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地形图,该区处于半湿润向半干旱区的过渡地带,人们常用“穷山恶水”来形容当地恶劣的生存环境。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请根据该地的成因推测该区域土壤颗粒物平均粒径的空间变化,并简要说明原因。
(2)分析图示地区最突出的生态问及其形成的自然原因。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地形图,该区处于半湿润向半干旱区的过渡地带,人们常用“穷山恶水”来形容当地恶劣的生存环境。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请根据该地的成因推测该区域土壤颗粒物平均粒径的空间变化,并简要说明原因。
(2)分析图示地区最突出的生态问及其形成的自然原因。
2.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位于皖江城市带的合肥经济开发区被称为是“中西部最大的日资企业集聚地”。试分析产业转移对该区域发展的影响。
材料一:下图是我国七大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阴影部分)位置示意图
(2)位于皖江城市带的合肥经济开发区被称为是“中西部最大的日资企业集聚地”。试分析产业转移对该区域发展的影响。
材料二: 在黔东南的从江山区,当地侗族形成了一种传统的有机农业生产方式——“稻鱼鸭”生态农业复合系统。当秧苗插进稻田时,跟着放进鱼苗,等鱼苗体长超过5厘米时,人们再放入雏鸭。该农业生产模式已成为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之一,农产品质量好,有着较广的市场前景。但传统农业产量较低,加之许多年轻人外出务工,成为其发展面临的主要困境。
(3)试评价当地“稻鱼鸭”农业生产模式的条件。
3.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沱江是长江上游支流,沱江全长629km,沱江的发源地是四川盆地西北缘的九顶山,沱江大千玉产于沱江河床,经河水和砂石的冲击、磨涮,留下玉料中的精华,秋季是最佳采玉季节。流域内人口密集,工农业发达,是四川污染最严重的河流。下图为沱江流域及周边地区示意图。

材料二:四川南部主要城市2013年经济统计表。

(1)结合材料分析秋季是沱江最佳采玉季节的原因。
(2)水资源问题已成为制约沱江流域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3)结合材料二指出川南城市群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解决措施。
沱江是长江上游支流,沱江全长629km,沱江的发源地是四川盆地西北缘的九顶山,沱江大千玉产于沱江河床,经河水和砂石的冲击、磨涮,留下玉料中的精华,秋季是最佳采玉季节。流域内人口密集,工农业发达,是四川污染最严重的河流。下图为沱江流域及周边地区示意图。

材料二:四川南部主要城市2013年经济统计表。

(1)结合材料分析秋季是沱江最佳采玉季节的原因。
(2)水资源问题已成为制约沱江流域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3)结合材料二指出川南城市群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解决措施。
2.单选题- (共12题)
4.
2009年9月24日,G20第三次金融峰会在美国匹兹堡举行。此前美国总统奥巴马发表声明,重申了这次峰会选定匹兹堡作为举办地的原因:从没落的传统钢铁工业基地转变为采用新经济增长模式发展的现代城市,匹兹堡给美国乃至世界很多遭遇经济金融危机、亟待产业转型的城市和地区树立了成功典范。读“匹兹堡经济发展与环境关系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该图所示环境污染程度较低的理想年代是( )
【小题2】匹兹堡的环境污染水平在C点以后呈下降趋势,其原因是( )
①加强环保投入 ②工业技术进步 ③产业结构调整
④工业发展迅速减慢 ⑤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小题1】该图所示环境污染程度较低的理想年代是( )
A.A以前 | B.A到C | C.B以后 | D.C到B |
①加强环保投入 ②工业技术进步 ③产业结构调整
④工业发展迅速减慢 ⑤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A.①②⑤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③④⑤ |
6.
读某地等高线图,完成以下问题。

【小题1】对图中各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2】图中①②之间的相对高度可能是()

【小题1】对图中各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处的海拔可能为500米或400米 |
B.乙处可能有河流发育 |
C.丙处设火情瞭望台可通视全区域 |
D.丁处宜建居民区 |
A.400米 | B.500米 |
C.700米 | D.600米 |
7.
下图的阴影表示黑夜。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四幅图中,所示季节相同的是 ( )
【小题2】根据四幅图所示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小题1】四幅图中,所示季节相同的是 ( )
A.甲乙 | B.甲丙 | C.乙丁 | D.丙丁 |
A.甲图所示的日期,伦敦的地方时接近正午时刻 |
B.乙图示的日期,长江口附近海域盐度达到一年中最低值 |
C.丙图所示的日期,内蒙古草原草类生长繁茂 |
D.丁图所示的日期,是北京天安门广场一年中升旗时间最早的一天 |
8.
下图为我国东部季风区某东西流向河流的水能开发状况图,实线表示水能蕴藏量,虚线表示水能开发程度。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①、②两处虽然处于河流的不同位置,但是水能蕴藏量却都较低,主导因素分别是( )
【小题2】下列有关该流域水能开发的说法,正确的是( )

