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4题)
1.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冰岛位于北大西洋中部,气候终年温和,地形起伏较大,水力和地热资源丰富。冰岛首都雷克雅未克是世界上纬度最高的首都,且有“雾城”美誉,西面临海,北面、东面和南面被高山环绕,气温年较差小。下图为冰岛地理位置示意图。

(1)分析雷克雅未克气温年较差较小的原因。
(2)推测雷克雅未克多大雾天气且持续时间长的原因。
(3)简述冰岛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
冰岛位于北大西洋中部,气候终年温和,地形起伏较大,水力和地热资源丰富。冰岛首都雷克雅未克是世界上纬度最高的首都,且有“雾城”美誉,西面临海,北面、东面和南面被高山环绕,气温年较差小。下图为冰岛地理位置示意图。

(1)分析雷克雅未克气温年较差较小的原因。
(2)推测雷克雅未克多大雾天气且持续时间长的原因。
(3)简述冰岛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
2.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青藏高原是中国最大、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湖泊众多,冻土广布。下图为青藏高原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近年来该区域湖泊面积呈增大趋势。

(1)指出该区域湖泊面积增大的原因。
(2)说出图示湖泊所属的水循环类型,并说明原因。
(3)分析图示地区人口、聚落稀疏的原因。
青藏高原是中国最大、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湖泊众多,冻土广布。下图为青藏高原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近年来该区域湖泊面积呈增大趋势。

(1)指出该区域湖泊面积增大的原因。
(2)说出图示湖泊所属的水循环类型,并说明原因。
(3)分析图示地区人口、聚落稀疏的原因。
3.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示意我国西北某闭合流域的剖面。该流域气候较干,年均降水量仅为210毫米,夏季常有暴雨,但湖面年蒸发量可达2 000毫米,湖水浅,盐度饱和,水下已形成较好盐层。目前,该流域正准备大量种植耐旱植物。

(1)推测图中洪积扇的形成原因。
(2)判断流域内实际蒸发量最小的部位,并说明判断理由。
(3)从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角度分析若该流域大量种植耐旱植物的影响。
下图示意我国西北某闭合流域的剖面。该流域气候较干,年均降水量仅为210毫米,夏季常有暴雨,但湖面年蒸发量可达2 000毫米,湖水浅,盐度饱和,水下已形成较好盐层。目前,该流域正准备大量种植耐旱植物。

(1)推测图中洪积扇的形成原因。
(2)判断流域内实际蒸发量最小的部位,并说明判断理由。
(3)从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角度分析若该流域大量种植耐旱植物的影响。
4.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改革开放后,由于外来人口大量涌入,北京、上海、广州3个城市的人口规模持续快速增大。下图是第六次人口统计中3个城市外来人口分省统计情况。

(1)分析人口迁入北京、上海、广州3个城市的主要原因。
(2)分析河南在北京、上海外来人口中均占较大比例的原因。
(3)随着人口大量迁入,对北京、上海、广州的影响有哪些?
改革开放后,由于外来人口大量涌入,北京、上海、广州3个城市的人口规模持续快速增大。下图是第六次人口统计中3个城市外来人口分省统计情况。

(1)分析人口迁入北京、上海、广州3个城市的主要原因。
(2)分析河南在北京、上海外来人口中均占较大比例的原因。
(3)随着人口大量迁入,对北京、上海、广州的影响有哪些?
2.单选题- (共10题)
5.
2017年9月27日,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附近的波波卡特佩特火山剧烈喷发。火山喷发产生了大量的火山灰与岩浆。读“墨西哥波波卡特佩特火山喷发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火山喷发的岩浆来自地球内部的
【小题2】大量火山灰漂浮在大气中,可能导致

【小题1】火山喷发的岩浆来自地球内部的
A.地壳 | B.岩石圈 | C.地幔 | D.地核 |
A.周边大部分地区温度升高 |
B.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增强 |
C.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增强 |
D.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减弱 |
6.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简称中共十九大)于2017年10月18日上午9:00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至10月24日上午闭幕。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中共十九大会议开幕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最接近图中的
【小题2】会议期间,北京

