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5题)
1.
【环境保护】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酸雨是指pH值小于5.6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降水,主要是人类活动向大气中排放大量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等酸性物质所造成的。
材料二:左图为江苏省1993~2003年酸雨频率分布图,右图为江苏四市酸雨发生频率年际变化图。


(1) 简述江苏省酸雨频率的空间分布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读图28,1993~2003年江苏四市中酸雨发生频率最低的城市是________,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3) 国家环保局发布酸雨防治规划,全面开征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污费,对重污染的排放源实施限期治理。其所运用的主要环境管理手段是(填选项字母)________。
(4) 你认为进一步减轻酸雨危害应采取哪些措施?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一:酸雨是指pH值小于5.6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降水,主要是人类活动向大气中排放大量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等酸性物质所造成的。
材料二:左图为江苏省1993~2003年酸雨频率分布图,右图为江苏四市酸雨发生频率年际变化图。


(1) 简述江苏省酸雨频率的空间分布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读图28,1993~2003年江苏四市中酸雨发生频率最低的城市是________,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3) 国家环保局发布酸雨防治规划,全面开征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污费,对重污染的排放源实施限期治理。其所运用的主要环境管理手段是(填选项字母)________。
A.行政手段 | B.技术手段 | C.经济手段 | D.教育手段 |
2.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中亚地区示意图。

材料二:咸海在1960年面积达6.8万平方公里,为世界第四大湖,主要由阿姆河和锡尔河注入。20世纪70年代以后,咸海周边逐步成为世界主要的棉花生产基地,咸海面积及总水量逐年减少,现在已几乎消失,如图所示。

(1)简述该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2)阿姆河与锡尔河的补给水源主要依赖_________,其径流变化的特征有________。
(3)分析咸海面积变化的主要人为原因。
(4)为保护生态和发展经济,阿姆河与锡尔河流域今后开发利用方向有________。
材料一:下图为中亚地区示意图。

材料二:咸海在1960年面积达6.8万平方公里,为世界第四大湖,主要由阿姆河和锡尔河注入。20世纪70年代以后,咸海周边逐步成为世界主要的棉花生产基地,咸海面积及总水量逐年减少,现在已几乎消失,如图所示。

(1)简述该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2)阿姆河与锡尔河的补给水源主要依赖_________,其径流变化的特征有________。
(3)分析咸海面积变化的主要人为原因。
(4)为保护生态和发展经济,阿姆河与锡尔河流域今后开发利用方向有________。
3.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万里茶道”是18世纪以来亚欧大陆上重要的商贸通道(见图21),我国沿线各省积极参与“万里茶道”申遗活动,近年来诸多驴友重走“万里茶道”。“万里茶道”与新世纪的中俄油气管道合称“世纪动脉”,“世纪动脉”正助力中俄构建区域合作的大格局。

材料二 下表为“万里茶道”沿线山西和湖南两省近年来经济指标对比表。
材料三 下图为湖南省略图。

(1) 分析“万里茶道”沿线自然带分布所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并说明其形成原因。
(2) 若驴友重走“万里茶道”选择6月从湖南安化出发,在湖南省境内最可能遭遇的气象灾害是________。试分析此类灾害在该地区多发的自然原因。
(3) 相对山西,湖南经济发展的优势有哪些?
(4) 简述中俄区域合作对俄罗斯的主要意义。
材料一 “万里茶道”是18世纪以来亚欧大陆上重要的商贸通道(见图21),我国沿线各省积极参与“万里茶道”申遗活动,近年来诸多驴友重走“万里茶道”。“万里茶道”与新世纪的中俄油气管道合称“世纪动脉”,“世纪动脉”正助力中俄构建区域合作的大格局。

材料二 下表为“万里茶道”沿线山西和湖南两省近年来经济指标对比表。
省份 | GDP(亿) | 人口(万) | 产业结构(第一、二、三产业) | 高耗能产业占工业比重(%) | 现代制造业占工业比重(%) |
山西 | 12 870 | 3 648 | 6.0∶56.9∶37.1 | 43.69 | 5.14 |
湖南 | 29 047 | 6 737 | 14.5∶45.8∶39.7 | 37.91 | 17.67 |
材料三 下图为湖南省略图。

(1) 分析“万里茶道”沿线自然带分布所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并说明其形成原因。
(2) 若驴友重走“万里茶道”选择6月从湖南安化出发,在湖南省境内最可能遭遇的气象灾害是________。试分析此类灾害在该地区多发的自然原因。
(3) 相对山西,湖南经济发展的优势有哪些?
(4) 简述中俄区域合作对俄罗斯的主要意义。
4.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左图为甘肃省及周边地区简图,下右图为敦煌和陇南气候资料图。

