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广西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六章检测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233184

试卷类型:专题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9/3/17

1.综合题(共3题)

1.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经我国科学家初步测算,历史上罗布泊面积达1万平方千米左右,公元450年以后,罗布泊地区的社会经济和自然环境发生巨大变化,面积逐渐缩小,后因塔里木河下游断流,20世纪70年代末罗布泊湖水完全干涸,湖面露出坚硬的钾盐壳。科学家们经多年考察发现,罗布泊入湖泥沙很少,区域内分布有大量的遗址。

(1)概括罗布泊地区已发现遗址的分布特征。
(2)分析罗布泊入湖泥沙少的自然原因。
(3)说明罗布泊地区钾盐壳的形成过程。
(4)国家提出逐步恢复罗布泊及周边生态。你认为近期可采取哪些措施?
2.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2017年2月20日,晴,我从智利的蓬塔阿雷纳斯搭乘豪华邮轮前往火地群岛探险旅游。几个小时后,邮轮在蜿蜒曲折的海峡内航行,海面上风大浪高。我看到处处是幽深的峡湾,烟云缭绕,两岸绿岛荒岩上栖息着无数海鸟、企鹅和海狮,远处一座座青山雪峰,冰川遍布,蔚为壮观。邮轮到达乌斯怀亚港已然风平浪静,大大小小的船只星罗棋布,海鸟自由翱翔,与岸上色彩鲜艳的小木屋构成绚烂的画卷……——摘自游记《世界尽头·原始火地岛》。下图示意火地群岛位置及游记中的探险旅游路线。

(1)分析沿途“青山雪峰”景观的形成原因。
(2)比较线路甲、乙段的风浪大小,并说明理由。
(3)乌斯怀亚民居多为低矮的小木屋,屋顶坡度大。说明该地民居特点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3.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马达加斯加岛是世界第四大岛,岛上动植物种类非常丰富,其中80%为特有种。马达加斯加经济以农业为主,是世界上较贫穷的国家之一。目前该国人口已超过2 000万,年增长率为3%。近年来,马达加斯加岛一些动植物资源面临灭绝威胁,引起世界的关注。
   
(1)说出岛屿东、西两侧的自然植被类型,并分析形成原因。
(2)分析该岛动植物多特有种的原因。
(3)分析该岛一些动植物资源面临灭绝威胁的原因。

2.单选题(共10题)

4.

   自然地理环境是一个整体,一个自然地理要素的变化可能引起其他要素甚至整个自然地理环境面貌的变化。下图为北美地区的某河流水文站1990年和2014年观测到的河流流量和含沙量的变化曲线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近十几年来,有关该地区自然地理要素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植被覆盖率上升B.年降水量增加
C.河流流量增加D.河流含沙量增加
【小题2】近几十年来,导致该地区河流水文特征发生变化的可能是
①耕地面积不断增加 ②水库面积增加 ③经济林面积增大 ④灌溉面积增加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5.
下图为自然界碳、水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图可以说明(  )
A.自然界的碳循环只能在有机界进行
B.地理环境中碳循环往往跨越圈层界限
C.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独立而存在
D.人类目前还不能影响自然界的碳循环
【小题2】关于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目前人类对环节M施加影响最大
B.跨流域调水可以减少环节N水量的变化
C.植树造林可以减少环节P和Q的水量
D.修建水库可以调节环节L的水量季节变化
6.
   一旅游爱好者在滇西北某地考察日记中写道:“继续向上,脚下不再是如茵的低草,放眼望去:山坡上碎石遍布,这便是我们此行的目的地——流石滩。在这荒凉的‘石海’中,竟有鲜艳的高山花卉在石缝间悄然绽放……”下图为旅游爱好者拍摄的流石滩照片。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流石滩的位置出现在(  )
A.积雪冰川带B.高寒荒漠带
C.高山草甸带D.山地灌丛带
【小题2】流石滩的“遍地碎石”可能来自(  )
A.风力搬运形成的沉积物
B.冰川融水形成的泥石堆积物
C.岩石风化形成的堆积物
D.流水搬运的砂石在山前堆积
【小题3】根据高山花卉的形态特征,可以推断流石滩(  )
A.暖季短促,雨水丰沛
B.干旱缺水,沙漠广布
C.低温大风,日照强烈
D.降水丰富,生物量大
7.
读地中海周边植被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②植被是(  )
A.热带草原B.常绿阔叶林
C.常绿硬叶林D.落叶硬叶林
【小题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②—③植被的变化主要是水分的影响
B.③—④—⑤植被的变化主要是太阳辐射的影响
C.高山植物的垂直变化体现了非地带性
D.⑤处植被种类贫乏,结构简单,生态系统脆弱
8.
读“四个不同地点的气候资料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②地的典型植被是(    )
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C.温带落叶阔叶林D.亚寒带针叶林
【小题2】以下能体现从沿海向内陆地域分异的是( )
A.从①地到③地B.从②地到③地
C.从①地到②地D.从②地到④地
9.
下图为某山地甲、乙、丙三地平均气温、年降水量资料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据图中信息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丙地位于山地的背风坡
B.该山地位于赤道附近
C.流经该山地所在大陆西岸的洋流为暖流
D.该山地东坡出现永久性积雪的海拔约为5300m
【小题2】根据气温和降水状况判断,在甲地最可能分布的自然带是
A.温带落叶阔叶林带B.亚寒带针叶林带
C.温带草原带D.热带雨林带
10.

