
6.
下图为“湖泊演变为陆地的过程示意图”。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湖泊演变为陆地的过程是
【小题2】湖泊演变为陆地过程中的主导因素是
【小题3】图示演变过程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小题1】湖泊演变为陆地的过程是
A.③④①② | B.①②③④ | C.②④①③ | D.③①④② |
A.气候 | B.地形 | C.水文 | D.生物 |
A.区域性 | B.整体性 | C.差异性 | D.开放性 |
7.

【小题1】观测结果显示,研究区不同植被类型的年NPP大小顺序为:常绿阔叶林>混交林>草地>农田植被>落叶阔叶林>湿地。由此推测,年NPP最大的地区是( )
【小题2】2001~2010年间,研究区年NPP呈显著波动状态。这种波动主要是因为( )
【小题3】研究结果表明,2001~2010年间洞庭湖平原年NPP呈显著增加趋势,主要原因是( )
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简称NPP)是指在单位面积、单位时间内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数量。图Ⅰ示意研究区范围,图Ⅱ示意研究区2001~2010年间年NPP的变化。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观测结果显示,研究区不同植被类型的年NPP大小顺序为:常绿阔叶林>混交林>草地>农田植被>落叶阔叶林>湿地。由此推测,年NPP最大的地区是( )
A.洞庭湖平原 | B.东南丘陵 | C.山东丘陵 | D.华北平原 |
A.植被类型的变化 | B.土壤肥力的变化 |
C.雾霾天数的变化 | D.水热状况的变化 |
A.种植结构和技术变化 | B.城市化进程加快 |
C.退耕还湖 | D.围湖造田 |
8.
曾经的西双版纳,橡胶林在低于海拔800 m的低山、丘陵地带随处可见。下图为当时因植被破坏而引起的恶性循环示意图。现今的西双版纳采用上层乔木树种,下面种植茶树、咖啡等喜光的灌木植物,底层种植药材、草果等喜阴的地被植物,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图示时期植被破坏导致水土流失加剧,体现了( )
【小题2】现今的西双版纳农业生产类型属于( )

【小题1】图示时期植被破坏导致水土流失加剧,体现了( )
A.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 |
B.自然地理环境各个要素的发展演化是统一的 |
C.某一地理要素的变化导致整个地理环境状态的改变 |
D.每个地理要素的演化都是自然地理环境演化的一个方面 |
A.雨林生态农业 | B.热带种植园农业 |
C.基塘农业 | D.河谷农业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1道)
单选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