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榆树一中2018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地理试卷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245962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7/12/20

1.综合题(共2题)

1.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中所示的岛屿位于西南太平洋上,属热带雨林气候,常受飓风袭击。该岛种植业主要分布在沿海平原。

材料二 甲地气候资料统计表   

(1)该岛屿地形以_________为主,地势特征为_____________;河流落差______;岛屿南侧河流的流量比北侧河流的流量________(大、小),地带性植被为______________
(2)结合材料,评价甲地发展种植业的自然条件。
2.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韩国及周边简图

材料二 韩国泡菜是朝鲜半岛一种以蔬菜(大白菜)为主要原料的发酵食品。
2009年韩国白菜产量为25万吨,2009年冬季,韩国大雪不断,使2010年产量仅为15万吨,每年消费泡菜需145万吨原料,由于自产冬白菜收成锐减,2010年春季大白菜价格大幅上涨,从而引发“泡菜危机”。2009年底韩国大白菜主产区的大片土地被征用。我国大白菜主产地在东北、山东、河北等地,年总产量约1亿吨,我国大白菜自给有余,可出口到韩国、日本等地。
(1)第17届亚洲运动会开幕式于2014年9月19日,当地18时(东九区区时)在韩国
仁川举行,此时纽约(西五区)的区时为2014年9月__________时。开幕式当日,北京、首尔、平壤三地,白昼最长的是_______,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的是 。北京的气温年较差比首尔_______,朝鲜半岛的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
(2)据材料二,分析2010年韩国发生“泡菜危机”的原因。
(3)为了避免“泡菜危机”,韩国选择在中国建泡菜加工厂的原因。

2.单选题(共14题)

3.
2016年国务院1号文件强调支持粮食生产优势区建设。读我国水稻优势区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我国水稻优势区的共同优势区位条件是
A.雨热同期B.地形平坦C.土壤肥沃D.劳动力丰富
【小题2】东北逐步成为我国稻米优势区,其主要原因是
A.土壤条件改善B.机械化水平提高C.农业技术革新D.种植面积不断扩大
4.
读某山地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该山可能位于(  )
A.亚洲中部B.非洲中部
C.南美洲西部D.欧洲南部
【小题2】影响该山地基带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
A.纬度B.海陆位置
C.洋流D.地形
5.
读巴蜀某古镇布局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上图中可见右图景观的地点是
A.①B.②C.③D.④
【小题2】影响该古镇的主要自然灾害是
A.台风B.泥石流C.滑坡D.寒潮
6.

