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6题)
1.
下列加点字注音和书写全对的一项是( )
A.诓骗 kuānɡ娉婷 pīnɡ 豢养 juàn 心无旁鹜wù |
B.恪守 kè 佝偻 ɡōu 停滞zhì 形销骨立 xiāo |
C.栈桥 zhàn 瞥见 piě 撩逗 liāo 娇揉造作 jiǎo |
D.骈进 pián 搽粉 cá 中伤 zhònɡ 走头无路 tóu |
2.
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在杨二嫂的眼中,鲁迅笔下的我并不是大方之家。 |
B.小明是一个敏感自卑的人,老师对他的批评往往言不及义,点到为止。 |
C.只要我们以科学为准绳,一切留言谬论就会不言而喻。 |
D.国庆节上午,我们在人民英雄纪念碑前举行了隆重的升旗仪式,来缅怀烈士们的丰功伟绩。 |
3.
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在“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光明小学开展了《让阅读陪伴我成长》主题读书活动。、 |
B.我曾经在什么地方看见过这样一棵枸杞树呢?是在某处的山里吗?是在另一个地方的花园里吗? |
C.一个人要是逼得父母动老本,那就是坏蛋、就是流氓、就是无赖了。 |
D.少数国家出于加强本国军备等动机,在国际社会大肆鼓吹“中国军事威胁论。” |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睡眠三忌:一忌睡前不可恼怒,二忌睡前不可饱食,三忌卧处不可当风. |
B.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我市农村人口大幅减少,与十年前相比,几乎减少了一倍。 |
C.《中国诗词大会》节目致力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自开播以来深受观众喜爱的原因是其新颖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造成的。 |
D.近年来,许多学校开展的“大课间”活动,既让学生锻炼了身体,又让校园充满了活力。 |
5.
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 )
周敦颐说“思则睿,睿则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人之所以为人,就因为人有思想,会思想。
②所以作为国家可能选拔的人才,学生既要有高贵深刻的思想,又要会思想,能思想得深刻。
③中考作文是国家在考学生做人的能力,文字就是思想的载体。
④因此,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教师有必要培养学生的思想意识。
⑤卢梭说“只有高贵的思想,而无高贵的血统”。
周敦颐说“思则睿,睿则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人之所以为人,就因为人有思想,会思想。
②所以作为国家可能选拔的人才,学生既要有高贵深刻的思想,又要会思想,能思想得深刻。
③中考作文是国家在考学生做人的能力,文字就是思想的载体。
④因此,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教师有必要培养学生的思想意识。
⑤卢梭说“只有高贵的思想,而无高贵的血统”。
A.⑤①③②④ | B.①③⑤②④ | C.⑤③①④② | D.①⑤③④② |
6.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及名著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唐宋八大家”在中国文学史上影响极大,这八个人分别是韩愈、柳宗元、苏轼、苏 洵、苏辙、王勃、曾巩、欧阳修。 |
B.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每句五个字或七个字,简称“五律”或“七律”。 |
C.小说是以刻画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小说的三要素包括人物、情节和社会环境。 |
D.雨果,法国浪漫主义作家,代表作有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漂亮朋友》等。 |
2.诗歌鉴赏- (共1题)
7.
诗歌鉴赏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小题1】本诗中颔联作者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试分析其表达效果?
【小题2】“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蕴含什么哲理?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小题1】本诗中颔联作者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试分析其表达效果?
【小题2】“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蕴含什么哲理?
3.文言文阅读- (共1题)
8.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泄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其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亭以雨名,志喜也。古者有喜则以名物,示不忘也。
予至扶风①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树,以为休息之所。是岁之春,雨麦于岐山②之阳,其占③为有年。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越三月,乙卯④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⑤于野,忧者以乐,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节选自苏轼《喜雨亭记》)
(注)①②:均为地名,在今陕西省境内。③占:占卜。有年:指丰收。④乙卯:古代用于支纪日。这里的乙卯、甲子、丁卯,分别为四月初二、十一、十四日。⑤忭(biàn):高兴,快乐。
【小题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①醉翁之意不在酒
②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③志喜也
④甲子又雨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不相同的一组是
【小题3】翻译下面句子。
①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②农夫相与忭于野。
【小题4】用原文句子写出两文中亭子命名的由来。
醉翁亭:
喜雨亭:
【小题5】乙文写了一件什么喜事?甲乙两文的作者共同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泄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其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亭以雨名,志喜也。古者有喜则以名物,示不忘也。
予至扶风①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树,以为休息之所。是岁之春,雨麦于岐山②之阳,其占③为有年。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越三月,乙卯④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⑤于野,忧者以乐,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节选自苏轼《喜雨亭记》)
(注)①②:均为地名,在今陕西省境内。③占:占卜。有年:指丰收。④乙卯:古代用于支纪日。这里的乙卯、甲子、丁卯,分别为四月初二、十一、十四日。⑤忭(biàn):高兴,快乐。
【小题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①醉翁之意不在酒
②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③志喜也
④甲子又雨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不相同的一组是
A.名之者谁?/则以名物 | B.余至扶风之明年/越明年,政通人和 |
C.太守自谓也/太守谓谁 | D.以为休息之所/全石以为底 |
①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②农夫相与忭于野。
【小题4】用原文句子写出两文中亭子命名的由来。
醉翁亭:
喜雨亭:
【小题5】乙文写了一件什么喜事?甲乙两文的作者共同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4.现代文阅读- (共1题)
9.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怎样的“水土”才养人
游宇明
①不久前听了一个演讲,演讲者引用了一句俗语,叫“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听了之后却反复在问自己一个问题:怎样的“水土”才养人?
