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漯河市高级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期中)地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245514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7/11/14

1.综合题(共1题)

1.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为研究气候变化对云杉生产力的影响,需要对不同环境中的云杉生长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采样分析。图中天山北坡的甲乙丙三地是某科研人员选取的部分采样点,调查显示自西向东,云杉分布的海拔由低到高。

(1)分析甲、乙、丙三地的云杉针叶林分布高度差异的原因。
(2)调查结果显示,近年来气候变暖使云杉的生产力有所提高,请分析原因。
(3)野外调查时,为能反映云杉生产力与自然环境要素关系的真实性,需要对采样地点进行挑选。请你设计一个比较恰当的采样点挑选标准。

2.单选题(共16题)

2.
露点温度指空气在水汽含量和气压都不改变的条件下,冷却到饱和时的温度。当汽车挡风玻璃温度下降至低于车厢中空气露点温度,或车厢中空气中温度增加时,挡风玻璃上就会形成雾或霜。当挡风玻璃温度与车厢露点温度之差小于等于1.5℃时,属于高危除雾区,智能除雾系统自动打开,从而使汽车行驶安全又节能。下图是某汽车启动后,车辆运行时间内实验测得车厢探点露点温度与挡风玻璃温度关系图(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造成实验测值波动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车厢探点温湿度B.车厢乘员温湿度
C.挡风玻璃探点温度D.车厢外部温湿度
【小题2】该车运行后自动除雾系统工作的时间是
A.1分钟B.2分钟C.4分钟D.9分钟
【小题3】下列环境中,汽车智能除雾系统将自动关闭的是
A.盛夏驶进华北平原B.春季驶进林海雪原
C.秋季驶进高山峡谷D.夏季行驶图中突降暴雨
3.
下图为三个海区洋流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图示洋流中(  )
A.①为暖流B.②为寒流
C.③位于北半球D.④位于南半球
【小题2】图示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是(  )
A.①洋流北部有大渔场B.②洋流有降温减湿作用
C.③洋流加大同纬度不同海区温差D.④洋流加大沿岸地区降水量
4.
下图中①是“某区域平面图”,②和③是“该区域地形剖面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示区域的地形是
A.山脊B.山谷C.鞍部D.陡崖
【小题2】图中四条小路,坡度较小的是
A.甲、乙B.乙、丙C.丙、丁D.丁、甲
【小题3】图示区域内唯一的河流流速变化特点表现为
A.慢→快B.快→慢
C.慢→快→慢D.快→慢→快
5.
塞罕坝机械林场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北部(中心位置:42°22′N.116°53′ E),海拔1010~1940米。55年来,林场建设者们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造林86万亩,创造了一个生态文明建设的奇迹。图b为塞罕坝机械林场局部卫星地图(图中河谷地带林木稀少);图a为图b中一处风电铁塔的放大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该林场人工种植的树种主要是
A.常绿阔叶林B.落叶阔叶林C.针叶林D.常绿硬叶林
【小题2】该林场河谷地带林木稀少的原因可能是
A.地下水位高,盐碱化严重B.日照时间短,热量不足
C.地形不利于机械化造林D.河谷以水田为主
【小题3】图a中的地理事物和现象,推断正确的是
A.拍摄卫星位于风电铁塔东南上空B.拍摄于当地的上午
C.风电铁塔位于图中地势最高处D.道路沿等高线分布
6.
下图为某时北冰洋附近海域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虚线为晨昏线。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据图判断该地区正处在
A.1月B.4月C.7月D.10月
【小题2】关于图中①、②两地的描述,正确的是
A.①地正处于午夜前后B.②地正处于极夜
C.①地此时吹东南风D.②地此时吹西南风
7.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年降水量分布图(单位:毫米)。在该区域南部地区生活的富拉尼人,以游牧业为主。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影响该区域年降水量的主导因素是(  )
A. 纬度高低 B. 地形起伏 C. 距海远近 D. 大气环流
【小题2】富拉尼人迁徙的时间最有可能是(  )
A. 10月南迁,4月北迁 B. 10月北迁,4月南迁
C. 10月东迁,4月西迁 D. 10月西迁,4月东迁
8.

   气温垂直递减率反映大气随高度上升过程中气温的变化情况,一般在对流层内,气温垂直递减率约0.6 ℃/100 m。研究表明,空气湿度和山谷风共同影响喜马拉雅山脉中段北坡地区气温垂直递减率。下图示意喜马拉雅山北坡4001~4300 m(简称北坡低海拔区)和4301~5750 m(简称北坡高海拔区)两段高程内的气温垂直递减率的变化。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大部分时间内,北坡高海拔区的气温垂直递减率低于低海拔区且年内变化较小,主要原因是高海拔区(  )
A.降水较多
B.植被覆盖率高,空气湿度大
C.离冰川更近,相对湿度更大
D.气温低,空气湿度小
【小题2】山谷风对喜马拉雅山脉中段北坡地区气温垂直递减率的影响是(  )
A.山风—降低、谷风—增大
B.山风—增大、谷风—降低
C.山风—增大、谷风—增大
D.山风—降低、谷风—降低
9.