   下图为2018年9月24日北京、上海、西宁、深圳四地“24小时城市气温对比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选项中,四地依次对应图中曲线,排列正确的是(   )
A. ①②③④ B. ②④①③ C. ③②④① D. ③④②①
【小题2】当日四地正午日影最短的是(   )
A. 北京     B. 上海 C. 西宁 D. 深圳
7.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署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二十四节气大约15天一节气,用于指导农业耕种。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世界遗产再添“中国符号”。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我国下列法定假日中与“二十四节气”紧密相关的是
A.春节B.清明节C.端午节D.中秋节
【小题2】下图为世界某局部区域,图中的洋流性质和流向分别是
A.寒流,从北向南流B.暖流,从北向南流
C.寒流,从南向北流D.暖流,从南向北流
8.
风多雨少,日照充足,蒸发旺盛是海盐生产的有利天气条件。下图是某地1961-1990年间相关统计资料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据图分析,该地沿海地区生产海盐的最佳时期是
A.3—5月B.6—8月C.9—11月D.12—次年2月
【小题2】该地的气候类型是
A.温带大陆性气候B.温带季风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D.地中海气候
9.
会泽大地缝(见下图)地处云贵高原腹地的一条断裂带上,属喀斯特地貌区。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对该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A.山崖壁立千仞,险峻万端B.崖壁瀑布,飞流直下
C.区内石芽、石柱、溶洞众多D.水流缓慢,河漫滩广布
【小题2】大地缝的形成原因有
①地壳运动 ②变质作用 ③流水侵蚀 ④海浪侵蚀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10.
根据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数据显示,“我国农业从业人员年龄构成”状况如下表所示。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从表格中可以看出
A.西部地区农业从业人员中,31-40岁比重最大
B.20岁以下农业从业人员比重,中部地区最大
C.41-50岁的农业从业人数,东部地区最多
D.40岁以上农业从业人员比重,东部地区最大
【小题2】我国东部地区40岁以上农业从业人员比重偏高的主要原因是
A.机械化水平低B.农业劳动强度大
C.二、三产业吸纳中青年人口多D.计划生育政策影响
11.
中华大地,特色小镇建设风起云涌。“特色”是小镇的核心元素,市场化运作机制是小镇持续良性运行的保障。读浙江某特色小镇发展网络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特色小镇”的形成和发展的主导因素是
A.资金B.政策
C.交通D.市场
【小题2】图中小镇的经济发展核心区有众多企业集聚,是因为
A.可就近获取原料B.能降低运费
C.共用基础设施D.能吸引科技人才
12.
“嘀嘀出行”是涵盖出租车、专车、快车、顺风车、代驾及大巴等多项业务在内的一站式出行平台。下图为“嘀嘀打车”行车线路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嘀嘀出行”中所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GISB.RSC.GPSD.GIS.GPS
【小题2】“嘀嘀出行”带来的影响有
A.市民出行更加方便B.节省资源、减轻城市各类污染
C.可替代城市公共交通D.解决了城市交通拥堵问题
13.
“第六产业”就是通过鼓励农户搞好多种经营,以促进农村发展,即不仅种养结合,而且对农产品进行加工与销售,对农业生产环境进行开发与利用。第一、二、三产业相加(1+2+3)或相乘(1×2×3),正好都等于6,故名“第六产业”。天津欢喜庄以水稻种植业为引领,逐步形成了稻鱼共生、稻米加工、生态旅游为一体的综合经营模式,成了北方“第六产业”的典型,其生产的“八门城”牌生态稻米因品质优良成为高铁专用米。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符合欢喜庄产业变化特点的说法是
A.劳动力投入减少B.能源消耗减少C.农药用量减少D.稻田面积扩大
【小题2】欢喜庄“第六产业”发展的基础是
A.水稻种植B.稻田养殖C.稻米加工D.旅游服务
【小题3】下列部门能够成为“第六产业”组成部分的是
A.化肥生产B.农具生产C.宾馆、饭店D.文化教育
14.

   下图地处我国新疆某地,L湖原为淡水湖,近年来已演变成微咸水湖。现在该湖西部沿岸芦苇广布,东部沿岸几乎没有。

读图回答下列各小题。

【小题1】湖泊周围浅滩,面积较小的是(    )
A.东岸和南岸B.南岸和西岸C.西岸和北岸D.北岸和东岸
【小题2】影响湖泊东、西两岸芦苇分布差异的最小因素是
A.湖水盐度B.沿岸坡度
C.土壤肥力D.主导风向
15.
“西气东输三线”工程主供气源来自中亚三国。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小题1】“西气东输三线”的干线沿线自西向东依次经过我国的
A. 地势第一、二、三级阶梯 B. 阴山、秦岭、南岭地形区
C. 寒带、温带、热带气候区 D. 黄河、长江、珠江流域
【小题2】该工程建设产生的显著影响是
A. 加快新疆资源开采,促进其经济发展
B. 诱发沿线地区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C. 缓解沪、浙、珠三角等地区能源短缺
D. 深化中国与中亚国家的合作,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16.
目前,广东大力推进珠三角地区一体化进程,打造的广佛肇、深莞惠、珠中江三大经济圈(下图)成效初步显现,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推进珠三角一体化的主要意义是
A.扩大城市规模B.缓解交通压力
C.促进人口流动D.优化资源配置
【小题2】珠三角地区要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三大经济圈应
A.齐步并进,推进主导产业同化B.统一规划,实现产业错位发展
C.控制人口,建立人口准入制度D.立足能源,大力发展火电工业
【小题3】“白灾”是草原被深度超过15cm的积雪覆盖,使放牧无法进行的一种自然灾害。下列最易出现“白灾”的地区是
A.吐鲁番盆地B.内蒙古高原C.三江平原D.汾渭谷地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1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