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地理重难点专题突破练习卷:农业生产活动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244428

试卷类型:专题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9/2/17

1.综合题(共7题)

1.
下图阴影区为全球主要优质酿酒葡萄产区。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除中国外,优质酿酒葡萄种植区的空间分布规律及主要的气候特点。
(2)与A地区相比,B地区出产的葡萄糖分含量更高,试从气候方面解释说明。
(3)有人建议在B地区进一步扩大葡萄及番茄、红辣椒的种植面积,扩大其生产规模,形成“红色产业”优势,对此,你持赞成还是反对态度,并说明理由。
2.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云南蒙自市是我国主要的葡萄种植基地之一。近年来该市种植的早熟葡萄品种笫一茬在每年5、6月份上市,而通过盖棚、摘心、促花等措施改变了露天葡萄一年一收的现状,实现了第二苯上市,上市时间在 11月份到次年1月份。第二茬葡萄产量比第一茬略低,但甜度较高,经济效益是笫一茬的3倍左右。进11月份,该地的葡萄主要依托电商平台销售,快递企业采用真空充气袋包装后运往全国各地。下图示意蒙自市所在位置。


(1)说明蒙自市能够实现葡萄一年双收的原因。
(2)从气候条件说明蒙自市第二茬葡萄甜度高的原因。
(3)蒙自市第二茬葡萄依托电商平台销往兰州,试解释葡萄到达兰州后仍然保持新鲜的原因。
(4)蒙自市农民种植葡萄单位面积年收入比华北产区髙,试简述理由。
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以“中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和“中国名牌产品”著称的黑龙江五常大米,凭借独特品质赢得了全国消费者的青睐。然而,近几年,五常大米,“天价”“掺假”等市场乱象频遭曝光。调查发现,五常市五常大米年产量最多为105万吨,但业内人士估算,全国市场上标售的“五常大米”至少有1000万吨。这意味着,市场上90%的五常大米都是假冒的。此外,所谓的五常“调和米”催生了“拼缝”行业。不少五常市的“能人”从外地收稻,转手卖给加工企业,利润十分可观。

材料二 下图为东北地区地形分布图。


(1)据图描述东北地区的地形分布特点。
(2)据图结合所学,推断东北人口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其成因。
(3)试分析五常大米品质优良的原因。
(4)有人提出通过扩大五常大米的种植规模可以减少市场造假行为。你认为扩大五常大米种植规模是否可行,并阐述理由。
(5)如果你是当地领导人,为了规避五常大米的造假行为,应该采取哪些有效措施?
4.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马铃薯是全球第四大重要的粮食作物,产量高、营养丰富、味道佳,深受大众喜爱。马铃薯原产于南美洲,性喜冷凉,对土壤的适应性强。18世纪末,马铃薯在爱尔兰被广泛种植。19世纪时,马铃薯已经成为爱尔兰人的主食。谷物在当时的爱尔兰被称为“高档”农产品。1845~1846年马铃薯晚疫病几乎蔓延了爱尔兰的所有郡,马铃薯几乎绝收,导致发生严重的饥荒,几十万人饿死,超过150万爱尔兰人移民到北美和澳大利亚。下图为“爱尔兰位置示意图”。

(1)分析马铃薯在爱尔兰被广泛种植的原因。
(2)简述19世纪时谷物在爱尔兰被称为“高档”农产品的社会经济原因。
(3)说明爱尔兰大饥荒对现代国家农业生产的启示。
5.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棉花喜热、好光、耐旱、怕涝,生长期需要大量水分,吐絮期要求天气晴朗干燥,适宜于疏松深厚土壤。近些年中国60%的棉花产自新疆,每年有大批内地农民入疆采棉。受自然环境影响,新疆的棉花单产高于内地70%以上,棉花品质也明显高于内地。2014 年,国家取消了棉花收储政策,价格由市场根据棉花质量和供需关系决定,在新疆进行棉花直补政策试点。2015年7月持续近一个月的高温,造成了和田、喀什、阿克苏等地区棉花顶桃脱落,降低了产量和品质。


