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8题)
1.
图a是河西走廊东部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图b是该区域冬季平均降雪量空间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a b
【小题1】下列两个气象站高差最大的是
【小题2】冬季,图示区域
【小题3】影响该区域降雪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 b
【小题1】下列两个气象站高差最大的是
A.①和② | B.②和③ | C.③和④ | D.④和⑤ |
A.海拔越高降雪越多 | B.海拔越低降雪越多 |
C.①气象站东侧的山坡比西侧降雪多 | D.⑤气象站东侧的山坡比西侧降雪多 |
A.纬度位置 | B.海陆位置 | C.大气环流 | D.地形 |
2.
下图为我国某地局部降雨(雪)分布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导致图中雨雪分界线在甲、乙两处发生弯曲的主要因素是( )
【小题2】下列对甲、乙两地天气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甲地中雨,乙地中雪
②甲地小雪,乙地小雨
③甲、乙两地风向均为偏北风,乙地风力较强
④甲、乙两地风向均为偏南风,甲地风力较强

【小题1】导致图中雨雪分界线在甲、乙两处发生弯曲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 | B.大气环流 | C.地形 | D.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
①甲地中雨,乙地中雪
②甲地小雪,乙地小雨
③甲、乙两地风向均为偏北风,乙地风力较强
④甲、乙两地风向均为偏南风,甲地风力较强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④ | D.③④ |
3.
读四届奥运会举办城市的位置和气候资料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有关四城市相对位置的判定,正确的是
【小题2】下列对四城市气候的分析与比较,正确的是

【小题1】下列有关四城市相对位置的判定,正确的是
A.①城市在②城市的西南 | B.①城市在④城市的西北 |
C.②城市在④城市的西北 | D.③城市在④城市的西北 |
A.③城市年降水量最大 |
B.与④城市相比,①城市夏季降水较少 |
C.四城市气候的形成均受气压带、风带的影响 |
D.四城市气候均呈现出较强的海洋性 |
4.
【小题1】从图中三条曲线变化可知
【小题2】该季节最有可能出现的天气现象是
下图是我国某地一天内的气温、地面的长波辐射能量和入射到地面的太阳能量变化图。此日过后,该地昼渐短。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从图中三条曲线变化可知
A.一天内太阳高度最大时地面的长波辐射能量最大 |
B.太阳辐射是大气热量的直接来源 |
C.一天内太阳高度最大时气温最高 |
D.气温日变化与地面的长波辐射能量日变化直接相关 |
A.我国东部受寒潮侵袭 | B.华北地区秋高气爽 |
C.江淮地区梅雨 | D.长江中下游地区伏旱 |
5.
下图中a、b、c、d四点间存在热力环流,根据四点气压数值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为冬季,则c处是陆地,d处是海洋 |
B.若为城郊环流,则c处是城市,d处是郊区 |
C.若为夜晚,则c处是山谷,d处是山脊 |
D.若为白天,则c处是陆地,d处是海洋 |
6.
【小题1】图中初霜、终霜出现时间差异很大,造成这种差异的根本因素是( )
【小题2】为了探究霜冻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小组成员在得到有霜冻的天气预报后给棉花试验田浇湿与喷水。与不浇湿喷水的麦田相比( )
霜是近地面空气中的水汽达到饱和,并且地面温度低于0℃,在物体上直接凝华而成的白色 冰晶。每年秋季第一次出现的霜叫初霜,翌年春季最后一次出现的霜叫终霜,霜冻对农作物的影响较大。右图是邯郸某地理学习小组通过长期收听天气预报绘制的我国东部地区的平均初霜、终霜日期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初霜、终霜出现时间差异很大,造成这种差异的根本因素是( )
A.作物品种 | B.纬度位置 | C.海陆位置 | D.地形因素 |
A.花期不变 | B.霜冻发生几率增加 |
C.霜冻发生几率减少 | D.花期滞后 |
7.
图乙是图甲中比拉姆的气温、降水量统计资料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比拉姆每年有两个相对多雨期和两个相对少雨期,其影响因素是( )
【小题2】由比拉姆向北,随着纬度的升高,多雨期与少雨期的变化是( )

【小题1】比拉姆每年有两个相对多雨期和两个相对少雨期,其影响因素是( )
A.太阳直射点移动 | B.洋流 | C.地势 | D.人类活动 |
A.两个多雨期的时间间隔变长 | B.过渡成一个多雨期和一个少雨期 |
C.过渡成一个多雨期和两个少雨期 | D.两个少雨期时间间隔变长 |
8.

【小题2】贝加尔湖周围地区冬季平均气温为-38℃,而冰层下的水温与夏季接近,其原因是( )
【小题3】“高跷树”根部裸露是因为该地( )
贝加尔湖是世界上最深和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湖水清澈透明,湖面常会出现4米以上的风浪,每年都有几个月被厚厚的冰层覆盖,春天一到,湖面开始缓慢的融冰过程。在贝加尔湖佩夏纳亚湾距离湖面100~200米的沙滩上生长着一些神奇的松树,这些松树有2~3米高的根部裸露在地上,成年人可以自由的从根下穿行,当地人称之为“高跷树”,下图为某年5月贝加尔湖遥感图像,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贝加尔湖北部和西南端湖冰消融时间比中南部晚,其原因是( )
A.北部和西南端周边地势高 | B.北部和西南端受冷高压影响时间长 |
C.北部湖面狭窄,西南端湖面风速小 | D.北部纬度高,西南端湖水较浅 |
A.冬季阳光透过冰层,形成“温室效应” |
B.夏季冰雪融水注入,降低湖水温度 |
C.湖底地壳活跃,释放大量热能 |
D.纬度高终年寒冷,湖水温度变化小 |
A.降水丰富,便于树木吸收水分 | B.风浪巨大,导致根部土壤侵蚀 |
C.冻土深厚,根部不易深入土壤 | D.积雪掩盖,利于树木安全越冬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