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南美某地,每年有200多天被大雾笼罩。当地的居民制作“捕雾网”收集水资源(如图所示)。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该地的自然带是
A.热带雨林带
B.热带草原带
C.热带荒漠带
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小题2】该地“每年有200多天被大雾笼罩”原因是
A.临近太平洋,增温增湿
B.临近亚马孙平原,水汽多
C.气候炎热,蒸发量大,水汽多
D.寒流经过,下垫面温度低,水汽凝结
【小题3】下列四个地区,最适合这种水资源收集方式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5-01-28 09:08:2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读澳大利亚自然带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与①处自然带形成无关的因素是
A.山地迎风坡
B.寒流
C.暖流
D.大气环流
【小题2】③自然带
A.高温多雨,森林茂密
B.草原广阔,水草丰美
C.降水丰富,河流众多
D.气候干旱,沙漠广布
同类题2
(15分)下图为非洲安哥拉的区域图。安哥拉全境大部分都是高原,尤其是中部地区海拔更高,年均温在22℃左右,素有“春天国度”的美誉。
(1)分析安哥拉中部地区“春天国度”美誉的由来。(3分)
(2)比较①②两地降水量的差异,并分析成因。(6分)
(3)分析图中本格拉附近海区成为非洲著名渔场的原因。(6分)
同类题3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 我国部分区域图。
材料2 我国部分山地自然带及植被分布示意图。
(1)若材料1图中的四座山脉的自然带分布分别属于材料2中的示意图,那么B山脉可能是_____________示意图,C山脉可能是_____________示意图。(填序号)
(2)读材料2,山地自然带从山麓到山顶分异规律的形成是以__________的变化为基础。其中④→①→③基带由森林过渡到草原、荒漠,三地基带变化体现了____________的地域分异规律,这种变化在________(选填:低纬度/中纬度/高纬度)地区表现较为明显。
(3)读材料2,山地②南坡北坡基带存在着明显差异(南坡为常绿阔叶林带,北坡为落叶阔叶林带)主要是南北坡的_____________差异所引起的。
同类题4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我国部分区域图。
材料二 我国部分山地自然带及植被分布示意图。
(1)若材料二中各山地分别属于材料一图中的四座山脉,那么①可能是______山脉,②可能是____山脉,③可能是____山脉,④可能是____山脉。(填字母)
(2)①山地中M处植被可能是_______
A.常绿阔叶林
B.针阔叶混交林
C.高山草原
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3) ④→①→③基带有区别,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三地基带变化体现了__________分异规律。
(4)②山地南坡基带为常绿阔叶林,对应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5
华裔青年谷岳从北京出发,历时3个月,穿越亚洲和欧洲,最终到达德国柏林,完成了搭车去柏林的梦想。读“该次旅程线路示意图”,沿途自然带变化反映出的地域分异规律及其形成的主导因素主要是( )
A.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气候
B.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热量
C.非地带性规律——海陆位置
D.由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水分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