   读世界某地区气候资料图(平均每月降水量=年平均降水量÷12,月降水距平=该月多年平均降水量-平均每月降水量,月平均气温累计=本月平均气温+上月平均气温累计),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该地区月平均最多降水量和月平均最低气温出现的月份分别是(  )
A.86 mm 1月
B.86 mm 7月
C.60 mm 12月
D.60 mm 5月
【小题2】导致该地区夏季降水距平特点的原因是(  )
A.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B.受盛行西风影响
C.受暖流影响
D.受东南季风影响
10.
下图是从南极附近上空观察到的地球局部洋流示意图,图中箭头代表洋流流向。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我国去南极的考察船,通常都要驶过咆哮的西风带,该带强大的西风漂流,常使船员感非常不舒服,该带在图中的位置是
A.①地附近B.②地附近
C.③地附近D.④地附近
【小题2】洋流②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表现在
A.会形成世界性的大渔场B.沿岸地区可形成热带雨林气候
C.沿岸地区出现降温减湿D.自南向北行驶的船只航速增加
11.
下图示意长江口部分沙岛群演变过程。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1880~1945年,①②③④四处侵蚀速率大于堆积速率的是(  )
A.①处B.②处C.③处D.④处
【小题2】据河口沙岛群的空间演变趋势推测,长江河口地区一百多年来(  )
A.河口不断拓宽,河道不断变深
B.海水侵蚀作用大于河流堆积作用
C.北航道航行条件始终好于南航道
D.海平面上升速率小于泥沙沉积速率
12.
陆地冰川的变化与海平面升降存在一定的关联性,下面图甲为欧洲东部三次不同冰期时冰川界线的分布位置,图乙为相应时期内我国南部沿海某地的海岸线位置示意图。
 
同一时期在海洋中形成的岩石,水平方向上由浅海到深海依次是砂岩、页岩、石灰岩。若图乙中海岸线a、b、c发生的时间是按从早到晚依次出现的,则Q处的地质剖面图是
A.AB.BC.CD.D
13.
下图是我国某省部分地区水系分布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网中虚线范围内的地貌是
A.风蚀谷B.冰蚀谷C.张裂谷D.断层谷
【小题2】下列关于图示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河流众多,内河航运便利B.暖流流经,渔业资源丰富
C.海岸平直,建港条件优越D.地处低纬,利于海盐晒制
14.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示区域从沿海向内陆,陆地自然带依次为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给该区域带来降水的主导风是   (  )
A.西北风B.西南风C.东北风D.东南风
【小题2】R河段   (  )
A.流量季节变化大B.春汛明显
C.河流堆积作用强D.河谷横剖面呈槽型
15.
陆地冰川的变化与海平面升降存在一定的关联性,图甲为欧洲三次不同冰期时冰川界线的分布位置,图乙为相应时期内我国南部沿海某地的海岸线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在甲图所示的三次冰期界线中,与乙图所示的海岸线a、b、c依次对应的是
A.①②③B.③①②C.③②①D.①③②
【小题2】乙图中的Q处在不同时期海岸线几乎没有任何变化,最可能的原因是该处
A.抗海浪侵蚀能力很强B.为海拔较高的陡崖处
C.位于泥沙淤积严重的河流入海口D.内外力作用处于平衡状态
16.
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通过多年冻土区约552km,对多年冻土区路基的防护成为青藏铁路建设施工的重点,片石通风路基是冻土区常用的路基防护措施。(注:片石通风路基是一种控制热量传输过程的工程措施,它通过改变路基的表面形状和热传输机理来调整路基的温度状态,达到保护多年冻土的目的。)下图示意青藏铁路片石通风路基横断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片石通风路基散热效果最显著的季节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小题2】专家建议青藏铁路东西走向路段路基两侧增加片石护坡层,且南坡厚度要大于北坡,其目的是
A.进一步降低路基的温度B.保持路基两侧降温一致
C.降低南坡风力侵蚀强度D.增加北坡路基散热效率
17.
2009年4月14日晚,渤海沿岸发生了一次较强风暴潮。这次风暴潮是由低压系统、向岸风共同引起的,海水涌向陆地,给沿岸地区造成较大损失。读图,回答题。

【小题1】据图所示气压分布状况判断,当时受风暴潮影响最严重的地区是
A.甲B.乙C.丙D.丁
【小题2】在渤海沿岸,能有效抵御风暴潮的措施是
A.完善预警系统B.围海造田
C.修筑沿海堤坝D.建防护林

3.选择题(共4题)

18.完形填空

    Having been walking in the snow for 2 hours, Little Buddy was really tired and frustrated. The way home seemed1each step a struggle. For fall every little distance that Buddy gained, he seemed to fall back even further, pushed by the rising wind and his own2 When Buddy had to go uphill, he looked with3at the long distance remaining and thought he wasn't going to make it. His legs had been pushing through almost-waist-high4for hours, and all he wanted to do was to 5down, to end this terrible journey and close his eyes.

    Suddenly, there was someone6him. A large man was looking down at Buddy, smiling at him7 Buddy, should have heard the sound of the man's boots crunching(使……发出嘎吱嘎吱声)the snow8he'd walked up from behind. But, there hadn't been a9.

    Buddy stared at the10.Who was he? There was a scarf hiding most of his face, but11Buddy felt no fear of him. The man said nothing. He simply picked Buddy up, lifted him over his12set Buddy on his shoulders and began to13.

    Buddy told the man where he14.As they approached the house, the stranger 15and looked Buddy in the eye. Buddy16and the man silently lowered his head and helped Buddy17off his shoulders. Buddy was so happy that he immediately knocked at the door. When Buddy18the man and wanted to thank him, he had already19Buddy could only see20in the snow and a dim(模糊的)view of his back.

19.

关于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20.

关于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21.

关于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单选题:(16道)

    选择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