(1)分析西北内陆棉区比长江流域棉区优越的自然条件。
(2)说明2015年新疆棉花总产量下降的原因。
(3)针对新疆棉花“丰产不丰收”现状,提出建议。
6.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冬枣果实含有较多的维生素A、维生素E、钾、钠、铁、铜等多种微量元素,营养价值为百果之冠,有“百果王”之称。冬枣鲜食可口、皮脆、肉质细嫩,品质极佳,是北方落叶果树中的高档鲜食品种。冬枣适应性强,耐干旱瘠薄,对肥水要求不严格。

(1)简述近年来冬枣的国内外市场不断扩大的主要原因。
(2)分析P地成为优质冬枣分布区的主要自然条件。
(3)你认为在黄河三角洲地区大面积推广冬枣种植是否可行?说明理由。
7.
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中国水稻分布图。


材料二 A地为宁夏平原,自古享有“塞上江南”、“西北明珠”的美称,而今依旧是中国西北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特色农业基地。小麦、水稻高产稳产,枸杞、瓜果品质优良。

(1)根据材料一,描述中国水稻分布特点。
(2)评价宁夏平原种植水稻的自然区位条件。

2.单选题(共13题)

8.

   农作物播种面积指实际播种或移植有农作物的面积。下表示意我国两省区某年四种农作物的播种面积(单位:万公顷)。

作物

小麦

甘蔗

水稻

甜菜

A省区

53

0

145

18

B省区

8

60

249

0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A、B两省区最可能是(  ) 
A.吉林、安徽
B.黑龙江、广西
C.安徽、福建
D.青海、河南
【小题2】制约A省区农业生产的最主要因素是(  )
A.地形崎岖B.灌溉水源不足
C.热量不足D.土质黏重
【小题3】B省区发展农业生产最具优势的自然条件是(  )
A.热量丰富B.光照充足
C.地形平坦D.土壤肥沃
9.
淖毛湖镇位于新疆哈密地区东北部,地处阿尔泰山脉和天山山脉之间,具有冬季寒冷,春季多大风,夏季酷热,全年干旱少雨的气候特征。该地哈密瓜推迟到5月份种植。是全疆最大的优质晚熟哈密瓜生产基地。下图示意淖毛湖镇周边地形。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与哈密比,淖毛湖大风天气频次更多、强度更大的主要原因是(  )
A.植被覆盖率低B.受峡谷地形影响
C.气温变化更大D.距冬季风源地近
【小题2】造成淖毛湖哈密瓜种植时间推迟的主要原因是(  )
A.春季地温不足,成活率低
B.春季气温回升慢,热量不足
C.冬春风力太强,不利于栽培
D.冬春冰雪融化少,水源不足
【小题3】淖毛湖成为优质晚熟哈密瓜生产基地的主要优势是(  )
A.夏季蒸发大,昼夜温差大
B.冬季寒冷,病虫害少
C.冰川融水多,地下水充足
D.晴天较多,光照丰富
10.

   “中国农业公园”是利用农村广阔的田野,以绿色村庄为基础,融入低碳环保循环可持续的发展理念,将农作物种植与农耕文化相结合的一种生态休闲和乡土文化旅游模式。那大“中国农业公园”位于海南省儋州市那大镇(19°31′N,109°34′E),平均海拔1 687米,是海南省首个“中国农业公园”创建项目,其核心区总面积约0.92万公顷,有83个自然村,总人口约2.75万人。下图示意儋州市那大“中国农业公园”局部景观。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那大镇创建“中国农业公园”的基础条件有(  )
①美丽的乡村风景 ②完善的旅游服务设施  
③浓郁的农耕文化 ④完备的农产品加工体系
A.①③B.①④
C.②③D.②④
【小题2】那大“中国农业公园”适宜布局的园区有(  )
A.小麦种植园B.苹果采摘园
C.傣族风情园D.古村文化园
【小题3】创建那大“中国农业公园”可以推动当地农民(  )
A.就地创业,增加收入B.扩大种植规模,增加粮食的产量
C.积极外迁,改善生活D.传承传统文化,提高城市化水平
11.
新西兰位于南太平洋上,主要由南、北二岛组成,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农业经济发达,鹿茸、羊肉、奶制品、粗羊毛出口居世界前列。据此并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新西兰粮食以小麦为主。其小麦生产所属农业地域类型是(  )
A.季风水田农业B.传统谷物农业
C.现代商品谷物农业D.乳畜业
【小题2】新西兰乳畜业发达。新西兰乳畜业发展区位与欧洲西部具有明显差异的是(  )
A.气候条件更为优越,更有利于多汁牧草生长
B.地势平坦广阔,草场更广阔
C.交通条件更为优越,有利于产品运输
D.本地市场相对狭小,对外依赖更强
12.