【小题1】中共十九大会议开幕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最接近图中的
A.甲处 | B.乙处 | C.丙处 | D.丁处 |
A.正午太阳高度渐增 | B.白昼时间变长 | C.自转速度渐快 | D.日落时间提前 |
7.
全球气候变化给世界各国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它要求人类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应对这种变化。读“丹麦位置示意图(图甲)”和“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图乙)”,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近百年来,丹麦气候变化的主要趋势是
①气温升高 ②气温降低 ③降水变少 ④降水变多
【小题2】对照图乙,丹麦气温的变化与下列因素有关的是

【小题1】近百年来,丹麦气候变化的主要趋势是
①气温升高 ②气温降低 ③降水变少 ④降水变多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A.①增强 | B.②增强 | C.③减弱 | D.④减弱 |
8.
下图中L为海岸线,P、Q为洋流。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若经过甲地的经线约为70°,则下列有关洋流P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小题2】若经过乙地的经线约为120°,则下列有关洋流Q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小题1】若经过甲地的经线约为70°,则下列有关洋流P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使大陆沿岸热带荒漠向北延伸 |
B.导致近海岸洋面雾日增多 |
C.离岸风导致底层海水上升,形成著名渔场 |
D.几乎每年都可能出现厄尔尼诺现象 |
A.活跃了海陆间的水循环 |
B.减小了海洋污染的范围 |
C.可能为西澳大利亚寒流 |
D.沿岸受其影响终年高温多雨 |
9.

【小题1】图中冰川地貌最可能发育在
【小题2】形成蛇形丘的堆积物主要来自
【小题3】蛇形丘接受堆积的季节主要是
蛇形丘是一种冰水堆积地貌。隆起如堤,弯曲如蛇,脊部平缓,两坡陡峭。其延伸的方向大致与冰川的流向一致,主要分布在大陆冰川区(大陆冰川是在两极地区发育的冰川)。
读“蛇形丘形成过程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冰川地貌最可能发育在
A.中国 | B.巴西 | C.加拿大 | D.澳大利亚 |
A.湖泊 | B.冰面河 | C.塌陷沉积 | D.冰下河道 |
A.春季 | B.夏季 | C.秋季 | D.冬季 |
10.
下图为某山地自然带及积雪分布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该山地最有可能位于
【小题2】图中自然森林是
【小题3】①一④四地中积雪厚度最大的是

【小题1】该山地最有可能位于
A.欧洲西部 | B.东非高原 |
C.中美洲 | D.澳大利亚 |
A.常绿硬叶林 | B.常绿阔叶林 |
C.落叶阔叶林 | D.针叶林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11.
2018年2月22—24日中央气象台发布寒潮蓝色预警。下图是我国四个城市此次寒潮过程中降温、降水的统计数据。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此次寒潮( )
【小题2】寒潮过境后( )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此次寒潮( )
A.发源于西北太平洋 |
B.南方地区降水量大于西北 |
C.由东南向西北移动 |
D.可缓解北方地区土壤墒情 |
A.新疆地区季节性积雪融水增加 |
B.呼和浩特气温下降,气压升高 |
C.重庆受山地阻挡,农业受灾面积小 |
D.广州市路面冰封,清理积雪 |
12.
社会总抚养比=(O~14岁人口数+ 65岁以上人口数)/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数。201 6年1月1日起,我国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右图为我国青少年抚养比和老年抚养比变化预测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小题2】上图示时期,我国社会总抚养比最大的时期是
【小题3】【小题4】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在此后的20年内我国

【小题1】【小题2】上图示时期,我国社会总抚养比最大的时期是
A.2015年 | B.2025年 | C.2045年 | D.2055年 |
A.青少年抚养比上升,教育资源不足 |
B.老年抚养比持续上升,养老负担加重 |
C.总抚养比先降后升,利于经济发展 |
D.总抚养比持续上升,社会负担减轻 |
13.
众多曾经从农村到城市打拼的“外来族”选择向农村回归——人们称之为“城归”。经济学家称,“城归”的出现,意味着新的人口红利正在形成。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城归”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小题2】“城归”对中国农村产生的影响是
【小题1】“城归”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农村基础设施条件改善 | B.农村迫切发展的需要 |
C.难以适应城市激烈竞争 | D.城市雾霾促使人们逃离 |
A.加剧农村生态环境恶化 | B.提升农村经济的创新活力 |
C.解决农村地区的养老问题 | D.提高农村自然环境承载力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单选题:(1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