   下图为天山博格达峰北坡垂直自然带图。


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小题1】图中甲自然带的类型为(  )
A.温带落叶阔叶林带B.温带草原带
C.温带荒漠带D.针阔混交林带
【小题2】博格达峰北坡自然带丰富完整,是体现垂直地带性规律的典范,其形成受下列因素影响最小的是(  )
A.纬度位置B.山体坡度
C.大气环流D.海拔
11.
读某时段国内红叶观赏区域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某旅行社沿图示最佳观赏区开发红叶游精品线路,其设计的旅行时段应该是(  )
A.9月下旬B.10月下旬
C.11月下旬D.12月下旬
【小题2】为丰富红叶景观,图示最佳观赏区内欲栽培更多的红叶树种,选择的树种多为(  )
A.常绿阔叶林B.落叶阔叶林
C.针阔混交林D.针叶林
12.
   天山雪莲生长在海拔2 400~4 000米、雪线以下的高寒山区,因为过度采挖,现已濒临灭绝,可喜的是人工种植天山雪莲的技术取得了突破。下图为天山博格达峰的自然带分布图。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人工种植天山雪莲最需要克服的是(  )
①光照强烈 ②气温高 ③土壤肥力差 ④病虫害过多
A.①③B.①④
C.②③D.②④
【小题2】甲自然带的典型植被是(  )
A.针叶林B.阔叶林
C.硬叶林D.雨林
【小题3】博格达峰雪线南北坡海拔不同,体现的是(  )
A.垂直地带性B.经度地带性
C.非地带性差异D.纬度地带性
13.

   植被覆盖度反映了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面积的大小以及植被生长的茂盛程度,能够在定程度上代表植被的生长状态和生长趋势。我国华北平原光热资源丰富,主要种植冬小麦、玉米、高粱等农作物。图示意华北平原植被生长期内林地和耕地生态区植被覆盖度变化趋势。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据图文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M曲线生态区为林地的植被覆盖度B.N曲线的次高值为小麦生长茂盛期
C.M曲线的最高值为玉米生长茂盛期D.N曲线6月份最低与谷物轮作有关
【小题2】同一农业耕作区内同一作物植被覆盖度不同,最可能是
A.耕作制度不同B.气候条件不同C.土壤种类不同D.地形坡度不同

3.选择题(共3题)

14.

根据玻尔的氢原子理论,电子在各条可能轨道上运动的能量是指(   )

15.

根据玻尔的氢原子理论,电子在各条可能轨道上运动的能量是指(   )

16.

根据玻尔的氢原子理论,电子在各条可能轨道上运动的能量是指(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10道)

    选择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