   豫南地区,当地传统的耕作习惯为春夏种一季稻,秋冬种油菜、小麦或紫云英草。不过,现在很多人一年只种一季稻,所以这个季节里原本油菜花开、小麦泛绿的田园风光,被片片“白地”所取代。根据跟踪观察,豫南的麦季撂荒正从早期的局限在312国道以南地区,逐渐越过淮河,由丘陵向平原蔓延。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豫南部分地区两熟田变为一熟田的原因主要是(  )
A.全球气候变暖B.种植业收益低
C.城镇建设占地D.市场趋于萎缩
【小题2】影响豫南麦季撂荒蔓延方向的主要因素是(  )
A.交通B.市场C.地形D.气候
【小题3】当地一些农业部门解释“白地”出现对农业生产具有一定好处,主要体现在(  )
A.增加生物多样性B.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C.恢复土地肥力D.提高机械化水平
13.

   “鱼菜共生”是一种新型的复合耕作体系,它把水产养殖和水耕栽培这两种原本完全不同的农耕技术,通过巧妙的生态设计,达到科学的协同共生,从而实现养鱼不换水而无水质忧患,种菜不施肥而能正常生长的生态共生效应。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地区最适合发展“鱼菜共生”模式的是(    )
A.黄土高原B.长江三角洲
C.湟水谷地D.河西走廊
【小题2】“鱼菜共生”模式的优势有(    )
①解决鱼塘水体富营养化问题 
②蔬菜可从鱼塘中汲取养分 
③鱼类主要以蔬菜的根系为食 
④丰富农产品供应,增加农民收入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小题3】该农业模式分布的决定性因素是( )
A.市场B.地形C.水源D.技术
14.

   猕猴桃原产于我国,新西兰引入栽培,将改良后的品种称“奇异果”。奇异果生长怕旱、怕风,宜裁植于湿润、疏松、深厚的土壤。新西兰的奇异果高度集中分布在北岛普伦蒂湾沿岸地区,鲜果主要出口到欧洲、日本等地。

读新西兰北岛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不利于新西兰普伦蒂湾沿岸栽植奇异果的条件是(   )
A.中纬地区,夏季高温多雨
B.沿岸有暖流流经,气候湿润
C.西风受地形阻挡,风较小
D.河流泥沙淤积,土层疏松、深厚
【小题2】中国和新西兰生产的奇异果,出口到日本市场的最大差异是(   )
A.品质
B.价格
C.营养价值
D.上市时间
15.
在我国西北地区利用一种新型地膜覆盖技术——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发展农业生产(如下图),使农作物产量大大提高。据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据图判断该“铺膜种植”方式能大幅度提高农作物粮食产量,主要充分利用了( )
A.热量B.降水C.光照D.土壤
【小题2】下列叙述不属于该技术对农作物生长有利的是( )
A.覆膜雨水富集B.地膜覆盖抑制土壤水分蒸发
C.改善垄沟土壤墒情(土壤湿度)D.覆膜内气温上升
16.