材料二 油橄榄原产自地中海地区,种植要具有一定坡度,土壤质地疏松,具备一定含水量。上世纪60年代中国开始引种,甘肃已成为我国主要的油橄榄生产基地。
材料三 近年来,甘肃立足自然条件、技术服务、生产加工体系,打造全国现代化制种示范基地。(制种,是指生产已经培育成功的作物种子,种子在收获后需脱水干燥,以方便存储运输。)
(1)敦煌和陇南两地气温的不同特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敦煌降水特征形成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
(2)判断敦煌、陇南两地中,_______附近为油橄榄种植基地,理由是_________。
(3)简述甘肃制种基地农业生产的优势自然条件。
(4)促进甘肃制种基地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有哪些?
材料一 下左图为甘肃省及周边地区简图,下右图为敦煌和陇南气候资料图。

材料二 油橄榄原产自地中海地区,种植要具有一定坡度,土壤质地疏松,具备一定含水量。上世纪60年代中国开始引种,甘肃已成为我国主要的油橄榄生产基地。
材料三 近年来,甘肃立足自然条件、技术服务、生产加工体系,打造全国现代化制种示范基地。(制种,是指生产已经培育成功的作物种子,种子在收获后需脱水干燥,以方便存储运输。)
(1)敦煌和陇南两地气温的不同特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敦煌降水特征形成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
(2)判断敦煌、陇南两地中,_______附近为油橄榄种植基地,理由是_________。
(3)简述甘肃制种基地农业生产的优势自然条件。
(4)促进甘肃制种基地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有哪些?
5.
图3为“我国台湾海峡及其附近海区夏季海水表层盐度分布图”。图4为“我国台湾海峡及其附近海区冬季表层盐度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台湾海峡冬夏季表层盐度分布特征的相同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同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国台湾布袋盐场形成的主要原因有___________。
(3)我国台湾海峡西岸的主要海岸类型是___________,特点有___________,其开发利用的方向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我国台湾海峡冬夏季表层盐度分布特征的相同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同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国台湾布袋盐场形成的主要原因有___________。
(3)我国台湾海峡西岸的主要海岸类型是___________,特点有___________,其开发利用的方向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单选题- (共12题)
6.
下图示意海南岛东北部某乡村,该地民居建筑受地形影响较大,一般背山面河。图中乙地为该区域最高点,等高距为25米。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示区域的相对高度最大可能是( )
【小题2】夏至日前后,站在甲处背门而立能看到( )

【小题1】图示区域的相对高度最大可能是( )
A.80米 | B.100米 | C.120米 | D.150米 |
A.太阳从右前方山谷处升起 | B.太阳从正后方山头处升起 |
C.太阳从左后方山头处落下 | D.太阳从正前方山头处落下 |
7.
下图为“沿20°E经线所作的某大洲地形剖面图及大气环流形势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下图为“四种等压面与等温面组合示意图”,能正确表示图中B地特征的是( )

【小题2】图中所示季节,下列现象可信的是 ( )

【小题1】下图为“四种等压面与等温面组合示意图”,能正确表示图中B地特征的是(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A.尼罗河进入汛期,河流径流量大增 | B.开普敦天气晴朗,附近海域风平浪静 |
C.A地草类葱绿,动物大规模向南迁移 | D.与C海区相比,D海区降水更多 |
8.
下图示意我国某山地北坡气温随海拔高度的变化情况。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小题2】该山地月平均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之差的最大值出现在( )
【小题3】【小题4】导致该山地1 500 m以下1月气温垂直变化小的主要原因是( )

【小题1】【小题2】该山地月平均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之差的最大值出现在( )
A.1月的山麓 | B.1月的山顶 | C.7月的山麓 | D.7月的山顶 |
A.正午太阳高度角小 | B.近地面大气逆辐射强 |
C.大气吸收太阳辐射少 | D.近地面受冷空气影响 |
9.
下图为利用GIS技术制作的我国某地区植被及地形分布图和该地区的气候资料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下列有关该地区自然环境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
【小题2】表1中的栅格是记录A流域的海拔高度(单位:m),据此判断该河段的流向是( )

【小题1】下列有关该地区自然环境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河流结冰期长,有明显春汛 | B.山脊地区植被生长茂密 |
C.冬冷夏热,降水集中在夏季 | D.植被主要为常绿阔叶林 |
886 | 883 | 880 | 882 | 887 | 885 |
893 | 880 | 876 | 881 | 884 | 886 |
894 | 879 | 872 | 880 | 883 | 885 |
890 | 880 | 870 | 875 | 882 | 884 |
885 | 885 | 874 | 869 | 875 | 878 |
882 | 874 | 870 | 870 | 866 | 869 |
A.由北向南 |
B.由南向北 |
C.由北向南,再由西北向东南 |
D.由北向南,再由东北向西南 |
10.
2016年9月,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召开拉尼娜趋势分析预测会,下图为正常年份与拉尼娜年热带太平洋环流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下列有关该环流叙述正确的是( )
【小题2】拉尼娜现象可能导致( )

