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浙江省五校高三第一次联考地理试卷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239941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5/2/4

1.综合题(共2题)

1.
下图为我国10月29日20时-30日20时全国降水量预报图,读图回答。(16分)

(1)说出霜冻线A、B分布特征差异的主导因素:A    ,B    。(4分)
(2)简述①处霜冻线向北凸出的原因。(4分)
(3)简要分析②区域未出现霜冻的原因。(4分)
(4)造成长江流域此次降水的锋面系统是  ,请在图中画上锋线并标明锋面符号。(4分)
2.
上左图为我国某区域示意图,上右图为左图虚线框内地区的遥感影像,下图分别为上右图中A、B两地的景观图。读图回答。

(1)简述图中疏勒河区别于钱塘江的水文特征。
(2)描述上右图区域内绿洲的分布特点并简析其原因。
(3)玉门是新中国第一个石油工业基地,曾被誉为“中国石油工业的摇篮”。1996年,玉门开始发展风电,并逐渐发展成玉门继石油之后的第二大支柱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试分析玉门大力开发风能的原因。

2.单选题(共9题)

3.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7月等温线分布图。图中甲、乙两处气温的数值范围和主要原因正确的是
A.甲:8-16℃,太阳辐射较强B.乙:16-24℃,夏季风影响
C.甲:0-8℃,海拔较高D.乙:8-16℃,纬度较高
4.
读甲乙两地地理位置及气候资料,回答下列小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降水量
116
105
55.5
49.2
50.2
25.4
63.8
85.9
99.6
222
343
365
月均温
26.1
26.9
28
29.4
30.5
30.6
30.1
29.9
29.6
28.2
26.7
26.1

降水量
58.2
72.7
128
245.6
392.4
184.9
121.9
119.5
245.4
365.4
414.4
175.3
月均温
26.6
26.9
27.7
28.2
28.3
27.9
27.6
27.6
27.5
27
26.7
26.6
 

【小题1】对甲、乙两地的判断正确的是()
A.甲地夏半年受海洋影响大
B.甲地纬度较高,年均温较低
C.乙地冬半年受海洋影响大
D.乙地的年降水量多于甲地
【小题2】下列选项中,气温与降水的分布特点与乙地最相似的是()
A.孟买B.新加坡
C.伦敦D.罗马
【小题3】根据图示信息可以判断出()
A.两河流汛期均出现在夏半年
B.②河的流向为自西向东
C.①河冬半年易出现凌汛现象
D.流速①河较②河慢
5.
“牛轭湖”是“河迹湖”的一种, 是由河流某处演变成的湖泊,其形成过程如下图所示。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关于牛轭湖形成的地质过程,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处常发生河岸崩塌现象
B.乙处可见大量鹅卵石
C.②到③可能发生于某次洪水过程
D.丙处可能发生了一次滑坡
【小题2】内蒙古高原多见牛轭湖的原因是(  )
A.地势较高B.地势平坦
C.降水较少D.风沙较大
6.
下图为我国“某山地海拔高度与降水关系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该山地年降水量随海拔高度升高而减少的高度出现在
A.南坡1500-2500米B.南坡2500米以上
C.北坡500-2200米D.北坡2200米以上
【小题2】甲河属于
A.长江流域B.淮河流域
C.黄河流域D.珠江流域
【小题3】乙河谷从成因来讲,属于
A.流水侵蚀谷B.冰川谷
C.风力侵蚀谷D.断层谷
7.
左图为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判断从甲乙丙丁四个方向看到的景象,分别是
A.②④③①B.③④①②C.②④①③D.③①②④
8.
假如黄赤交角为90°,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地球上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各地的太阳高度角与昼夜长短的年变化都一样
B.一年中的天数,将会缩短一天
C.各地都出现极昼极夜现象,并且都能看到极光
D.各地都有直射,极昼极夜范围扩大
【小题2】地球上的气候肯定发生变化,其中可以断定的是()
A.风带、气压带将随着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做全球性的移动
B.两极的冰川范围扩大、浮冰增多
C.海陆间的热力差异加大,季风环流增强,全球降水量增多
D.纬度位置对气候影响将显得不明显
9.

   读喀斯特地貌示意图,其中“天坑”是一种分布在喀斯特地区的特殊的地质景观,因地下溶洞的顶部多次坍塌裸露出地面而成。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溶洞的形成与地壳的升、降作用有关,当处在地质稳定期时,通常形成水平溶洞。对该图判读正确的是
A.河谷的形成与河流侵蚀有关,与地壳抬升无关
B.该地起码有三次地质稳定期
C.石灰岩多裂隙,故地下水多且地下水位埋藏浅
D.该处降水偏少,故溶洞内无水
【小题2】图中事物按形成年代由早到晚排序正确的是
A.石灰岩、溶洞①、天坑B.天坑、溶洞①、溶洞②
C.溶洞②、溶洞①、石灰岩D.石灰岩、地下河、溶洞①
10.
读某地的地形及地质构造图,沿A-B一线所做的地形和地质剖面图正确的是
A.
B.
C.
D.
11.
南美某地,每年有200多天被大雾笼罩。当地的居民制作“捕雾网”收集水资源(如图所示)。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该地的自然带是
A.热带雨林带B.热带草原带
C.热带荒漠带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小题2】该地“每年有200多天被大雾笼罩”原因是
A.临近太平洋,增温增湿
B.临近亚马孙平原,水汽多
C.气候炎热,蒸发量大,水汽多
D.寒流经过,下垫面温度低,水汽凝结
【小题3】下列四个地区,最适合这种水资源收集方式的是
A.①B.②
C.③D.④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