【小题1】①、②两处虽然处于河流的不同位置,但是水能蕴藏量却都较低,主导因素分别是( )
A.径流量 地形 | B.地形 径流量 |
C.径流量 植被 | D.气候 人类活动 |
A.①处水能蕴藏量大,有利于水电开发 |
B.②处地形可能为高原,地形平坦,水能蕴藏量小 |
C.③处水能蕴藏量丰富,水电开发的潜力大 |
D.④处水能蕴藏量最多,水电开发的潜力最大 |
9.
下面是某年我国四个省(区)煤、铁、石油、盐产量占全国总产量比例(%)表,据表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表中①、②、③、④代表的矿产依次是
【小题2】表中的M省(区)可能是

【小题1】表中①、②、③、④代表的矿产依次是
A.石油、煤、盐、铁 | B.盐、石油、铁、煤 |
C.煤、盐、铁、石油 | D.铁、煤、石油、盐 |
A.山西 | B.安徽 | C.广东 | D.新疆 |
10.
我国按区域经济状况,可分为东部、东北部、中部和西部四大地区。下表为2010年四大地区之间人口流动情况(单位:万人)。读表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关于该年人口净流入量为正数的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 )
【小题2】四大地区中,该年相互间人口流动总量最少的两个地区的共同特征是( )
【小题3】形成区际人口流动主流方向的主要原因是( )

【小题1】下列关于该年人口净流入量为正数的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煤炭和石油资源丰富,是我国主要能源基地 | B.水能资源丰富 |
C.是西气东输的主要输入地 | D.是西气东输的主要能源地 |
A.我国棉花的主产区 | B.我国重要的商品粮产区 |
C.水能丰富的地区 | D.西电东送的输出地 |
A.东部地区第二、第三产业比较发达且发展迅速,吸引了大量劳动力 |
B.东部地区人口比中、西部地区稀疏 |
C.东北地区人口相对稀疏,吸引了大量人口迁入 |
D.中、西部地区人口稀疏,资源开发吸引大量劳动 |
11.
百度迁徙地图是指基于手机定位数据而制作的国内城市间人口流动实时地图。下图为2016年2月6日(腊月二十八)12时百度迁徙地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百度迁徙地图()
【小题2】有关图示时段的人口流动现象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1】百度迁徙地图()
A.数据收集应用了RS和GPS技术 | B.具有直观、数据更新快的特点 |
C.利用虚拟技术可预测人口流动方向 | D.可进行交通方式选择与行程规划 |
A.以人口省际迁移为主要形式 | B.经济因素是主要影响因素 |
C.中西部短途客流增加反映其经济水平提升 | D.人口从东部地区流出体现了逆城市化进程 |
12.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的部分农业信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2】图示现象可以反映我国( )

注:耕地利用率指年内累计耕作面积与耕地总面积之比。
【小题1】该区域耕地利用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气候变化,复种指数下降 | B.城市扩张,土地变更用途 |
C.过度利用,土壤肥力衰退 | D.青壮年劳动力减少,土地抛荒 |
A.农业技术水平下降 | B.工业化和城镇化加快 |
C.人口老龄化严重 | D.粮食生产压力减小 |
13.
我国已形成东(上海浦东)中(武汉和长株潭等)西(成渝)、南(深圳)北(天津滨海)兼顾的改革试点版图,改革逐渐从外围走向核心。下图为我国试点新区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关于我国试点新区分布图特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全部位于东部季风区内 ②沿海和沿江分布 ③北方多,南方少 ④东部多,中西部少
【小题2】下列关于试点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

【小题1】关于我国试点新区分布图特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全部位于东部季风区内 ②沿海和沿江分布 ③北方多,南方少 ④东部多,中西部少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④ |
A.上海浦东——交通便利,矿产资源丰富 |
B.天津滨海新区——有丰富的有色金属资源和旅游资源 |
C.长株潭城市圈——石油资源丰富,水路交通便利 |
D.成渝都市圈——天然气和水能资源丰富 |
14.
读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关于四个地区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乙地处云贵高原,以畜牧业为主 ②甲、乙均是重要的粮棉产区
③丁地粮食作物以春小麦为主 ④丁地区属于商品谷物农业
【小题2】下列对甲和丙两个地区农业发展均有限制的主要因素是( )
①干旱 ②洪涝 ③水土流失 ④风沙危害
【小题3】图中四个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为( )
①甲地区要扩大灌溉面积,提高粮食产量
②乙地区要大量开垦荒地,提高人均耕地面积
③丙地区要注意盐碱地的改造,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④丁地区要大力发展机械化生产,提高农产品的商品率

【小题1】关于四个地区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乙地处云贵高原,以畜牧业为主 ②甲、乙均是重要的粮棉产区
③丁地粮食作物以春小麦为主 ④丁地区属于商品谷物农业
A.①② | B.②④ | C.①③ | D.③④ |
①干旱 ②洪涝 ③水土流失 ④风沙危害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①甲地区要扩大灌溉面积,提高粮食产量
②乙地区要大量开垦荒地,提高人均耕地面积
③丙地区要注意盐碱地的改造,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④丁地区要大力发展机械化生产,提高农产品的商品率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1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3