②中国人习惯于将“天”“地”“人”相提并论,其实“天”与“地”就是人的“水土”。这“水土”给了我们生存的凭靠。我们可以想象一下,没有天空、高山、河流、原野,我们从何处获得光雨、木料、饮水、粮食,人怎么去生活?这“水土”也给我们心灵的慰藉。看到天空之远,我们会放飞梦想的翅膀;看到大地之美,我们会产生愉悦之情。然而,我们也应该想到,能养人的“水土”一定是好“水土”。如果我们的天空呗雾霾笼罩,如果我们的高山从地底被掏空,如果我们的河流被废水污染,如果我们的原野四处荒芜,这样的“水土”不仅不能养人,还会害人。
③大自然的“水土”是这样,社会的“水土”也同样如此。假若一个社会人文生态和谐,人的心灵就会被养得活泼开朗;假若一个社会风气乖戾,人的心灵必然变得狭隘偏激。
④在我看来,社会的好“水土”至少需要这样几个条件:第一是诚信,第二是善良,第三是能每个人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才能。
⑤人不是孤立的个体,他必须要与社会的其他成员相联系。成员间的诚信是构建和谐大厦的粘合剂,没有了它,社会就会瓦解,大厦就会坍塌。有了它,我们上学不担心拿到假通知,做生意不忧虑被欺诈,上医院不会收到“大处方”,社会矛盾就会大量减少,社会就变得和谐,我们对这个世界就有了信心,人们就会被养育成大写的人。
⑥任何社会都不敢保证没有作恶之人,但社会的总体必须是良善的。孩子摔倒了,陌生人扶一把;有人出了车祸,旁观者帮助送一下医院;学生无钱读书,有能力的人捐上一点。这都不需要我们付出太大的代价。然而,有了这样的温暖,得到救助的人会感受到了社会的关心,日后就能传递这份爱心。当社会总体的良善养成了,我们的言行也就会变得绅士良淑。
⑦心理学理论认为,人最高层次的需求是自我实现。所谓自我实现,就是想做的是最终做成。一个人的自我实现一方面固然依赖个体的努力,另一方面也依赖社会给予必要的帮助,换句话说就是,一个人有了某种才华,社会应该给他提供必要的舞台,使他可以及时展现自己。社会这样做了,人的上进心才会被激发,我们的社会才有了持久前行的推力。
⑧养人需要社会的好“水土”,但这好“水土”不会从天上掉下来,也不会从地底生出来,它说到底还是要依赖两种力量,一是个体力量,二是社会力量。每个个体都有人人是别人的“水土”的意识,尽可能给这“水土”注入正能量,社会的“水土”自然会越来越好。社会有足够的责任感,能够认识到自己肩负的使命,才会抓好社会体制、机制的设计,将绝大多数人的美好愿望变成政策、法律,让社会的列车在良性的轨道上运行。
(选自娄底新闻网,有修改)
【小题1】下列对文章中心论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小题2】联系上下文,回答括号里的问题。
①大自然的“水土”是这样,社会的“水土”也同样如此。(“这样”指代的内容是什么?)
②社会应该给他提供必要的舞台……(“舞台”在文中的含义什么?)
【小题3】第②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具体证明了什么观点?
【小题4】文章第④段与⑤⑥⑦段在结构上是什么关系,请简要分析。
【小题5】在打造“养人”的“水土”的过程中,个人应该怎么做?请结合文章内容和自身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怎样的“水土”才养人
游宇明
①不久前听了一个演讲,演讲者引用了一句俗语,叫“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听了之后却反复在问自己一个问题:怎样的“水土”才养人?