   沟垄田间集雨技术是我国重要的田间雨水利用技术,通过提高作物根区的水分满足度,来提高农作物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为了更有效利用雨水,在不同地区会调整沟、垄的宽度和深度。下图示意沟垄集雨技术。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与种植区集雨量关系最密切的是(   )
A.沟宽B.垄高C.垄宽与沟宽的比值D.垄高和沟深的比值
【小题2】干旱区提高集雨量最有效的方法是(   )
A.加大垄高B.增大沟深C.垄上覆膜D.沟上覆膜
【小题3】最适合采用沟垄田间集雨技术提高农作物产量的区域是(   )
A.塔里木盆地北部B.北方农牧交错带C.东北三江平原D.南方低山丘陵区
17.
西藏自治区吉汝村号称“中印边境第一村”。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岗巴羊因生长在日喀则市的岗巴县而得名,历史上曾是指定贡品。吉汝村是岗巴羊放牧的核心区,其有利条件有(  )
①高寒牧场,有冰川融水 ②光照充足,热量丰富 
③环境洁净,牧草品质优良 ④土壤深厚,有机质含量高
A.①②B.③④
C.②④D.①③
【小题2】吉汝村畜牧业发展可采取的措施是(  )
A.植树造林,防治水土流失
B.加强灾害预报,防范寒潮灾害
C.开垦荒地,扩大草场面积
D.发展畜产品加工业,增加收入
18.
2017年1月7日电 中国国家粮食局副局长徐鸣透露,中国粮食形势已从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供需矛盾。从2003年到2016年,中国粮食产量由8613亿斤增加到12325亿斤。但在产量大幅增长的同时,玉米、稻谷阶段性过剩特征明显,小麦优质品种供给不足,大豆产需缺口巨大。而粮食生产日益向东北等北方核心产区集中,13个粮食主产区占全国粮食产量的75%以上,粮食跨区域流通和平衡的压力越来越大。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上述材料最能反映出我国(  )
A.化肥农药滥用,耕地质量下降
B.农业生产专业化程度较高
C.粮食生产存在一定的盲目性
D.农业竞争力强
【小题2】中国粮食流通成本偏高,比发达国家平均水平要高一倍多。有关其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玉米、稻谷、大豆库存量大
B.粮食生产日益向东北等水热条件丰富的地区集中
C.运输距离远
D.重金属超标、农药残留等粮食安全问题时有发生
【小题3】目前,我国大豆对外依存度高达80%,为减少我国大豆进口,合理的措施为(  )
①对大豆进口实行更严格的配额管理 ②增加农业补贴,实行大豆收购保护价 
③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量,提高耕地质量 ④加快土地流转,培植专业的大豆承包大户
A.①②B.②③
C.①④D.②④
19.
宁夏南部山区年均温3.2℃,年均降水420 mm,年蒸发量1500 mm。近几年南部山区马铃薯种植采用“垄覆沟播”技术,该技术是在田地起垄,垄面覆盖地膜,沟内播种。下图为“垄覆沟播”栽培方式示意图。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应用该技术马铃薯的产量和质量得到提高,是因为(  )
A.太阳光照增强,昼夜温差增大
B.土壤中的水分和温度提高
C.水土流失减少,土壤肥力提高
D.大气降水和湿度增大
【小题2】最适合借鉴利用该技术的地区是(  )
A.南方丘陵B.山东半岛
C.东北平原D.河西走廊
20.

   广东省M县盛产菠萝,其产量近乎占全国的一半,有“菠萝的海”的美誉。每年7至9月集中种植,次年2至4月上市销售。2014年菠萝大减产但价格高,而2015年菠萝丰产但价格较低。下图阴影区域示意我国菠萝主要分布区。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新疆伊宁市街头摊贩售卖菠萝,主要得益于(  )
A.科技的发展,试种菠萝的成功
B.冷藏保鲜技术的发展和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
C.政府的支持和引导
D.市场需求量的扩大
【小题2】2014年M县菠萝大减产的可能原因和2015年菠萝丰产未增收的解决措施分别是(  )
A.冻害 加大网络宣传力度
B.台风 加大菠萝的深加工转化
C.地震 积极拓展国外市场
D.干旱 降低劳动力的工资水平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7道)

    单选题:(1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