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9题)

【小题1】图甲中a点与图乙中b点相比较,一年中开始结冰时间的早晚和造成差异的原因最主要的是
A.a晚于b最主要原因是海陆位置 | B.a晚于b最主要原因是洋流 |
C.a早于b最主要原因是洋流 | D.a早于b最主要原因是大气环流 |
A.①处附近海底有海沟,大陆架广阔,③处附近没有海沟,大陆架小 |
B.①处附近没有海沟,大陆架广阔,③处附近海底有海沟,大陆架小 |
C.①处附近海底有海沟,大陆架小,③处附近没有海沟,大陆架广阔 |
D.①③处附近海底有海沟,大陆架小 |
A.市场 | B.降水 | C.土壤 | D.热量 |
雅丹地貌,现泛指干燥地区一种风蚀地貌,河湖相土状沉积物所形成的地面,经风化作用、间歌性流水冲刷和风蚀作用,形成与盛行风向平行、相间排列的风蚀土墩和风蚀凹地(沟槽)地貌组合。下图为两种常见的雅丹地貌示意图。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甲为平顶山状雅丹,推测该地貌顶部平坦的主要原因是
A.风力堆积形成 | B.风力侵蚀残留 |
C.地壳运动产生地形抬升 | D.流水沉积作用 |
A.缓坡,迎风坡侵蚀而成 | B.陡坡,迎风坡侵蚀而成 |
C.缓坡,迎风坡堆积而成 | D.陡坡,迎风坡堆积而成 |

【小题1】关于德温特河水文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无冰期,没有冰雪融水补给 |
B.流量稳定,含沙量小,有大量冰雪融水补给 |
C.河流有冰期,汛期主要在夏季 |
D.河流含沙量大,无冰期 |
A.M地土壤厚度小于N地,肥力大于N地 | B.M地土壤厚度和肥力都小于N地 |
C.M地土壤厚度大于N地,肥力小于N地 | D.M地土壤厚度和肥力都大于N地 |
A.是所有南极科考补给港口中距离南极大陆最近的港口 |
B.当地丰富的温带水果和反季节蔬菜是重要补给物资 |
C.补给物资的时间一般在11月中旬前后,物资补给和人员短暂休整后往南极考察 |
D.补给物资的时间一般在5月中旬前后,物资补给和人员短暂休整后往南极考察 |
灵渠,古称秦凿渠,于公元前 214 年凿成通航,图中陡门,是在南 、北渠上用于垄高水位,蓄水通航,设陡距离近的约 60 米,远的 2 千米 。水涵,设于堤内,块石砌筑,用于放水 灌溉。读灵渠示意图。
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从小天平将湘江水引人南渠又在泄水天平又回到湘江 ,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A.能反应该地气候降水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的特点 |
B.回补湘江水量 |
C.灌溉南渠与湘江之间小部分农田 |
D.主要防止南渠泥沙淤积 问题 |
A.主要是为了灌溉北渠周围的大部分农田而修建 |
B.中国古代为讲究对称性而修建,反映中国古代工程设计中的艺术灵感 |
C.降低坡度,减缓流速,利于行船 |
D.战时备用通道 ,防止湘江航道太繁忙而修建 |
A.K=T | B.K<T | C.K>T | D.无法判断 |

【小题1】关于图中甲乙两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两点出生人口数和出生率相同,人口政策不同 |
B.两点出生人口数相同,影响人口增长的政策不相同 |
C.两点出生人口数和影响人口増长的政策都相同 |
D.两点人口出生率相同,影响人口增长的政策不一样 |
A.该时期育龄人口数量变化大,导致人口出生数变化 |
B.因为出生人口明显增长过快,国家调控人口政策改变,出生人口数量再回归正常 |
C.现行人口政策效果不明显,需要更宽松的人口政策刺激人口増长 |
D.受人口迁移的影响,出生人口出现明显变化 |
2018年11月26日又有一批华为员工正式从深圳搬迁到东莞松山湖“欧洲小镇”办公。除此之外,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也计划在松山湖地区建造一个被称作“机器人梦エ厂”的平台,中兴通讯也计划在此打造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基地。
【小题1】华为、大疆、中兴纷纷到松山湖投资,与深圳相比,松山湖吸引这些高科技公司在此投资的优势是
①政策 ②交通 ③洁净优美的环境 ④劳动力廉价 ⑤技术水平高 ⑥土地租金低
A.③⑥ | B.①③④⑥ | C.①③⑤⑥ | D.②③④ |
①由于竞争,企业之间不会有科技与信息交流
②增强企业之间科技与信息的联系,可以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与经济效益
③提高与这些产品相关的服务性企业的经济效益
④企业之间核心人才竞争更激烈
⑤与这些产品相关的服务性与辅助性企业也空间集聚,降低各自的经济效益
A.①②③ | B.②④⑤ | C.②③④⑤ | D.②③④ |

【小题1】关于我国耕地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耕地变化率最大的是中部地区 | B.耕地面积变化最大的是西部地区 |
C.东部耕地减少加速,西部耕地增加减缓 | D.耕地增加的重心由东部向西部移动 |
A.东部耕地面积变化主要是工业化和城市化 |
B.西部耕地面积变化主要是退耕还林还牧 |
C.中部耕地面积变化主要是开发宜农荒地 |
D.东部耕地面积变化主要是农业结构的调整,粮食作物减少,蔬菜花卉面积增加 |
商丘古称归德府,又称为睢阳,因位于睢水(睢水,北通黄河,南接淮河。今已消失)之北而得名。1502年归德府故城被洪水淹没,1511年在故城北部兴建新城(即为今日之归德内城),并在距城一里多的距离处修建了护城堤。明末(1639年)因战乱频发,大量难民涌入归德府城避难。大部分难民只能滞留在护城堤与内城之间,明政府于是将护城堤改造成为外郭城墙。民国时期内城的四个城门附近,由于便利的交通条件,形成了独立的关厢区(建成区),其中北门、东门、西门的关厢规模较大,南门外规模较小。
下图为商丘不同时期城市实测图和卫星图。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A.矿产和抗旱 | B.交通和防洪 | C.气候和军事 | D.地形和交通 |
A.湖泊较多 | B.气候恶劣 | C.交通不便 | D.地势崎岖 |
A.增加城市内涝风险 | B.増加居民出行成本 |
C.加强城市热岛效应 | D.加强城市雨岛效应 |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