②中国人习惯于将“天”“地”“人”相提并论,其实“天”与“地”就是人的“水土”。这“水土”给了我们生存的凭靠。我们可以想象一下,没有天空、高山、河流、原野,我们从何处获得光雨、木料、饮水、粮食,人怎么去生活?这“水土”也给我们心灵的慰藉。看到天空之远,我们会放飞梦想的翅膀;看到大地之美,我们会产生愉悦之情。然而,我们也应该想到,能养人的“水土”一定是好“水土”。如果我们的天空呗雾霾笼罩,如果我们的高山从地底被掏空,如果我们的河流被废水污染,如果我们的原野四处荒芜,这样的“水土”不仅不能养人,还会害人。
③大自然的“水土”是这样,社会的“水土”也同样如此。假若一个社会人文生态和谐,人的心灵就会被养得活泼开朗;假若一个社会风气乖戾,人的心灵必然变得狭隘偏激。
④在我看来,社会的好“水土”至少需要这样几个条件:第一是诚信,第二是善良,第三是能每个人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才能。
⑤人不是孤立的个体,他必须要与社会的其他成员相联系。成员间的诚信是构建和谐大厦的粘合剂,没有了它,社会就会瓦解,大厦就会坍塌。有了它,我们上学不担心拿到假通知,做生意不忧虑被欺诈,上医院不会收到“大处方”,社会矛盾就会大量减少,社会就变得和谐,我们对这个世界就有了信心,人们就会被养育成大写的人。
⑥任何社会都不敢保证没有作恶之人,但社会的总体必须是良善的。孩子摔倒了,陌生人扶一把;有人出了车祸,旁观者帮助送一下医院;学生无钱读书,有能力的人捐上一点。这都不需要我们付出太大的代价。然而,有了这样的温暖,得到救助的人会感受到了社会的关心,日后就能传递这份爱心。当社会总体的良善养成了,我们的言行也就会变得绅士良淑。
⑦心理学理论认为,人最高层次的需求是自我实现。所谓自我实现,就是想做的是最终做成。一个人的自我实现一方面固然依赖个体的努力,另一方面也依赖社会给予必要的帮助,换句话说就是,一个人有了某种才华,社会应该给他提供必要的舞台,使他可以及时展现自己。社会这样做了,人的上进心才会被激发,我们的社会才有了持久前行的推力。
⑧养人需要社会的好“水土”,但这好“水土”不会从天上掉下来,也不会从地底生出来,它说到底还是要依赖两种力量,一是个体力量,二是社会力量。每个个体都有人人是别人的“水土”的意识,尽可能给这“水土”注入正能量,社会的“水土”自然会越来越好。社会有足够的责任感,能够认识到自己肩负的使命,才会抓好社会体制、机制的设计,将绝大多数人的美好愿望变成政策、法律,让社会的列车在良性的轨道上运行。
(选自娄底新闻网,有修改)
【小题1】下列对文章中心论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自然的好“水土”才养人。 |
B.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
C.好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生态和谐的社会环境才养人。 |
D.社会的总体是良善的,人们的言行就会变得绅士良淑。 |
①大自然的“水土”是这样,社会的“水土”也同样如此。(“这样”指代的内容是什么?)
②社会应该给他提供必要的舞台……(“舞台”在文中的含义什么?)
【小题3】第②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具体证明了什么观点?
【小题4】文章第④段与⑤⑥⑦段在结构上是什么关系,请简要分析。
【小题5】在打造“养人”的“水土”的过程中,个人应该怎么做?请结合文章内容和自身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5.情景默写- (共1题)
10.
根据提示,用作品原句填空。
①寂寂江山摇落处,_________________ (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②溪云初起日沉阁,_________________ (许浑《咸阳城东楼》)
③《沁园春-雪》中虚写雪景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月夜忆舍弟》中借景抒情,表达思亲思乡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无题》中常用来比喻教师的工作被人们用来赞美无私奉献的精神的诗句:_____________
⑥我们常用李白《行路难》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明远大的志向和夺取胜利的信心。
①寂寂江山摇落处,_________________ (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②溪云初起日沉阁,_________________ (许浑《咸阳城东楼》)
③《沁园春-雪》中虚写雪景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月夜忆舍弟》中借景抒情,表达思亲思乡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无题》中常用来比喻教师的工作被人们用来赞美无私奉献的精神的诗句:_____________
⑥我们常用李白《行路难》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明远大的志向和夺取胜利的信心。
6.综合性学习-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6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情景默写:(1道)
综合性学习:(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