【小题1】下列有关该环流叙述正确的是( )
A.属于海陆间循环 | B.属于大气热力环流 |
C.形成原因是降水分布不均 | D.形成原因是海面冷热不均 |
A.赤道太平洋地区大气环流减弱 | B.美洲西海岸干旱加剧 |
C.赤道西太平洋地区降水增加 | D.秘鲁沿岸上升流减弱 |
11.
下图为某地区地质构造示意图,数字序号代表不同岩层。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有关图中地质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小题2】研究地质构造对生产实践的意义是

【小题1】下列有关图中地质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断层E形成时间早于④地 | B.形成②③的内力作用相同 |
C.①受外力作用堆积形成山 | D.岩层⑤断裂发生明显位移 |
A.a地地质构造具有良好储水条件 | B.b地的花岗岩可用作优质石材 |
C.c地适宜建坝蓄水开发河流水能 | D.d地的地貌景观可发展旅游业 |
12.
雪线是指终年积雪下限的海拔。下图示意全球不同纬度多年平均雪线、多年平均气温、多年平均降水量的分布。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据图可知( )
【小题2】下列有关多年平均雪线叙述正确的是( )

【小题1】据图可知( )
A.①②③分别代表多年平均雪线、气温、降水量的分布 |
B.①②③分别代表多年平均降水量、气温、雪线的分布 |
C.北半球高纬地区气温与降水量变化基本一致 |
D.南半球中纬地区雪线与降水量变化基本一致 |
A.赤道地区因降水量较多雪线比副热带地区低 |
B.副热带地区雪线较高是因为降水量小于蒸发量 |
C.60°N附近雪线比60°S低是因为陆地面积广 |
D.北极圈附近雪线比南极圈附近高是因为受洋流影响大 |
13.
下图为欧洲某地区农业生产土地利用示意图,该地区低地发展种植业,山地发展畜牧业。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影响该地区农业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小题2】该地区农民选择夏季上山放牧主要是受( )

【小题1】影响该地区农业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人口分布 |
B.热量条件 |
C.光照强度 |
D.土壤类型 |
A.草场垂直分布的影响 |
B.山前绿洲规模的影响 |
C.草场水平分布的影响 |
D.山地地势差异的影响 |
14.
下图为中国玉米优势种植区域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下列关于优势区域种植条件的分析,正确的是( )
【小题2】有关②玉米优势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正确的是( )

【小题1】下列关于优势区域种植条件的分析,正确的是( )
A.①地区土层深厚,土壤肥沃 |
B.②地区海拔高,气温年较差大 |
C.③地区秋季晴朗,利于收摘 |
D.④地区地势平坦,热量充足 |
A.发展节水农业 | B.扩大灌溉面积 |
C.培育优良品种 | D.防止水土流失 |
15.
下图为“我国沿海某省两地区的人口统计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关于甲、乙地区人口的说法,正确的是:
【小题2】乙地区人口数量变化的原因最可能是:

【小题1】关于甲、乙地区人口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变化数量相当 | B.甲地人口增长了 21% |
C.乙地城市化水平为36% | D.乙地城镇人口比重上升 |
A.实施计划生育政策,人口出生率下降 |
B.人口老龄化严重,人口死亡率升高 |
C.经济发展较缓,人门的净迁出率大 |
D.生育观念的改变,人口出生率下降 |
16.
读下图a, 图b,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若图a中-⑥表示不同等级的商品,y表示人均购买商品频率(次/年),甲、乙、丙表示三个不同等级的城市,则三个城市等级由高到低依次为
【小题2】若图b中y表示地价的变化情况,①为研究起点,④为研究终点。图b为到达中心城区的交通等时线(单位:h)分布图,仅考虑图中因素,与图a中丙线的起伏变化最为吻合的研究路径为

【小题1】若图a中-⑥表示不同等级的商品,y表示人均购买商品频率(次/年),甲、乙、丙表示三个不同等级的城市,则三个城市等级由高到低依次为
A.甲、乙、丙 | B.乙、丙、甲 | C.甲、丙、乙 | D.丙、甲、乙 |
A.L1→L2 | B.L3→L4 | C.L5→L6 | D.L7→L8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5道)
单选题:(1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